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道德演講稿范文集錦10篇
演講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演講稿在我們的視野里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你知道演講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道德演講稿10篇,歡迎大家分享。
道德演講稿 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三年(2)班的徐諾,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道德,生命中最絢麗的色彩》。
在生活中這樣的鏡頭你一定不會陌生:公園里,給小朋友系鞋帶;在家里,我們把自己煮好的飯菜端到晚歸的媽媽手中;校園里,我們把一張廢紙悄悄地塞進自己的口袋……
這就是道德的舉動。有些人以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難,其實你用心去做了,就會發現其實很簡單,因為
道德有時是一種感恩。
我要給大家講一個這樣的小故事:某學校舉辦了一個親子游戲活動。活動中,先給媽媽們蒙上雙眼,看他們能不能在一排孩子中摸到自己孩子的手,結果所有的媽媽全都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可是,當游戲進行到下一個環節——讓孩子們蒙上自己的眼睛去摸尋媽媽的手時,卻沒有一個孩子能摸到媽媽的手。所有的媽媽都哭了,像孩子一樣哭得那樣傷心、委屈。因為她們為孩子付出那么多,卻得不到愛的共鳴。
這是一個令人心痛的故事。現在的孩子怎么啦?學會感恩以成為培養道德之心之首要。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恩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我們要學會感恩父母,因為父母給了我們溫馨的避風港;我們要學會感恩老師,因為老師教育我們用知識和修養去書寫青春的篇章;我們要學會感恩社會,因為社會讓我們發揮所長、神采飛揚!
道德,有時是一種習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每天都要問一問自己的道德有沒有進步,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壞了,即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只要我們從身邊小事做起,就會成為有道德的人。比如:給工作了一天的爸爸媽媽捧上一杯熱茶,為學習困難的同學解答一個疑難問題,在公交車上主動為年邁的老人讓座,把被風吹歪了的小樹苗扶正,見到紙屑彎腰撿起等。生活是一面鏡子,學會道德,對生活時時保持微笑,生活也會還你以微笑。播種思想,收獲行為,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只要我們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我們就會成為有道德的好少年。
道德沒有重量,卻可以讓人有泰山之重;道德沒有標價,卻可以讓人的心靈高貴;道德沒有體積,卻可以讓人的情緒高昂。道德是做人的準則!讓我們追隨道德之光,讓道德在生命中綻放最絢麗的色彩吧!
道德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
我是一名來自萬年縣第二中學的普通教師,很榮幸能站在這里作為一名道德模范發言。榮譽的取得不是我個人的,是來自方方面面的愛心匯集,感謝所有關心支持、熱心公益事業的各位領導和同事們,尤其是要感謝在愛心公益活動中一直給予我們社團支持的縣紅十字會長王錦容女士、縣慈善總會丁盛能會長、縣女子文學社胡秀枝女士、衛生局周結祿黨委及我單位李師昌校長。
有一句歌詞:“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20xx年在工作之余,我有幸結識了一批我縣愛心人士,因為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我們發起成立了萬年縣純民間的公益組織“燭光愛心社”。 在紅十字會王會長的關心下,燭光愛心社的辦公地點在縣政府旁行政服務中心120室,歡迎各位領導前往指導我們的工作。我們平臺的網站與淘寶義賣平臺最近已經獲得工信部核準,正式開始運行,希望有更多的有能力的人能加入我們平臺,愛心不分大小和你我,只要在行動。
社團運轉2年來,我們已經點對點資助了37個孩子上學,所有的孩子每月都能獲得至少150元,多則300元的助學扶助,年資助學子助學款近八萬元。
我們一直堅持:做慈善事業的行動者,當愛心奉獻的傳播者!
在我們選擇的孩子中,大部分是赤貧以下的家庭,有的家庭是夫妻一方重病在身,另一方選擇離異后不再承擔孩子撫養義務的;有的是父母一方是精神病患者,另一方重度殘疾的。其中我們有一對極為特殊的扶助對象,出于對孩子的保護,我們隱去姓名。姐弟倆年幼時,在幾年的連續時間里,孩子失去了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所有直系親屬。4年前的冬天當我們看到這兩個孩子的時候,姐弟倆骨瘦如柴,小手和臉蛋因為冷,凍得通紅,臉上鼻涕蟲留的很長,全身上下沒有一件像樣的衣服,所幸同族的一個本姓爺爺可憐兩姐弟收留了她們,給她們提供了一個避寒之所。這對姐弟在我們跟進以后,迅速得到了社會愛心人士的認捐確認,現在每個月姐弟倆都有500元生活費。現在的她們生活的很快樂很健康,姐姐現在在本地一所農村中學就讀,成績排全年級前十名,弟弟在本地中心小學就讀,也品學兼優。
這兩個孩子是幸運的,他們的生活因為我們或許得到了巨大的改變,同時我們也是幸福的,因為孩子們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證明我們的幫扶——值得。
慈善送溫暖,愛心獻社會!
在我們平臺上還有許多非常優秀的孩子,雖然他們家境貧困,但志向一樣遠大。他們現在正在愛心社平臺上健康成長,我們能想象到其中的一些孩子未來一定會展翅飛翔!我們期望讓所有的孩子能自食其力!我們衷心希望能用社會的愛溫暖他們,最終他們能反哺于社會!
在這里,借此機會,我鄭重呼吁:種下一棵樹,收獲一片綠陰;獻出一份愛心,托起一份希望。用我們的愛心,做我們身邊可以做的公益!同時也期盼各位領導與同仁們,請給予我們燭光愛心社更多的支持,我代表我們社團“謝謝你們,感謝你們”。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今后,我將繼續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己,與社團成員一道把愛心燭光社的公益事業做的更好。
謝謝大家!
道德演講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又是“傍水楓林鶯語語,滿園煙草蝶飛飛”的初夏,在澄清蔚藍的天空里,在清新舒暢的滿目綠野中,在獵獵作響的紅旗下,我們迎來了國旗下的演講,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學生道德與習慣。
記得意大利但丁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一個知識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健全的人卻難于用知識去彌補。”我們今天不去討論道德和知識誰更重要,但我相信我們的祖國和民族最需要的是具有高尚道德的知識者。
眼望著同一片天空,心擊著暮色的鼓,石子濺起多大的浪花,轉瞬總會歸于平靜,而當月光從湖面上溢出,留影浸濕衣襟,那平靜清澈的眼眸,那寧靜淡薄的剪影,才會在娓娓道來的美麗從容中,告訴我們什么是真正的道德。楚國大夫屈原因憂患國難而投汨羅江;童稚時的孔融將最大最好的梨讓給長輩的動人故事;三國時的諸葛亮,心胸開闊,七擒七縱孟獲;老子在《道德經》中囑咐我們“做一天人就要講一天道德。”這一切的一切,淋漓盡致地體現了中國人的道德所在。 這是千百年前我們偉大的思想先驅所提倡的道德,而在社會急速發展的今天,在中華民族以新的姿態昂首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時候,作為未來建設者的我們,怎么能不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呢?出入教室時,輕輕帶上門;遇見師長時,恭敬的問聲好;看到垃圾在地,不忘記撿起來。這些都是有道德有修養的表現,而在我們一中這片沃土上,應是經常見到有道德的舉手之勞。面必爭,發必理,衣必整,鈕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裝。” 相信自臨沂一中走出的莘莘學子,都會擁有最美麗的道德品質。
一個優秀的人必定是有道德的人,而優秀卻是一種習慣。
現代心理學家研究證明,一個人的成才受的影響,非智力因素約占75%,智力因素約占25%。良好的習慣是非智力因素的最主要的方面。培養良好的習慣對學生的成人、成才是不可或缺的基礎。正如培根所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然而,有不少人不注意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認為長大了懂事了就會自然形成。果真如此嗎?有人問過一位諾貝爾科學獎得主:“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這位白發蒼蒼的老學者回答道:“是在幼兒園。”可見,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多么重要。學生在學校,不僅要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更要進行能力培養,養成良好習慣。這也正是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思想的真諦所在。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讓我們習慣性地去學習,去讀書、去思考,習慣性地去認真做事情,習慣性地對別人友好,習慣性地欣賞周圍的美景。當你養成了優秀的習慣,在人們的眼中,你就會顯得很優秀。
最后用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的一句話作為結束語: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祝愿我們每個人都能養成好習慣,成就好人生。
道德演講稿 篇4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我給大家演講的題目是。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書架上找到了一本,里面講述的是首屆瑞安市道德模范的故事。在這本宣傳冊上,我認識了“從牙縫里摳錢,不為自己,而為他人”的楊余律爺爺;認識了“愛超越界限,把學生作為兒女來撫養”的林—海蘭老師;認識了“九年義務燒茶,萬松山上的不老松”諸葛銀火老人。翻看著他們的事跡,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但同時又感到慚愧,在我們的學校、在我們同學當中卻存在不道德的現象:校門口,有些同學隨意地把食物包裝紙扔在地上;校園里,小同學摔到了無人理轉載自百分網課堂上,有些同學考試作弊、頂撞老師;這些都是多么可恥的行為啊!在我們的生活中,更有許多現象讓人感到寒心。1996年9月12日的清晨,在美麗的西子湖畔,曾上演了一幕令人心痛的悲劇:一位小孩掉進湖中,在生與死的旋渦中掙扎,旁觀者數百,卻無一人相救,居然有人提出“出價一百才救”的主意,孩子在人們的麻木中停止了掙扎,可悲,可惡,可嘆!伸出你的手,足以使一個生命復蘇;停住你的腳,足以使一份道德重現。
康德老人曾說:“在這個世界上,惟有兩樣東西深深地震撼著我們的心靈,一是我們頭上燦爛的星空,二就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
道德演講稿 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下午好:
在這社會中,有許多行為規范約束著我們一言一行。這就是道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其實很簡單,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想一想,多為他人研究,道德就會伴隨在你的身旁。
有一天,我和爸爸一齊看新聞頻道時,看見一個小女孩拿著一個錢包在大街中東瞧西瞧,原先她在找失主。那時候正是冬天,小女孩的臉凍得通紅,手凍得發紫,但她仍然努力去找失主。最終,失主找到了,錢包的主人找到了,他十分高興,因為錢包里的錢一分也不少。當失主拿到錢包后要和小女孩合影時,小女孩卻像含羞草一樣低著頭。
我感到很奇怪:小女孩為什么拼命地去找失主,自我回家后給媽媽不就好啦。爸爸聽了立刻變得嚴肅了:“你懂什么呀,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也是一種道德的表現。怎樣能拿別人的錢給自我的家長呀!”我聽了后,輕輕地點了點頭:“我明白了。”爸爸這時才變回喜悅的表情,繼續看電視了。
從這件事里能夠明白:道德能讓社會更加幸福、和諧。如果你連道德都做不到,還怎樣談自我的信譽呢然而,社會上其實還存在著許多不道德的現象!
一年夏天,我們要去溫州動物園玩。在公交站頭,有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奶奶,手里拿著拐杖,焦急地走來走去,盼著汽車快點來。過了一會兒汽車來了,我們上去,找了個位子坐下來。
當老奶奶上來時,位子已經被別人給全占光了。這時,她看見一個年輕的男子一個人坐了兩位子,他還抬頭挺胸,好像在炫耀什么似的。老奶奶輕聲地說:“小伙子,能不能讓一讓,我還沒坐呢。”年輕人用輕蔑的眼神看了看老奶奶,得意洋洋地說:“你沒座位,關我什么事呀,再說,憑什么就得我讓,我占兩個位子,你有意見嗎”當時,我十分生氣,明明他占了兩個位子,還不讓給老奶奶坐,顯得自我那么神氣。
到了動物園,我被那里給弄得目瞪口呆;人山人海,一眼望去都是花花綠綠的衣裳,看得我眼花繚亂,排的隊伍很長,像一條長龍似的。這時,一位小朋友想去上廁所,但他已經排到第三位了。沒辦法,他仍要去,于是他的爸爸讓后面的人看一下他的位置,帶他的兒子去周圍的洗手間。可這位年輕的爸爸回到隊伍時,后面的人早就占了他的位置,買了票正興沖沖地拿著門票去動物園,痛痛快快地玩去了。
道德是做人基本素質,我們要實踐道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演講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五年三班的XXX,今天很榮幸能站在這里,我演講的題目是《用微笑回報殘忍的命運,讓道德在生命中綻放美麗》。我要給大家講的是20xx年感動中國道德模范人物孟佩杰的故事。命運對孟佩杰很殘忍,她卻用微笑回報這個世界。
五歲那年,爸爸遭遇車禍身亡,媽媽將孟佩杰送給別人領養,不久也因病去世。在新的家庭,孟佩杰還是沒能過上幸福的生活,養母劉芳英在三年后癱瘓在床,養父不堪生活壓力,一走了之。絕望中,劉芳英企圖自殺,但她放在枕頭下的40多粒止痛片被孟佩杰發現。“媽,你別死,媽媽不死就是我的天,你活著就是我的心勁,有媽就有家。”
從此,母女二人相依為命,家中唯一的收入來源是劉芳英微薄的病退工資。當我們享受父母的寵愛時,八歲的孟佩杰已獨自上街買菜,放學回家給養母做飯。個頭沒有灶臺高,她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摔了無數次卻從沒喊過疼。
在同學們的印象中,孟佩杰總是來去匆匆。她每天早上六點起床,替養母穿衣、刷牙洗臉、換尿布、喂早飯,然后一路小跑去上學。中午回家,給養母生火做飯、敷藥按摩、換洗床單……為配合醫院的治療,孟佩杰每天要幫養母做200個仰臥起坐、拉腿240次、捏腿30分鐘。有時來不及吃飯,拿個冷饃就趕去學校了。晚上又是一堆家務活,等服侍養母睡覺后,她才坐下來做功課,那時已經九點了。
20xx年,孟佩杰考上了山西師范大學臨汾學院。權衡之下,她決定帶著養母去上大學,在學校附近租了間房子。大學一年級那年暑假,孟佩杰頂著炎炎烈日上街發廣告傳單,拿到工資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買養母最愛吃的紅燒肉。
“我只不過做了每個女兒都會做的事。”不少好心人提出過幫助,都被孟佩杰婉拒了,她堅持自己照顧養母。劉芳英也說,女兒身上最大的特點是有孝心、愛心和耐心。如果有來生,她要好好補償女兒。孟佩杰的畢業愿望是當一名小學老師,安安穩穩,與養母簡單快樂地生活。這樣的'女兒能不令人感動嗎?這樣的行動能不讓人深省嗎?我們長這么大到底為父母都做過些什么?我們有幾個人能記住父母的生日?父母最喜歡吃的東西?……
道德就像那清清的水,沒有顏色,沒有味道,那么清澈,那么純凈。同學們,孟佩杰的事跡,就像是蒲公英的種子,隨風飄散,落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成長,就會在哪里開出美麗的金色小花。而我們的行動就像那傳播種子的縷縷輕風。
同學們,讓你,讓我,讓我們大家都行動起來吧,用一個個細小的進步,一天天的長大懂事,一次次的優異成績來回報父母,感恩父母吧!讓我們共同播下愛的種子,讓道德在生命中綻放最絢麗的色彩吧!
道德演講稿 篇7
中國素以“文明之國”,“禮儀之邦”著稱于世,在這源遠流長的文明史中,涌現出許許多多道德高尚、可歌可泣的人物。范仲淹家境貧寒,仍發奮圖強,終成大器。陸游臨終不忘苦難的祖國,告訴子孫:“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拳拳之心,日月可鑒!司馬遷在屈辱中含辛茹苦,給我們留下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蘇軾被貶黃洲,仍高歌一曲:“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程門立雪,孔子論政,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李時珍三十年修成《本草綱目》……他們的行為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高尚品質,成為我們心中永遠的道德榜樣,精神楷模。
這樣的例子不僅僅發生在中國,在外國也常常演繹著同樣的精彩。不知您是否還記得“真理在烈火中永生“的布魯諾,不知您是否還記得”我要維護正義“的林肯,不知您是否還記得世界上第一個兩次獲得諾貝爾獎,唯一一個沒有被榮譽腐蝕的居里夫人,從他們的身上,我得到了一個啟示:人生道路無坦途,有了堅定的精神意念,方能披荊斬棘,勇往直前!知榮明恥,使道德楷模精神散發著特有的魅力。因為知榮辱,才有黃繼光、董存瑞這樣國家至上的革命烈士;因為知榮辱,才有焦裕祿、孔繁森這樣服務人民的忠實公仆;因為知榮辱,才有鄧稼先、袁隆平這樣科技興國的技術精英;因為知榮辱,才有費俊龍、聶海勝這樣出征蒼穹的飛天英雄;因為知榮辱,才有“微塵”這樣感動中國的愛心天使;因為知榮辱,才有“九八”抗洪搶險這樣牽動國人的團結一心。一位詩人曾經說過: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著。“八榮八恥“就是一張做人的身份證,它忠實地傳承著中華優秀的道德情操,它精辟地總結著中國鮮活的時代精神,它正確的提供給了我們做人的基本準則。學習“八榮八恥”,讓我們做到在別人困難之時,雪中送炭,伸出援助之手;在別人彷徨之際,我們靜靜傾聽,深深地為他祈禱;學習“八榮八恥”讓我們在家尊敬長輩,在校尊敬師長,讓我們生活能自理,學習能自強;學習“八榮八恥”讓我們在黨的帶領下,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為祖國明天的光輝添上絢爛的色彩!我們是朝氣蓬勃的中學生,在“八榮”精神的熏陶下,帶著希望從容地迎接每一個挑戰;我們是堅毅凜然的中學生,在“八榮”精神的感召下,步伐堅定地走向社會主義的春天;我們是斗志昂揚的中學生,在“八榮”精神的鼓勵下,熱情奔放地揚起現代化建設的風帆!青少年是跨世紀的新一代,應有自己的人生理想與人生追求。是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還是做一個品行低劣的人呢?路,就在腳下!同學們,讓我們愛國吧!做一個忠于祖國和人民的人。讓我們遵紀守法吧,為社會的穩定盡一份應盡的職責。讓我們講禮貌吧,大家共同來營造一個幸福,溫馨的社會氛圍。讓我們誠實守信吧,用愛心換來真誠,讓我們團結吧,團結就是力量!
同學們,朋友們,讓我把這次演講作為禮物獻給你們吧,獻給所有的道德榜樣、精神楷模;讓我把這次演講化作誓言,吹響我們年輕人心中奮進的號角;讓我們乘著“八榮八恥”的風帆揚帆遠航!
道德演講稿 篇8
做人要講道德,講道德是我們中華的傳統美德,道德是溫暖人們心靈的花朵,道德可以使人們放開最美的微笑,道德是深入人們內心的鑰匙。
道德是大愛,20xx年5月12日,四川人們經歷了歷史以來,最大的災難,強地震,解放軍戰士和許多志愿者紛紛趕往地震中心,給四川人民帶去了祖國人民的大愛,我們小朋友也拿出了壓歲錢,爸爸媽媽幾次為災區捐款,雖然一個家庭的捐款微不足道,但全國人民行動起來,四川重建了,四川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有的時候很簡單,只要我們一個行動,一個眼神,比如,在公交車上,給老人小孩讓個座,在公共場所不亂扔垃圾,公共場所注意文明禮儀,不講臟話,不大聲喧嘩,愛護花草樹木,愛護清潔衛生,看,只要我們做了,是不是很簡單。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要表現在方方面面,在家要尊敬父母,愛護弟妹,在學校要尊敬老師,只有具有孝心,才是真正懂得了道德。
我們小朋友,是祖國的未來,我們要從小學習文明禮貌,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這樣我們的祖國才會更美,更強大,讓我們努力吧,長大后成為真正有高尚品質的中國人。
道德演講稿 篇9
《清稗類鈔·敬信類》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叫蔡嶙的人向一位朋友借了一千兩黃金,沒打借條。不多年,朋友去世了,他就把朋友的兒子叫到家,把一千兩黃金還給他。但朋友的兒子很驚愕,果斷不受,笑道:“沒有這回事,父親沒有留給我借條,也沒有口頭告訴我有這事。”蔡嶙說:“借條就在我心里,不在紙上,心中的誠信才是根本,你父親知道我是個講誠信的人,才沒有告訴你。他如此相信我,我又豈能失信呢?”最后還是把黃金還給了他。
該故事發人深思之處在于蔡嶙所言,借條、契約、合同等外在的法律性約束固然很重要,但人心中的誠信更重要。假如一個人沒有誠信,沒有道德上的“慎獨”自律,就可能去鉆外在的、法律的空子,甚至為了一己私利而置法律義務于不顧。人們對道德規范的敬重,人們心目中的誠信、道德人格和做人的尊嚴,就是人們的道德信仰。
道德是一種實踐理性,它要解決的是“我應該怎么做?”的問題。“我應該怎么做?”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我應該怎么做事?二是我應該怎么做人?二者不可分割,后者比前者更根本,且要通過前者表現出來。道德信仰涉及這兩個方面,但其核心是第二個方面。道德信仰是對道德理想目標的確認和篤信,是對怎樣做人的設定,是對理想人格的設定。
道德信仰以人格來證實或顯示人性的神圣和尊嚴,顯示人的價值。一種道德信仰的確立,代表著一個道德價值體系的形成,又是對人們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觀念、道德動機的整合,從而將人們的各種關于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價值觀念統一起來,形成一個高低有序的道德價值觀系統,成為規范一個人全部人生活動和行為選擇的基本框架。整合一旦完成,作為一個價值系統整體,道德信仰又對道德生活的各個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誠”非常接近道德信仰。
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孟子所說的“誠”是真實無欺的意思。天是真實無欺的,人也應該追求真實無欺。達到至誠就能使人感動,達不到至誠就不能使人感動。荀子也重視“誠”,認為“誠”是所有德行的基礎。他說:“君子養心莫善于誠,致誠則無它事矣。”把“誠”當作最重要的道德觀念的是《中庸》。《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可見,至誠是一種盡性知天并達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這是中國特色的道德信仰,它不依靠宗教,不通過神學,而從人性與天性、人道與天道的合一,從相信人性善并通過盡性知天的途徑,達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令人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人經不起利益的誘惑,做出了很多傷天害理之事。出現這類現象的原因盡管是多方面的,但缺乏道德信仰是其中最普遍的原因。當前,在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在加強誠信教育中,我們應高度重視道德信仰的重要性。
道德演講稿 篇10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叫楊郅涵,來自三年級四班。
道德是一雙手,推開封鎖在心里的窗;道德是一扇窗,透過流動著美好的光;道德是一道光,孕育沉浸在純潔中的心田。
在生活中,愛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你前進的方向;愛就像一團火焰,融化你心中的冰霜;愛就像火紅的太陽,給予你奮進的力量。愛,時刻縈繞在我們身邊,愛,無處不在!
地震無情人有情,無數中華兒女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用自己的生命譜寫出一曲又一曲“愛”的凱歌,他們用“愛”詮釋著人間最神圣的使命,用“愛”傳遞著人間最真摯的感情!
在地震發生的那一刻,當教導主任譚千秋張開雙臂趴在課桌上,手死死地抓著課桌護著身下的4名學生時,他心中只有一個字——“愛”,只有一個念頭——“不能讓學生受到傷害!”最后,學生全部獲救,而他卻不幸遇難…地震無情,大愛無疆!譚千秋老師在地震來臨時那千鈞一發的時刻,用他這雙曾傳播了無數知識的手臂又從死神手中奪回了4個年輕的生命,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傳達著老師對學生無盡的愛!譚老師的舉動讓我為之動容,我為我們中華兒女有這樣的好老師而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同學們,當你坐在公交車上,看到年邁的老人拉著欄桿站著,你會讓座嗎?當你走在校園里,看到地上的垃圾,你會撿起來嗎?當你看到路旁的自行車倒了,你會去把它們扶起來嗎?也許你不會,不去做的原因不是你不想做,而是因為你會怕,怕別人誤會垃圾是你扔的,自行車是你弄倒的,怕別人說你是故意做給大家看的。
我們是祖國未來的花朵,是早晨初升的太陽,在成長的道路上,首先應該學會的是做人,做一個能把每一件簡單、平凡的事做好的人,做一個能將“愛”常駐心中的人,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明是非,分善惡,辨美丑;時刻規范自己的行為,說文明話、行文明事、做文明人。
熱愛祖國,我們要從熱愛家鄉、熱愛學校、熱愛家庭做起;服務人民,我們要從服務父母、服務老師、服務同學做起;崇尚科學,我們要從刻苦學習、發憤成才做起;
辛勤勞動,我們要從勤做家務,積極打掃校園衛生做起;團結互助,我們要從學會合作,關心同學,樂于助人做起;我們只有用自己真摯的愛去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盡自己的所能去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才能讓這個世界更溫暖,才能讓這個世界更精彩!
同學們,當“三創一辦”的號角吹響時,讓我們全校上下攜起手來,講文明,樹新風,做一朵又一朵的道德模范之花,盛開在校園的每個角落!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推薦】道德演講稿范文集錦10篇】相關文章:
【推薦】道德演講稿范文集錦6篇03-29
【推薦】道德演講稿范文集錦9篇04-04
【推薦】道德演講稿范文集合7篇04-11
【實用】道德演講稿范文集錦五篇04-01
【精選】道德演講稿范文錦集7篇04-04
【精選】道德演講稿范文匯總五篇04-03
【精華】道德演講稿范文匯編7篇04-03
【實用】道德演講稿范文匯編6篇04-03
【熱門】道德演講稿范文匯總六篇04-02
有關道德演講稿范文匯總10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