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市》的教學設計欣賞
教學內容
教學目的要求
1、能夠熟練說出作者及其作品的相關常識。
2、熟讀課文,準確解釋課文中的時間詞、形容詞,熟練翻譯課文大意。
3、能夠概括出山市的形成順序,描繪其神奇壯麗的幻境。
4、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學道理,增強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點熟讀課文,準確解釋課文中的時間詞、形容詞,熟練翻譯課文大意。
教學難點探究山市形成原理,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科學精神。
教學方法朗讀、討論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用案人自主創新
第一課時
一、布置預習
1、查閱與作者蒲松齡相關的資料,簡單了解《聊齋志異》。
2、讀課文至少三遍,給你認為比較重要的詞注音并抄寫。
二、導入
1、(展示幾幅海市蜃樓的圖片)提問:你見過這樣的景象么?你知道它是什么嗎?(學生自由發言)在夏天,沿海一帶或沙漠地區,經常可以看見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遠處事物的影像,古人無法解釋,誤認為是大蛤蜊吐氣形成的.,因此,就稱為“海市”或“海市蜃樓”。這種現象,有時人們在山區也可以看到,人們就稱之為“山市”(出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隨著清代的著名作家蒲松齡來觀賞一次山市的出現過程吧!
2、誰來為大家簡單介紹你了解的蒲松齡及《聊齋志異》。
介紹作者、作品:
投影補充。作者: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淄博)人。早歲即有文名,但屢應省試皆落第,七十一歲才補為貢生。他用數十年的時間寫成的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白居易在香山/歐陽修六一歡/李清照號易安/王安石住半山/蘇軾爬東坡/李白采青蓮記住這些號)作品:《聊齋志異》文言短篇小說集,共收錄作品近500篇,以短篇小說為主,此外還有散記特寫、隨筆寓言等,主要寫鬼狐精怪的故事,也收錄一些奇特的事。構思奇妙,語言生動。
三、整體感知,熟讀課文
1、指幾名學生朗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注意他們讀的哪些字的讀音與你不同,斷句與你不同?注意以下字的讀音:
奐huan 邑yi 冥ming 甍meng 垣yuan 睥bi睨ni 亙gen 莽mang 霄xiao 扉fei
縹piao緲miao 逾yu 倏shu
2、學生兩人一組,再將課文讀給自己的前后桌聽。
3、全班齊讀課文一遍。
四、理通文意
1、自己結合課下注解,翻譯課文,并畫出自己不會翻譯的句子及詞語。
2、班中交流翻譯解決難譯的句子。
3、比賽翻譯課文。
五、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復習重點字的讀音、意義。
2、翻譯課文。(抄一句原文,翻譯一句。)
3、查閱相關材料,看山市、海市是怎樣形成的?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鞏固字詞、句的意義,分析理解課文內容。
一、檢測復習
1、抽查學生的朗讀1—3名,不會的中午到辦公室讀,讀會為止。
2、解釋加點的字
(1)邑八景之一也 (2)數年恒不一見
(3)高插青冥 (4)念近中無此禪院
(5)無何,碧瓦飛甍 (6)未幾,高垣睥睨
(7)連亙六七里 (8)塵氣莽莽然
(9)裁如星點 (10)又其上則黯然縹緲
(11)倏忽如拳如豆
二、研讀思考
1、全班齊讀課文,同時思考山市的全過程,可分為幾個階段?
明確:綜觀山市出現的全過程,可分三個階段:
①初生階段:從孤塔高聳到宮殿出現。
②發展階段:城郭的出現。先總寫一筆:”高原睥睨,連亙六七里。”頗有恢宏的氣象。然后分寫:“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雖然寥寥數語,卻可以誘發讀者想像出一副跟《清明上河圖》相似的畫卷來。
③高潮階段:危樓的出現。因“風定天清,一切烏有”,只剩下一座高接霄漢的危樓,所以樓的形狀看得格外清楚,連樓外的天空也顯現了出來,給人的感覺是距離比先前的城郭縮短了一些。更為特殊的是,樓上還有來來往往的人,或憑或立,與人世無異,這又給人以親切感,增強了觀賞的興趣。最后寫幻景的消失,跟影視中的漸隱鏡頭頗為相似,又使人感到余味無窮。
2、作者描繪山市時,是以什么為序的?
明確:是以時間為序的。表示時間的詞語有:無何、未見、既而、逾時等。
3、山市的變化是很快還是很緩慢?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
明確:山市的變化很快,從下列詞語中可以看出來:忽、無何、未幾、既而、逾時、倏忽等。這些詞語中“忽”表明了山市出現得很迅速,“倏忽”,表明山市變化的突然性,“無何”“未幾”“既而”“逾時”等詞語都表示極短的時間,表明山市的景象率化很快。
4、文章對山市景象的描寫生動形象,作者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以達到這種效果呢?
明確:主要采用了以下修辭方法:
夸張: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
比喻:數至八層,裁如星點。
排比: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
以上修辭方法的運用,使文章語言簡潔而富有表現力。
【《山市》的教學設計欣賞】相關文章:
山市教學設計15篇09-16
《山行》教學設計范文04-07
山行教學設計15篇12-06
《山行》教學設計(集合15篇)04-20
《小石城山記》教學設計2篇04-28
千山暮雪經典愛情臺詞閱讀欣賞參考04-06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
《燈光》的教學設計06-12
趙州橋的教學設計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