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酸 堿 鹽溶液的導電性》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溶液導電性實驗,了解電離,初步學會電離方程式的書寫。
2.培養并發展學生分析問題、抽象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
3.對學生進行從宏觀到微觀,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育。培養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
實驗準備
儀器:并聯導電裝置[5組并聯,包括電源(220V)、燈泡5只、石墨電極10支、100mL燒杯12只、導線等。]
藥品:食鹽固體、硝酸鉀固體、氫氧化鈉固體、蔗糖固體、蒸餾水、酒精、氯化鈉溶液、硝酸鉀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磷酸溶液、酒精溶液、蔗糖溶液。(分別用100mL小燒杯裝好)
教學過程
【引言】在前幾章中我們學習了氧、氫、碳、鐵等單質以及它們的化合物。請同學們回憶我們學過的物質都有哪些?
【電腦演示】(逐個顯示下列物質并雜亂分布于屏幕上:)O2、N2、H2、He、CO、CO2、CH4、Fe、Al、Zn、Cu、KClO3、KCl、H2O、NaCl、H2SO4、HCl、MgO、KNO3、NaOH、Ca(OH)2、金剛石、石墨、酒精、蔗糖。
【提問】請一名同學用鼠標拖動這些物質,將它們按類別分成幾堆。
【講述】物質的種類雖然很多,但是根據它們的組成和性質可分為若干類。
【投影】
金屬:Fe、Al、Zn、Cu
單質
純凈物 非金屬:O2、H2、C
有機物:CH4、酒精、蔗糖
化合物
氧化物:MgO、CO、H2O
酸:HCl、H2SO4
無機物 堿:NaOH、Ca(OH)2
鹽:NaCl、KCl、KNO3
【講解】經過分類和整理,可以發現它們有一定的規律,按照一定規律來學習,就可以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在這一章,我們要學習幾種常見酸、堿、鹽的組成、性質和應用,學習酸、堿、鹽的初步概念和它們的通性。我們先從溶液的導電性說起。
【投影】一、溶液的導電性
(顯示實驗裝置彩圖)
【演示】實驗8-1.試驗物質的導電性。
觀察、記錄實驗現象。
【設問】為什么有些固體物質干燥時不導電,而溶于水后卻導電?而有些物質固體時不導電,形成溶液后仍不導電?
【討論分析】
1.電流的形成;
2.物質導電的條件;
3.金屬導電的原因。
【動態投影顯示】
1.電流的.形成:帶電微粒的定向移動。
2.物質導電的條件:具有能自由移動的帶電的微粒。
3.金屬導電的原因:存在能自由移動的帶負電的電子。
【電腦動畫演示】
1.通電前金屬導線中自由電子的無規則運動;
2.通電后金屬導線中自由電子的定向移動。
【九年級化學《酸 堿 鹽溶液的導電性》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酸的和甜的教學設計(15篇)04-03
酸的和甜的教學設計15篇08-31
酸的和甜的教學設計(匯編15篇)04-07
關于化學式的教學設計范文(精選3篇)04-27
關于初中化學教學設計(精選5篇)04-21
《荷花》的教學設計03-03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
《燈光》的教學設計06-12
趙州橋的教學設計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