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分析一些實例了解質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質量的單位及其換算。
2.通過觀察、實驗,認識質量是不隨物體的形狀、物態、空間位置而變化的物理量。
3.學會用天平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和操作,讓學生學會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使用天平的技能訓練,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與協作精神。
教學重點:質量的概念、單位及換算;認識天平的結構。
教學難點:質量單位換算
教具準備:課件、托盤天平和砝碼多套、鐵釘與鐵錘、大小玻璃杯等
教法:點評精講
學法: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明確兩個概念:物體和物質。
物體:我們常見的一個個具體的實物都是物體;
物質:則是指組成這些物體的材料。
例如:一把椅子和一張桌子。
1.椅子是一個物體,桌子也是一個物體,它們都是由木材組成的`。
2.椅子、桌子都叫做物體,木材就是組成它們的物質。
那么下面我們再來觀察幾組物體,請同學們注意比較(課本插圖)。(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一)、物體的質量
1.質量的概念
通過圖片展示至少3組物體,每組都是由同種物質組成的,每組的兩個物體含有的物質多少明顯不同。
比較:
(1)兩個物體都是由同種物質組成,有什么不同?(所含物質的多少不同)
(2)再將3組物體綜合起來,能得到什么結論?(組成物體的物質有多有少)
質量的概念: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
2.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
通過教材三個物理事實說明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抽象概念的方法)
(二)、質量的單位:
要衡量質量的大小,首先要規定一個標準——單位。
閱讀有關千克的規定和單位換算關系。
1.質量的主單位:千克(kg)
2.介紹它的由來:最初的規定
3.千克原器
4.質量單位的感性化:通過學生較熟悉的一些實物的質量與一些質量單位近似比較,來幫助學生形成較為具體的認識。
(三)、認識托盤天平構造
1.認識托盤天平的結構及各部分的作用。
認真觀察天平結構,弄清楚各主要部件的作用。
活動:每桌一套托盤天平和砝碼,對照課本圖示,讓學生觀察托盤天平,認識各主要部件的名稱。
利用投影,讓學生指認各部件,并試著說出其作用。
三、小組展示 點評精講
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點評、補充、精講
四、反饋檢測
1、一滿杯水結冰后,冰將杯子脹破了,這是因為在水結冰時( )
A、體積變大了 B、質量增大了
C、體積和質量增大了 D、體積和質量都減小了
2、下列各種情況中,物體的質量發生了變化的是:
A、一根被壓縮了的彈簧
B、一物體從月球被移動到地球上
C、一塊被加熱至發紅了的鐵塊
D、不斷長高的一顆樹
3、填上合適的單位:
(1)你同學的質量大約為60 。
(2)我們所用的物理課本的質量約為200 。
(3)體育課上,我們投擲的鉛球的質量約為4000 。
(4)一桶標有“5L”字樣的花生油的質量約為4.2 。
4、單位換算
5kg= t= g= mg;5×106kg= t= g= mg
五、課堂小結 反思提高
1.質量的概念及單位。
2.質量是物體的基本屬性。
3.認識托盤天平的構造。
六、布置作業
課后題1、2、3
板書設計
課題:第5.1節 質量
1、質量
2、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
3、托盤天平的構造
【《質量》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質量守恒定律》教學設計10-21
拼音教學設計04-05
《早》教學設計04-04
氓教學設計04-04
牧童教學設計04-02
《乘法》教學設計04-01
必備教學設計02-25
小班教學設計02-22
夏教學設計01-01
數學教學設計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