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記承天寺夜游》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年級《記承天寺夜游》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1、誦讀:熟讀成誦,讀出文章韻味,把握文章內容。
2、積累:掌握重點詞句的含義,學習景物描寫的方法。
3、感悟:抓住關鍵詞句,聯系寫作背景,領悟作者豁達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誦讀、積累。
【教學難點】
深入理解作者微妙復雜的心境,領悟作者豁達的人生態度。
【教學方法】
1、朗讀法:引導學生朗讀,感知文章內容,體悟微妙復雜情感。
2、想象體驗法:想象體驗,用詩意的語言描繪月色之美。
3、知人論世法:結合作者身世和寫作背景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情感。
【設計理念】
本著“長文短教,短文深教”的方法,抓住游記散文的特點,讓學生在反復誦讀、想象體驗、知人論世的過程中深入領悟作者微妙復雜的情感。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走近作品
1、由國慶旅游的話題導入。
2、走近作者,知人論世。
3、走近文題。
請同學們看文章的題目,你從題目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二、感——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準課文。
⑴指名朗讀,檢查預習。
①讀準字音
②讀準節奏
⑵聆聽范讀。
⑶學生自由大聲朗讀。
⑷全班齊讀。
2、讀懂課文。
⑴疏通文意。
①重點字詞
②重點句子
⑵根據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再朗讀一遍課文,要讀得順暢、明白、有感情。
三、賞——同游承天寺,賞庭中月色
1、文章敘事部分敘述了什么事?作者為什么要去承天寺找張懷民一起賞月呢?
2、蘇軾與張懷民這對好友漫步在承天寺的庭院中,看到了什么景物?景物有什么特點?
面對如此美景佳句,請同學們閉目想象當時庭院中的景象,感受文字繪成的“畫面”,用你喜歡的方式或者用“步于中庭,目光所及,……”這樣的句式來描繪月景圖,品析文章寫景的妙處。
四、品——走進蘇軾,品月下情懷
1、面對此情此景,同為貶謫之人的`蘇軾和懷民,他們發出了怎樣的感慨?找出課文原句,這句在句式上有何特點?
2、你覺得文中哪個詞最能表達蘇軾的感慨?怎樣理解這個詞語?
五、歸納小結,收束全文
1、根據板書,齊背全文,讓經典常駐心間。
2、結束語:
明月不老,經典永遠不朽;明月不老,精神永遠年輕。面對生活的風雨坎坷,請經常讀一讀蘇軾,愿我們的心靈永遠澄澈明凈,愿我們的人生更加豁達樂觀。
六、作業設計
1、請練筆:
面對承天寺這輪空靈的明月,面對豁達的蘇東坡,你想說些什么?請寫一寫自己的感悟,150字左右。
2、請選讀:
①余秋雨:《蘇東坡突圍》;
②林語堂:《蘇東坡傳》;
③東方龍吟:《萬古風流蘇東坡》。
【八年級《記承天寺夜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記承天寺夜游》教學設計02-01
《記承天寺夜游》教學設計(精選20篇)04-20
八年級《記承天寺夜游》教學設計01-13
八年級語文《記承天寺夜游》教學設計06-24
《記承天寺夜游》讀后感06-04
夜宿山寺教學設計范文02-15
黃山記教學設計03-29
《虎丘記》教學設計02-22
旅行記教學設計03-08
《黃山記》教學設計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