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加減法整理整理課》教學設計范文
[復習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十冊《分數加減法整理課》整理
[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分數加減法相關知識的整理,進一步加強學生收集知識的能力;
2.將收集到的知識加以整理,會準確解讀“知識網圖”;
3.查缺補漏,捕捉知識弱點和難點,并進行針對性加強。
[教學重點、難點]
嘗試將學過的知識整理、分類,讀懂“知識網圖”
【教學手段】
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一、收集、完善知識點
(一)引導學生回顧相關舊知。
1.聚焦關鍵詞,尋找知識點
師:老師提出幾個關鍵詞,同學們按照這條線索在大腦中查找,這時浮現在你腦海中已學過的知識點有哪些,寫在本子上。
師:第一個關鍵詞是:分數加法;第二個關鍵詞是:分數減法。
[設置意圖:經過五年級上半學期對“整理課”的學習,學生已具有一定的“按詞索知識點”的能力,此時教師提出要求,加以引導,便能調用原有的知識庫存]
二、分類、整理知識點
1.補充、整合知識點
師:小組內把知識點進行匯總,劃掉重復的,留下必須的。
【設計意圖:放手讓他們小組之間先互相交流、補充,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認知特點和理解方式對已激活的知識內容進行二次重組,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全面歸納,也有利于激活學生的思維。】
2.分類知識點
師:小組內把疏理過的知識點進行分類,同類知識點放在一個圈里。
3.小組匯報分類整理成果
師:主要圍繞幾個問題匯報:一是分成幾類?二是為什么這樣分類?
4.小組間互相評價
【設計意圖:從雜亂無章的“按詞索知識點”到按要求分類整理,對學生提出了比原來更高的要求,引發學生的進一步思考,體會另類的“分類”,提升學生思維;另外,學生代表在介紹時,提醒學生邊聽邊對照自已的圖,看有哪些遺漏的地方,哪些人說到我沒想到的地方,進行適時的補充和完善,以使自已的圖中知識點更全面】
三、師生共同完成“知識網圖”
【設計意圖:師生共同整理所學知識,并把原本雜亂無章的知識點在教師看似無意,實則匠心獨運的巧手中,轉而變成一幅圖文并茂的知識網圖,激發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三、按圖索驥尋找知識點
1.欣賞“知識網圖”
師:誰來說說你看完老師制作的“知識網圖”的感受。
2.解讀“知識網圖”
師:說說你在這張圖中看到了什么,讀到了什么?
[請學生上臺解讀知識網圖]
四、捕捉知識弱點、難點
師:回憶一下,當初我們在學習這些知識時,哪些你是感覺最難掌握,到現在還覺得是個難點的`?
(設計意圖:計算的核心就是方法的記憶和掌握,因此教學的第三環節就是讓學生一起分類回顧計算方法,這個過程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難,但確實是非常必要。)
五、圍繞弱點知識嘗試編題,同桌之間互考
1.師:剛才我們一起整理了知識網圖,也回顧了計算方法,現在同學們能不能針對不同類型的分數加減法,針對自已平時水平測試中的錯題,每類自己編出一道計算題?
(給學生一段時間,學生在自己的練習紙上,編題)
2.同桌之間把練習紙交換,相互考一考。
(考完后,教師讓小組長用最快的速度收齊,上交,老師批閱)
(設計意圖:針對自已的知識弱點,讓學生嘗試編題,目的是讓他們更深刻的理解所學知識,在編寫的過程中,促使他們努力辨析、思考。學生對于這樣的學習活動,應該是非常感興趣,真正體現了自己是學習的主人,但由于學生層次不一,出題的水平肯定也有出入,所以,學生互考后,教師要收上來批閱,掌握學習情況。)
五、鞏固練習
1.基礎練習
一段紅布,做紅領巾用去了3/10米,做小紅旗用去了5/8 米,還剩下7 /10米,這段紅布原來長多少米?
2.拓展提高
學校舉行繪畫比賽,設一、二、三等獎若干名。其中一、二等獎的占獲獎總人數的2/5,二、三等獎的占獲獎總人數的9/10,獲二等獎的占獲獎總人數的幾分之幾?
(設計意圖:課堂應照顧到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要促使好學生更優,應潛移默化的發散他們的思維,教會他們數學學習的思考方法,這將使他們終生受益。)
六、課后實踐活動
請調查你們家一個星期丟棄的塑料袋的情況,并分別算出每天丟棄的數量占一個星期丟棄數量的幾分之幾,然后根據每天的數據,提出數學問題并進行解答。
(倡導學生,帶動家庭,少用塑料袋,支持環保事業。)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通過調查自己家一周使用塑料袋的情況,向學生介紹塑料制品對環境所造成的危害,讓學生帶動家庭,少用塑料袋,支持環保事業,對學生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分數加減法整理整理課》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分類與整理教學設計04-08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設計(通用8篇)05-07
加減法教學設計04-25
施工圖設計開題報告整理02-01
加減法估算教學設計07-27
蕃茄苦瓜做法整理03-23
小升初面試試題整理07-05
英文廣告詞整理06-05
中考英語答題技巧整理05-27
房屋合同范本整理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