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參觀抗日遺址心得體會
71年前,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上,中華民族奪取了抗日戰爭的完全勝利,而先輩們曾為此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參觀抗日遺址心得體會,歡迎閱讀!
【參觀抗日遺址心得體會一】
為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緬懷黨的光輝歷史、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全民國防教育熏陶。6月2日,好第坊居民區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和志愿者赴金山衛抗戰遺址紀念園開展主題參觀活動。
在現場講解員的帶領下,大家參觀了抗日主題石雕壁畫、中心雕塑、“十月初三慘案”記事碑墻、抗日故事紫砂浮雕壁畫、被害鄉民紀念墻、古城墻遺址和日軍碉堡、警世鐘亭、金山衛城南門侵華日軍登陸處碑。
隨后黨員們還認真參觀了金山衛抗戰史料館。史料館以“牢記歷史、珍愛和平”為主題,按時間順序分為四部分,即戰火初燃硝煙起、血雨腥風戰淞滬、同仇敵愾捍山河、眾志成城得勝利;通過大量史料和實物,反映了中國軍民尤其是金山地區軍民頑強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史實。日本侵略軍的鐵蹄踏過金山,金山軍民奮起抗敵,無數同胞慘遭屠戮。這段慘痛的歷史,如今回想起來,仍覺歷歷在目。
黨員們在每一幅雕塑、每一件展品前駐足凝視,互話感悟,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戰爭仿佛就在我們眼前,感受到了不一樣的精神洗禮。通過參觀學習,大家紛紛表示要以史為鑒、往事不忘,要將抗戰前輩們頑強拼搏、忠誠愛國的精神牢記心間,要時刻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體現一名共產黨員的價值。
【參觀抗日遺址心得體會二】
繼2016年4月9日,北京師范大學2015級法碩第一、第二和第三黨支部組織參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和盧溝橋抗日遺址學習教育活動后,三支部第二小組的黨員同志們攜手支部其他同志共同進行了學習心得交流活動,以更好地理解歷史,體會抗戰精神,從而銘記警鐘,切實踐行青年責任。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抗日戰爭紀念館,承載著那場讓多少中國人都不堪回首的戰爭,多少個春秋已經過去了。但在那場戰爭中,正義與邪惡、理智與狂熱,均展現得淋漓盡致,留給后人恒久的思索。盧溝橋你是否還留著被戰爭碾壓過的痕跡?舊舊的宛平城你是否還記得那年的硝煙?戰爭災難是一面鏡子,也是一部歷史教科書,需要后人反觀和閱讀。在這樣的日子里,我們不禁深深的思考,拿什么去紀念我們的抗戰勝利?我想應該尊重和正視歷史、提高警惕,珍惜和平,發憤圖強。
凝望著歷史,聆聽著盧溝橋的故事,抗戰歷歷在目,群英栩栩如生,大家心中留下了對英雄無限的崇敬。當走在這座見證了中華民族百年風雨的古橋上時,我們再次接受了心靈上的洗禮,大家再一次深刻感悟到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艱苦卓絕。
緬懷歷史是為了更好地培養我們不忘國恥,增強堅決身體力行豐富自身建設祖國的信心和決心。歷史的戰火雖已消散,但愛國熱情卻被一代代熱血青年不斷傳承。
踏上盧溝橋那已然跌宕不平的橋面,注目于橋欄上隱約可見的戰斗痕跡,我們感慨萬端。中華民族歷經了無數坎坷磨難,卻依舊在槍林彈雨和戰火 硝煙中昂然不屈,終于迎來了勝利與和平的曙光。 昔日無數英雄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悲壯的歷 史更彰顯出今日的來之不易。銘記史,我們更加珍 惜當下的和平。“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更要盡一己之力維護和平與穩定的環境,使和平成為未來世界永恒的主題。
宛平城安逸祥和,彌漫著淡淡的商業氣息,盧溝橋上兩排石獅靜靜地佇立,守望如今繁華盛世。然而流逝的時光和游人的歡聲笑語難以沖淡歷史的沉重感,不能忘卻當年中華民族曾面臨分崩離析的危險,無數抗日英雄揮灑熱血保家衛國。在和平年代的我們,理當銘記歷史,不忘國恥,珍惜英烈們用生命換來的這一切。滄海桑田的變換抹不去歷史的烙印,那些亙古的記憶燈塔為后人指引前行。今天,作為華夏兒女,我們當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參觀抗日遺址心得體會三】
五四青年節前夕,我們有幸來到平度大澤山抗日戰爭紀念館重溫紅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平度抗日戰爭紀念館位于大澤山高家民兵聯防遺址處,前身是建于1962年的高家民兵聯防抗日斗爭史展室。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盧溝橋事變,中國守軍奮起抵抗,抗日戰爭爆發。平度作為膠東半島的西大門,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抗戰八年,有著光榮傳統的平度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展武裝斗爭,堅持統一戰線,創建了大澤山、河里套、高平路一帶抗日根據地,展開游擊戰、地雷戰、麻雀戰,給敵人以沉重打擊。
平度的抗日斗爭是抗日戰爭敵后戰場的縮影,是膠東抗戰的重要組成部分,英雄的平度人民,以頑強戰斗、英勇犧牲的精神,為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作出了卓越貢獻。展廳分“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抗戰時期平度抗日斗爭”、“平度大地燃遍抗日烽火”、“奪取抗日戰爭最后勝利”、“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五個部分。展出照片300多幅,實物120 余件。
回顧歷史,我們看到了侵略的可恥和戰爭的殘酷。仇恨也許可以化解,創傷也許可以彌合,但歷史的教訓不能被忘卻。同時,我們紀念,但決非只為不忘卻。抗戰精神是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紀念抗日戰爭正是為了要用抗戰中所表現出來的這種偉大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勵和動員全國各族人民和海內外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努力奮斗。
自1921年7月建黨至今,歷史證明了我們的黨是正義的、先進的、無私的。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黨不僅是抗戰中維護民族團結的光輝旗幟,而且是今天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光輝旗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五四精神歷久彌新,法院事業催人奮進。作為人民法院大家庭中的一員,我倍感光榮,也深知責任重大。九十余年前,“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吶喊,喚醒了沉睡千年之中國。當目光穿越歷史的峰巒,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他們年輕的呼吸。作為現代中國的青春記憶,“五四”,不僅承載著厚重的歷史積淀,更蘊含著發展變革的時代強音。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王勝俊曾經深情寄語法院隊伍的青年一代:“青年干警是人民法院的主力軍,代表著人民法院的明天,代表著人民司法事業的未來。希望大家刻苦學習、勤奮工作,知行合一,努力爭做踐行‘公正、廉潔、為民’司法核心價值觀的模范,努力爭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建設者和捍衛者,努力爭做一個無愧于黨、無愧于國家、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法律、無愧于時代的大寫的人。”我們必定不辜負王勝俊院長的殷切希望,不辜負法院領導的良苦用心,深入學習紅色精神,提升自身思想境界。
作為司法機關的青年干警,我們應該本著謙虛、謹慎的態度,樹立共產主義理想,遵紀守法、求真務實,繼續發揚以“不畏強暴的拼搏精神,舍身救國的奉獻精神,統一抗戰的團結精神,堅持到底的自強精神”為主要內容的“抗戰精神”,努力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司法為民,時刻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把每一項本職工作做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培養,不辜負單位領導和同事的關心和幫助。把人民放在心里,把國家放在心里,時刻牢記黨的宗旨,堅定不移跟黨走,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把我國建設成為民主、富強、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努力奮斗。
【參觀抗日遺址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參觀畫展心得體會 畫展參觀心得體會02-17
《抗日戰爭》教案07-12
參觀心得體會12-18
參觀的心得體會04-15
抗日調查報告02-25
抗日調查報告08-25
參觀酒廠心得體會04-18
參觀史館心得體會04-18
參觀銀行的心得體會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