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市委督查組領導:
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及懷發〔2013〕1號文件下發以來,**縣委、縣人民政府高度重視,始終按照文件精神要求認真抓貫徹落實,進一步助推了全縣各級黨員干部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將貫徹執行情況自查匯報如下:
——著力轉變會風文風情況。在精簡會議活動方面,嚴控會議數量,能以部門名義召開的會議不以縣委、縣政府名義召開,工作內容相同或相近的會議都合并召開;能以電文、電話等方式部署,不再召開會議。同時嚴格精簡會議形式,會場均不擺設鮮花水果、會后嚴格控制用餐標準,進一步減少活動支出。在精簡文件簡報方面,進一步減少文件數量,對不涉密的文件和領導講話,一律在政府門戶網站上公布并允許下載。除縣委經濟工作會、縣委全會、縣委常委會等重要會議外,領導在會上的講話材料一般都不印發。同時,大力推廣電子公文和無紙辦公,通過建立網絡平臺,初步實現文件和簡報資料網絡傳輸和網上辦理,各類文件、簡報數量得以有效控制。
——黨政主要領導干部下基層調查研究情況。
——“三公”經費管理、使用及公開情況。第一,為扎實推進厲行節約工作和全面完成上級下達的厲行節約指標,結合我縣實際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提早部署。元月底向各單位發出《堅持厲行節約,嚴格控制“三公”經費支出的通知》,要求單位務必引起高度重視,進一步摸清底子,做好統籌安排。二是分解控制指標。在對公款參觀學習和出國(境)考察由縣紀委嚴格審批的同時,將公務接待費、車輛運行經費等重點控制指標任務分解落實到各單位,全面取消外出考察學習經費預算。全縣三公經費在2013年的基礎上核減5%。三是將厲行節約工作情況納入年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工作目標考核。對于不能完成控制指標的單位,取消年終考核評優評先資格;因履行職責不力導致經費支出出現反超的,對單位領導將進行誡勉談話;對弄虛作假或因失職、瀆職造成嚴重影響的,將予以嚴肅處理。四是要求單位按時報送《2014年控制“三公”經費支出執行情況月報表》,以便及時掌握各單位的執行情況。四是出臺《**侗族自治縣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實施細則》,對全縣公務接待的范圍、人數、地點、標準以及結算方式進行了嚴格的規定,有效的遏制公款大吃大喝、公款送禮品等現象。上級核定我縣2012年和2013年“三公”經費控制數均為5406萬元。據統計,我縣2012年實際支出5177萬元,占控制數的95.8%,2013年實際支出5133萬元,占控制數的95%。第二,公務用車配備使用管理。一是開展全縣公務用車大清查,對全縣292臺公務用車進行登記入檔。二是按照《**市公務用車配備管理使用辦法》(懷辦發〔2012〕15號)文件,對我縣超編、超標用車進行核實清理,并對12臺超標車輛進行處理,清退領導干部移動借車2臺,報廢超編車輛4臺。三是開展公車私用督查,在周末及節假日等時間節點開展公務用車督查,在全縣各大酒店、農家樂及一完、幼兒園開展公務用車督查20余次,發現違規用車12起,并按照相關規定嚴肅追究當事人責任。
——干部工作作風改變的情況。一是將“庸懶散”、“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納入縣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項整治重要內容。由縣紀委牽頭,縣委督查室、縣政府督查室、縣委組織部、縣人社局、縣審計局、縣發改局、縣財政局配合。下發了《關于印發<超標配備公車及公車私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等五個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晃紀辦〔2014〕5號),對“庸懶散”、“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專項整治任務分別明確了目標要求、責任領導、責任分工、整治時限、整治要求等。二是在全縣開展“優化發展環境”監督考評和“千人評十人”活動。將全縣22個行政執法類、26個綜合管理類、17個公共服務類納入“優化發展環境”監督考評范圍,重點考評作風建設、效能建設、廉政建設、保障重點項目建設四個方面的情況。同時,從監督考評單位中隨機抽選5名副局長和5名股站所長,由全縣各界群眾從投訴舉報、工作回訪、民意調查、企業測評、現場評議、領導評價六個方面進行民主評議。重新修訂《**侗族自治縣“優化發展環境”監督考評問責辦法》,對監督考評負10分(含負10分)以上,且排名在同類被考評單位中倒數兩位的進行問責。對2013年排名倒數且負10分以上的兩個單位實施了問責,其中停止發放縣公路局目標管理獎,調整縣煙草局主要負責人。三是加強督導檢查。各鄉鎮、縣直各單位扎實開展自查自糾,實行日查周報制度,每日開展一次作風督查,每周報送一次督查處理結果。縣專項整治辦公室實行一周一督查,對各單位機關作風、上班紀律、服務態度進行明查暗訪。對頂風違紀的,從嚴從重處理。四是加大問責力度。專項整治以來,我縣進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對頂風違紀人員嚴肅查處,截止目前,共下發通報4期,嚴肅處理32個“四風”問題,其中行政警告處分3人,免職4人,誡勉談話10人,批評教育26人,通報批評4個單位。
——財政預決算公開情況。近年來,在上級部門的統一部署下,我縣財政部門積極開展預決算及“三公”經費公開工作,增強預算透明度。一是高度重視,穩妥推進預決算公開工作。制定了《**縣預決算及三公經費公開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了財政預決算公開內容、形式和步驟、以及財政部門與相關部門在財政預決算公開中的職責范圍,為進一步推進預決算及“三公”經費公開工作奠定制度基礎。按照“邊試點、邊推開”的原則,在推進面上工作的同時先行試點,再逐步推開,第一步首先公布便于公開、易于解釋的事項,對尚不具備公開條件的,財政與部門形成合力,共同探索適合我縣實際的預決算公開模式。二是是豐富預決算公開方式,提供多樣的預算信息。準確界定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和不予公開的范圍以及各自的公開流程和辦法,按照因地制宜、簡單便民的原則,豐富預算公開形式。2012年、2013年主要通過政府門戶網、縣政府內部文件、縣廣播電視以及辦公樓大廳電子顯示屏對政府的預算報告、部門預算、預算執行與調整情況、決算報告、“三公”經費等可以公開的信息進行公開;同時對支農、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重點民生項目,重大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內容在信息墻的項目區等醒目位置進行張貼公示。據統計我縣財政決算執行情況2013年較2012年增長20.7%。
——辦公用房清理騰退情況。嚴格貫徹落實中辦發〔2013〕17號、湘辦發〔2013〕23號等文件精神,切實推進全縣黨政機關辦公用房清理整改工作,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據統計,全縣共實有編制內人數2901人,共使用辦公使用面積32847.77平方米,人均使用辦公面積11.32平方米,共騰退辦公室、會議室、門面、倉庫164間,騰退面積4920.95平方米。一是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專門成立了以縣委常委、縣委辦公室主任為組長,縣紀委監察局、縣委督查室、縣政府督查室等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同時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相關工作。并于去年12月19日下發了《全縣黨政機關停止新建樓堂館所和清理辦公用房工作實施方案》(晃辦發〔2013〕44號),進一步明確了清理范圍、清理內容、清理方法、清理進度,要求全縣各級部門在2013年底前完成整改任務。二是強化措施,狠抓落實。一方面領導帶頭狠抓整改落實。縣委、縣政府、縣人大、縣政協四大家主要領導率先垂范、帶頭整改,目前縣委書記梁永泉辦公用房使用面積為17平方米;縣委副書記、縣長陸志前辦公用房使用面積為17.7平方米;縣人大主任楊政經辦公用房使用面積為16平方米;縣政協主席楊長河辦公用房使用面積為21.5平方米。此外,全縣46名縣處級領導現有辦公用房已全部按標準清理整改到位。另一方面嚴格標準狠抓整改落實。去年9月、11月、12月,縣委辦公室和縣政府辦公室先后下發了相關文件,要求全縣各級各部門嚴格對照《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標準的通知》(原國家計委計投資〔1999〕2250號)以及中央辦公廳、省委辦公廳相關補充說明,開展自查自糾和整改落實工作,目前全縣辦公用房人均使用面積保持在12平方米的標準以內。三是加強督查,確保實效。我縣在開展停建新建辦公用房和清理辦公用房過程中,堅持把開展督促檢查專項活動做為工作落實的重要抓手,并在全縣實施方案中明確把督查結果運用到各單位的考核當中,嚴肅追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