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學一做”:基礎在學 關鍵在做
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基礎在學,學要學到位;關鍵在做,做要具體化。
以學促做,知行合一,做合格的共產黨員,是這次學習教育的著眼點、落腳點。合格黨員的標準是原則的,也是具體的。延安時期,我們黨就曾提出“良好的共產黨員”的“六條標準”;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概括了合格黨員應該具備的“五種精神”。新形勢下合格黨員的標準是什么?那就是“四講四有”: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在學習教育中,每一個黨員、干部都要以此衡量自己、檢視自己,樹立共產黨員先鋒形象。
要學得到位、做得具體,“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就需要全覆蓋、常態化、重創新。全覆蓋,就是面向全體黨員,不能有空白,留下盲區。不僅領導要學、普通黨員也要學,不僅在職的要學、退下來的也要學,不僅機關事業單位要學、工廠農村部隊也要學,讓每一名黨員都能主動自覺接受黨的教育。常態化,就是經常性教育,不能一陣風、“雨過地皮濕”。“兩學一做”不是一次活動,是經常性的思想政治建設,需要建立常態化、制度化的工作機制,不能說搞學習教育時和我有關系,搞完了就和我沒關系了。重創新,就是創新方法手段,不能一刀切、“大水漫灌”。在學習教育中要“區分情況、分類指導”,運用手機、微信等新媒體、新平臺,以新方式完成新任務。
全覆蓋、常態化、重創新,目的都是求實效。“兩學一做”是同黨的建設、黨內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也是同日常生產生活緊緊聯系在一起的。“學”得好不好、“做”得合不合格,最終要體現在推動工作上。“一具體就深入,一深入就見效”,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不愿為、不想為、缺乏擔當的問題,不會為、不善為、能力素質不能適應新的形勢任務要求的同志,都是“兩學一做”的準星所向。每個黨員干部都應該結合實際對照和細化,邊學邊改、即知即改,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
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最終都要通過做合格黨員的實際行動來檢驗。在學中刷新認知、提升自覺,在干中磨礪擔當、建功立業,讓群眾看到新氣象新面貌,“兩學一做”就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立足崗位比作為 創先爭優當先鋒
2016年3月10日、3月17日,惠貞書院分學部分別召開黨員大會,開展“兩學一做”(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師德師風建設及新學期重點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楊云生書記代表黨總支在會上提出了三項具體要求。一要抓學習、提覺悟。要求黨員教師通過《黨章》、《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深入學習,提升黨員教師自身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二要抓作風,厚師德。楊書記要求黨員教師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依法從教、從嚴執教的意識,讓依法執教、以德從教和立德樹人的意識根深蒂固。三是抓工作,提質量。楊書記在“讀議展點練”模式課堂教學改革、“年級協進”的團隊工作觀、教研組長和年級組長工作著力點、教師創造力等方面向黨員教師提出了具體要求,要求全體黨員教師具備講黨性、講規矩、講道德、講表率、講作為的基本素質,在學校發展中擔當重任,為新時期學校的新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兩學一做”活動是繼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之后,深化黨內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實踐,也是面向全體黨員從集中性教育活動向經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舉措。
向榜樣學習 向標桿看齊
王盛裕,男,1962年4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1983年畢業于浙江師范大學數學系,理學學士學位,中國數學會會員,寧波市中學數學分會理事,浙江省希望杯初中數學專家組成員;1983年分配到鎮海應行久外語實驗學校工作,2007年起在寧波市惠貞書院工作至今,2000年被評為中學高級職稱,2013年評為正教授級。一方黑板、兩寸粉筆、三尺講臺,鑄就了他33年的教師生涯。33年來,他潛心杏壇,為孕育桃李的芬芳癡心耕耘,不斷探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對學生傾注心血,對同事對年輕教師也是悉心指導,助力青年教師專業成長。他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這個理念的內涵是教師自身的“十桶水”,外延則是傳授知識的方式。三十余年來,他一直堅持著備教案、做題目的好習慣。他認為要想給學生“一桶水”,自己就得有“十桶水”。因此不斷豐富和更新知識是教師教學的關鍵所在。在自身“富有”的情況下,通過引導學生,才能讓學生吸取更多的知識。工作之余他還積極進行教學科研,主編或參編各種教輔用書十幾本,在《數學通報》等專業性數學雜志上公開發表論文120多篇,由于工作踏實,成績突出,先后被評為區學科帶頭人、十大創新教師、區首屆名教師、市教壇中堅、市優秀教師、市名教師、省名師后備人才、浙江省第九批特級教師等榮譽,2015年他又喜獲榮獲“寧波市首批教育名師獎”(共10人)。面對榮譽,他總是十分淡然,仍潛心于教學,踏實地工作。王盛裕用他的辛勤付出詮釋著教師的職責,為“教師”二字寫下了生動而又有力的注腳。他的教育理念是: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教書。
吳緒梅,男,1955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1973年參加教育工作,198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8年開始從事高中化學教學,1985年調縣教研室任高中化學教研員,2001年調浙江省諸暨市天馬學校工作,2007年調惠貞書院工作至今。曾任湖北省監利縣三洲中學、尺八中學副校長,監利縣教研室副主任,湖北省中學化學研究會常務理事,荊州市中學化學研究會副理事長,浙江省諸暨市天馬學校副校長。1993年破格評為中學化學高級教師,1997年評為湖北省特級教師,1998年評為荊州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享受市政府津貼),2000年評為湖北省教育科研學術帶頭人,2004年經浙江省紹興市人事局批準,享受正高級待遇。在43年的教學生涯中,辛勤耕耘,樂于奉獻,形成了“激發學生自主探究,注重提高課時效率”的教學風格,取得了豐碩的教育教學成果;同時也積極發揮著特級教師的引領作用,關心幫助青年教師成長。先后有50余篇教學論文在各級刊物上發表或在省、市獲獎,其中在中國化學會舉辦的《化學教育》雜志上發表和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轉載的論文共8篇;主編、參編中學化學專業書籍10余本;擔任了兩項省級課題的研究:其中《中學化學教學目標與評價》獲湖北省二等獎, 《中學化學教育教學理論 方法 藝術》一書由知識出版社出版;多年擔任高三重點班的化學教學,教學效果顯著;先后輔導學生近200人次在各級各類競賽中獲獎,多次榮獲“浙江省高中化學競賽輔導園丁獎”。他的教育理念是:教師應該是學生成才的正催化劑,立足平凡的崗位,托起明天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