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火燒云》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火燒云及火燒云顏色、形狀的變化,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2.學習仔細觀察運用豐富的想象描寫景物變化的寫作方法。
3.按照一定的順序分段,概括段意。
4.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繼續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2.了解火燒云顏色、形狀的變化,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用具
投影片、錄音帶、小黑板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二)了解課文內容,掌握課文的寫作順序。
二、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內容,掌握課文的寫作順序。
三、教學過程
(一)檢查學生預習生字詞情況。
1.讀準字音,注意生字的寫法。
盈,是后鼻音,讀作y0ng,不讀y9ng;
茄讀作qi6,不讀ji1;
揉字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盈的上半部,又不能忽視;
廟是廣字頭,撇要大,必須包住由,這叫半包圍結構。
2.啟發發言,討論詞義,檢驗的能力。同學們可以互相補充解釋詞語。
火燒云:日出或日落時出現的各色云霞。
紫檀:常綠喬木,木質堅硬,帶紅色,可做貴重的家具或美術品。紫檀色,和紫檀木相似的顏色。
高壽:長壽的意思。
恍恍惚惚:不真切,不清楚。
笑盈盈:滿臉笑容的意思。盈,充滿。
鎮靜:情緒穩定或平靜。
威武:本課指力量強大的樣子。
百合:多年生草本植物。鱗莖白色或粉紅色,花白色帶紫色條紋。百合色就像百合那樣的顏色。
金燦燦:形容像黃金一樣發亮的顏色,鮮明耀眼。
3.出示小黑板,注意字音詞義。
(1)出示以下各字,請同學口頭組詞。
壽高壽
長壽
壽面
壽辰
廟孔廟
廟會
廟門
神廟
燒燒火
燒水
火燒云
威威武
威風
國威
威嚴
蹲蹲下
蹲坐
蹲著
半蹲
檀紫檀色
檀香
檀樹
紫檀
恍恍恍惚惚
恍然大梧
模一模一樣
模范
模型
(2)區別字形,辨析詞義,然后組詞。
形相近、音相同的漢字有很多,必須正確區分,把握字義。
教師指導學生把形相近、音相同的字放在一起,區別字形、辨析字義是掌握這些字的好方法。最后通過組詞加以驗證,會使學生記憶牢固。
須(必須)
跪(跪下)
需(需要)
脆(干脆)
(二)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按一定順序分段,概括段意。
1.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提問: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這篇課文講的是日落時的火燒云,主要講了火燒云的顏色、形狀及變化。)
教師指導學生討論,日落時的火燒云究竟是什么樣子的?課文的哪部分講到了這一點?
(課文的第3、4、5、6自然段講的是火燒云的樣子。)
第1自然段講的是火燒云嗎?
(不是火燒云,是火燒云到來之前的霞光。)
最后一個自然段還在講火燒云嗎?
(這個自然段講火燒云不見了,看不清了。)
現在請同學們考慮本文自然段之間的關系。
(這篇課文是按照火燒云到來前、出現時、消退后的順序來寫的。
(三)請同學熟讀課文,為進一步理解火燒云的變化做準備。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火燒云及火燒云顏色、形狀的變化,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二)學習仔細觀察、運用豐富的想象描寫景物變化的寫作方法。
(三)有感情地背誦課文,注意積累好詞好句。
二、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仔細觀察,運用豐富的想象描寫景物變化的寫作方法。
三、教學用具
(一)小黑板。
(二)播放火燒云的錄像片。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了解學生對火燒云的認識。
教師板書課題,請同學齊讀課題,并以課題為題。請同學討論:
什么叫火燒云?你見過火燒云嗎?你見過的火燒云是什么樣子?當時心情怎樣?
(火燒云是日落或日出時天空出現的紅色云霞,色彩非常美麗。)
2.明確結構,抓住特點。
作者蕭紅通過仔細觀察對火燒云做了生動的描繪,語言精練準確,使人讀后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那么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寫火燒云的呢?小組討論后匯報。
(課文是按照火燒云到來前、出現時、消退后的順序寫的。)
板書:到來前
出現時
消退后
請同學們聽老師范讀課文,思考作者抓住火燒云的什么特點來寫的?哪一段主要寫了這一特點?
(作者抓住了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來寫的,課文第二段主要寫了這一特點。)
(二)以讀促講,啟發想象。
1.學習第一段。
火燒云出現之前,天空及周圍的景物是怎樣的?讀一讀,想一想。
(火燒云出現之前,天空布滿霞光,周圍的人和動物在霞光的照耀下呈現出各種顏色。)
板書:霞光照耀
霞光使哪些景物發生了變化?課文是怎樣具體描寫的?讀一讀,畫一畫,說一說。
(霞光使小孩、大白狗、紅公雞、黑母雞、小白豬、老頭兒的胡須都在顏色上發生了不同的變化。作者通過仔細觀察,抓住了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心情具體描寫了火燒云出現前的景物。)
火燒云到來之前這些景物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同樣的景物為什么會有不同的顏色?
提示同學把小孩、大白狗、紅公雞、黑母雞、小白豬、老頭兒的胡須的顏色變化前后的情況對比著想象。
(由于霞光照在它(他)們身上,使顏色發生了變化。但是因為底色不同,所以變化之后的顏色也不同。)
指導朗讀,體會火燒云到來之前人們的喜悅心情。
2.學習第二段。
(1)默讀,畫出說明火燒云出現的句子:
(天上的云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通通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
想一想火燒云是什么樣子?
(火燒云是紅通通的,好像著了火。)
板書:紅通通
像著火
(2)理解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這句話中的燒是什么意思?可以換成別的詞嗎?為什么?
(燒是燒火、著火的意思。在這句話中,任何字都不能替換燒,因為燒既寫出了火燒云上來時的顏色和動態,又寫出了火燒云上來時的.氣勢,而且還與后面的著了火相照應,更重要的是燒字在這里點了題。)
(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中的一直說明火燒云的面積大,而且是運動的,燒字本身就給人一種跳動的感覺。)
指導學生朗讀,體會火燒云的動感和美麗。(第二自然段)
請同學在課文中找出一句話準確地概括火燒云的特點。
(這個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
極是什么意思?極多又是什么意思?)
(極表示程度深,多到了極點。極多就是很多、十分多、特別多、非常多。)
課文中連續出現的一會兒說明什么?
(一會兒這樣,一會兒又那樣,說明火燒云的變化不僅多而且也很快。)
板書:多 快
火燒云變化多主要是講顏色和形狀變化多,請同學們根據小黑板上的問題,邊讀邊想。
出示小黑板:
①火燒云的顏色變化有什么特點?
②具體表現在哪些地方?
要求學生高度概括出顏色多,變化快。然后具體說明。
(顏色多表現為:火燒云不單是紅色,還包括金、紫、黃、灰、百合色等說得出名的有九種,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
可以組織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討論半紫半黃、半灰半百合、葡萄灰、茄子紫,以增強學生對火燒云顏色多的認識。
(變化快表現為:一會兒一會兒說明各種顏色交替出現,持續時間都很短,轉換頻繁而迅速。)
指導學生朗讀,注意一會兒,不一定讀得很快。為背誦做準備。
板書:顏色
變化
啟發學生用合適的詞形容火燒云的顏色特點。
(絢爛多彩、五光十色、五顏六色、色彩斑斕)
板書:色彩斑斕
火燒云的顏色多變化快,火燒云的形狀怎樣呢?請一位同學改動小黑板上的問題,要求同學們用學習描寫火燒云顏色部分的方法自學描寫火燒云的形狀部分。
出示小黑板,做如下改動:
①火燒云的形狀變化有什么特點?
②具體表現在哪些地方?
(火燒云的形狀多,變化快。作者描寫了馬、狗、獅子的形象,但很快就不見了。)
板書:形狀
變化
(3)教師在同學們自學這部分內容的基礎上,可讓學生合上書,看錄象,把同學們帶入火燒云的情景中,讓他們感受火燒云形狀的變化。這對理解課文內容,積累好詞好句有幫助。
①出示描繪火燒云變化各種形態的幻燈片。
教師一邊演示一邊提問:圖上畫的像什么?
(馬、狗、獅子。)
教師把一種形狀定格在幻燈機上,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用適當的修辭手法描述圖意,盡量按照作者描寫馬、狗、獅子的方法來說。
提示:作者是按照怎樣出現→什么樣子→怎樣消失來寫的。
教師出示幻燈片也要有技巧,不能把幻燈片放在幻燈機上就完了,這樣反映不出各種形狀的變化。教師應該拿著幻燈片在幻燈機上演示。比如馬,一開始是天空出現一匹馬,可以把幻燈片放在幻燈機上,那匹馬大起來了,這時教師要抬高幻燈片,投影幕布上的馬就會真的變大,實際上是幻燈片離鏡頭近,圖片被放大了。緊接著那匹馬變模糊了。幻燈片繼續抬高、投影幕布上就會模糊一片。這樣演示既形象逼真,也符合作者怎樣出現天空出現了一匹馬,什么樣子馬是跪著的,怎樣消失那匹馬變模糊了的寫作順序。
其他的形狀都可以這樣演示,同學們記住了火燒云的形狀,對課文的內容就有比較深刻的理解。
②引導學生體會作者這樣寫火燒云形狀的好處。
利用幻燈片出示一段話:火燒云一會兒像馬,一會兒像狗,一會兒像獅子。真是形態萬千,變化多端。
請同學讀一遍之后,結合課文內容比較哪種寫法好。發散思維。
(書上的內容寫得生動具體,因為不僅寫出了火燒云的靜態,也就是像什么,還寫出了火燒云的動態,也就是為什么像。因此火燒云的形象才會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③指導學生按照作者的寫作思路想象天空中出現的其他動物、人物或植物,以此來訓練學生的想象及說話能力。
如果學生在練習時出現問題,教師要及時指導,或做以下提示:
一會兒,天空出現了一只小白兔,(),過了幾秒鐘,();很快又來了一位老奶奶(),老奶奶的拐杖(),又不見了。
④啟發學生用合適的詞形容火燒云形狀的特點。
(形態萬千、形狀各異、變化多端、千姿百態)
板書:形態萬千
(3)小結第二段,使學生對第二段有一個更清楚的認識。
火燒云的顏色色彩斑斕,火燒云的形狀形態萬千。作者細致地觀察了火燒云,抓住了變化極多這個特點,不僅寫出了火燒云的靜態像什么,還寫出了火燒云的動態怎么像,使人感到火燒云不僅美麗,而且非常神奇。遺憾的是火燒云不能像一幅畫可以長久保存。
板書:奇
3.學習第三段
請同學齊讀第三段,想一想,此時的火燒云又具有什么特點?
(火燒云在迅速變化中消退了。)
恍恍惚惚是什么意思?為什么這樣?
(恍恍惚惚就是模模糊糊、看不清楚、若隱若現,虛虛實實。因為火燒云變化極快,所以人們的肉眼就會有這種感覺。)
這時人們的心情怎樣?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
(火燒云消失時,人們非常留戀。從揉揉眼睛,沉靜了一會兒,可是,偏偏不等這些詞語可以看出來。)
請同學們帶著留戀的心情朗讀這一段。
板書:留戀
(三)總結全文,體會作者的寫作特點。
1.作者是怎樣觀察火燒云的?
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運用板書來體會作者的寫作特點。通過討論完成。作者在寫火燒云的過程中,始終抓住火燒云的特點,從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兩個方面進行了細致地觀察。觀察火燒云的顏色,作者抓住了顏色多和變化快的特點;一個極多寫出了火燒云的顏色不單是紅色,而是色彩斑斕;四個一會兒寫出了火燒云顏色變化快,轉瞬即逝。觀察火燒云形狀時,作者抓住了火燒云的形狀多和變化快的特點:一匹馬、一條大狗、一頭大獅子形象地寫出了火燒云的形狀多,這一點寫出了火燒云的靜態美;兩三秒鐘、正在就、忽然、一轉眼等詞語寫出了火燒云形狀變化,這一點又具體地寫出了火燒云的動態美。靜中有動,動中有靜。作者只有通過細致觀察才能把握得這么準確。
2.啟發學生討論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體會。
提示學生抓住兩點:一是觀察事物要抓重點;二是觀察事物時,既觀察靜態,也要觀察動態,做到靜動結合。
(四)結合板書,練習背誦。
【四年級上冊《火燒云》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火燒云教學設計07-05
《火燒云》教學設計范文03-11
《火燒云》教學設計(15篇)03-04
火燒云教學設計(15篇)03-03
《火燒云》教學設計集合15篇11-11
《火燒云》教學設計(通用5篇)07-12
四年級上冊《買文具》教學設計04-02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04-26
四年級語文上冊《秦兵馬俑》教學設計04-03
《火燒云》第二課時教學設計4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