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有關稅收征收管理事項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進一步做好營改增一次性業務辦理納稅服務工作的通知》和《關于進一步做好營改增稅控裝置安裝服務和監督管理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對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有關稅收征管事項進行了細化明確。
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廳副主任程俊峰指出,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是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頭戲”,對財稅領域其他改革乃至經濟體制改革都具有“助推牽引”作用。
為確保首期申報能夠順利完成,《公告》延長了納稅申報期。5月1日新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的納稅人,6月份增值稅納稅申報期由原來的6月15日延長至6月27日。
《公告》同時明確兼營增值稅、營業稅業務小微企業享受稅收優惠方式,即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應分別核算銷售貨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的銷售額和銷售服務、無形資產的銷售額,月銷售額不超過3萬元(按季納稅9萬元)的,自2016年5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可享受小微企業暫免征收增值稅優惠政策。
在發票方面,國家稅務總局也表示,自2016年5月1日起,地稅機關不再向試點納稅人發放發票。試點納稅人已領取地稅機關印制的發票以及印有本單位名稱的發票,可繼續使用至2016年6月30日,特殊情況經省國稅局確定,可適當延長使用期限,但最遲不超過2016年8月31日。
“截至目前,國稅、地稅部門已順利完成營改增試點納稅人的交接工作。”程俊峰表示,下一步,將借助地稅部門征管基礎和經驗優勢,對涉及自然人較多的二手房交易和個人出租不動產營改增實行由地稅部門代征并代開發票,在深化國稅、地稅合作的同時,保障稅制平穩順利轉換。
“國家稅務總局專門出臺了6大類15項營改增納稅服務措施,包括深度挖掘辦稅服務資源、全面推行多元化辦稅等,為營改增做好納稅服務準備。”程俊峰說。
此外,程俊峰表示,要借助信息化創新成果更好地保障營改增平穩運行。在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工作中,稅務部門將繼續推廣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做到營改增推行到哪里,新系統應用就拓展到哪里,并借助新系統的優勢,做好稅收分析和風險防范工作,確保減稅紅利不折不扣落實到位,確保營改增平穩有序運行。
【相關閱讀】
營改增最新政策消息:最新政策對老百姓有什么好處?
買賣二手房交稅略有降低
營改增簡單的了解就是把營業稅改成了增值稅,而在房地產行業行業中對個人影響最大的就是二手房屋交易。
營改增之前,征營業稅5%,現在改為增值稅還是5%。但打個比方,過去的5%時,如果房價是100萬元的話,100萬乘5%,交5萬元的營業稅;現在如果房價還是100萬元的話,是100÷(1+5%)×5%=47600元,少交稅2400元。
相當于原來營業稅負擔是5%,營改增以后的稅收負擔是4.76%。過去100萬是含稅價,現在增值稅按照不含稅價來征稅,稅基不一樣,所以個人營改增以后交易二手房稅負沒有增加,而且還略有降低。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營業稅是價內稅,即過去100萬元房價是含稅價,增值稅是價外稅,要按照不含稅價來征稅,所以要先除以(1+5%)計算得到不含稅價格,再計算繳納增值稅。
吃飯拿到的發票不一樣了
5月1日全面推開營改增后,大家拿到的餐飲企業開具的發票與現在的發票最大的不同,主要反映在發票上面的監制章,F在餐飲發票上加蓋的是地稅監制章,而5月1日后加蓋的將是國稅監制章。為了確保納稅人方便、快捷、準確地辦理營改增相關涉稅業務,據悉,從下月起,地稅機關將不再發放發票。
據了解,營改增后,由國稅部門監制的餐飲發票將實行“價稅分開”顯示,因此未來在發票上價和稅會分開顯示,比如餐飲發票上會分別有“金額”和“稅額”,兩者合計則是消費者的實際消費金額。
也就是說,在餐廳、酒樓用餐,結完賬拿到發票時,你可能會發現,發票上不僅會有“消費金額”,還多了一個“稅額”。這樣,除了知道自己消費了多少金額,對這頓飯交了多少稅也能一目了然。
投資股票基金免征增值稅
此前有投資者聽說,營改增之后要對金融業征稅,擔心個人炒股、買理財產品也會受到影響?
對于個人投資股票、外匯、基金、理財產品等,將延續原營業稅的優惠政策,可享受免征增值稅的優惠政策。
其實,對于金融業來說,原來的營業稅也有征稅,并不是營改增才開始征稅,只不過這些征稅主要是對金融機構,對于個人買賣的金融產品,在原來營業稅的項下并沒有征稅,此次營改增之后,依然不會征稅。
還有不少納稅人可以享受更優惠的免征增值稅待遇。享受免征的主要是兩個方面:
一是月銷售額低于3萬元,如開一家理發店、小吃店等,每月營業額不到3萬元,就可以不用繳納增值稅了。
二是在營改增過渡期間對40個項目免征增值稅,如托兒所、幼兒園提供的保育和教育服務,養老機構提供的養老服務,醫療機構提供的醫療服務,婚姻介紹所,學生勤工儉學提供的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