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識字五》教學設計

時間:2021-02-17 19:26:4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識字五》教學設計6篇

  作為一名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識字五》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識字五》教學設計6篇

《識字五》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語、數、算、格、練、盒”等12個字,會寫“包、文、本、尺、筆、刀”6個字,掌握筆順。

  2、能力目標:通過認讀書本文具名稱,把識字與生活聯系起來,引導學生自主認讀身邊的字。

  3、情感目標:提高識字、寫字能力,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教學重點:認識“語、數、算、格、練、盒”等12個字,會寫“包、文、本、尺、筆、刀”6個生字,掌握筆順。

  教學難點:通過認讀書本文具名稱,把識字與生活聯系起來,引導學生自主認讀身邊的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新課開始,教師應該用生熟知的一些書本文具,說說它們的名稱,喚起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

  二、讓學生充分認讀本課的12個詞語(文具書本的名稱),可看拼音讀,拼音漢字對照讀,看漢字自瀆,指名讀,小組賽讀,齊讀。

  三、在熟讀詞語的基礎上再認讀“語、數、算、格、練、盒”6個字,并試著組詞。

  四、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研究用什么方法能記住這些字,再觀察寫這6個字時應注意什么。

  五、指導書寫。

  包:上下互相包圍,5畫,注意“已”寫得要飽滿些。

  文:獨體字,4畫,第三筆撇要寫得有彎度,捺寫得舒展。

  本:獨體字,5畫,最后一筆橫寫得稍往下,不和撇、捺相接。

  尺:獨體字,4畫,第三筆是豎撇,最后一筆捺寫得要穩,稍長些。

  筆:上下結構,竹字頭,上下兩部分寫得都要扁一些,注意“毛”的第一筆是平撇。

  刀:獨體字,2畫,注意撇的起筆位置。

  1、看拼音自瀆,再看拼音漢字對照自瀆,最后只看漢字讀,要讀熟練。

  圖文對照自瀆,感悟理解課文。這一步可以按自然段讀,讀一段或幾段課文,看看哪幅圖畫的是

  2、這部分課文內容。

  邊讀邊提問邊自我解答。這一步可以分組進行,一名同學讀一部分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自己提什么問題,如果讀課文的同學解決不了,由

  小組研究討論解決,或提到全班共同討論。分組學習活動時,教師要巡視了解情況,發現學生

  3、提的有價值的問題,及時肯定表揚。

  朗讀比賽活動。這一步也可以分小組進行。

  4、分段朗讀,使每人都有參賽的機會。

  講故事,再說一說自己受到的啟示。首先讓學生講講《小貓釣魚》的故事,講完后說一說自己受到的啟示,如:我很喜歡小花貓;我懂得了只有

  做事專心,才能把事情做好……要讓學生自由發言

  六、利用導學讓學生進行組詞練習。

  如:皮包、包裝、本人、根本、尺寸、尺子、毛筆、筆直、刀子、菜刀……

  七、進行知識拓展,認識書包里的書本、文具上的字。

《識字五》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詞,能正確書寫8個生字;

  2、誦讀韻文認識有關冬天的事物,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了解冬天氣候的一些特征,懂得冬天雖然寒冷但仍充滿著勃勃生機和生活情趣,培養學生不畏嚴寒的頑強意志。

  教學重點:

  1、理解“寒流”“蒼松”“翠竹”等詞語。

  2、感受冬天的特點,能在理解詞串的基礎上有感情的誦讀。

  3、識字寫字。

  教學準備:

  1、配樂誦讀磁帶一盤;

  2、冬景圖一張;

  3、打印的生字卡片一套。

  教學流程:

  (一)、談話揭題導入新課

  1、談一談,冬天留給你怎樣的印象?

  2、過渡:今天老師就和小朋友一起走進冬天,再次感受冬天,好嗎?

  3、板書:識字五

  4、生齊讀課題。

  【開篇揭題,利用學生已有經驗,喚起學生腦海中已有表象,使得學生迅速的與課本拉近了距離。教師的導入,充分體現了平等的思想,意在營造教學的民主氛圍,為學生在課堂中的自主學習創設良好環境。】

  (二)、觀察圖片初步感受

  1、引語:老師這兒有一幅描繪冬天的美麗圖畫,小朋友想看一看嗎?

  2、出示圖片,要求學生說一說圖上的內容。

  3、結合學生所說,教師將打印的詞卡按學生說的順序貼于黑板上。

  (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圖文結合,說出表示竹與松的顏色的詞:“碧綠碧綠、濃綠濃綠、綠油油、青綠青綠……進而理解“翠”“蒼”表示的也是綠色。)

  (三)、初讀詞串予以分類

  1、借助拼音,將詞串中的詞語讀正確。

  2、說一說,本課中還有哪些表示冬天特點的詞在黑板上還沒有表示出來?

  3、結合學生所說,教師再在黑板上張貼“寒流”“北風”等詞。

  4、檢查交流讀詞(帶拼音讀)情況。

  5、學生嘗試讀詞(將拼音去掉后)。

  6、再檢查,交流讀詞情況。

  7、四人一組,試著將黑板上的詞語歸歸類,并說明這樣歸類的理由。

  8、教師依據學生所說,重新將詞卡按書上原有順序歸類,并板書學生歸類的正確理由。

  【課堂需要開放,這就必然決定了教師在課堂上要敢于把“權力”下放給學生。依托于小組合作學習,建立起有效的組內分工與協作是當前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的課題。本課詞語歸類的訓練正充分地體現了這一思想。事實也證明學生間的合作學習是有效的。】

  (四)、圖文結合理解朗讀

  1、學習第一組詞串

  (1)小聲讀一讀,你知道哪個詞的意思就說一說哪個詞的意思。

  (2)再讀一讀這些詞,你有什么感覺?(冷)從哪一個詞語感覺到的?

  (3)引導學生觀圖,結合自身經驗,體會“北風”的聲音及接觸它后的感覺;回憶“寒流”“大雪”給你的印象。

  (4)怎樣讀出這種感受?學生自由練習。

  (5)一二組模仿北風呼呼的聲音,三四組朗讀。

  (6)三四組模仿北風呼呼的聲音,一二組朗讀。

  (7)過渡:在這么冷的天氣里,有些植物卻一點也不怕冷,能告訴老師它們的名字嗎?

  2、學習第二組詞串

  (1)觀圖,讀詞,說一說你喜歡這三種植物嗎?為什么?

  (2)出示《蠟梅花》,學生自讀,理解“旺”,進一步感受蠟梅的特點。

  (3)指導朗讀詞串,讀出喜愛、敬佩的情感。

  (4)解釋“歲寒三友”(板書)

  (5)過渡:認識了令人敬佩的“歲寒三友”,老師覺得有一點奇怪,咦,小動物都去哪兒啦?

  3、學習第三組詞串

  (1)回答動物們去哪兒了。

  (2)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過冬方法,說一說。

  (3)觀圖理解“冬眠”。

  (4)誰能把這三個詞連起來念給大家聽。

  (5)朗讀,學生互相評價。

  (6)過渡:小動物們怕冷,躲到洞里過冬了,可外面仍然很熱鬧,這又是為什么?

  4、學習第四組詞串

  (1)聯系自己生活,說一說在冬天你還玩過哪些活動?

  (2)你們喜歡這些活動嗎?

  (3)朗讀指導,邊讀邊想活動帶給你的快樂。

  5、朗讀全文,感悟冬天

  (1)聽配樂朗讀,邊聽邊想冬天的畫面。

  (2)交流聽后感受: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又聽到了什么?

  (3)齊讀。

  【詞串的教學應很好的解決讀詞與讀詞串的問題。詞的讀法應干脆、快速,詞串則不同,它就如同一首小詩,押韻上口,故應注重情感的融合。在該詞串的朗讀教學中,教者較為注意,而且全部詞串的朗讀指導也均從學生的固有經驗入手,所以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朗讀才會格外動聽,動情。】

  (五)、小結

  (六)、自學生字指導書寫

  (1)去拼音認讀生字

  (2)交流:你已經會寫哪些字,你是怎么記住它們的,你還有哪些字不會寫?

  (3)重點指導:翠、刺、滑。

  (4)教師示范書寫。

  (5)學生描紅、臨寫。

《識字五》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識“移、謀”等10個生字。會寫“斤、折”等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進一步感受諺語的美。

  3、有主動積累諺語的愿望。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對諺語的理解。

  【教學用具】

  生字卡片、筷子。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

  小朋友,你們喜歡做實驗嗎?現在,我請一個小朋友到講臺上折一根筷子,其他小朋友觀察,筷子怎么了?(筷子輕輕就被折斷了)

  請這個小朋友折一把筷子,其他小朋友觀察,筷子有什么變化?(他使勁折筷子,筷子沒有折斷。)

  從這個實驗,你懂得了什么?(一根筷子易折斷,一把筷子難折斷。團結力量大。)小朋友很能干,不僅說出了一條諺語,還說出了它蘊涵的意思。這條諺語也正是識字5中的內容。想學習更多的諺語嗎?讓我們一塊走進(生齊讀課題《識字5》)。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借助拼音,把課文讀通順,注意字音準確。遇到難讀的字和不認識的`字可問老師或同學。

  2、出示有音節的生詞卡,請小老師教讀,認為難讀的字或易錯的字要提醒同學并再教讀一次。

  如:謀不要讀成 měng;柴、折、繩是翹舌音,不要讀成平舌音;搓是平舌音,不要讀成翹舌音;斤是前鼻韻,不要讀成后鼻韻。

  3、齊讀生詞。

  4、出示無音節的生字卡,自己小聲讀。同桌互讀。

  5、開火車讀,對易錯的字音相機糾正。

  6、抽讀生字。

  7、說說你記住了哪些字?怎么記的?

  如:采用加一加:禾──多──移、此──木──柴等。

  三、讀課文,了解諺語意思

  1、自己自由讀課文。要求:字音準確,讀得流利。

  2、抽5個學生讀文,生評議。相機糾正讀音。

  3、齊讀文。要求:聲音洪亮,字音準確,讀得整齊、注意停頓。

  4、小聲讀文,說說共有幾條諺語?你最喜歡哪條?

  5、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理解你喜歡的那條諺語的意思:

  (喜歡的方式包括:畫畫、表演、實驗、敘述等。)

  如:“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就可采用畫畫的方式來表達其意思。

  “人心齊,泰山移”可采用敘述的方式等。

  6、在全班交流諺語意思。生評議誰理解得最準確、最形象。

  7、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如:

  計謀──主意、方法

  8、在理解的基礎上,教師指導朗讀,注意每條諺語中詞語之間的停頓。

  9、分組、分男女生讀課文,做到熟讀成誦。

  四、課后實踐

  鼓勵學生收集諺語,學完本課后在班級進行交流,比一比,看誰找得多,看誰記得牢。

《識字五》教學設計4

  教材簡析:

  《識字5》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蘇教版)二年級上冊內容。本課將有關冬天的特征的詞語用“詞串”的形式集中在一起,組成韻語,結合課文插圖幫助學生識字和認識事物。12個詞語都配有相應的插圖,學生圖詞結合,容易萌生主動識字的愿望。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

  設計理念:

  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寫字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基礎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地朗讀韻文。

  2.認識冬天的氣候特征,不畏嚴寒生長的植物,在洞中過冬的動物及冬季的體育運動和相應的詞語。

  3.能正確,美觀地書寫“蠟,梅,翠”。

  4.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會用“有的……有的……”說一段話。

  教學重難點:

  圖文結合,理解生字詞的意思。有感情地誦讀韻文。

  教具準備:

  掛圖,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小朋友,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

  2、(出示掛圖)今天,我們就一起到冰天雪地的野外去玩玩,說說你們看到了什么?

  二、看圖識字學詞

  1、大家剛才說的就是識字5的內容。看,這些詞你認識嗎?(帶拼音的韻文)

  2、學生自讀韻文,讀準字音。

  3、指名當小老師,說說哪個字音要讀準。評價。再指名讀。

  4、齊讀。

  5、去拼音讀。開火車讀。

  6、游戲:小小郵遞員。

  (出示背景圖)看冬爺爺來了,他帶來了好多封信,想要小朋友當當小小郵遞員,為他送信,誰愿意的?

  發生詞卡,學生把詞卡貼到相應的圖片旁。(評價后齊讀)

  二、感情朗讀、理解詞義。

  1、冬天到了,天氣怎樣?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1)引導學生看圖說話。

  (2)出示相應的事物旁。

  (3)看看雪下得怎么樣,風吹在身上怎樣?指導讀好詞語。

  (4)是啊,北風呼呼地刮起來了,鵝毛大雪下起來了,氣溫一下子下降了,讓人感到特別冷。為什么會這種現象出現呢?

  對、這是因為北方來了一股強冷空氣,這種強冷空氣就叫“寒流”。出示詞卡“寒流”,齊讀兩遍。

  (5)齊讀三個詞。

  2、在冰天雪地里,你看到了哪些植物?

  (1)指名說,你們喜歡他們嗎?那就好好讀讀這三個詞,好好欣賞一下它們吧!

  (2)自己讀詞。

  (3)指名讀,評價,哪個詞讀得最好。

  (4)這么冷的天,這三種植物依然挺立在茫茫雪地里,多堅強呀!你佩服它們嗎?

  男女生讀,齊讀。

  (5)這三種植物不僅你們喜歡,還有很多人佩服它們,還給它們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歲寒三友”。齊讀。

  (6)冬天除了它們,你還知道哪些植物也不怕冷?

  3、植物們不怕冷,可小動物卻早早地躲進洞里去了,看(出示圖片)它們是誰呀?它們在干什么呀?(指導說話)

  (1)誰有本領讀好這三個詞的?指名讀。

  (2)小動物躲在洞里多舒服呀,我們可不要去吵醒它們。

  (3)女生讀,齊讀。

  4、小動物們怕冷,你們怕不怕?看,小朋友在雪地里干什么呀?

  (1)指名說,出示相應的詞卡。誰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說一說的?

  (2)你最喜歡哪種運動?讀好這三個詞。

  (3)南方很少見過這么大的雪,那我們能干些什么?

  (4)那你們能用讀來表達對冬天的喜歡嗎?

  5、出示全部的詞,請小朋友自己再好好的、一行一行地讀讀詞語,你們有什么新發現嗎?

  (1)指名說,(一行詞表示一個意思)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

  (3)指名讀。挑戰讀。齊讀。

  三、課后延伸,讀讀兒歌、寫生字。

  小朋友學的真不錯,老師獎給你們一份特殊的禮物,要不要?(出示兒歌——臘梅花)

  1、自己借助拼音讀一讀。

  2、指名讀。齊讀。

  3、你喜歡臘梅花嗎?那我們就一起把它的名字寫下來吧!

  4、把書打開,讀讀課后的筆順表,再描一描。

  5、指名說,師范寫,生臨寫。

《識字五》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標

  1 認識“團,量”等12個生字,會寫“誰,怕”等6個生字。

  2 朗讀謎語,邊讀邊想,能說出自己是怎么猜出來的。

  3 有收集謎語或自編謎語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

  識記生字寫好生字興趣的培養

  三、課前準備

  字卡詞卡。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出示背景圖:一座高山上站著一個小精靈在向大家打招呼。)看,認識他嗎?向他打個招呼吧。(學生打招呼)小精靈正在邀請我們上山和他一起玩呢?我們這就出發吧!(教師貼出攔路的大力士)哎呀,大力士攔住了去路,他說,只有猜出他這兒的三個謎語,過了這三關,才讓我們上山去,小朋友們,你們敢不敢試試?好,先來看看第一關的謎語是什么?

  二、過三關

  1 第一則謎語:

  1)學生自由讀讀――指名讀――學習生字――齊讀

  2)學生猜謎

  3)說說你是怎么猜出謎底的?

  4)教師小節猜謎竅門。

  2 第二則謎語:

  1)朗讀謎語(多種形式讀讀)

  2)教師引導學生把幾個句子聯系起來思考:

  什么東西是“綠的”?“紅的”又是什么?

  哪些“綠的”“喜歡及時雨”?哪些“紅的”“怕水來攻”?

  為什么“綠”“紅”在一塊兒就起涼風?涼風是在什么時候起的?

  3)學生猜出謎底后,教師用紅綠粉筆寫出“秋”字。

  4)找出謎語中的生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3 第三則謎語:

  1)復習“請,晴,情,清,精,睛”啟發學生思考。

  2)讀讀猜猜,交流體會。

  3)識記生字。

  4 順利過了三關了,大力士說:“小朋友們真棒,上山吧!”讓我們一齊歡呼我們的成功吧!

  三、鞏固識字,指導書寫

  1 出示全部生字.齊讀--開火車讀。

  2 引導學生觀察6個要寫的生字,說說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 教師范寫,學生描紅,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四、鼓勵學生收集謎語或自編謎語。

《識字五》教學設計6

  教材分析:

  識字五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識字課,本課由五條關于團結合作的諺語組成,語言通俗易懂、生動活潑,給人的啟示卻很深刻。諺語句式雖長短不一,但讀起來瑯瑯上口,適于朗讀,便于積累,有很大的教育意義。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認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諺語。

  3.培養積累諺語的興趣。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對諺語的理解。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1課時

  課前預習

  讀(讀3遍課文)

  圈(圈生字)

  寫(生字頭上寫拼音,為生字組2.個詞語)

  勾(勾課文中帶生字的詞語)

  標(標出段落序號,用“?”標出不明白的地方)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今天老師帶小朋友們乘坐“快樂列車”進入“諺語城”,開心嗎?(借助課件)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情境,激活學生思維,激發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興趣盎然地走進《識字五》。

  二、初讀諺語,趣味識字

  1、學生自由讀文:借助拼音,把課文讀通順,注意字音準確,遇到難讀的字和不認識的字可問老師或同學。

  2、同桌之間讀諺語,認生字,互相交流識字好辦法。

  3、趣味識字:

  ①生字朋友排好隊來迎接我們了,來我們來叫叫它們的名字。(指名讀,齊讀這些加拼音的字)

  ②玩“快樂列車”的游戲:(讀不加拼音的字)

  生字寶寶坐上了“快樂列車”,和我們一同開往“諺語城”了,大家高興嗎?

  【設計意圖】:通過富有童趣的識字游戲,在結合兒童的生活經驗下,調動了學生的識字積極性,他們通過自主識字,同桌交流,全班交流,識字水平進一步提高。

  ③說說你記住了哪些字?怎么記的?相機區別形近字。

  如:斤─近─折 挑─桃 根─跟─很 獨─蟲 容─谷 易─意

  三、讀中感悟,鞏固識字

  1. 看,我們來到了諺語朋友的家了。(出示這五則諺語)你會讀嗎?

  2.學生自由練讀。

  3.指名讀,集體正音。

  4.你喜歡那一句?(根據學生的回答,來學習這五則諺語)

  a. “人心齊,泰山移。”

  1.指名讀.

  2.出示“移”通過做動作來理解:大家移一移你的小板凳,很容易吧!如果是一塊大石頭,你能很輕松地移一移嗎?如果是一座大山呢?憑借你自己的力量,你能很輕松地移一移嗎?

  3.講《愚公移山》的故事,說說你有什么感受?

  4.再讀第一句。

  “人多計謀廣,柴多火焰高。”

  A 指名讀,分排讀,齊讀。

  B 生字卡片出示“謀、柴、焰”小組討論交流識字方法,記準字形。

  C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D再讀諺語。

  “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

  1.說說你明白了什么?

  2.引申詞語,進行積累:人多力量大,團結就是力量。

  3.男生女生合作讀,齊讀。

  4.鞏固識字:“容易”的反義詞是什么?“折”為什么是提手旁?

  “樹多成林不怕風,線多搓繩挑千斤。”

  1.自由讀,指名讀。

  2.出示畫面:大片樹林(講解有關植樹防止風沙的故事)再出示“搓繩”的畫面,來理解這句諺語的意思。--指導讀出氣勢(可請男生讀)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1. 指名讀,你喜歡哪個詞?

  2. 當百花盛開,萬紫千紅的春天來臨,迎春花開了,還有哪些花開了?當看到滿園春色時,你的心情怎樣?那么,就讀出你的高興吧!

  3.指名讀,齊讀。

  【設計意圖】:理解五句諺語的意思是本節課的難點,在這一環節我主要采用讀中感悟的方法,另外對學生理解困難的詞句結合課件采用形象化解釋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從而有效地突破難點。

  四、整體感知,加強理解

  1.出示五則諺語,問,你想怎么讀這五則諺語呢?(鼓勵學生拍手讀,男女合作讀,小組展示讀,齊讀等方式)

  2. 讀了這些諺語,你明白了什么?(根據回答板書:團結力量大)--是啊,生活在一個集體中,我們都需要互相幫助,團結合作,才能解決困難,直至成功。

  【設計意圖】:語文教學應是以讀為本,讀中感悟。在這一環節我鼓勵學生采用多種形式朗讀全文,讀出體會和感悟。

  五、鞏固識字,指導書寫

  1. 螞蟻運食忙:一群勤勞的小螞蟻正忙著運食物,來儲存過冬的糧食。它們團結協作,共同努力,終于儲存了許多糧食。這回還帶來了許多生字朋友,大家還認識它們嗎?

  2.請大家仔細觀察這8個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你認為哪個字難寫或容易出錯?你是怎么記的?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先讓學生觀察字形,總結出注意點)

  如:“挑”的第五畫是點,第六畫是提,第八畫是撇,第九畫是點。

  “獨’是反犬旁,第三畫是撇,不是提。第八畫是提。

  “滿”是左右結構,不是上下結構。

  觀察“易、 斤、 折、 獨 ”在田字格的位置,重點指導。

  本課的“折”、“挑”、“根”、“滿”都是左右結構,應寫得左窄右寬。

  3.教師在黑板田字格上示范書寫,強調注意點。

  4.學生在書上先描紅,后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5.把書寫較好的進行展示、評價。

  6.在本子上練習書寫,并組一個詞語。

  【設計意圖】:本堂課是一節識字課,識字寫字是本堂課的重點。在這一環節我首先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觀察總結生字的書寫規范,然后在黑板上示范書寫,最后由學生臨寫,給予展示、評價,突出了教學重點,對學生掌握生字書寫要領來看效果也比較好。

  六、拓展延伸

  同學們,你們覺得諺語有趣嗎?課后 大家去搜集更多的諺語朋友,然后選擇你最喜歡的諺語,摘抄在互贈卡上送給同班的小伙伴,讓我們團結協作,共同進步。

  【設計意圖】:拓展延伸的環節意在“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使學生帶著收獲,帶著思考,帶著信心,走向新的課堂,開始新的探索。

  七、板書設計:

【《識字五》教學設計6篇】相關文章:

《識字二·日月明》教學設計03-02

《識字學詞學句》教學設計6篇03-04

識字教學開題報告總結03-25

《回顧·拓展五》教學設計05-10

識字教學工作總結范文合集五篇03-03

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11-13

《積累·運用五》教學設計(15篇)03-04

教學設計方案集合五篇05-30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集合五篇01-30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集錦五篇12-1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靖县| 卓资县| 安仁县| 高陵县| 方山县| 新郑市| 珲春市| 白朗县| 廉江市| 志丹县| 桓仁| 曲松县| 武隆县| 子洲县| 五常市| 龙井市| 沅江市| 布拖县| 印江| 石狮市| 蒙阴县| 隆德县| 贺州市| 木里| 巢湖市| 承德市| 平昌县| 邵武市| 兴仁县| 海安县| 上杭县| 华蓥市| 沙雅县| 靖安县| 搜索| 富裕县| 庐江县| 大关县| 杨浦区| 建瓯市| 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