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前演講哲理小故事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課前演講哲理小故事【精華】
課前演講哲理小故事1
只要心存相信,總有奇跡發生,希望雖然渺茫,但它永存人世。
美國作家歐亨利在他的小說《最后一片葉子》里講了個故事:病房里,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從房間里看見窗外的一棵樹,在秋風中一片片地掉落下來。病人望著眼前的蕭蕭落葉,身體也隨之每況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說:“當樹葉全部掉光時,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畫家得知后,用彩筆畫了一片葉脈青翠的樹葉掛在樹枝上。最后一片葉子始終沒掉下來。只因為生命中的這片綠,病人竟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哲理:人生可以沒有很多東西,卻唯獨不能沒有希望。希望是人類生活的'一項重要的價值。有希望之處,生命就生生不息!
課前演講哲理小故事2
有位青年時常對自己的貧窮發牢騷。
“你具有如此豐厚的財富,為什么還發牢騷?”一位老人問。
“它到底在哪里?”青年人急切地說。
“你的一雙眼睛。只要能給我一只眼睛。我就可以把你想得到的東西都給你。”
“不,我不能失去眼睛!”青年人回答。
“好,那末,讓我要你的`一雙手吧!為此,我用一袋黃金做補償。”
“不,雙手也不能失去!”
“既然有一雙眼睛,你就可以學習;既然有一雙手,你就可以勞動。現在,你自己看到了吧,你有多么豐厚的財富啊!”老人微笑著說。
課前演講哲理小故事3
不要讓昨日的沮喪令明天的夢想黯然失色!
在一次討論會上,一位著名的演說家沒講一句開場白,手里卻高舉著一張20美元的鈔票。
面對會議室里的200個人,他問:“誰要這20美元?”一只只手舉了起來。他接著說:“我打算把這20美元送給你們中的.一位,但在這之前,請準許我做一件事。”他說著將鈔票揉成一團,然后問:“誰還要?”仍有人舉起手來。他又說:“那么,假如我這樣做又會怎么樣呢?”他把鈔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腳,并且用腳碾它。然后他拾起鈔票,鈔票已變得又臟又皺。“現在誰還要?”還是有人舉起手來。
“朋友們,你們已經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課。無論我如何對待那張鈔票,你們還是想要它,因為它并沒貶值,它依舊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們會無數次被自己的決定或碰到的逆境擊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們覺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無論發生什么,或將要發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們永遠不會喪失價值。在他看來,骯臟或潔凈,衣著齊整或不齊整,你們依然是無價之寶。”
哲理:生命的價值不依賴我們的所作所為,也不仰仗我們結交的人物,而是取決于我們本身!我們是獨特的――永遠不要忘記這一點!
課前演講哲理小故事4
她站在三米跳臺上,恐慌寫滿了臉。盡管老師和同學不斷地鼓勵她,她還是害怕得淚水流了出來。
她的腿抖得非常厲害,她看著跳臺,后退了一小步,又前進了一大步。她的淚從閉著的眼里流出,還掛在腮邊,但是,身體卻已經飛下跳臺。
從水里出來,小伙伴問她是怎樣戰勝膽怯的。這時,她還沒有從恐懼中完全掙脫出來。她顫抖地說:“爸爸說過,遇到困難的時候閉著眼睛也要往前邁一步。”
閉著眼睛,再往前邁一步。這成為了她的一個信念。正因為此,她在學業上進步很快,尤其是在科學方面顯露出不同凡響的能力與才華,她兩次參加華約國家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她的數學老師曾這樣評價:“我從來沒有在數學班上見過她這樣的女孩,她真的很少見——邏輯性強、分析能力強,注意力非常集中。”32歲時,她獲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
與此同時,她開始了另外出色的一面,那就是對政治的極端關心與關注,以及由此所延伸出來的.屬于她的政治輝煌。
她就是安格拉·默克爾——德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最年輕的。當有記者問她,為何能堅持到最后,并取得勝利時,默克爾笑了,她說,我要好好地感謝我的父親,因為他在我面對困難的時候都會重復這樣一句話:“當你在煩惱事情沒有什么進展時,請不要停下你也許發抖的雙腳,請你再往前邁一步,只要一步。”
課前演講哲理小故事5
并不是因為事情難我們不敢做,而是因為我們不敢做事情才難的。
1965年,一位韓國學生到劍橋大學主修心理學。在喝下午茶的時候,他常到學校的咖啡廳或茶座聽一些成功人士聊天。這些成功人士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某一些領域的學術權威和一些創造了經濟神話的人,這些人幽默風趣,舉重若輕,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順理成章。時間長了,他發現,在國內時,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騙了。那些人為了讓正在創業的人知難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創業艱辛夸大了,也就是說,他們在用自己的成功經歷嚇唬那些還沒有取得成功的人。作為心理系的學生,他認為很有必要對韓國成功人士的`心態加以研究。
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難》作為畢業論文,提交給現代經濟心理學的創始人威爾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讀后,大為驚喜,他認為這是個新發現,這種現象雖然在東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還沒有一個人大膽地提出來并加以研究。驚喜之余,他寫信給他的劍橋校友當時正坐在韓國政壇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樸正熙。他在信中說,“我不敢說這部著作對你有多大的幫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個政令都能產生震動。”
后來這本書果然伴隨著韓國的經濟起飛了。這本書鼓舞了許多人,因為他們從一個新的角度告訴人們,成功與“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三更燈火五更雞”“頭懸梁,錐刺股”沒有必然的聯系。只要你對某一事業感興趣,長久地堅持下去就會成功,因為上帝賦予你的時間和智慧夠你圓滿做完一件事情。后來,這位青年也獲得了成功,他成了韓國泛業汽車公司的總裁。
哲理:人世中的許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該克服的困難,也都能克服,用不著什么鋼鐵般的意志,更用不著什么技巧或謀略。只要一個人還在樸實而饒有興趣地生活著,他終究會發現,造物主對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
【課前演講哲理小故事】相關文章:
課前演講哲理小故事12-28
課前演講小故事06-13
課前小故事演講05-27
課前演講小故事通用10-03
課前演講小故事12篇06-27
課前演講小故事(12篇)06-27
課前演講小故事精選12篇06-27
課前演講小故事11篇06-30
課前演講小故事(精選12篇)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