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習兩聚一高心得體會范文
做好省黨代會精神的宣傳工作,要精心組織宣傳報道,扎實抓好學習宣講,切實加強研究闡釋,廣泛開展社會宣傳和文化活動。以下是CN人才網小編整理的學習兩聚一高心得體會范文,歡迎閱讀參考。
學習兩聚一高心得體會范文一
2月18日是今年第一個“學習日”,為深入學習貫徹省市兩會精神,2月17日上午,清潭三社區組織社區工作人員參加了學習會議,共同深入探討省市兩會精神。
會議由社區書記王瑛主持,她強調貫徹“兩聚一高”新要求、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是時代賦予的重任,新年伊始,進入雞年,社區工作人員要聞雞起舞、邁開雙腿、甩開膀子、擼起袖子、埋頭苦干;要認真學習貫徹好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對照新的`發展理念、發展要求和發展目標,鼓足干勁爭上游。會后,大家都積極發表自己的想法和體會,為今后社區如何圍繞“兩聚一高”獻計獻策。
通過此次學習,王書記號召大家將最新精神落實到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中去,不斷完善自我,一起齊心協力、開拓創新、扎實工作,譜寫社區建設新篇章,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共十九大勝利召開。
學習兩聚一高心得體會范文二
由省委宣傳部策劃指導,新華報業傳媒集團、省廣電總臺、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與省智庫專家強強聯合、實力呈現的“‘兩聚一高’在江蘇——智庫專家、媒體老總環省行”首站南京站報道,今天在本報、江蘇衛視和交匯點、荔枝、ZAKER南京新聞客戶端同時推出。這是我省宣傳貫徹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的一次重大創新,也將省黨代會精神的學習宣傳工作推向了新高潮。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是在我省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時刻召開的關鍵性會議。會議明確了今后五年江蘇發展的總體要求、奮斗目標和主要任務,鮮明提出了“聚力創新 聚焦富民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取向、工作導向、奮斗指向。藍圖已經繪就,部署已經明確,當前的關鍵是全省上下凝心聚力抓好落實,把藍圖變為現實,將部署變成行動。
為學習宣傳好、貫徹落實好大會精神,體現理論與輿論的深度融合、同頻共振,省委宣傳部精心策劃了“‘兩聚一高’在江蘇——智庫專家、媒體老總環省行”活動。來自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省社科院、南京師范大學、南京財經大學、《群眾》、南京市社科院的13位智庫專家與來自新華報業傳媒集團、省廣電總臺、鳳凰出版傳媒集團的13位媒體老總聯袂行動,分別深入全省13個設區市采訪,圍繞如何貫徹落實省黨代會精神,與市委書記或市長進行深度交流,并通過報紙、電視、網絡、手機APP等全媒體形態,對此次“環省行”進行多角度、廣渠道、立體式報道呈現。
“‘兩聚一高’在江蘇”首站南京
走在前列,當好表率,多作貢獻
11月24日,“‘兩聚一高’在江蘇——智庫專家、媒體老總環省行”在南京啟幕。南京市市長繆瑞林,智庫專家、省社科院院長、省區域現代化研究院首席專家王慶五教授,新華日報社社長、黨委書記、新華報業傳媒集團董事長周躍敏,共同就南京如何貫徹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謀劃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行了探討。
精彩語錄
提高首位度、 美譽度和吸引力
周躍敏: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剛剛閉幕。我們三位都是黨代表,親身感受到了省黨代會的盛況。現在宏圖已經繪就,關鍵是落實。省黨代會確立了“聚力創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樣一個主題,南京作為省會城市,如何帶頭示范?
繆瑞林:11月初,南京市第十四次黨代會上,省委副書記、南京市委書記吳政隆代表南京市委做的報告,可以說充分體現了省委的要求。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對南京的發展給予高度關注。省委書記李強到江蘇工作以后,在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先后8次調研南京,要求南京進一步豐富特大城市的內涵,進一步提高作為省會城市的首位度、美譽度和吸引力,同時要求我們在揚子江城市群發展中發揮重要帶動作用。石泰峰省長參加省黨代會南京代表團討論時,著重指出南京要在創新發展、產業轉型、城鄉建設以及民生改善上走在全省的前列,還要走在全國重要城市的前列。在新的5年發展當中,我想用12個字來表達我們的意思:走在前列,當好表率,多作貢獻。
王慶五:南京市黨代會對省黨代會“兩聚一高”目標的對接,我覺得有三個高:高定位,以我國東部中心城市、長三角特大城市來定位南京在全國的發展坐標;高標準,繆市長講了12個字,體現了南京市委市政府和全體南京人民的一種擔當;高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如何去貫徹“兩聚一高”目標的具體要求。
精彩語錄
第一動力 離不開第一資源
周躍敏:省黨代會提出要加快建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和先進制造業基地,南京在這兩個方面應該說都有優勢,是全國最著名的科教中心城市之一,科研機構、人才資源集聚,請問繆市長,我們如何把這些潛在的優勢轉化為創新生產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繆瑞林:南京科教人才資源豐富。從數量上來說,南京53所高校,每一萬人口中大學生數量全國第—,每一萬人中研究生數量全國第二,兩院院士的數量全國第三。但是,到了現今“不創新不行,創新慢了也不行”這樣一個鳳凰涅槃的關鍵階段,我們還有很多差距和不足。在創新驅動戰略實施過程中,南京大有可為。首先是理念創新。第二是創新主體的打造。企業是創新的主體,而我們規以企業數是杭州的1/3,蘇州的1/4。第三,創新的載體和平臺還要加大力度。第四是創新生態的營造。再一個,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六,我們要搶抓國家級江北新區機遇,打造揚子江創新港灣。
王慶五:理念的創新非常重要,只有先進理念的引導,才能夠使所有創新的辦法、手段、政策、機制,圍繞著一個目標來進行;另外,第一動力離不開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但是怎么才能使這個潛在的能力變成現實的圖景,第一資源就是人才資源的'發揮極為重要。
精彩語錄
城市的現代化首先要實現人的現代化
周躍敏:南京的城市定位是現代化國際性人文綠都,現在國家又給了南京兩個新的定位,一個是我國東部地區重要中心城市,一個是長三角城市群中唯一特大城市。國家賦予南京新的歷史使命,南京怎樣才能不負使命?
繆瑞林:對于國家賦予的新使命,我們確實感到重任在肩。但南京也面臨著新機遇,理應發揮更大作用。未來,要充分發揮作為區域中心城市的龍頭作用,進一步增強中心城區的服務功能;進一步強化對外交通,把樞紐功能進一步做大做強,特別要在揚子江城市群的立體交通體系打造上下功夫;江北新區要成為南京一個重要的新的增長極;要營造宜居宜業環境;此外,城鄉要協調發展,留下“記得住鄉愁的地方”。
王慶五:我覺得,南京的發展一定要利用好多重國家戰略機遇。同時,南京既要注重空間布局,也要防止僅僅在攤大餅,立體式的交通要跟上,使我們的城市動起來、活起來、快起來。另外,南京要打好十朝古都文化、雨花英烈精神、山水園林城市這三張名片。
周躍敏:我再補充一點,城市的主體是人,城市的現代化首先要實現人的現代化。我覺得生活在南京的市民必須要有跟這兩個新定位相稱的境界、情懷、素養。
精彩語錄
教育醫療不是靠一個集團化就一化了之的,不能像搞加盟店
周躍敏:省黨代會上,李強書記講了三個口袋,其中,第一個口袋,就是老百姓的口袋。我作為黨代表,在聆聽李強書記報告時仔細統計了一下,整個報告過程中,場內響起了十次熱烈的掌聲,其中有兩次就給了聚焦富民這個話題。我想問:我們如何調動人民群眾“勤奮的手”,鼓勵他們通過創新創業來創造財富;如何揮動政府的“公平之手”,來推進基本公共服務的標準化和均等化?
繆瑞林:富民,最大的潛力還是在創業。這方面我們還有不少差距,有江蘇人重文輕商的傳統意識,更重要的還是政府怎樣進一步簡政放權。第二是就業,政府提供什么樣的就業崗位。我們發展軟件信息產業就吸納了60萬大學生就業。第三是收入,如何千方百計地多渠道促進百姓增收。另外一個問題,政府提供什么樣的公共服務。這幾年,我們在均等化上作了一些探索,但教育醫療不是靠一個集團化就一化了之的,不能像搞加盟店,變成貼牌的買賣。優質資源的總量要提升,服務的品質也要提升。我們馬上要開人代會,今年計劃專門拿出一個章節排出為民辦實事項目。
王慶五:談標準化,我認為首先要對基本公共服務進行科學化研究,這個清單究竟包括哪些內容,每一項有什么樣的指標體系?在現在的發展階段,我們要達到一個什么樣的標準?另外,現在南京對優質學校和優質醫院的需求很多很迫切,如何培養、吸引人才是關鍵。
“兩聚一高在江蘇”系列街拍南京篇:
江蘇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剛剛閉幕,未來五年江蘇的新藍圖已經勾畫。作為省會城市的南京,將變成啥樣?南京百姓們最關心身邊什么事兒?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哪些?“兩聚一高在江蘇”系列街拍第一站走近南京,聽聽來自普通市民們的心聲。
“我希望孩子有個穩定的工作。”一對老兩口說,自己是老南京人,在這個城市中生活了幾十年,現在孩子也已經長大了,面臨就業壓力,希望未來政府能夠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讓年輕人更好就業。
不少已經工作的“小年輕”則期盼薪水越來越高。“工資收入趕不上房價增長速度了!”一位IT從業人員說,希望未來政府5年多多關注南京人的薪酬待遇,老板們也能夠多多發薪水,讓年輕人在南京可以安居樂業。
一些金融從業人員則希望,隨著南京金融行業的不斷發展。在金融監管上進一步加強,讓正規的金融機構得到更好的發展。“政府來搭建一些好的平臺,讓金融行業生機勃勃地成長起來。”
“這些年南京城越來越漂亮,馬路也寬了,越來越通暢了。”也有市民擔憂,長江大橋維修以后,會影響江北人民進城的便利,“希望跨江隧道可以多修幾條,讓我們和城市的距離可以近一些。”
還有剛剛來南京上大學的大學生,他們則希望南京各行各業的產業建設越來越好。一位來自江西的大一學生說:“我希望南京的服裝時尚產業能夠發展起來,我畢業了有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
學習兩聚一高心得體會范文三
12月5日,省委宣講團成員分赴各地區、各高校宣講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
省委宣講團成員、省委副秘書長劉松漢在儀征市宣講。劉松漢從大會的基本情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聚力創新、聚焦富民、今后五年重點任務、全面從嚴治黨等方面,對黨代會精神進行系統、深入的闡釋和解讀。“報告既有深入的理論思考,又有大量的實踐素材。主題鮮明突出,內容豐富翔實。”儀征市委書記張震宇深有感觸地說,儀征將深入學習貫徹省黨代會精神,立足自身實際,及時優化戰略思路,找準結合點,通過一件件大事的落實和推動,落實好省委的各項部署,以大事的干成保障目標的實現。宣講結束后,劉松漢一行還來到儀征真州鎮茶蓬村,與村民互動交流。
“我們應當為黨的事業做些什么?這是一份必須用忠誠之心書寫的答卷。我們應當給全省廣大人民帶來些什么?這是一份必須用富民成果交出的答卷。我們應當在江蘇的發展史上留下些什么?這是一份必須用創新實踐做好的答卷。”省委宣講團成員、省編辦主任俞軍在南京體育學院作宣講報告時說,省黨代會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為江蘇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提供了堅強保證。南京體育學院黨委書記陳國祥表示,報告幫助大家開闊了眼界,深化了理解,提高了認識,為更好地掌握省黨代會精神提供了指導。
省委宣講團成員、省環保廳廳長陳蒙蒙分別在揚州市廣陵區和揚州大學作宣講報告。“江蘇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特點體現在‘高水平’,那么‘高水平’的`內涵是什么?”陳蒙蒙在報告中指出,省委對此給出“六個更”的答案,即經濟發展更高質量、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生態環境更加優美、文化發展更加繁榮、城鄉區域更加協調和社會治理更加完善,這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江蘇標準”。揚州市廣陵區委書記張長金表示,報告在生態方面的論述,明確生態環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重要位置,對廣陵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李強同志在省黨代會上所作的報告對黨委總攬全局、思想建黨和制度建黨、規范黨內政治生活、作風建設、干部隊伍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等作出了全面部署,各項措施講得很深很透很到位,落實要求提得很嚴很實很具體,必將推動全面從嚴治黨邁上新臺階。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把黨代會提出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關鍵是要把各級黨組織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更好地團結全省人民投身到“兩聚一高”的實踐中去。
省委宣講團成員、省統計局局長徐瑩為南京審計大學師生宣講。徐瑩用“四好”——好報告、好班子、好會風、好反響,概括總結大會成果。從全國層面和江蘇層面,闡釋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現實意義。通過大量數據和實例,指出“破除發展的瓶頸制約,迫切需要創新”。南審大師生聽后一致認為,報告用詳實數據對比,展現老百姓對民生幸福的滿意程度與實際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之間存在的差距,揭示黨代會提出“三個口袋”概念的重要意義,幫助讓大家更加深入地學習和理解黨代會精神。
【學習兩聚一高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聚成培訓心得體會04-11
六一高級文案07-28
六一高級文案大全09-26
聚成培訓心得02-04
大學生學習兩會精神心得體會04-21
教師三愛兩維護學習心得體會07-20
朋友好久沒聚的說說11-11
青力冬奧聚力青春征文04-28
畢業后再聚的文案短句(精選215句)08-10
教師三愛兩維護教育學習心得體會范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