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段直線和射線》的教學設計
本課分析:
1、本課在單元中的定位
《線段、直線和射線》是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數學第七冊第四單元的內容。在本單元中,要求學生初步對線段、直線和射線掌握其特征。具有對線段、直線和射線的動手操作能力,即,學生會畫線段、直線和射線,會測量線段的長度。同時還要求學生通過對線段、直線和射線的學習能體會數學和生活的聯系。本課是認識三種幾何圖形的初始課,因此,本課要求學生能從生活中抽象出線段、直線和射線,并通過其特征,理解其概念。從而達到學生對三者聯系的系統感知。線段、直線和射線的認識是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階段中,由具體到抽象的另一概念形成過程的重要的一個臺階。所以,在小學幾何教學階段,簡單幾何圖形概念的形成和區別,是線段、直線和射線這節課中教學的重難點。從而也是整個小學數學幾何教學階段的一個重要的轉折。
2、學情分析及教法體現
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也聽過或見過射線和線段,線段在二年級的時候學生已經接觸過了,因此對于線段有兩個端點,可以測量,長度有限這些基本特征學生還是比較耳熟能詳的,因此我采用直接讓學生去找生活中的線段,并通過拍照、畫線的形式考察學生對于線段的'直觀認識。射線在生活中學生也有一些接觸,因此學生掌握起來也不是很費勁,我采用視頻放映射線引入,然后通過在ipad上讓學生自己畫射線的方法,讓學生去體會射線的特點。最后直線采用學生有興趣的金箍棒視頻,讓學生直觀的認識直線。最后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探索、討論知道兩點間線段最短和數線段的方法。整堂課的教學讓數學知識從生活中來再還原回生活中去,最后再通過信息技術讓學生親自動手探索新的數學知識。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識線段、直線和射線,并能從實際生活中將其抽象出來,形成抽象概念。
2、通過思考探究體會兩點間線段最短。
3、能夠區分和掌握線段、直線和射線的聯系與區別。
4、通過探究合作培養學生樂于合作的精神,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
能正確認識線段、直線和射線,并能從實際生活中將其抽象出來,形成抽象概念。
教學難點:
掌握線段、直線和射線的聯系與區別。
通過思考探究體會兩點間線段最短。
媒材資源準備:
多媒體和ipad
【《線段直線和射線》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直線射線和角教學設計6篇09-01
認識線段教學設計03-04
認識線段教學設計15篇03-30
8和9的教學設計09-11
《牛和鵝》 教學設計03-24
《開花和結果》教學設計12-12
《銳角和鈍角》教學設計08-21
8和9的認識教學設計08-22
《元帥和小棋手》教學設計03-03
《比和比例復習》教學設計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