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教學設計方案

時間:2022-06-23 15:23:2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6篇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高質量高水平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計劃中內容最為復雜的一種。你知道什么樣的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6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感受火燒云的景色美,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會5個生字,理解6個詞語的意思,積累描寫色彩的詞語。

  3、初步學會在仔細觀察的的基礎上展開想象來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4、會把提綱補充完整,并按提綱背誦課文第3~6自然段。

  【教學重點】

  會把提綱補充完整,并按提綱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在仔細觀察的的基礎上展開想象來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小黑板、錄音機及磁帶、作業本。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5個生字,理解紫檀色、笑盈盈、高壽、紅彤彤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通順地朗讀課文,能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較流利地讀給同學聽。

  3、理清作者描寫火燒云的順序,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4、感受火燒云上來時霞光照到地面所產生的奇麗景象。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詞,讀通課文。

  難點把握

  理解在霞光映照下地面上色彩的變化為什么會不一樣。

  教學準備

  小黑板、錄音機及磁帶、作業本。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同學們,大自然是美麗神奇的,給了我們許多美好的感受和回憶,那么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美麗的自然現象呢?

  (生說)

  是呀,只要你們留心觀察,就會發現大自然是那樣的瑰麗。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去欣賞美麗神奇的──火燒云。

  (出示課題,有條件的`可讓學生欣賞圖片或課件。)

  讀了課題,你心中產生了哪些問題?

  (引導學生自主提出問題。)

  二、自學課文

  1、出示自學要求:

  ⑴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⑵ 邊讀邊思考感興趣的問題,試試自己能解決多少問題。

  (允許同桌或小組討論。)

  2、檢查、反饋、交流:

  ⑴ 通過自學,你已經會讀哪些生字和詞語了?

  (指名中下生讀一讀)

  根據朗讀情況重點提醒學生注意:

  檀讀 tán,不讀 tái;壽讀 shòu,不讀 sòu;彤讀 tōng,不讀 dān。

  ⑵ 會讀還要會寫,把這些生字工工整整地在旁邊寫一寫。如果你覺得哪個字容易寫錯或要提醒同學們的,請你把它寫到黑板上來。

  ⑶ 同學們學得不錯,想不想跟著錄音輕聲讀一讀課文呀?

  (播放課文錄音。)

  ⑷ 火燒云很美,課文寫得也很美,請你再讀一讀最喜歡的段落或句子。讀完后指名幾位同學讀。

  ⑸ 鼓勵學生大膽地站起來和同學們交流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不要求全面,只要是自己的學習所得)同學們多會學習呀,相信你們讀完課文后會有更多的收獲。

  3、理清作者寫作思路:

  ⑴ 作者觀察火燒云的順序是怎樣的?你能從課文中找到答案嗎?

  (結合回答板書:上來、變化、下去)

  ⑵ 你對火燒云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結合學生回答,教師板書:霞光、顏色、形狀)

  找出課文中相應的自然段。

  三、學習霞光部分

  1、師范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2、晚飯過后,火燒云上來了。霞光照在大地上,你發現地面上發生了哪些變化呢?你能用筆把這些變化找出來嗎?

  (板書:大白狗──紅,紅公雞──金,黑母雞──紫檀色,白胡子──金)

  從這些變化中你發現了什么?

  (是霞光照在地面上使顏色在變。)

  這些顏色為什么變得不樣?

  3、是呀,霞光映照在大地上,一切都變了,你能想象出還會有哪些變化嗎?用火燒云上來了,霞光照在大地上,( )變成( )的了。的句式說一說。

  4、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呀,霞光映照地面的景色這么美,簡直是一個童話世界,如果你也被這一片霞光所包圍,你的心情怎樣,你又想說什么呢?說得真好,你們能把這些感受用朗讀表達出來嗎?

  (學生盡情地朗讀后,指名讀一讀,齊讀。)

  5、作者不是直接寫火燒云,而是寫了霞光,你覺得這樣寫好嗎?

  (這樣寫不僅準確細致地描繪了霞光的顏色,而且描寫了霞光映照在地上的生動景象,具有渲染烘托的作用和先聲奪人的效果。)

  四、課堂小結

  五、作業

  1、抄寫生字詞語每個3遍。

  2、完成課堂作業本第2題。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鄭和遠航》教學設計

  [教材簡解]:

  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曾有過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鄭和七次下西洋,就是其中的一個,它足以令世人驕傲。課文《鄭和遠航》主要介紹了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遠航的情況,并點明了鄭和七次遠航的重大意義,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和我國古代出色的航海技術。

  像這樣大規模的航海,是歷史上所罕見的,那課文是怎么來記敘這樣的事件的呢?全文共有七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至五自然段為第一部分,主要寫鄭和率船隊第一次航行的情況。

  第六至七自然段為第二部分,主要寫鄭和從1405年到1433年曾七次遠航,為促進我國和亞非國家的友好交往作出了貢獻。課文第一部分可以分為三層:第一至三自然段為第一層,寫1405年7月11日,在蘇州府劉家河碼頭,鄭和受皇帝派遣,第一次率船隊出使西洋時的壯觀場面。(揚帆起航)第四自然段為第二層,寫鄭和與所到的亞非各國人民進行了友好交往。(友好交往)第五自然段為第三層,寫鄭和在航行中多次戰勝狂風巨浪和海盜襲擊等兇險。(化險為夷)

  [目標預設]:

  1、學會本課7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讀通課文,分清條理,能講述課文大意,知道課文詳寫第一次航海經歷,略寫后六次。明確中心段落。

  [重點難點]:

  讀通課文,分清條理,能講述課文大意,知道課文詳寫第一次航海經歷,略寫后六次。明確中心段落。

  [設計理念]:明確高年段學習目標,不逾越,不飽脹,認真落實好第一課時目標。強化初讀,引導把握課文大意。

  [設計思路]:導入,初識鄭和——初讀,整體感知——學習生字新詞——再讀,理清條理——回歸整體。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都知道哥倫布在1492年發現了新大陸,可你們知道嗎,我國早在明代就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第一次下西洋的時間比哥倫布早了八十多年!它的名字叫鄭和。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以這位航海英雄為主人公的。出示鄭和圖片。誰能用一句話來說說你所了解的鄭和?

  2、一提起鄭和,人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他七下西洋的豐功偉績。鄭和下西洋到底有多“遠”?遠航途中發生了哪些事情?究竟有怎樣的意義呢?就讓我們帶著問題,走進《鄭和遠航》。在鄭和右邊板書:遠航。

  二、初讀感知。

  1、請同學們帶著問題(簡單出示問題)自讀課文,試著從課文中找找答案。(學生讀書,教師巡視指導)

  2、組織反饋交流,了解課文內容。

  3、逐段指名朗讀。(同學之間相互評議)

  三、學習生字新詞。

  1、請大家認真讀課文,要求讀準每一個字,讀通每一句話。教師巡視,參與學習。

  2、反饋學習情況。

  練讀詞語。(出示)扶老攜幼、驚嘆不已、嚴陣以待、化險為夷、鎮定自若、雄偉壯觀、奔騰咆哮、波峰浪谷、碼頭、儀器、派遣、雙手抱拳、贈送、撕裂、范圍。

  你讀書時讀懂了哪些詞語的意思?還有哪些不理解?

  “扶老攜幼”借助場景描繪。

  “驚嘆不已”遷移舊知識,練習說話。

  “鎮定自若”“雄偉壯觀”觀察插圖理解。

  3、同學們,咱們中國的語言,很美,有時候,一個詞語就是一幅畫。請你用心去讀讀這些詞語,你的腦子里會出現怎么樣的畫面來呢?(狂風呼嘯、奔騰咆哮、波峰浪谷)

  再讀這組詞語,讀出你腦海中的畫面來,讀出畫面的氣勢。

  類似這樣的詞語,你還能說出幾個來嗎?

  這就是學習,不僅能正確的讀出,還能讀出畫面,還能想到同類的其他詞語。但,學習,還遠遠不止這些,我們還要把詞語放回到課文里,這樣就能把詞語學活了。誰能回憶剛才你讀到的課文,告訴大家,這組詞語在文中是描述什么的?(西洋的險惡)

  文中哪個自然段是寫西洋的.險惡的呢?誰來讀讀這段話。屏幕出示第五自然段。

  讀了這段話,細心的同學一定會發現,西洋的險惡,除了風浪的險惡,還有什么險惡?

  再讀讀這組詞語。

  4、指名讀。(雄偉壯觀、浩浩蕩蕩、破浪西行)這組詞語在文中又是描述什么的?

  文中哪個自然段是直接寫鄭和的寶船船隊的呢?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

  生讀,評價。

  讀了這段描寫,鄭和的寶船船隊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規模宏大)

  規模宏大:是一般的大嗎?能用一個詞語來概括嗎?引導用上第二組詞語中的雄偉壯觀和浩浩蕩蕩。

  讀出這種氣勢來。

  5、觀察文中的插圖,說說你想到了哪些詞語。

  四、默讀課文,理清層次。

  在理解詞語的基礎書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鄭和七次下西洋課文主要寫了哪一次?能把課文分成兩段嗎?

  1、反饋:說說這樣分的理由。

  第一段(1—5):寫鄭和第一次遠航。

  第二段(6—7)寫鄭和共有七次遠航,意義深遠。

  這樣分段,可以看出全文的內容重點和寫作特點。

  2、默讀第1—5自然段,根據“揚帆起航”、“友好交往”、“戰勝兇險”三個標題把第一段分成三個層次。

  3、組織反饋。

  五、再讀課文,整體把握

  1、速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呢?(引導概括,第一次遠航,其他幾次遠航,遠航意義。)

  2、強調遠航意義。

  3、誰能在黑板板書的提示下,用簡潔的話來說說課文寫了哪些內容?

  板書:

  揚帆起航

  鄭和遠航 第一次 友好交往

  戰勝兇險

  共有七次遠航,意義深遠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材設計理念]

  (我的發現)這項活動目的是引導學生發現兩種識字方法“熟字加偏旁”、“熟字換偏旁”,學習自主識字,并認識七個生字。

  (日積月累)這項活動主要目的是積累語言、練習讀、寫基本功、鞏固識字。

  [學習目標]

  1、引導學生掌握和運用兩種識字方法,認識“評、訪、擠”等七個生字。

  2、正確地讀詞語,初步理解,感受春天的美景。

  3、正確地讀寫句子。

  4、熟練地讀背短文,簡單地了解短文意思。

  [課前準備] 復習第一單元生字、課文。預習語文園地一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現

 1、自由讀,你發現了什么?

  2、指名讀,說說上面三行有何規律,下面兩行有何規律?

  3、分男女生讀

  4、鞏固生字,并口頭組詞,選擇詞說句。

  二、日積月累

 1、我會讀

 a、齊讀詞語

  b、出示“春天公園圖”,用上詞語說一段話。(師范說,指優等生說)

  2、我會寫

 a、先自己讀一讀拼音,想想是什么句子。

  b、指名讀句子。

  c、寫句子,注意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d、同桌評比,誰寫的句子又對又美。

  3、讀讀背背

 a、自由讀,不認識的字請同桌幫忙。

  b、四人小組賽讀,誰讀得準確又流利。

  c、指名讀,說說短文寫的是什么?

  d、齊讀,注意不要唱讀。

  e、小組賽背

  三、課外延伸

 課外收集有關描寫春天的詞語、古詩去讀一讀、背一背。

  口語交際:春天在哪里(第二教時)

  [教材設計理念]

  教材在安排口語交際《春天在哪里》是對前面課文熟悉的`基礎上,穿插了綜合實踐活動,使口語交際更有憑借,更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征,使學生對這單元的知識更深有感觸,更有話可說,激發學生對春天的無比熱愛之情。

  [教學目標]

 唱一唱、說一說、畫一畫美麗的春天,激發學生愛春天之情。

  [課前準備]

 收集有關春天的歌曲、圖片。

  教學過程:

  一、展示臺:歌唱春天

 1、放一放收集到有關春天的歌曲

  2、唱一唱你會唱的春天歌曲

  二、我看到的春天

 1、指名說一說自己看到的春天。

  仿照《嘀哩嘀哩》句式說說: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大地上——

  2、四人小組交流收集到的圖片、資料。

  3、派代表全班展示、交流

  三、我聽到的春天

 自己找伙伴介紹自己聽到的春天的聲音,談談自己的感受

  四、我畫的春天

 1、自由畫春天

  2、小組交流你畫的什么,為什么這樣畫。

  3、評一評誰畫得好,講得好

  4、派代表在全班展示交流

  5、放入自己的成長袋中

  五、識字擂臺

 1、四人小組賽

  2、優勝者賽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演示,使學生熟練地數出6、7兩數,會讀、會寫這兩個數,并會用這兩個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2.在教學過程中,滲透講衛生、愛勞動、愛集體、與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3.通過學生觀察、操作、表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4.使學生體會學到的數和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感受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正確數出6、7的物體個數;會寫6、7;會比較6、7的大小。

  教學難點:

  基數和序數的區別;學會寫6、7。

  教具、學具準備:

  電腦課件、計數器。小棒若干、圖片若干、尺子等。

  教學設計:

  一、引入課題

 1.教師提出問題:小朋友,我們以前學習了哪些數字朋友?指一名學生回答,然后課件出示: 0、1、2、3、4、5(學生齊數)。

  2.你想認識更多的數字朋友嗎?你想知道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嗎?猜一猜我們今天學習什么?(板書:6、7的認識)

  二、探究新知

1. 創設情境,學習數數和認數。

  a.電腦課件動態展示第42頁的主題圖:教室里,同學們正在大掃除。教室里擺放著6張桌子、7把椅子,6個同學在打掃衛生,又從外面走進來1個女同學。

  b.引導觀察,啟發思考。

  在學生觀察畫面的基礎上,以二人小組為單位,互相說一說畫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學生討論交流的時候,教師要到各組巡視、傾聽,并加以指導。)

  c.交流、匯報。

  師:圖上有些什么?他們正在做什么?

  生:圖上有同學、老師、桌子、椅子等,他們正在搞清潔。

  師:看到這一情景,你有什么感受?

  生1:教室是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要愛護它,保持清潔衛生。

  生2:我們要愛勞動,講衛生。

  師:同學們說得好,我們從小要做一個講衛生、愛集體、愛勞動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嗎?請同學們再說說圖上有多少桌子、椅子?有多少人?

  生:圖上有6張桌子,7把椅子,7個人。

  師:你是怎樣數教室里的人數的?(讓學生上來示范數)

  生:先數教室里面打掃衛生的同學和老師有6人,再數從外面走進來的一位同學,一共是7人;還可以先數學生人數,再數老師,一共7人。

  師:你又是怎樣數椅子的數目的?(讓學生上來示范數)

  生:先數已放好的6把,再數又搬來的1把,一共是7把。

  d.小結。

  師:同學們這樣的'數數方法真好,我們大家一起再來數一數吧。(結合數數過程,課件閃動被數的對象,使學生更清楚地發現5、6、7之間的關系。)

  e.抽象出畫面中的數。

  桌子的張數、同學的個數用數字幾表示?(用數字6表示)板書:6

  椅子的把數、師生的個數用數字幾表示?(用數字7表示)板書:7

  仔細觀察一下數字6和7的形狀分別像什么? (6的字形像哨子,7的字形像鐮刀)閉上眼睛在心里跟我們的新朋友打個招呼吧:6,你好,7,你好!

  2. 根據6、7的基數含義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a.數一數主題圖下面的人數和點子的個數。(課件相應演示)

  b.擺一擺:小組合作,用6根和7根小棒分別擺出不同的圖形,并上臺展示,說一說用了多少根小棒擺出了什么圖形,進一步加強認識。

  c.說一說: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課室有那些物體的數量是6,那些物體的數量是7?, 再說一說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6、7兩數表示。(四人小組)

  3. 教學數序。

  a.出示計數器:讓學生上臺撥5顆珠,再撥一顆是幾顆珠子?(6顆)也就是5添上1是幾?6顆珠再添上幾顆珠是7顆珠?(1顆)也就是6添上幾是7?

  提問:5添上1是幾?6添上1是幾?7去掉1是幾?6去掉1是幾?

  b.通過直尺圖,直觀教學數序。

  將直尺圖利用課件展示出來,只寫出0、1、2、3、4、5、( )、( ),師:你知道5的后面填什么?6和7應該寫在什么地方?

  生:填6和7,6寫在5的后面,7寫在6的后面。

  師:誰能從0正數到7,從7倒數到0?

  學生活動:指名數,拍手數。

  師:5的后面是誰?6的后面是誰?7的前面是誰?

  學生活動:6、7、6(搶答)。

  4. 比較大小。

  (1)動手操作比較數的大小:學生同桌合作,將卡片次序打亂,各抽出一張數字卡片比較大小,并在兩張卡片中間用寫有符號的旗幟表示出來。

  教師與一名學生先演示兩人的玩法,然后學生同桌兩人合作,邊比邊擺,直到將8張卡片全比好。教師巡視學生活動,及時糾正、指導。

  (表現好的同桌給予鼓勵表揚)

  (2)反饋:指名學生匯報。

  師:請同桌來比一比,說一說。哪兩位先來?

  生桌1:我出5,我出7,5小于7,7大于5。

  師:說的很清楚,讓大家聽的很明白。

  生桌2:我出4,我出6,6大于4,4小于6。

  生桌3:我們出的是2和7,2小于7。

  生桌4:我們拿出來的都是6,6和6是一樣大的。

  師:如果我先拿出6 〉( ),里面可以是哪些數字朋友呢?

  學生思考。

  師卡:看誰能一下子想出很多。

  生:可以是0、1、2、3、4、5。

  師:如果是( )〈 7,后面可以是哪些數字朋友?誰最大?

  生:0~6。6最大。

  (3)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第43頁的練習

  5○6 6○7 6○5 7○6

  5. 明確6、7的序數意義。

  (1)區分第幾和幾:請第一組第6個同學起立;

  請第一組前面6個同學起立。

  讓學生觀察分析,說一說第6和6個意義上的區別,明確序數的意義。

  (2)出示課本金魚圖,邊觀察邊討論得出正確的答案。

  a.先讓學生找準起點,從第1瓶數到第7瓶,再觀察第6瓶里有幾條金魚。

  b.認真觀察找出裝有6條金魚的瓶子,再從左邊數出裝有6條金魚的瓶子是第4瓶。

  c.從左邊數起找到第7瓶,再數一數瓶里有多少條金魚。

  (3)游戲:讓全班同學扮演老鼠,指名一位同學扮演貓來抓。

  師:老鼠怎樣叫的?(學生邊做動作邊叫吱吱吱)。

  先找一找老鼠在那里,抓到的學生按要求扮演老鼠叫。

  師:第一組的6只老鼠叫一叫,從前面數去的第6只老鼠叫一叫;

  第二組的7只老鼠叫一叫,第一排的第7只老鼠叫一叫。

  扮演貓1:請你抓住前面7只老鼠,再抓住從左數第7只。

  扮演貓2:請你抓住第三組前面的6只老鼠,再抓住從右數第6只。

  扮演貓3:請你抓住第三組從前數第6只老鼠,從后數第6只。

  6. 教學6、7的書寫。

  (1)學生觀察6、7,教師做示范(強調起筆、運筆及收筆)。

  6:(中點靠右起筆,緩緩向下,差不多到中線收筆)

  7:(不要頂格,快到邊線轉,在靠右的地方收筆)

  (2)學生在書上寫字格中描出6、7。提醒學生坐姿端正,眼與書之間保持合理的距離,書寫要工整美觀。

  (3)讓學生上臺示范寫,評論比較誰寫得好。

  三、知識回顧,評價體驗

 1.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些什么?你學會了些什么?

  2. 評價自己或同學本次教學活動的表現。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1.課題名稱:

  《詹天佑》、《懷念母親》、《彩色的翅膀》、《中華少年》 2.概述

  ·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

  · 所用教材: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科書 · 所需課時:八課時 3.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

  1.學會生字,能正確讀詞語。能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感情朗讀,并背誦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3、搜集文中相關的資料,為綜合性學習做準備 過程與方法:

  1)談話導入,揭示課題。培養訓練學生分析比較的思維能力。

  2)初讀課文,感知課內容, 通過討論活動,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分析思考能力。 3)理解課文交流感受。 通過研究活動,使學生掌握應用網絡進行學習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課文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愛國情感,讓學生在字里行間感受著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并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感到自豪,更為祖國的日益強盛而驕傲。

  4.學習者特征分析:根據以往在此班上課的觀察與了解我認為: 在智力因素方面:

  在這節課前,學生們已經了解了單元大綱要求。該班學生的整體學習成績在年級中屬于中等,學習能力較強,思維活躍,肯動腦筋,能積極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觀點。 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學生的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5.教法和學法:

  主要是啟發、講授為主要方式。由教師提供資料,引導學生根據資料進行學習。整體上把握本單元的課文內容主要通過老師的分課講授由學生圍繞課文題目進行分析、討論,并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分工協作精神。 組織學生進行成果展示,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盡量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 利用課件和網絡媒體進行教學,使學生充分掌握該單元的大綱要求

  學生的自主學習策略:課上積極參與思維、協作、討論。(主動參與策略) ,利用網絡收集、整理信息,與小組成員協作使用PPT制作電子作品。(信息加工策略、問題解決策略、協作策略)講解調查結果,演示PPT作品。(表達策略、參與策略) 6. 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圍繞“祖國在我心中”這個專題,按照近代到現代的順序,選編了適合高年級學生的幾篇具有濃厚愛國主義情感的課文。《詹天佑》、《懷念母親》、《彩色的翅膀》、《中華少年》這四篇課文都圍繞專題,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愛國情感,讓學生在字里行間感受著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并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感到自豪,更為祖國的日益強盛而驕傲。

  《詹天佑》教學的重難點是:抓住關鍵句段,體會詹天佑的愛國熱情和創新精神,并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懷念母親》教學的重難點是:能抓住關鍵詞、句、段和日記,體會季羨林爺爺思念祖國的情感,感悟愛國情

  《彩色的翅膀》、教學重點是::1.了解邊防戰士愛祖國海島的獨特方式,體會戰士的愛海島、愛祖國的情感。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獲與昆蟲的關系。

  難點:理解戰士小高最后說的那段話的含義,感受戰士們對海島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 《中華少年》教學重點:了解祖國的過去、今天、明天

  難點:感受中華少年熱愛祖國的情感和自豪感。

  7、教學過程: 學習情景:

  通過圖片演示和展示資料,為學生學習提供真實的情景。為學生的協作學習創設適當的網絡環境。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一)出示圖片,談話引入

  1.通過閱讀資料,同學們自由談 (二)、讀略讀提示,明確學習目標

  1.讀略讀提示,想想這節課的學習任務是什么?

  (1.以充沛的感情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深情。2.采用不同形式的讀,然后交流讀后的體會。) (三)分配任務,學生自讀詩文

  1.生分四人小組,自己分工。教師出示學課文指導 A 小組分工,分幾個角色。 B 幾人合作朗讀課文。

  C 找出不理解的地方,與小組成員討論得出結論。(可借助學習工具幫助學習,如字典) D 討論每段課文分別講了什么,表達著怎么樣的'一種感情。 E 帶著自己感受到的感情分角色朗讀。

  F 換角色再讀詩文,將自己的感受用一段話表達出來。(文體不限,字數不限) 2.生分組活動。

  (四)全班交流學習成果

  1.生按自己的角色分配,全班一起讀課文。 2.生交流小組尚未解決的問題。

  3.生交流每段課文分別講了什么,表達著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愛國情感,學生在字里行間感受著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并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感到自豪,更為祖國的日益強盛而驕傲。

  4.交流自己寫的感受,在聽別人感受后,可以充實自己的感受。

  (五)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帶著激情在反復讀,然后背誦。 8.資源

  · 指導教師一名;

  · 網絡教室;

  · 人教版義務教育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教科書 · 與教材配套的掛圖若干

  · 關于介紹第二單元的圖片、視頻和閱讀材料,關于學生討論中需要用到的表格,學生學習活動中可能用到的相關網站的網址以及與此主題相關的或類似的其他主題網站的材料。

  9. 評價

  ?學生自評:

  ?“第二單元的學習成果”討論評價表

  請公平的為各個小組的表現打分!打分可以是1~5種的任意一個。其中5為最好,1為最不好。

  10.幫助和總結 拓展思考題/活動: 1、在讀中探討、理解

  在教學過程中能通過多形式、多層次的讀讓學生探討、理解課文。在課的結構上體現了“三大讀”:感知性讀、感悟性讀、鞏固性讀,很有層次性;而在形式上有:默讀、個別讀、范讀、引讀以及老師與學生、同學與同學的分角色讀。

  2、抓住重點進行學習

  3、創設情景,激發情感,加深感悟

  本組教材還圍繞專題安排了一次“祖國在我心中”的綜合性學習。從這個安排,我們不難看出編者的意圖在于讓學生通過

  多種途徑、多種形式感悟、表達自己的愛國情,強調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培養學生的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4、讓學生提出疑問,培養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興趣和能力。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一、導入:

  我們學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可知“父親”是一位關心、愛護兒子的博大精深的高大形象,那么,今天我們又一起來學習李森祥的小說《臺階》,分析文中的父親又是怎樣的形象?(板書標題)

  二、整體感知:

  (帶著以下2、3、4的問題讀書。)

  1、分組比賽并把自己所查到的結果寫下來:

  涎( )水 揩( ) 尷尬( ) 凹凼( ) 籌( )劃

  黏( )性 鑲嵌( ) 躥( )上 摻( )上 胯( )骨

  糟糕( ) 撬( ) 倔強( ) 門檻( ) 茬( )硌( )

  2、用5——10分鐘的時間閱讀課文后,復述課文的故事梗概。

  (略)

  3、本文以“臺階”為線索,圍繞這條線索,作者回憶了哪些事?從這些事中,可知“我”家是怎樣的家境?從中可知父親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形象?(通過討論后板書如下。)

  舊臺階

  回憶 ———— 造臺階———— 經濟的落后

  新臺階

  |————父親的堅忍不拔、艱苦創業

  線索(臺階)

  4、學生提問問題。(問題在后補充)

  三、探究如下問題:

  1、對父親這個人物形象的分析。(從如下幾個方面來引導學生分析并自己得出結論):

  (1)、從中國傳統的建筑物的文化底蘊角度看:

  “陰陽八卦”的傳統文化認為:一、三、五、七、九是陰中的級別的象征,而一級是最低級別的象征,九級是最高級別的象征。所以民間百姓的門檻一般是三個臺階以圖吉利而且也是地位級別的寫照。再如“紫禁城”的建筑物有9999幢,標志著最高皇權的象征。再如云南大學的臺階有97個,這表明是云南省的最高學俯。我想今天的一些商標,或許是這種文化傳統的繼承吧!諸如“三九胃泰”、“九九感冒靈”、“555”煙、等等。所以,我們可以知道“臺階”的高,實質上就是主人地位的高。從這我們可看出:父親為什么把我家的臺階從三級升到九級的目的就不言而喻了。 (注: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

  “陰陽八卦”的文化傳統還可以在農村找到相應的建筑物,如“四合院”。(A)、清靜、安全;(B)、東南西北四神的保佑,以示平安。所以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著和平、團結以及和睦相處的優良傳統。

  (2)、從人類需要層次論的角度分析: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人類需要層次有五個: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臺階高,主人的地位就相應的高”。這篇小說著眼于臺階,寫父親對臺階的要求,就是對地位的要求,也就是說對尊重的需要。父親為了贏得尊重,耗盡了他的畢生精力,奮斗了一生。從這里我們可以知道父親是怎樣的人呢?

  (板書:非常要強的農民,有志氣、不甘落后、有長遠目標、有移公移山和堅忍不拔的毅力。)

  (3)、從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角度看:

  課文中寫到父親為了建造一幢有臺階的房屋,他的確一點一滴的積累,一分一文

  積攢,起早貪黑,從早到晚,一年四季,七個月種田,四個月砍柴,半個月撿卵石,剩下半月過年、編草鞋。360天安排得非常緊湊。所以,我們可以知道:父親具有華夏炎黃子孫的優良傳統——用誠實的勞動興家立業、不怕千辛萬苦、拼命硬干、勤儉持家的美德。同時,父親身上有著中國傳統農民所特有的謙卑的品質(因當九級臺階造好后,他卻不好意思坐上去)。

  (4)、從生產力發展水平的角度看:

  提問:父親的創業為什么如此之艱難呢?(可以從課文內容引入)

  提示:A、低——高(臺階三級——九級)。人老了,身體垮了——發展緩慢。

  B、柴——1.5元錢。材料來之不易——農村經濟的落后。

  所以,從父親的.身上,我們可知這篇小說深沉地響著時代的呼喚——億萬人民的希望在于先進的生產力,以此迅速的改變農村落后的面貌,盡快的結束老牛拉破車的日子。總之,父親創業如此之艱難的根源在于生產力水平的低下。

  四、討論回答學生提出的部分問題:

  1、第五段中:父親為何一年洗一次腳?為何洗了腳后覺得輕飄飄的,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提示:A、節約、儉樸;B、父親經常在水凼洗而僅有一次在家里洗的緣故;C、父親一輩子從未享受他人服侍而內心感到不安的緣故。)

  2、第13段最后一句說明了什么? (提示:神態描寫——父親專注別人的高臺階,他羨慕、向往,謀劃如何加快準備,爭取早日造好臺階,也讓人羨慕的神態。)

  3、第21段中為什么說父親露出尷尬的笑? (提示:聯系上下文,說明父親具有謙卑、不驕的傳統的民族風格。)

  4、第26段中為什么父親總覺得不對勁? (提示:A、父親一輩子處于地位低下,突然地位變高了而感覺不對勁,說明他的謙卑。B、臺低的陰影一時難以消除。)

  5、第29段中為什么說父親若有所失的模樣? (提示:父親干了一輩子,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勞動就是生命,勞動是創造;勞動有了收獲,才體現自己的價值。一日不干活,就失去了一切。所以說“若有所失”)

  6、第30段的含義? (提示:神態描寫——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寫出父親已老了,同時表達了我對父親勞碌終生而感到悲傷,進一步為全文籠罩上一層凄涼、憂傷之情。)

  五、教學反饋:

  1、父親為何要造一間有臺階的房子?

  2、父親是如何造起一間有臺階的新屋?

  3、新屋造好后,父親變得怎樣了?

【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教學項目設計方案11-15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教學設計方案參考模板04-04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 撰寫教學設計方案范文03-10

教學設計方案06-17

教學設計方案06-19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范文教學設計方案參考11-17

《下雪了》教學設計方案08-17

教學設計方案集合09-26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08-01

美術教學設計方案07-2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承德县| 钟山县| 舒城县| 河北区| 安阳县| 鄂伦春自治旗| 剑川县| 宁陕县| 阿巴嘎旗| 岑巩县| 马关县| 达拉特旗| 特克斯县| 岫岩| 兰州市| 乃东县| 布尔津县| 江西省| 卢龙县| 永丰县| 富裕县| 大悟县| 南川市| 聂拉木县| 扎赉特旗| 岱山县| 呼图壁县| 贵州省| 太原市| 博野县| 唐河县| 龙海市| 灵石县| 霍邱县| 锦屏县| 山东| 密云县| 分宜县| 化隆| 全南县| 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