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蹺蹺板》的教學設計
篇一:一年級數學上冊 蹺蹺板教案(2)
教學目的:
1.利用已有的經驗,認識物體之間存在著輕重的差異。
2.通過“掂一掂”等活動,進一步體驗兩個物體間的輕重。
3.在比較物體輕重的過程中,認識測量物體輕重的工具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獲得比較輕重的活動經驗。
難點:培養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具準備:
課件,厚薄、大小不同的兩本書,蘋果和梨,天平。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輕重。
1.師:星期天到了,小動物們都在公園里玩耍,它們玩得可高興了,我們一起去看一看,都有什么動物?它們在干什么? (出示主題圖)
引導學生觀察:小熊和小猴在玩蹺蹺板,從這幅圖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小熊重,小猴輕的?
師:從這幅圖中你還能看出誰輕誰重?
師小結:小朋友真能干,通過觀察可以看出誰輕誰重。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輕和重。(板書課題 輕 重)
2.你還能說出你身邊的物體誰輕誰重嗎?
二、實踐操作,發展認知。
1.掂一掂。
(1)讓學生觀察講桌上的一本數學書和一個文具盒,說說數學書和文具盒誰輕誰重?
(2)為什么同樣的書和文具盒,大家判斷的`不一樣呢?有什么辦法可以證實一下誰說的對呢?
。4)教師把文具盒里的文具取出來,再請2~3名同學掂一掂,說出誰輕誰重?為什么?
。5)你們想不想掂一掂,看看自己的文具盒和數學書誰輕誰重?
(6)教師小結:文具盒和數學用眼睛看不能準確地判斷誰輕誰重,我們用掂一掂的方法能夠比出誰輕誰重。
2.稱一稱
(1)出示蘋果和梨猜一猜:誰輕誰重?
掂一掂:誰輕誰重?
不管是猜一猜,還是掂一掂,小朋友的答案都不同,
怎么辦呢?誰又能想出什么好辦法呢?
(2)小結討論:你們能想出哪些辦法?
。3)出示天平秤。介紹在天平上比較輕重的方法。
三、全課小結。
師:經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判斷物體的輕重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掂一掂,還可以稱一稱。
板書設計:
蹺蹺板
用眼睛看
比輕重用手掂一掂
稱一稱
作業設計:
篇二: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蹺蹺板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
教學內容:教材P22-23
教學目標:
1、通過說一說,掂一掂,稱一稱等活動,讓學生逐步加深對輕重的體驗和理解。
2、 通過學生動手操作來比較事物輕重的過程,體驗一些具體的比較輕重的方法。
3、通過中介物質的等量代換,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推理能力。
4、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交流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比較兩個物體的輕重。
難點:通過等量代換推出兩個物體的輕重。
教具:多媒體課件、實物展臺 、天平等。
教學流程設計:
一、 謎語導入(出示PPT第一頁,猜謎語。)
一匹馬兒兩人騎,
這邊高來那邊低。
雖然馬兒不會跑,
兩人騎著笑嘻嘻。
師:今天,鄒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比比看誰最聰明。 (學生得到謎底:蹺蹺板。)導入課題。
師:我們班小朋友真聰明,一下就猜到了答案。那誰都玩過蹺蹺板呢? (邀請甲、乙兩位學生,這兩位同學體格有差異。)
師:現在他倆去玩蹺蹺板,大家想想會出現什么樣情形呢? 生:甲會沉下去,乙會翹起來。
生: 翹翹板就會傾斜,因為甲重,乙輕,。
(引導學生說甲比乙重,
乙比甲輕。)
師:那現在鄒老師也想玩蹺蹺板,誰想和我一起去玩呢? (挑選學生甲。)
師:老師和甲去玩蹺蹺板,小朋友們覺得會怎么樣呢?
生:老師那邊低,甲那邊高。
生:老師那邊會沉下去,甲那邊會翹起來,因為老師比甲重,甲比老師輕。
師:那請大家想一想,鄒老師和甲、乙相比,誰最輕?誰最重? 生:鄒老師最重,乙最輕。
師:小朋友們真棒,只是通過觀察就看出了誰輕誰重。為了獎勵你們,瞧,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什么?(出示:寶盒)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同學們獲得了第一箱寶藏!接下老師還為你們準備了更多的驚喜,你們有沒有信心繼續迎接挑戰呢?
生:有
師:那么這節課我們就從蹺蹺板出發一起來學習比較輕重,繼續闖關,收獲更多的寶藏吧。
。ò鍟n題:蹺蹺板——比輕重)
二、探索新知
1、感受“掂一掂”
師:現在老師手里有一本數學書和一本字典,請同學們猜猜看哪個輕哪個重呢?
生:數學書重。
生:字典重,數學書輕。
師:呀!有的同學覺得數學書重,有的同學覺得字典重,大家的意見出現了分歧,誰能想出好辦法來幫我們驗證一下到底誰重呢? (學生積極想辦法。)
生:可以用手來驗證,一只手拿一樣東西來比較。
。ㄕ垉傻饺麑W生用手掂一掂,再把發現的結果告訴大家。) 生:字典比數學書重,數學書比字典輕。
師:現在大家都認為:字典比數學書重,數學書比字典輕?磥碛行〇|西光用眼睛看并不能準確的判斷出誰輕誰重。
師: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來幫助我們進行比較。
師 : 同桌合作找一找身邊的兩種不同物體,掂一掂比比誰重誰輕. 生:同桌合作
師:大家真棒,通過認真思考、積極動腦解決了我們遇到的問題,又得到了新的寶藏!
(課件展示:寶盒)
師:不過小朋友們可不能驕傲,因為后面還有精細等著你們來發現哦!、
2、感受稱一稱
師:老師會變魔術,看看我的手里有什么?
生:有一個蘋果和一個梨
師:趕緊猜猜看哪個重哪個輕。
。▽W生發言,各抒己見。)
師:既然大家意見不統一,那么我們用剛才掂一掂的辦法來驗證一下到底是蘋果重還是梨重呢。
。▽W生掂一掂,依然得到不同的結果。)
師:同學們的答案都不同,這可怎么辦呢?誰能想出什么好辦法來幫幫同學驗證一下呢?
生:用秤稱
師: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今天老師就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課件出示:天平)
師:介紹天平的構成
師:現在請大家仔細觀察天平,看看左右兩個托盤是什么狀態? (展示:天平)
生:平平的
師:當天平左右兩個托盤一樣平的時候,我們就說左右兩個托盤里的物體一樣中。
師:現在大家在看看天平,看看天平左右兩個托盤還一樣平嗎? (教師操作,把蘋果放在天平的左托盤里。)
生:不一樣平,左邊沉下來了
生:蘋果重
師:我們班的同學太厲害了,太善于觀察了。當天平地把邊托盤沉下去,我們就說哪邊的物體重。
。ń處煵僮,把蘋果和梨分別放在天平的左右托盤里。)
師:現在哪位小朋友愿意來說說誰輕誰重呢?
。▽W生自由發言,試著說出理由。)
生:天平動了,梨這一邊低。
生:梨那一邊沉下去了,梨比蘋果重。
師:小朋友們真棒,看哪邊托盤沉下去就知道哪邊重。怎么樣,小朋友們在成功解決問題獲得新的寶藏的同時,還交了天平這個新朋友,以后它也會成為我們學習過程中的好伙伴。
(出示:寶盒)
3、練一練
師:還剩下最后一箱寶藏了,趕緊給自己拍拍手加加油吧! 師:出示一個鉛球、一個皮球
師:小朋友們覺得誰重誰輕呢?
。▽W生自由發言。)
師:看來大家的意見又不統一了。那趕緊想想辦法驗證一下,看看誰這次猜中了?
生:可以用手掂一掂。
師:誰想來掂一掂感受一下
生:掂,鉛球重
【一年級《蹺蹺板》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一年級《畫》教學設計10-13
語文一年級上冊教學設計04-22
一年級教學設計《i u ü》01-01
一年級語文《太陽》教學設計10-13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荷葉圓圓》的教學設計05-31
一年級四個太陽的教學設計04-14
一年級《池上》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7-02
一年級下冊語文《咕咚》教學設計06-25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