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
日前,我國首部系統部署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長期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性文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正式印發,并提出“十二五”時期7大領域16項建設重點。
首部國家重大科技基建規劃出臺 將加快我國鑄造業轉型升級
據中國鑄造網了解,一直以來,我國鑄造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和推動,有關政策的出臺總能給鑄造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日前,我國首部系統部署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長期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性文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正式印發,并提出“十二五”時期7大領域16項建設重點。由于鑄造行業的輻射范圍大,對技術要求高,此次《規劃》的出臺必將全面推動我國鑄造業科學技術的創新,使得我國鑄造業的轉型升級更加的有成效。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突破科學前沿、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科技問題的物質技術基礎。《規劃》的出臺旨在增強原始創新能力,對于推進我國實現從科技大國邁向科技強國目標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我國鑄造業經過了多年的黃金發展時期,現在已經發展到一個瓶頸期,一個方面是國內市場低端鑄造市場已經趨于飽和,而高端鑄造技術又沒有及時跟上,導致高端鑄造市場還是為國外企業所占據。另一個方面是我國鑄造業企業由于生產技術、管理機制相比海外鑄造巨頭還是有一定的差距,雖然因為成本等原因開始在國際市場占據了一定的份額,但是還是有很大的局限。為了打破瓶頸,實現我國鑄造業在國內國際市場的突破,轉型升級是勢在必行的。
經歷了鑄造業的高速發展時期,我國鑄造業已經積累了足夠的資金和技術積累,積極參與國際競爭也使得我國鑄造企業在管理體制等方面有所成長,同時也感受到了海外鑄造巨頭在高端技術、先進管理上的優勢。我國的鑄造巨頭企業也積極的通過并購、合作等方式吸收海外新近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加快自身產業的轉型和升級。
而此次《規劃》的出臺,意味著國家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對于與鑄造相關的科學技術領域的.重點扶持。每一個領域的技術突破都能刺激相應鑄造行業的發展。國家強力支持不僅給鑄造行業提供高新的技術,而且必然帶來一個全新的市場,一個嶄新的發展機遇。這些都是加快我國鑄造業轉型升級的催化劑。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為確保各項重點任務的順利實施和建設目標的實現,《規劃》提出五個方面的具體措施。
第一是健全管理制度。要健全部門協調制度,加強規劃實施中各部門間的統籌協調;滾動推進“十二五”建設重點的項目實施,并根據形勢發展每五年對規劃內容進行調整;制定符合設施特點和發展規律的管理辦法,加強設施運行評價,提高設施運行效率;完善設施建設配套政策措施。
第二是保障資金投入。要加強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預研、建設、升級改造、運行和科研的協調,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鼓勵企業等其他來源資金投入,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規范投入管理,加強績效評價,切實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三是強化開放共享。要按照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要求,健全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開放共享制度,健全用戶參與機制,形成科研院所、高等學校、企業等多方共建、共管和共享的局面;統籌安排開放共享配套條件建設,提高設施科研服務能力,并將開放共享程度作為設施運行考核的重要指標,根據評價結果配置運行資源。
四是協同推進預研。要加強部門溝通協調,協同加強預研,為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充分的技術和工程儲備;強化預研工作各階段以及預研與設施建設之間的銜接,形成循序推進、動態調整、持續發展的良好局面。
五是加強人才培養。要堅持設施建設與人才培養相結合,造就高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和科研人才隊伍;建立健全與設施特點相適應的人員分類評價、考核、激勵政策,凝聚和穩定設施建設及運行專業人員隊伍。
這些具體措施落到實處,每一項都是當今我國鑄造業轉型升級鎖必須的條件。可以說,此次《規劃》的出臺對于我國鑄造業就是一場及時雨。
http://m.shddsc.com/【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相關文章: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專利成果推廣座談會12-29
鄉基礎設施建設的調研報告范文02-22
科技創新2030重大工程02-05
科技創新2030重大工程啟動02-05
縣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情況匯報02-27
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02-05
農村改造規劃建設方案02-15
規劃建設宣傳標語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