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回歸紀念日演講稿范文
1999年12月20日零時,中葡兩國政府在澳門文化中心舉行政權交接儀式,中國政府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澳門回歸祖國。這是繼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之后,中華民族在實現祖國統一大業中的又一盛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有關澳門回歸紀念日演講稿范文,歡迎閱讀。
澳門回歸紀念日演講稿范文一
1999年12月20日零時,中葡兩國政府在澳門文化中心舉行政權交接儀式,中國政府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澳門回歸祖國。這是繼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之后,中華民族在實現祖國統一大業中的又一盛事。
澳門以前是個小漁村。她的本名為濠鏡或濠鏡澳,因為當時泊口可稱為“澳”。澳門及其附近盛產蠔(即牡蠣),蠔殼內壁光亮如鏡,澳門因此被稱為蠔鏡(蠔的繁體字為“蠔”)。后人把這個名稱改為較文雅的“濠鏡”。清乾隆年間出版的《澳門紀略》中說:“濠鏡之名,著于《明史》。東西五六里、南北半之,有南北二灣,可以泊船。或曰南北二灣,規圓如鏡,故曰濠鏡。”從這個名稱中,又引申出濠江、海鏡、鏡海等一連串澳門的別名。
澳門的名字源于漁民非常敬仰的中國女神天后,又名媽祖。根據傳說,一艘漁船在一個天氣晴朗,風平浪靜的日子里航行,突然刮起狂風雷暴,漁民們處於危急關頭。這時,一位少女站了起來,下令風暴停止。風竟然停止了,大海也恢復了平靜,漁船平安地到達了海鏡港。上岸後,少女朝媽閣山走去,忽然一輪光環照耀,少女化做一縷青煙。後來,人們在她登岸的地方,建了一座廟宇供奉這位媽祖。
十六世紀中葉,第一批葡萄牙人抵澳時,詢問居民當地的名稱,居民誤以為指廟宇,答稱“媽閣”。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譯成“MACAU”,成為澳門葡文名稱的由來。
在後來的四百多年時間里,東西文化一直在此地相互交融,留下了許多歷史文化遺產,使澳門成為一個獨特的城市。
澳門自1999年12月20日回歸後,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依據澳門基本法實行高度自治。在“一國兩制”政策的指引下,澳門的社會和經濟方面的特色會予以保留并得以延續。
2015年12月20日,是澳門回歸的.第十六個紀念日,讓我們一起在國旗下祝愿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越來越繁榮昌盛,謝謝大家。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結束!
澳門回歸紀念日演講稿范文二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是一個特殊的紀念日——澳門回歸祖國11周年紀念日。1999年12月20日,人們滿懷無限深情,唱起那首《七子之歌》,看著五星紅旗和澳門蓮花區旗,共同升起。澳門——這個在外漂泊了450年的游子,終于在這刻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
澳門回歸祖國是繼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之后,我們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征程上的,又一座重要里程碑。澳門回歸祖國,是中國人民長期艱苦斗爭和奮發圖強的結果,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光榮與驕傲,也是世界正義與進步事業的偉大勝利。11年來,澳門特別行政區全面貫徹和落實“一國兩制”、“澳門治澳”、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針,特區政府與廣大澳門市民 團結 一心,奮力拼搏,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同學們,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巨大而深刻的變化,我們偉大的祖國正在寬廣的道路上闊步前進,全國各族人民,正在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
倦鳥戀巢,落葉歸根。香港和澳門已經相繼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我們衷心企盼祖國最后一個,在外漂泊的游子——臺灣,早日踏上歸途。臺灣的回歸更需要全中國人民眾志成城、共同努力,需要我們這一代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才能有力量,沖破一切阻撓讓臺灣回家,才能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臺灣同胞回家。
在澳門回歸××周年之際,讓我們一起在國旗下祝愿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希望我們的國家早日實現完全統一。
謝謝大家!
【澳門回歸紀念日演講稿范文】相關文章:
澳門民俗澳門神像雕刻02-06
傳統澳門文化02-06
澳門傳統媽祖文化02-06
《回歸復雜》閱讀答案02-23
個人去澳門如何辦理07-29
澳門旅游景點攻略04-04
澳門自由行旅游攻略04-06
澳門文化哪吒信俗02-06
澳門傳統南音說唱02-06
澳門傳統媽祖信俗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