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式案例教學法在微觀經濟學教學設計中的案例選擇問題研究的論
互動式案例教學法旨在運用教學雙方的主動性,通過新的學習角度——分析實際案例的方法,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培養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創新型思維,與此同時也提升了教學內容的深度與廣度。本文以微觀經濟學的教學實踐為研究基礎,針對微觀經濟學進行互動式案例教學過程中發生的問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對策建議,促進教師在微觀經濟學教學過程中的不斷創新。
互動式案例教學法是結合了案例教學與互動式教學法共同運用的一種綜合教學方式。互動式案例教學主要以案例為主導,貫穿到運用課程的知識內容中,通過互動式教學方式實現教、學雙方全面溝通,促進師生運用案例相互協商、積極探討的氛圍,在彼此平等、彼此傾聽、彼此接納、彼此坦誠的基礎上,通過理性說服甚至辯論,達到不同觀點碰撞交融,激發教學雙方的主動性,拓展創造性思維,最終以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式[1]。
1.微觀經濟學進行互動式案例教學的必要性
微觀經濟學是經濟管理類學生基礎課程之一,屬于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核心課程,研究相適應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對微觀經濟學課程知識的把握,是順應當前教學改革、教學模式創新大趨勢,期望達到改善和提高微觀經濟學教學效果的目的。
1.1微觀經濟學課程的特點決定了需要案例輔助教學
由于微觀經濟學是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基礎核心課程,抽象的純理論型知識體系,需要運用很強邏輯關系、或者靜態分析、動態分析、規范分析等研究方法進行微觀經濟學知識體系的學習。除此之外,大部分微觀經濟學的相關理論都需要先建立在假設條件之上,這就需要有相關的實事經濟案例進行說明,提高學習效果。
1.2互動式案例教學法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微觀經濟學的興趣和積極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伴有大量復雜圖形和數學知識相結合的微觀經濟學理論知識會使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得枯燥乏味,互動式案例教學法則是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運用一些生動的案例,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思維創新,讓學生從“要我學”模式自動轉化成“我要學”的模式。
1.3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促進符合新時代的教學模式的改革
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已不適應于現在的科學理論知識的學習,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客觀。借助先進的現代化信息技術平臺(多媒體、互聯網教學平臺),各大高校已經具備了新的教學模式基礎,這為老師傳授知識的過程節約了大量板書的時間。因此,授課教師可以運用這些時間與學生一同探討相關基礎理論知識的運用,獨立思考,互相交流,發散思維,提高學習效率。
2.互動式案例教學法在微觀經濟學教學設計中的案例選擇問題
在微觀經濟學教學過程中,為了使整個教學過程以案例為平臺實現師生教學的互動,對教學案例的選擇需要具備一定的要求。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問題:
2.1教學案例應具備一定的層次結構
微觀經濟學的每章節的內容都是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因此,選擇的案例要針對某一理論主題,根據事實經濟案例,設計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的同時,結合理論知識的邏輯思維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框架,層層深入,從認知到對理論知識的實際運用,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2.2教學案例應先以典型性案例為引導
經濟學研究的是社會經濟主體的經濟活動,因此現在的經濟學理論都是前人從一些經濟活動中總結而來。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許多經濟行為也不止會發生一次。
2.3教學案例應與教學內容相匹配
案例的選擇與編寫應根據教學要求的需要,既要做到與教學內容相匹配,又要做到貫穿到整個教學設計中。因此,學生們可以運用案例進行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與記憶。除此之外,案例通常都源自于真實的經濟生活,貫穿整個教學內容的教學案例,便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3.總結
綜上所述,微觀經濟學進行互動式案例教學法有助于教、學雙方在和諧互動的氛圍內相互促進,共同完成教學任務,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運用互動式案例教學法,加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增強了微觀經濟學的實用性,達到了學習微觀經濟學的根本目的。
【互動式案例教學法在微觀經濟學教學設計中的案例選擇問題研究的論】相關文章:
案例教學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5-10
企業管理問題案例分析08-10
考研政治案例類選擇題的復習技巧12-01
員工激勵機制的案例05-11
淺談項目教學法在中職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5-09
淺談項目教學法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中的應用05-04
那些在面試中設下的問題陷阱03-30
裝飾廣告詞的創意案例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