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個汶川地震紀念日演講稿
八年前,汶川特大地震讓四川遭受重創,山河破碎,八萬多人罹難失蹤。八年后的今天是第8個汶川地震紀念日,小編今天為大家精選了幾篇汶川地震紀念日演講稿,希望可以幫到你!
第8個汶川地震紀念日演講稿(一)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早上好!
我是來自XX汽修(2)班的陸振威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當大地顫動的瞬間,它就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深烙下了永遠的傷痛。地震的夢魘讓繁華的城市只剩下了殘垣斷壁、廢墟一片,地震的夢魘讓數萬鮮活的生命轉眼間就停止了跳躍。
我國的四川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損失影響之大,舉世震驚。那時的一幕幕還依然在我們眼前浮現著,談起地震,人們總是不寒而粟,沒錯,地震是人類的天災,是不可阻擋和不可改變的,但是,面對地震人們真的就束手無策了嗎?我想不是的,只要明報一些地震常識,就一定能在地震中脫離危險,掌握這些常識也是每個公民應該具備的知識。
地震是自然界10大災害之一,也是損失最為嚴重的災難,帶給社會和人們的是破壞和毀滅。當地震是也不要慌張,要在鎮定中作出正確的選擇,可以躲在桌子等堅固家具下面,晃動時間約為1分鐘左右。首先,在重心較低、且結實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緊緊抓牢桌子腿。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也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
當大地震時,一定要注意關火,否則就十分危險,關火時也要注意幾個問題,大的晃動來臨之前的小的晃動之時:在感知小的晃動的瞬間,即刻互相招呼:“地震!快關火!”,關閉正在使用的取暖爐、取暖爐上面的水壺等滑落下來,那是很危險的。在著火之后:即使發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鐘之內,還是可以撲滅的。為了能夠迅速滅火,請將滅火器、消防水桶經常放置在離用火場所較近的地方。地震發生的時候也不要慌張的往門外跑,玻璃、廣告牌等掉下來砸在身上是很危險的。此外,水泥預制板墻、自動售貨機等也有倒塌的危險,不要靠近這些物體。將門打開,確保出口,如果出口被堵,要及時退回房間,躲在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
知道了這些關于地震的知識,相信大家一定能對地震也有所了解,也不會對地震還有先前的恐懼心理了,希望大家可以好好的運用這些地震知識保護自己,我們一定要記住:防震減災,從我做起!
第8個汶川地震紀念日演講稿(二)
站在兩周年的節點上,回望這片哀傷之地、悲壯之地上的低回、奮起與重生,不能不讓人再次感嘆,我們從災難中得到的,并不僅僅是痛苦,更是腳踏實地的前行。
“更加”,是在汶川災后重建的報道中最為常見的一個詞:校園要更加堅固、住房要更加舒適、設備要更加完善……所有的“更加”,實際上是兩個“更加”:家鄉會更加美,生活會更加好!兩周年過去,這樣的“更加”,也已經慢慢落實成了展現眼前的圖畫:北川新縣城,塔吊林立,9月底將形成城市基本功能;3002所需重建的.學校,已有2609所竣工。
災難本身并不會讓我們前行,帶來進步的,是我們在對抗災難時積累起的經驗、凝聚起的智慧和激發出的精神。所有的“更加”,并不是建立在災難之上,而是建立在對抗災難的人之上。如果沒有重建地區干部群眾擦干眼淚的同時挽起衣袖,怎會有被地震破壞的工廠重新馬達轟鳴?沒有對口支援地區不分你我的傾力援助,怎會有“8年目標任務兩年基本完成”的奇跡?沒有全國人民的心心系念守望相助,怎么有明亮教室里孩子們的清亮書聲、怎么有整潔磚房中升騰的裊裊炊煙?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前行,并不僅僅是那些看得見的“更加”。經歷了汶川地震的考驗,經歷了震撼天地的生死救援,經歷了國旗低垂的舉國哀悼,經歷了熱火朝天的恢復重建,我們的國家和人民,也以更加成熟的姿態,面對種種考驗、磨難。
20xx年4月14日,青海玉樹強震。這一次,人們沒有張惶,國家立即啟動一級響應預案,救援隊伍迅速進入災區,第一時間發布權威信息和數據;這一次,沒有猶豫,微博成為新信息傳播方式,民間慈善組織迅速開始籌集善款,明星們組織籌款義演,電視臺暫停播放娛樂節目;這一次,沒有疾呼,應對自然災害,進行心理救助,已經成為政府和社會的自覺……是的,這就是深重國殤換來的堅實進步,這就是汶川廢墟生長起的不屈力量,這就是我們所說:“與汶川人一起守望玉樹”。
更重要的是,尊重生命、尊重每一個人,已經成為社會的共識。這與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一道,成為災難為中國帶來的不可磨滅的精神印記,也必將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底色。玉樹7日,國旗再次為遇難的同胞低垂,各報紙、網站,以黑白銘記生命;上海世博會開幕式,玉樹災區兒童與中外小朋友手拉手,被眾人高高舉起……不僅是對災難中隕落生命的尊重,我們也看到王家嶺井底井外對生命的堅守,看到西南旱災中愛心如甘霖滋潤心田。哪里有需要幫助、需要尊重的個體,哪里就是汶川,就是玉樹。“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這,難道不是汶川精神的延綿?
汶川,兩年過去,災后重建將進入“造血階段”:逐步轉向以提升災區發展能力為重點的新階段。玉樹,一個月過去,抗震救災則將全面轉入災后重建階段。災難總會過去,生活仍將繼續。或許,總結面對災難時得到的經驗、汲取對抗災難時迸發的力量、傳承戰勝災難時凝聚的力量,才是對災難中不幸遇難者最好的告慰,對災難后繼續生活者最好的激勵,也才是紀念汶川地震兩周年的意義之所在。
第8個汶川地震紀念日演講稿(三)
今天又到了 5.12 汶川大地震紀念日。對我們中國人來說, 這是個刻骨銘心的日子。8年前的 5.12 ,美麗的汶川,山崩地裂,房屋倒塌,頃刻之間整個汶川地區成了一片廢墟。數以十萬計的汶川地區同胞,被這突如其來的特大地震奪走了生命,傷者不計其數,場景慘不忍睹,時至今日仍歷歷在目。 5.12 汶川大地震,令國人悲痛,世界震驚!
然而,我們中國人沒有被困難所嚇倒。全黨全國人民,上下團結一致,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抗震救災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譜寫了一曲新世紀壯麗的動人篇章。展現了我們中華民族高度的凝聚力。在巨大的災難面前,那不屈不撓的戰斗意志,全民族噴薄而出的真情大愛,那發自肺腑,來自心靈深處的民族情懷,是我們中華民族精神的閃爍,是偉大的中華民族崛起的源泉。
我們在這鮮艷的五星紅旗下集會,不僅僅是紀念那段悲痛,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抓住機遇、努力學習、立志成才、創造美麗的青春和輝煌的事業。
還記得5月10日是什么日子嗎?是母親節,有幾個同學為母親送上一句慰問或一份禮物呢?我到教室檢查的時候也發現有好幾個班級的黑板報以感恩為主題,可是又有多少同學理解感恩二字的含義呢?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有位和尚叫佛印,與朋友結伴出游.在路過海邊時與朋友話不投機被朋友甩了一巴掌,佛印氣憤的在沙灘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被某某打“。當走過原始森林時佛印和尚遇險被朋友所救,于是他在巖石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被某某救”。朋友奇怪的問他為什么兩次在不同的地方寫字,佛印答道:巴掌之痛如海水沖淡沙灘上的字,很快消逝;相助之恩卻是刻在石頭上的字天長地久,永遠銘記。
父母賜予我們生命,以深沉如大海的父愛,溫暖如陽光的母愛哺育我們,我們在無言的感動中知道了“血濃于水”。朋友給了我們友誼,他們用信任撫平我們的傷痛,用理解融化心靈之冰,用真誠為我們帶來一方明亮的天空,我們在友情的香氣中知道了世上有一株永不凋零的花。
社會是個大家庭,我們在社會生活中經風雨,長才智。回報社會是每個人的天職,青春、智慧、熱血甚至生命是人生不息的詠嘆,只有作為赤誠的禮物回報社會,才能煥發出燦爛奪目的光彩。關外牧羊的蘇武,出塞和親的昭君,“中原北望氣如山”的陸游,“踏破賀蘭山闕”的岳飛,“我以我血薦軒轅”的魯迅。他們多是苦難中的回報者,也是痛苦淋漓的回報者。他們名垂青史緣于一種山河夢、家國情,緣于一種義不容辭的豪邁,一種令人神往的激情,一種對父母之邦的感恩的情懷。
雄鷹翱翔,回報藍天以豪氣;
巨浪翻卷,回報碧海以壯闊;
花朵綻放,回報花園以美麗;
青年奮發,回報社會以智慧。
這就是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居里夫人作為有名的科學家,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但她在會上看見自己的小學老師,用一束鮮花表達她的感激之情;偉人毛澤東也同樣在佳節送上對老師的一份深深感激。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你周圍所有的人。感恩傷害你的人,是他們,磨練了你的意志。感恩鼓勵你的人,是他們,讓你信心十足。感恩授予你知識的人,是他們,照亮了你前進的道路。感恩哺育你的人,是他們,讓你豐衣足食。感恩嘲笑你的人,是他們,激發了你的自尊。但是,有幾人能做到用感恩之心去對待同學、對待他人呢?坐在明亮的教師里上課,要感恩社會;回到家里吃著美味佳肴,要感恩父母;學到了做人的道理、豐富的知識,要感恩老師。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你是否在父母勞累后送上一杯暖茶,是否在教師節為老師遞上一張自制的賀卡,是否在同學失落時奉上一句安慰的話語;是否在班級進行衛生大掃除時或開展活動時盡自己的一份力量、為班主任、為班集體排憂解難呢?如果你能做到這些,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么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會讓我們的心胸更加寬廣,會讓我們心無旁騖地享受生活!
上周我們進行了期中階段性測試、開展了田徑運動會,周一又進行了九年級口語、實驗操作和體能的測試,想必同學們已對自己有所放松。在這兒要告訴大家的是:我們要從現在開始,特別是九年級的學生,要嚴格要求自己,結合期中測試成績和模擬考試成績找出不足、對癥下藥,爭取使自己得學業不斷進步,也希望九年級的同學能考入理想的高中。
【第8個汶川地震紀念日演講稿】相關文章:
紀念汶川地震演講稿精選05-17
2016年紀念汶川地震演講稿06-06
汶川大地震觀后感05-19
5.12汶川大地震觀后感05-19
汶川512地震三周年雜感06-08
第54個雷鋒紀念日活動方案02-18
2015汶川地震全國哀悼日是哪一天?05-28
2015年第2個烈士紀念日公祭祭文01-13
2016第53個學雷鋒紀念日精神宣傳語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