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環境演講稿模板合集7篇
演講稿的寫法比較靈活,可以根據會議的內容、一件事事后的感想、需要等情況而有所區別。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演講稿對我們的作用越來越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演講稿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環境演講稿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環境演講稿 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晚上好!這天我十分高興,因為我第一次站上了演講臺,也十分的激動,因為臺下有如此多的眼睛在看著我。不知過了今晚,大家是否還記得這個戴著眼鏡,留著平頭的男生。古人有句話: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是什么意思,我把它簡單的理解為五個字:從小事做起!我們雖然都是成年人,但不要望了我們也是學生,我們是大學生。來到了學校,就就應有學生的樣貌,可我們有些同學就是眼高手低,大事干不了小事又懶的去做。看一看我們周圍的環境,校道旁有隨手亂扔的垃圾,教學樓雪白的墻壁上有鋼筆留下的字跡,事故停電后的亂吼亂叫聲,等等。這些不禮貌的現象,這些不禮貌的作風,都不就應是我們這群大學生的所作所為。
這是大事嗎?不,這不是大事,這只是些芝麻綠豆的小事嘛,可為什么這些瑣碎的事兒屢禁不止呢?難道是因為這都是些小事兒?難道是因為我們都是大學生嗎?難道是因為我們都是知識分子嗎?我們這些自以為是天之轎子的大學生們,總認為自我是不平凡的,是高貴的。
如果說,你連打字都不會,怎樣可能成為一名軟件工程師?如果說,你連一篇文章都沒有發表過,怎樣可能成為一名作家?如果說,你連游泳都不會,怎樣可能成為一名出色的水手?事在人為,不是每一件事都要我們去做,但我們要試著去做一些事,做好一些事,哪怕是一些小事!我夢想著,有那么一天,校道旁不再會有垃圾的存在!我夢想著,有那么一天,教學樓的墻壁上不再會有鋼筆的字跡!我夢想著,有那么一天,同學們能夠掃完一屋再去掃天下!
愛我農大,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塑造禮貌形象,建立禮貌高校!謝謝大家!
環境演講稿 篇2
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作風黨我們》大雨已經連續下了8天了。早上7點35分。
“鈴鈴鈴鈴……”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徹整個辦公室。雖然外面雨聲沙沙,但,在這個洋溢著緊張氣氛的辦公室里,這鈴聲還是顯得那樣的刺耳,讓在場的每個人本已繃緊的心弦又怔了一下。
龐柳余書記和值班的小梁同志同時起身,大步徑直向電話機走去。
“喂,請講!”
“報告書記,寨腳水庫排洪口出現了十多米的塌方!”
盡管自己對這個山多水密的“家”十分了解,在這暴雨連續涅磐般的侵襲下,地質災害是威協人民群眾生命最大的禍害;盡管四天前,也就是10月2日,當寨腳水庫排洪量增大,排洪口出現塌方,已組織50多名干部群眾進行搶險加固;也盡管就在剛才,還逐一對各座水庫的情況進行了解。但這雨,從9月29“納沙”來襲到冷空氣攜雨來擊,再到如今“尼格爾”的肆意,到現在已經整整下了8天了。
容不得這位年輕的書記多想。這些想法,就在他眉頭一皺,臉部肌肉一擰中閃過了。
險情就是命令!馬上啟動緊急預案。
一時間,人員到齊,召集會議,研究方案,車輛啟動,冒雨出發。轉移群眾,查看險情,修改方案。幾乎同時,60多位干部群眾投身到對寨腳水庫的搶險加固以及對人民群眾的轉移中去。經過干部群眾再次的搶險加固,有效地防止了更大災害的發生。這就是南鄉鎮政府在落實與踐行縣委、縣政府提出的“轉作風、強效能、促發展”活動的一個掠影;這就是南鄉鎮領導干部想群眾之所慮,急群眾之所難,執政為民的體現;這就是南鄉鎮領導干部在踐行“轉作風、強效能、促發展”良好工作作風的體現。
我們的黨,是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
我們的黨,是一個與群眾密不可分的黨。
我們的黨,是一個求真務實的黨。
我們的黨,是一個有著嚴格組織性、紀律性的黨。
而作為黨員干部的我們,我們的作風,折射著黨的形象。這對我們來說,是多么榮幸、多么值得驕傲的啊。但,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這也是得讓我們用高度的責任感去保護她的神圣,乃至值得我們的用自己的生命去撼衛她的尊嚴!
請大家凝心細想:我們的作風是不是得需要我們時刻注意?是不是得需要我們時時審視?是不是得需要我們時常反思?是不是得需要我們不斷強化加勉?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這就告訴了我們,黨性修煉,永遠是我們黨員干部所必需去做的,它直接表現在良好的作風上。
如今,縣委、縣政府利用6個月的時間,在全縣深入開展“轉作風、強效能、促發展”干部作風整頓活動。這一決策,這一活動是多么的必要,多么的重要啊。一個政黨,一個干部如果沒有良好的工作作風,那就是一個黨性匱乏、缺失的政黨、干部。這如何能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呢?這如何能實現我縣建設廣西強縣、打造北部灣經濟區新興城市這一發展目標呢?
黨員干部同志們,讓我們深入扎實地開展好“轉作風、強效能、促發展”干部作風整頓活動,養成良好的作風,共建我們橫縣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斗吧!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環境演講稿 篇3
保護環境,珍惜資源演講稿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好!在我國改革開放這么多年來,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了。可是隨著人口增長,人們破壞環境,浪費資源的惡習卻越來越多了,環境遭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污水排放到河涌里,污染空氣,亂砍濫伐這些事情都在提醒人類要保護環境,珍惜資源,否則回遭到地球對人類的報復和懲罰。所有的災難在向人類提示人類在破壞地球的同時也在毀滅自己的家園。因此,我提出了一些建議:
1不亂砍濫伐,既要砍樹也要植樹,那神態環境才可以得到平衡。
2不浪費任何一粒飯米,要知道,每一粒米都是來之不易的,要好好珍惜它。
3不亂扔垃圾,不僅影響市容還會污染環境。
4爭取少開汽車,除非萬不得已,否則堅持步行或騎自行車。那樣既省錢,又不污染空氣,還可以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5節約用水。如果我們不想讓眼淚成為我們最后一滴生命之源,那我們就要節約用水。選擇一水多用的方法,讓水也可以循環利用。
6節約用電。如果沒有了點,人們就會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那么我們怎么工作和學習?
7愛護花草,爭做美化環境的文明公民。
保護環境,珍惜資源人人有責,讓我們行動起來,一起保衛地球吧!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環境演講稿 篇4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愛護水兄弟。
在開始今天的講話前,我和大家分享一則寓言故事。
青蛙和小象是一對好伙伴,它們喜歡在水塘里玩耍。然而,玩耍時,小象總是隨意把水灑一地,以至于水塘里水的儲藏量越來越小。有一天,青蛙悲傷地對小象說:這里要干了,我得走了,以后你不要再亂用水了,不然我就不能回來了。聽到好朋友的講述,小象愧疚地低下了頭……
這則寓言故事給了我們一個啟示,那就是,要做節約水資源、愛護水資源的人,只有與水為善,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才能擁有更多的快樂。
水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然而,具有重要作用的水資源卻面臨著危機。據聯合國統計,全球有43個國家經常面臨水危機,約六分之一的人無法使用清潔飲用水,三分之一的人生活用水困難。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水安全已經成為全球重要課題。
3月22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水日”,同學們,讓我們都來愛護水兄弟、節約水資源,希望祖國的青山不老,希望地球的綠水長存。
謝謝大家!
環境演講稿 篇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金秋十月,當我再一次踏入我的第二個家——我的校園,感覺這里仿佛被仙女點化了一般,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還沒踏進校園的大門,就看見月牙門外有兩顆挺拔的松樹,像兩個莊嚴的士兵在保護我們的家,我們每天高高興興進校門,安安全全回家去。走進校門,無論是一年級的門前,還是電教室門前的花壇里,花朵兒爭奇斗艷,競相開放。校園右側是一所幼兒園,每天都能聽到從里面傳來爽朗的笑聲,學校里早到的同學們坐在教室里朗朗的讀書聲,還可以看到勤勞的同學們在打掃衛生。這時,笑聲、讀書聲、揮舞掃帚的掃地聲交織成了一首美妙的交響樂。
以前的校園,大門上的油漆像是經歷了歲月的洗染后,疲倦地脫去陳舊的外衣,不再那么鮮亮了。教室的門也像是幾十歲的老人,門框上都起了皺紋。吊扇在教室里搖搖晃晃,好像快要掉下來似的。四周的墻也被歲月洗滌地失去了原先的模樣。就連教室的過道也都坑坑洼洼的。
誰能知道,兩個月后,只是一個暑假的時間,我們的學校都換上了新裝。我們的教室寬敞明亮,四周的墻壁都穿了一件件又白又光的瓷片時裝衣,上面被班級文化裝點著,窗戶也更透亮了,透過窗戶看見那棵棗樹,果子都甜到了我們的心里。教室中間是為我們配置的多媒體教材,讓我們的學習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右前方的圖書角也開拓了我們的視野。
走出教室,校園里的那抹綠映襯著那首動聽的交響曲,我們的整個校園到處充滿了生機。我們的校園變化可真大,在這樣的校園里學習生活,我怎能不用心呢?我愛我的學校。
環境演講稿 篇6
城市是一面鏡子,反射著世間的一切:堆積在山上的垃圾臭氣熏天,無邊無際的工廠在黑煙中嚎叫,空曠的荒地長滿了雜草。生活在這樣的城市,我甚至忘記了綠色,我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綠色生活。然而,我所想的一切都將被全新的綠道徹底改變!
我喜歡在街上騎行,我喜歡飛奔的速度和感覺。這一天,我要看到綠道的真面目,看到人們口耳相傳的綠道的真面目。于是,我就像一匹快馬,腳下飛快旋轉的車輪就像結實的馬蹄鐵,直奔蓮花鎮公園。好奇的我也帶來了主觀的失望:在這個城市里,能有一條名不副實的綠色綠道嗎?
驛站!一根綠色的柱子立在我眼前!“你此刻的立場是。蓮花鎮公園。”我一個字一個字看地圖,好新鮮!我看到一段畫有黃色直線的通道一直通向遠處,上面印著一個自行車標志。“太好了!”騎自行車的熱情似乎是被這段話煽動起來的。“綠道,我來了!”
臉上的冷空氣很難感覺到,但是陽光那么溫柔的愛撫著我,讓我覺得有點瀟灑。我沿著綠道走著,視線左側是一條直龍,名叫西江——。遠遠望去的西江之美,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她不像西湖般泛起漣漪,也不像大洋般卷起巨浪,她只是撫動著波浪,不顯媚態,卻也有幾分可親。一艘艘輪船浮動在江面,就如一塊大白布上擺弄著幾點彩帆,頗具畫意。騎在綠道上,感覺很舒服——沒有凹陷,沒有缺口,就是一向的平坦舒適。兩旁栽滿了各色的花兒,直立著各種的樹木。每一個騎車人都不會覺得孤單,亦不會覺得單調;每一個路人都不會感到厭倦,即使你放慢步子,每一個畫面都是完美的。冬天的一切在綠道上都溢滿生機,綠道上的一切在冬天里都充滿活力。
我的擔心已拋到九霄云外,從沒有過今日的高興。飛奔的車輪又駛過了世紀廣場,駛過了樓房林立的居民區,此刻我眼前的是一望無際大草地。
與剛才的情景相比,那里人煙稀少。偶爾看到有林務人員修剪花草,但還是感覺到陌生。騎上了滄江河河堤,我感覺累了,在驛站里坐了下來。木制的凳子坐上去很舒服,而四周的花草令我又感到了愉悅。我還沒走過河堤呢!好奇心又驅使我細心翼翼的走下河堤,走到河岸邊。不可思議!那里的滄江水清澈極了,與平日聽說的簡直兩碼事!滄江河也脫胎換骨了停留片刻,我淘氣的在河堤上傾斜了45度便回去了。
回去的路依舊是鮮花簇擁,綠樹環抱。沿途還有幾個小石頭裝點情趣,頗有一番趣味!新鮮的空氣滋潤著我的身體,使我更加充滿活力。轉眼間,我就到了綠道的'終點——七星崗公園。
太陽,緩緩垂落了……
綠道之行給了我美的感受,它不僅僅是一次愉悅的旅行,更是一次認知的改變:城市,也有它的綠色生活,只要我們都不斷追求,更多的綠道就會變成現實;而那綠道,就是通往綠色生活的通道!
環境演講稿 篇7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下午好!
這里的山這里的水,這里的風光惹人醉,金城飛雪從天降,鳳山無雨彩虹飛,九龍廣場人如織,外灘夜色美如畫。這里歷經數十載的風雨歷程,從泥濘和坎坷中走來,正抖落一身的風霜,微笑著,毅然前行……群山在綿亙中訴說著它的偉岸,江河在奔騰中書寫著它的恢宏,藍天在寧靜中袒露著它的曠遠,而歲月就在悄然中見證著它的歷史。
在改革開放的號角下,這里人民正沐浴著精神文明的春風,正經歷著20多年的巨變,正流盈著不斷發展兩個文明的火熱氣息。在這兒,激情與浪漫在沖撞,心愿與憧憬在熱動。不必走遍中華大地,身居這里,就能感受翻天覆地的變化。不久前還是荒蕪貧瘠的土地,如今工業園區正勃然興起;不久前還是泥濘滿布的碎石路,現在已是黑化大道;不久前還是魚塘菜地的護城河畔,今天一座現代化的文體廣場已經崛起。清晨,鳥語花香,到處是晨練的人群;傍晚,萬家燈火美不勝收,一派祥和安寧。
然而,當我們再仔細打量這座城市時,我們就不難發現,她確實還缺少些什么——漂亮的街道后面,還有太多的污垢;時尚的霓虹燈下,還有隨處可見的陋習……
如果說以前“不干不凈、吃了沒病”可以司空見慣,馬路擺攤、占道經營可以習以為常,亂扔亂倒,亂貼亂掛,可以歸結為經濟的不發達。但現在已經進入21世紀,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衛生與健康,良好的人居環境和生產生活環境,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隨著經濟發展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新的影響社會環境和人民健康的衛生問題會越來越多,社會“大衛生”問題將更加突出。創建衛生城作為一種有效的載體,對于提高市民的衛生習慣和公共衛生意識,推動文明的健康生活方式,都可以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已經遠遠超過了一般衛生范疇,不僅僅是改善城市環境和預防消除疾病,更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有力“助推器”。
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為了市民的健康,倡導健康衛生的生活方式;為了給廣大市民營造一個干凈、整齊、舒適、優美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我縣縣委縣府站在推進城市化的戰略高度,發出了創建省級衛生縣城的號召,黨政班子一本經,四家領導一條心,打響了轟轟烈烈的創衛總體戰。
未來的日子里,我們將看到的變化有:——幾十條小街小巷改造,城市建設由表及里。改造后的街道路面平整,不再有污水溢流;——長期困擾我縣的垃圾清運系統將發生極大改觀。目前我縣正在實行垃圾袋裝化,15個垃圾中轉站、6個地埋式垃圾庫的建成,將使露天堆放中轉垃圾讓周邊群眾苦不堪言的狀況根本改觀;——公共衛生達到一個新的水平。有關部門將對小飲食店、小米粉店提出明確的衛生標準,改變其臟亂差的狀況。——市容市貌將隨著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不斷改觀。目前我縣正在大力清除小廣告等城市“牛皮癬”,整治占道經營和馬路市場,清理衛生死角,整治非法營運三輪車,并在著手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如此等等……
“花香蝶自來”,城市的環境衛生搞好了,城市的品位和層次提高了,就可以吸引和聚集人才,使他們樂于在這里工作、生活;就會得到更多投資者和創業者的青睞,從而促進招商引資,促進我縣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
【環境演講稿】相關文章:
環境的演講稿01-18
環境演講稿06-18
愛護環境演講稿12-25
環境演講稿范文12-29
關于環境的演講稿12-28
環境演講稿范文08-01
愛護環境演講稿06-08
優化發展環境的演講稿01-14
環境日演講稿范文02-26
精選環境演講稿三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