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鬼子捉迷藏》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要求
認識,會寫“抗、強、鬼、溝、軍、獎、晃、腰、臭、狠”10個生字;辨析多音字“給”。
2.默讀課文,說說強子帶著鬼子捉迷藏的經過。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強子的機智勇敢,學習他的愛國之情。
二、重點難點
1.掌握生字的音、形、義;默讀并能復述課文。
2.體會強子的機智勇敢。
三、教學準備
1.預習課文,查閱有關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2.課件(有關詞語、自學要求、重點句子)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布魯塞爾的小英雄于連用他的勇敢機智和沉著冷靜保住了布魯塞爾城和全城老 百姓的性命,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小雄我們中國,也出現了許多像于連一樣機智勇敢的小英雄。你們都知道哪些抗日小英雄呢?(指名說說)
2.今天,老師向你們介紹一位叫強子的愛國少年,讓我們一起去讀讀《帶著鬼子捉迷藏》。(板書課題,齊讀)(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通順,不添字,不漏字。
2.畫出文中的生字、生詞,仔細拼讀生字,熟讀生詞。
3.理解生詞,在不理解的詞句旁邊作記號。
4.思考:(1)強子是怎樣帶者鬼子捉迷藏的?(2)強子是個怎樣的孩子?
(三)檢查自讀情況,學習生字詞
1.指名說說:強子在你心中是個什么樣的印象?
2.積累詞語,學習生字。(1)課件演示課文中帶生字的詞語,自由讀生字詞。(2)指名讀,集體正音,齊讀,開火車讀。 重點指導:“強、獎”“鬼、溝”兩組生字可比較認讀,引導學生發現每組字在讀音上的異同;“晃”是三拼音節;“臭”字較難讀準確,注意聲母是翹舌音ch,韻母是ou;“狠”的韻母是前鼻音en,要讀準確。 多字“給”在文中讀jǐ,還有一個音讀gěi,在辨別時可讓學生組詞擴句,加強理解。
3.找難字,記字形。(1)小組討論識記字形的方法,看誰的辦法好。(2)集體交流,重點指導積累識字方法。 看字形,辨字義:狠—很 換偏旁:溝—鉤 編兒歌:月—要—腰自—犬—臭(3)指名給生字口頭組詞,并用詞語口頭說話。
4.指導書寫。(1)生觀察范字,發現書寫規律及特點。 如:“抗、強、溝、腰、狠”——左右結構,偏旁在左,應根據“左窄右寬”的特點來寫。 “獎、臭”——上下結構,書寫時,下面部分的“撇、捺”要舒展開來。(2)全班書空“鬼”的筆畫順序。
5.熟讀課文。(四)鞏固練習1.小組內互相抽讀生字,相互正音。2.把你認為難寫、易錯的字多寫幾個。3.把你讀得好的地方讀給同桌聽。
第二課時
一、教學要求
默讀課文,說說強子帶著鬼子捉迷藏的經過。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強子的機智勇敢,學習他的愛國之情。
二、重點難點
1.掌握生字的音、形、義;默讀并能復述課文。
2.體會強子的機智勇敢。
三、教學準備
1.預習課文,查閱有關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2.課件(有關詞語、自學要求、重點句子)
四、教學過程
(一)自讀課文,了解強子與敵人捉迷藏的'經過
1. 默讀課文,思考下面的問題:(課件出示)
(1)強子是怎樣帶著鬼子捉迷藏的?
(2)分別用“哈哈”和“哈哈”畫出文中帶問號和感嘆號的句子,自由地讀一讀,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3)強子是個怎樣的孩子?
2. 小組交流討論。
3. 指名學生分別說說自己的體會。
(二)再讀課文,體會強子的內心活動
1.自讀課文。(課件出示自學提綱)(1)課文哪幾段重點寫了強子帶著鬼子捉迷藏?(2)用“哈哈”畫出文中表現強子機智勇敢的語句,自由讀一讀,并與同桌說說自己的理解。
2.品讀感悟。
(1)分句品讀:指名讀表現強子機智勇敢的句子。如:“在敵人的威逼下,他只好弓著腰往里鉆……什么也沒有!”(課件出示)
1)自由讀。指名說說自己的理解。
2)指名讀,師生評議。
3)師范讀,生練讀。(注意抓住描寫強子的動作、語言、神態及心理活動的詞句)
(2)比較品讀。(課件出示) 強子望著遠去的鬼子,笑了。他把兜里的糖拿出來,狠狠地摔到地上。 強子望著遠去的鬼子,笑了。他把兜里的糖拿出來,狠狠地丟到地上。
1)強子為什么笑了?
2)把句中的“摔”改為“丟”好嗎?說說你的看法。
(三)精讀課文,再現強子機智勇敢的形象
1.分角色朗讀課文。(指導朗讀:鬼子的話應讀出兇惡的語氣;強子的話應讀出機智勇敢的語氣)
2.自由讀課文,復述課文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同桌互相復述課文。
(2)指名復述課文。(重點圍繞強子帶著鬼子捉迷藏的經過)
3.人物評析。小組內互相說說對強子的印象。(小組討論,自由發言)
(四)拓展延伸,講小英雄故事
1.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里人或院里的小朋友聽。
2.班隊活動:講述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帶著鬼子捉迷藏》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捉迷藏閱讀答案02-17
拼音教學設計04-05
《早》教學設計04-04
氓教學設計04-04
牧童教學設計04-02
《乘法》教學設計04-01
必備教學設計02-25
小班教學設計02-22
夏教學設計01-01
數學教學設計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