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平移和旋轉》的教學設計
設計說明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流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也需要學生動起來才能更好地領悟。結合以上因素,教學設計具有如下特色:
1.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幫助學生掌握新知。
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透徹地理解平移和旋轉現象的特點,組織學生通過看一看、做一做、說一說等活動,從不同的角度理解這兩種現象,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注重對學生操作活動的引導。
在教學中,將已知的圖形平移到指定的位置,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而且難以駕馭。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并完成這一操作,加強了對學生的操作指導,從數格子到描點再到連線,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平移的過程和方法,提高了學習效率,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格子圖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平移和旋轉(一)
⊙組織游戲,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喜歡做游戲嗎?我們一起來做一個猜詞游戲吧!游戲規則是一位同學根據老師出示的詞語做出相應的動作,另一位同學根據前一位同學的動作猜出相應的詞語。做動作的同學可以說出與詞語有關的內容,但是不能說出答案,否則算犯規。
(課件出示“開汽車”“大風車”“開窗戶”“升國旗”等詞語,學生兩人一組做游戲)
師:同學們猜得可真準,在生活當中還有許多這樣的運動現象,你們想去認識一下嗎?
設計意圖:通過課前的游戲活動使學生的情緒得到充分的調動,在游戲的過程中也能幫助學生喚起已有的知識經驗,為接下來的學習打好基礎。
⊙觀察圖片,學習新知
1.課件出示教材27頁的主題圖。
(1)描述畫面中的運動現象。
師:這些運動現象你在生活中見到過嗎?能說說它們是怎么運動的嗎?
學生用語言敘述看到的運動現象。如:國旗在上升、方向盤在轉動……
(2)嘗試分類。
師:這些物體的運動方式相同嗎?你能把這些運動現象分分類嗎?
學生自己先試著按不同運動方式將6幅圖分類,再說說分類的標準和結果。
預設
生:升國旗、推拉窗和推箱子,物體都是沿直線運動的,把它們分為一類;旋轉方向盤、風車轉動和表針轉動,物體都是圍繞一個中心轉動,把它們分為一類。
2.分類觀察,認識平移和旋轉。
(1)引導學生分別觀察兩組圖片,說一說這兩類運動有什么不同點。
師:請大家分別觀察兩組圖片,你能發現這兩類運動的不同點嗎?
學生仔細觀察后明確:第一組圖片呈現的`運動方式是沿直線運動;第二組圖片呈現的運動方式是圍繞一個中心轉動。
(2)介紹平移和旋轉。
師:像升國旗、推拉窗、推箱子等沿直線運動的現象都是平移;像旋轉方向盤、風車轉動、表針轉動等繞一個點或一個軸轉動的現象都是旋轉。
師:你們能分別說說平移和旋轉現象的特點嗎?
學生結合剛才的觀察和自己的理解自由表達。
3.用動作表示平移和旋轉。
師:現在請大家看老師演示的動作,然后說出是平移還是旋轉。
(師做動作,學生猜)
師:現在輪到你們表演了,大家利用身邊的物品在小組里做動作,讓同伴猜一猜。
學生小組活動。
4.舉例說出平移和旋轉現象。
師:生活中還有哪些平移和旋轉現象,和同桌交流討論,并把討論的結果與全班同學分享一下。
學生列舉生活中看到的平移和旋轉現象,如:電梯的升降、玩滑梯、用拖把拖地等運動是平移;商店的旋轉門、抽獎轉盤、轉動水龍頭等運動是旋轉。
設計意圖:通過看一看、說一說、演一演等環節的設置,學生用不同的感官,全方位地接收了關于平移和旋轉現象的信息,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
【新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平移和旋轉》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圖形的旋轉教學設計04-26
三年級下冊數學期末模擬試卷「北師大版」01-02
北師大版初二數學下冊期中考點復習08-24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五單元考試試題04-21
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考試試題06-10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找規律》04-06
一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自測卷「北師大版」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