皇權膨脹教學設計
一、 課題
皇權膨脹 課型:新課授課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明清為了強化君權采取的一些列措施;多角度分析中央集權制度的強化和完備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以明代廢丞相、設三司以及清代設置軍機處為例,分析具體歷史背景下這些機構設置的評價。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本課的學習,讓學生能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事物的分析、評價更加結合歷史背景。
三、教學重難點
重難點:了解明清為了強化君權采取的一些列措施;多角度分析中央集權制度的強化和完備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發展與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
四、教學策略與工具
教學策略:講授法、合作討論法 教學工具: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師:上節課我們了解了晚明科技的摧殘以及現實中和西方的差距,而造成這種差距的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這個時期政治的君主專制極端強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明清時期的皇權膨脹。
(二)師生合作,突破重難點
師:首先,請同學們快速閱讀書本21—23頁,找出明朝強化君主集權的措施
生:地方上廢行中書省設“三司”,在中央,廢除丞相制度,權分六部;設內閣制度;設立“廠衛”,設立“廷杖”制度。
師:朱元璋首先把地方的權力收歸中央,他廢除了元朝時期的行省制度,設立了三司,請問是哪三司,分別掌管什么?
生:布政使司,掌管民政;提刑按擦使司,掌管刑獄;都指揮使掌管軍政。 師: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嗎?日常事務怎么處理呢?
生:互不統屬,分權鼎立,遇到大事,由三司合議,上報中央 師:這樣一來,最后地方上的大事,大權掌握在誰手里呢? 生:皇帝手中,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師:解決了地方的問題,在中央又是怎么強化皇權的呢?自古以來,有皇帝開始就有一個矛盾是與其一直存在并發展的.,那就是相權和皇權的關系。朱元璋是如何看待丞相問題的?
生:國家混亂都是因為有丞相
師:所以他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生:廢除丞相 師:朱元璋廢除丞相主要是利用當時的胡惟庸案件,所以當時的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生:丞相胡惟庸驕橫跋扈,擅權專斷。根本原因是為了維護皇權。
師:很好,廢除丞相之后,朱元璋重新設置六部,這樣子軍政大權就掌握在了皇帝手中,君權進一步強化,但是這也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皇帝忙死了,我們看一下資料,但是皇帝要完成的工作是非常大的,這帶來了什么影響呢?
生:內閣制度形成
師:最初朱元璋時期是設立殿閣大學士,主要是作為顧問。后來變成內閣,逐漸參與政事的處理,有了一定的權利,內閣首輔在一定時期內甚至權傾朝野,那么同學們,這個內閣和丞
相制度有什么區別嗎?不是一定的嗎?
生:不一樣
師:是的,內閣首輔不同于宰相,不能對皇權起到制約作用。丞相的權利是制度賦予的,而內閣首輔是皇帝賜予的,隨時可以收回。那么皇帝權利的過大會帶來什么消極影響么?
生:造成皇帝個人專斷,隨意性,易出現失誤;造成官僚機構膨脹,之風盛行; 師:是的,比如說清朝時期的和珅,他的上位就是他能討皇帝的喜歡,皇帝的策略一旦錯誤那對整個國家而言是悲劇性的災難,比如說閉關鎖國政策。除了廢除丞相以外,朱元璋還設立了廠衛機構,廠衛指的是什么?
生:錦衣衛,東廠和西廠
師:我們來看閱讀卡,朱元璋是用什么辦法做到對大臣的一舉一動了如指掌的?
生:朱元璋讓錦衣衛兼做秘密警察,負責監視、偵察臣民的言行,以便隨時掌握官吏的活動,懲治他認為不忠順的官吏。
師:他在得知這些情況后為什么還要當眾明知故問?
生:震懾群臣,以特務行動加強對官吏意志的控制,顯示皇帝的絕對權威。 師:這些反映了明朝皇帝和大臣怎樣的關系? 生:主仆關系
師:另一個制度廷杖制度則是把這種關系發展定性,皇帝對官員可以隨意杖責。明朝的這一系列政策在清朝時期都得到了傳承,比如廢丞相,設內閣,當然廠衛和廷杖制度是廢除了,但是清朝也有自己的強化君權的措施,我們來看一下。清朝是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有其自身的傳統文化制度,比如清初的議政王大臣會議,當時這個會議有什么權利?
生:可以否決皇帝的建議 師:所以清朝皇帝一步步的把這個議政王大臣會議排出到權力中樞以外,康熙帝時設南書房,雍正帝時設立軍機處,軍機處的設立徹底使議政王大臣會議名存實亡,乾隆帝時廢除。那么軍機處設立有什么職能呢?
生:跪受筆錄,傳達皇命
師: 軍機處是直接聽命于皇帝的,我們來比較一下軍機處和議政王大臣會議,在權力方面,議政王大臣會議有決定權,軍機處呢? 生:沒有
師:議政王大臣會議是一個輔政機構,軍機處呢?
生:是皇帝的傳話筒
師:實際就是一個秘書處,只是負責傳達命令的,沒有參與政事決定的機會,所以軍機處有沒有像議政王大臣會議那樣限制了皇權?生:沒有
師:所以我們把軍機處的設立作為我國的封建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達到頂峰的標志。我們來回顧一下中國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變化,從秦朝時設立,到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制的完善,再到明清時期廢除丞相,設立軍機處到達頂峰,相權和皇權之間盡力了怎樣的變化?
生:君權不斷的強化,直到頂峰;相權不斷的削弱,最后廢除 師:那么這項制度給中國社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生:·····
師:君主專制制度在一定時期內它曾起到積極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統一。有利于促進民族融合和中華民族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但是過度集權帶來了深重的消極影響,過度專制易造成腐化,導致政治制度的落后 。制約了中國早期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思想專制,扼殺人才發展,造成文化的落后。
【課堂總結】
師:今天這堂課我們了解明清時期強化君權的一些列措施,君主專制的頂峰就在軍機處的設立。君主專制制度的評價不能一刀切,一面倒,在一定歷史時期內它是有積極作用的,但是最后卻是消極作用更加大,最后使中國遠遠落后于西方世界
【作業布置】
作業本
【板書設計】
皇權膨脹
一、明朝
地方上廢行中書省設“三司”
在中央,廢除丞相制度,權分六部;
內閣制度;
“廠衛”, “廷杖”制度。
二、清朝——軍機處——頂峰
【教學反思】
對于君權制度的評價過于簡潔,沒有深入引導,讓學生自己作答。可以把整個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再詳細講點。
【皇權膨脹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拼音教學設計04-05
《早》教學設計04-04
氓教學設計04-04
牧童教學設計04-02
《乘法》教學設計04-01
必備教學設計02-25
小班教學設計02-22
夏教學設計01-01
數學教學設計12-27
春酒教學設計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