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水中石獸真會向上游嗎》教學設計(及教后記)
教學目標:
1、要全面了解事物,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2、了解《閱微草堂筆記》等文化典籍。
教學重點:
閱讀河中撈石獸的故事,懂得了解事物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教學難點:
河中石獸到上游去的原因。
教學準備:
收集紀曉蘭及《閱微草堂筆記》的相關資料。
教學內容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策略說明 |
一、激趣引題 | 1假如你往水中扔一塊小石子,你猜石子會往哪里沖? 2如果是幾千斤重的一對石獸沉入水中,十幾年后會沖向哪里呢? 3揭示課題:水中石獸真會向上游嗎? | 1交流:水往低處流,一般水中物往下游沖。 2發表種種猜測,并說說一定的理由。 | 通過設置情景提問,激發了學生進一步閱讀的欲望,產生探究問題的興趣。 |
二、閱讀故事,明白道理 | 1大家也許知道紀曉蘭,但不一定知道《閱微草堂筆記》,在這本書的卷十六《姑妄聽之》就記載了水中石獸的`故事。 2挑選一組同學上前演示水中石獸向上游去的過程。 3紀曉蘭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記敘這個故事是為了告訴人們什么道理? 4但后人對這個故事的看法怎樣? 5那么這個故事到底可信嗎? 6小結:事實是最有力的證明,讓事實說話。 | 1閱讀水中石獸的故事,理解:水中石獸為什么向上游去? 2四人小組通過畫圖、做實驗等方法理解水中石獸向上游去的原理。 3交流:人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多得很,我們思考問題決不可依靠推理來妄加猜測。 4交流:相信 懷疑 5閱讀發生在云南的一件事,思考:這個故事又說明什么? | 通過閱讀水中石獸往上游的故事,使學生懂得思考問題決不能依靠推理來妄加猜測,要根據事實分析情況,以求得正確答案。 |
三、聯系生活,布置作業 | 1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也往往喜歡憑老經驗,憑習慣來推理事物,而造成判斷失誤的也不少。 | 1交流生活中親身經歷或耳聞的事例。 2課后作業:(1)閱讀《河中石獸》原文;(2)我國有許多古語,說的也是“凡事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這個道理,試找出3——5例。 | 使學生能夠聯系生活,能用科學的態度對待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懂得凡事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
教后感:
語文教學也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本文文字普普通通,意思平平實實,然而給你的感覺卻是擲地有聲——在事實面前,除了折服,還有什么方面可說呢?人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多得很。我覺得學習本文不僅使同學們明白了這個道理也使我深深感到:作為教師千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二期課改的形勢下,語文教學中所涉及的范圍極為廣泛,如果教師沒有清醒的頭腦,自己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又如何使學生明白呢?所以我們一定要鉆研教材,在備課中能考慮周全,對教材中所涉及的其他學科知識要想方設法弄明白,懂得其之所以然,這樣才能在教學中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小學語文《水中石獸真會向上游嗎》教學設計(及教后記)】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 《坐井觀天》教學設計03-29
搭石教學設計 15篇04-11
搭石教學設計15篇11-07
《搭石》教學設計(15篇)03-16
老河兵與二石獸閱讀答案03-01
《搭石》教學設計范文(通用5篇)09-29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精選15篇)03-02
語文《莫高窟》教學設計10-09
語文《荷花》教學設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