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枝的學問》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有效預習,準確認讀本課的生字新詞,借助工具書掃清字詞理解方面的障礙。在此基礎上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與文本展開對話,感受文本中人物的心理變化,層層深入地剖析“剪枝的學問”,在此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
3.明白“ 減少 ”是為了“ 增加”的道理,獲得“生活處處有學問,我們要做有心人”的啟示。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再過三個月,大家就要升入四年級了,高不高興?今天我們來學習三年級的最后一篇課文《剪枝的學問》,老師想請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學習本領,好不好?
二、預習反饋;
1.首先展示的是預習本領,第一項:我會讀。
先自己讀讀,你有什么發現嗎?
你真會發現,讀的時候就要把多音字讀準了。咱們來開火車讀,火車火車,從哪開?
開火車讀 這是一列磁懸浮列車,開得又快又穩。
2.三年級了,識字寫字的本領更高了,這些生字你都會寫了嗎? 3.第二項:我會寫:
這三個難寫的字寫對了,其他的就不在話下了。誰有信心來寫? 其他同學在下面寫。只要直接寫出注音的字就可以了。
師評學生的書寫 “舞”這里有四筆 “熟”在寫的時候,要把“子”的橫改成提
4.課文讀熟了?讀得滾瓜爛熟了?相信你肯定從課文中知道了很多,不看書,誰來說說?
種桃能手 追問,為什么說她是種桃能手?“總是那么大,那么甜”——又大又甜
5.過渡:真不錯,很會學習!來,把掌聲送給自己!認真預習既要預習課文內容也要關注課后練習,書后第四題,誰來讀讀?
非常準確。“ 我 ”參觀王大伯的桃園,心理發生了很多變化。我們班同學對王大伯種桃也很感興趣,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問題,你們看?
6.我會問:
請你來問? 后面是提問者的姓名
師評:這三個問題直指課文內容,是認真思考的表現。想不想自己搞明白這些問題?下面我們就邊讀邊想,解他個片題不留。
三、學習課文
1.當聽說王大伯家的桃子又大又甜時,“我”在去年冬季的一天,滿懷好奇(板書)地走進桃園,卻看從王大伯正在“咔嚓、咔嚓”地剪枝,此時的我是一臉疑惑(板書),我疑惑什么呢?請你讀出“我”疑惑?聽得出來,你也有這樣的疑惑。
王大伯給我們解疑了,讀讀第三自然段,從王大伯的語言中,你讀懂了什么?
王大伯的這番話很長,告訴我們剪枝的原因。誰來用自己的話說說為什么要剪枝?
真的明白王大伯為什么要剪枝了?你能填上合適的關聯詞再來說說嗎?
看來你確確實實地讀明白了。
王大伯可真是經驗豐富,現在你就是王大伯,請你來說說這番話?(指名讀)
過渡:王大伯是自信滿滿,而此時的“我”卻是“將信將疑”!皩⑿艑⒁伞本褪恰行┫嘈庞行┎幌嘈。半信半疑、又信又疑
聯系上文,說說我相信什么?
聯系下文,你能讀好內心的“疑”嗎?(指名讀)
冬季的一天,“我”的內心畫上了一個大大的“?”(板書:?)
2.走出冬季,讓我們邁進春天。(引讀第 4 自然段)
從字里行間,你讀出了什么?(美、愉快、盼望)真美,真香,請你讀。 是啊,這又美又香的桃花預示著能結出又大又甜的桃子呢!
3.轉眼間,春去夏來 。誰為我們讀讀文章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讀讀這個詞(又驚又喜)(板書)。這個詞和“將信將疑”一樣,將兩種情感融合在了一個詞語當中。聯系上下文,說說“我”驚的是什么?我“喜”的又是什么呢?(同桌討論)
誰來把這份驚喜融入朗讀?
我又驚又喜,想到了王大伯那番話,那就是——,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指名填
如果說剪去枝條是一種———減少,那真正的目的其實是為了———增加。
。ò鍟簻p少是為了增加) 這就是——剪枝的學問
4.如果說“我”剛開始因疑惑而滿心“?”,在經歷這一個春天的“盼望”后,此刻就應該畫上“!”了。你們腦海中的疑惑都解開了嗎?出示問題。
還有很多同學對果樹剪枝的科學知識比較感興趣,下課后,老師發下這方面的資料供大家學習。
四、總結升華:
生活中處處都有學問,得到學問離不開一顆好奇的心、一雙發現的眼、一個勤思的腦。就讓我們從這節課開始,到生活中發現更多的“?”(指板書“?”),享受更多發現后的驚喜(指板書“!”)吧!
【《剪枝的學問》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描述很有學問的成語02-26
《燈光》的教學設計06-12
趙州橋的教學設計04-23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
《荷花》的教學設計03-03
求職簡歷中的大學問08-09
豐子愷的《白鵝》的教學設計05-22
上天的螞蟻教學設計04-06
《圖形的運動》教學設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