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自己做職業規劃
別忘了我曾告訴你:你要成為自己的職業規劃師
一、
如果你考大學那會兒對自己的職業目標不明朗,學了一份不那么喜歡的專業,并且還從事了和專業密切相關的工作,你會怎么辦?
第一條路是果斷放棄繼續尋找;
第二條路是說服自己一直做下去;
還有第三條路,那就是在沒有選擇的前提下,先竭盡全力做好它、同時不要停止探索的腳步,直到找到自己的興趣把愛好養大,成為自己的一份事業呢?
第一路的風險在于,你可能會不停地換工作,換來換去卻始終找不到滿意的工作;
第二條路最好的情況是隨著能力的提升,你開始喜歡上這份工作,到后來發現這份工作原來還是適合自己的,于是就愉快地繼續做下去;
然而也有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隨著能力的拓展和增強,你會發現其他更適合自己的領域,或者曾經的夢想重新敲打你的內心,讓你輾轉反側
是繼續做下去,畢竟自己積累這么多年了;
第三條路就是切換職業軌道最常見的策略。
然而問題在于,道理說起來都知道,但真正做起來并不容易,尤其對于一名結婚生子的女性而言,難度之大、付出的辛勞之多,各位朋友應該不難想見。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作為職業規劃師的我,是,希望能給你帶來一定的啟發。
二、
在職業規劃領域,講的最多的有兩個概念,一是興趣,二是能力。
據我們職業規劃師們的咨詢經驗,很多人往往在這里出現的迷茫和糾結最多。
最常見的情形包括——
1、做不好眼前的工作,一度懷疑自己是否適合這份職業;
2、終于找到了一份不錯的職業,可做著做著倍感受挫,再次懷疑自己的選擇;
3、不喜歡現在的職業,但又不知道自己到底適合怎樣的職業.......
于是很多人看到“職業規劃師”這個頭銜時,都巴不得對方給自己劃好一條路,然后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就可以順風順水過一生了。
如果真有這么簡單的事,那成功也就過于輕而易舉了。
三、
我大學的專業是會計學,和很多人一樣,當時我的目標感并不強,文科出身的'我沒有考取第一志愿,但好像也不太傷心,就聽從父母的建議學了會計。
畢業之后,我多少有些不甘心,想起自己上學那會兒喜歡寫作,就嘗試去找廣告公司文案之類的工作,然而天不遂人愿,由于會計的專業性太強,兜兜轉轉一圈之后,我最終還是從事了會計工作。
這一做,就是十年。
這十年,我從一名職場小白做到了一家制造業企業的財務經理,期間完成了結婚生子的大事,一邊積累實踐經驗,一邊考取了相關證書。
三十二歲那一年,我開始了第一次的職業轉型。
那個時候我很確定一點,就是我認為自己不該貓在工廠里渾渾噩噩過一生,所以我決定走出來。
我當時給自己做了一個能力評估,覺得自己的表達能力屬于自己的優勢,就決定把這個優勢繼續發揚光大,于是我看準了一個行業,培訓業。
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及多年的實踐經驗,無疑,財務培訓這條路成為當時非常適合我自己的職業切換軌道。
為了完成這次職業轉換,我辭去了令人艷羨的財務經理工作,開始了在一所民辦學校代課的生涯。
一個學期之后,正好有一家大型培訓機構招財務培訓師,得知這個消息的我直接上門找到了那家機構,當著負責人的面試講了十分鐘,很快拿下了這份offer。
由于培訓師的工作時間相對于企業財務而言自由一些,有課的時候我就上課,沒課的時候除了備課之外,我開始撿起了自己童年的夢想,那就是。
當家人熟睡的時候,正是我大量閱讀和寫作的絕好時間,就這樣,不到一年的時間,我的寫作能力迅猛提升,很快被一家專欄看中,邀請我去寫專欄,并且開始有了第一份寫作酬勞。
隨著專欄寫作的錘煉,我完成了從寫作愛好者到職業寫作者的蛻變。
四、
一年多前,我開通了這個微信公眾號,同時因為需要輔導學員就業的緣故,便自費學習了生涯規劃,考取了中級職業生涯規劃師的證書,并利用業余時間起了職業咨詢,直到職業咨詢成為我的副業。
如今,我的累積職業咨詢時長達到了1000+小時。
我在去年出版了兩本職場書籍,奠定了自己職業作家的基調與路線。
今年,我三十六歲了,開始了人生第二次生涯轉型,我打算帶領更多的職場人一起,共同進步共同成長,打造具有特色的職場原創內容。
在我看來,有別于男性規劃師,女性規劃師更為細膩更敏銳,更能捕捉當下職場人的焦慮與迷茫,對于很多問題,女性咨詢師比男性更能提出不同的角度和方法。
如今我赫然發現,我要感謝自己多年來財務工作的歷程,它鍛煉了我的思維,讓我的解析思路清晰有條理。
我始終記得李笑來老師的那句話——
【如何給自己做職業規劃】相關文章:
如何為自己的人生做職業規劃?01-03
如何為自己人生做職業規劃02-10
如何做職業規劃02-25
求職指導之如何為自己人生做職業規劃06-22
如何搞定自己的職業規劃?05-09
大學如何做職業規劃02-24
軟件測試工程師如何做自己的職業規劃01-05
自己如何進行職業規劃01-21
如何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