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年級數學《時間的計算》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會根據1時=60分,1分=60秒進行簡單的換算。
2、學會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加深對時間單位的認識。
3、學會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養成珍惜時間的好品質。
教學重點:
掌握時間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和求經過的時間的方法。
教學難點:
求經過的時間,如從4:45到5:10經過多少時間。
教具準備:
鐘表。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1、 鐘面上有( )個小格,每兩個數間是( )個小格。
2、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 )。分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 )。秒針走一圈是( )分。
3、1時=( )分1分=( )秒
4、教師撥時鐘,學生說時刻。
二、學習新知
1、學習例1
(1)出示例1:2時=( )分
(2)問:誰知道2時等于多少分?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共同小結出:因為1時是60分,2時是2個60分,所以2時是60加60,也就是120分。【板書:2時=120分】
(3)練習:3分=( )秒,你是怎樣想的?
(1分是60秒,3分就是60加點60再加60,也就是180秒,所以3分等于180秒)
(4)完成書P62的做一做的第一題。(獨立完成后,說說是怎樣想的。)
2、學習例2。
(1)出示例2:w ww.xxjxS J.CN
學生讀題后,分析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條件是:小明7:30離校,7:45到校。
問題是: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少時間?)
(2)提問:要求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少時間?你是怎樣算的?
獨立完成后與小組同學交流。
方法1:數格子。分針從6走到9走了3大格,每大格是5分,所以一共是15分;也可以這樣想:
方法2:用到學校的時間減去去上學的時間。45-30=15(分)
(3)完成書P62的做一做的第二題。小紅來到商店門前,商店還沒有開門,她看到營業時間牌上寫著早9:00開門,晚8:00開門,她又看看自己的手表,心想:現在才8:40,到開門的時間我還要等多久呢?
問:你能幫助小紅計算一下,還要等多久呢?
可以用鐘表演示,引導學生觀察從8:40到9:00要經過多長時間。
三、鞏固練習:
1、練習十四第2題(先轉換單位,再比較)
2、練習十四第4題。
這題是把認識時間和時刻結合起來,計算時學生可以選用數方格或計算的方法。
3、練習十四第5題。(先要理解晚點二十五分的意思。)
四、拓展練習:
1、體育課上跑400米,小強用了1分48秒,小力用了1分54秒。小力比小強多用了多少秒?
2、小明從家到學校要走15分。他每天早晨要在7:35分到學校,應該在幾時幾分前從家出發?
3、兒童游泳隊測試100米蛙泳成績。小強用2分28秒,小剛用3分5秒,小強比小剛快了多少秒?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簡單的時間換算和簡單的時間經過的計算方法。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能夠和很好地珍惜時間,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時間。
【三年級數學《時間的計算》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時間與數學》教學設計05-01
《時間的腳印》教學設計04-07
《認識時間》教學設計02-01
與時間賽跑教學設計10-30
《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06-15
數學教學設計12-28
數學教學設計05-26
《認識時間》教學設計[通用]06-09
《和時間賽跑》教學設計05-17
和時間賽跑教學設計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