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的心得體會
我們心里有一些收獲后,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于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么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新征程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新征程的心得體會1
古語有云:“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回顧中國近代發展史,其中最濃厚的一篇是這個曾經落后的、飽受帝國主義欺凌的、半封建社會的國家,如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一步步走向繁榮昌盛的故事。
我們不會忘記1921年7月23日這一天,我們也不會忘記嘉興的南湖,以及南湖上那條小游船,因為就是在那碧波蕩漾的南湖上,就是在那條小游船上,就是那十幾個來自天南海北的年輕人,他們穿過無邊的黑暗,躲過追逐的槍炮,艱難而又執著地舉起了拯救中國命運的火種,為中國指出了一條光明而又充滿希望的道路。從此,奮勇的中華兒女萬眾一心、披荊斬棘.....當鮮花代替了和平,當我們的天空不再有槍聲回蕩,當我們的.家園不再經受炮火的洗禮,我們是否還能夠想到那些把牢底坐穿的先驅者、那些帶著鐵鐐蹣跚步行在長街的革命者,那些倒在血泊中的黨員以及那些為著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而犧牲的人。
我們的先輩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動人的正氣之歌、民族之歌,透過這一曲曲蕩氣回腸的旋律,我們所看到的不是狹隘的利已主義,也不是無恥小人的蠅營狗茍,而是作為一名黨員為了民族和人民的事業勇于獻身的忠誠和坦蕩。在這種精神面前,我們所感受到的不僅是對革命先輩的崇敬,對一段歷史的緬懷,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和神圣使命的召喚。今天,我們的祖國像一棵蒼勁的青松,在經歷了100年的風風雨雨之后更加傲岸挺拔。
于我個人而言,我踏入公安機關隊伍輔警行列后,當褪去了工作之初的新鮮感和崇拜感,現實的無奈如洪水般無情襲來,作為一名內勤輔警,我每天被淹沒在會議信息、會議紀要及解決一堆堆凌亂、瑣碎的事情當中,抽不開身,當初的理想變成了“遺失的美好”。我開始迷茫、開始猶豫、開始抱怨,這還是我想要的狀態嗎?但當我靜下心來細細回想的時候,我依然覺得這條路是我無怨、無悔、無憾的選擇,我依然深信每個崗位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只因我身穿那身藏青藍,深知它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路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我相信只要端正對待這份工作的.態度,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不斷提高充實自己,我也能走出一條不一樣的精彩人生路。
這看似是一個終點,實則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起點。作為生活在社會主義新中國里的九零后,更是作為一名輔警,明白自身的使命和擔當變得尤為重要。時代要求我們在實現中國夢的時候去學習前輩的發展歷程,理解前輩的精神,才能站得更穩,走得更好,才能不辱使命,沿著前輩開辟的道路,砥礪前行。
新征程的心得體會2
今天,我與三中相遇。整潔的校園,令人愜意;優美的環境,沁人心脾。感覺中一種幸福的馨香蔓延,直覺告訴我這就是自己該來的地方。作為一名剛剛跨入三中校門的新教師,我很榮幸地成為三中教師隊伍中的一員,開始了自己人生中一次新的征程。學校領導為了使我們新教師盡快適應教學工作,特地為我們進行了為期三天培訓。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受益匪淺,感觸頗多。下面就這幾天以來的培訓談一下心得。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就要耐得住寂寞,刻苦學習,認真思考,認真研究,努力用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技能武裝自己的頭腦。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就要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開卷有益,要有讀萬卷書的決心。讀書要做好筆記,寫好讀后感,談一下自己讀書的收獲和心得。讀書的過程就是新教師不斷成長的過程。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就要有團結互助的團隊精神。學校就像一艘在大海上航行的船,只有所有員工共同努力,共同向著同一個目標劃漿,這艘大船才能更好更快地駛向成功的彼岸。
教師是陽光下最光輝的.職業,我要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多思考,多反思,多總結,力爭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我們有著滿腔的熱情,有著無盡的耐心,有著對這份神圣工作無比的熱愛。學校的優良傳統為我們每個人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學校的優秀作風為我們的進一步完善提供了向上的階梯。我們要立志攀登,永不放棄。學校成就了我們的發展,我們要締造學校的輝煌。讓祖國的每一朵花在我們的精心培育和照顧下,都開放地更加燦爛,更加熱烈,最終結出累累碩果。個人,家庭和社會都將受益無窮。這是我們的期待,更是我們的目標。相信學校,相信自己。團結互助,不斷學習。最終的勝利一定屬于我們。
新征程的心得體會3
聆聽了黨的十九大報告,深感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路上,前途光明、任重道遠。作為一名新時代的老年教育工作者,我們更要認真領悟報告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必須全面貫徹執行黨的老年教育方針,按照學校的辦學理念、教學大綱,努力提高自身素養和教學質量。
中華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互相包容、互相滋養,它使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具有鮮明的中國風格。我們的老年教育在蓬勃發展中注重尊重科學的發展規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展示中國文化底蘊和藝術修養,讓老年朋友們老有所學,對生活充滿希望,形成老有所樂的'濃厚氛圍,彰顯出老有所為的價值力量,用最好的精神風貌唱響新時代、追逐幸福夢,共同繪就最美夕陽紅,實現老年大學高質量發展,以實際行動歌頌黨的十九大精神,弘揚繼承發展中國傳統文化。
新征程的心得體會4
“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那新時代,高舉旗幟開創未來……”每當我聽到這激動人心的歌,我的心都激情澎湃!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生活真的好起來了,我們的祖國真的.強大起來了!
這一天,我隨著父母去鄉下奶奶家看望她。去的時候,我的心情還很忐忑,上一次去奶奶家時,是兩年前了。奶奶住在農村,家還很貧困,住在破舊的磚瓦房中。現在聽說農村的生活好起來了,我還真有點兒不相信呢。這不,我隨爸爸媽媽去看望奶奶,看看農村是不是舊貌換新顏,人民富起來了呢?
一路上,我來后念叨著:“快到了,快到了……”突然,汽車在一座漂亮的房子前停了下來。
“怎么了?”我疑惑地問,這么漂亮的房子,肯定不是奶奶的房子。
“到了!”媽媽笑著說。
“到了?”說著,我仔細地看著這棟漂亮的房子,簡直可以和城里的房子媲美。不會吧,奶奶家變化得這么快!
這時,這棟房子的門開了,從里面走出個笑容滿面的老人。我定睛一看,這不是奶奶嗎。我高興地撲向奶奶。奶奶笑著撫摸著我的頭:“來,快進來啊。”
說著,把我們招呼進房子內。
“哇!”剛進屋,我就被這雪白的墻壁,干凈的地板,漂亮的家具吸引住了。“這么好!”我目瞪口呆地說。
奶奶微笑著說:“是啊,如今農村也富了,家里能有這么好的東西,黨的政策好哇!”我也堅定地點點頭。
我來到了奶奶家的禮物,又驚奇地愣住了:屋里竟然有一臺嶄新的電腦,跟我家的簡直不相上下。看著我疑惑的表情,奶奶又樂開了花:“這是今年家電下鄉時買的,黨真是為我們老百姓做了件實事,大好事啊!”我望著奶奶那興高采烈的神色,也笑了起來。
這時,奶奶從屋里的柜子里拿出一件東西。我定睛一看,原來是100元錢。奶奶笑呵呵地說:“這是這個月我拿的‘養老金’。”“‘養老金’?”我又迷惑了:“奶奶從來沒上過班啊!”奶奶簡直笑成一朵花:“現在,我又趕上了黨的好政策。現在政府給我養老呢。現在的生活真是好啊。”
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心里想:“黨真是事事為我們人民著想啊。”想著想著,又笑了……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共產黨辛勞為民族,共產黨他一心救中國……”這首熟悉的歌又在耳邊響起。我堅信,在黨的領導下,我們會生活得更好,更好;我們的祖國會更強大,強大……
新征程的心得體會5
7月15日,我隨同三饒分局的同事一起參觀了八一廣場和江西革命烈士紀念館,作為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實踐學習活動,以下是我在參觀過程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我們首先參觀了八一廣場。作為南昌乃至江西省政治、文化、經濟活動的重要場所,八一廣場伴隨著南昌走過了半個世紀的風雨歷程,承載了南昌這座英雄城厚重的歷史。
人民廣場始建于1953年,即今天的八一廣場。當初的南昌是一片由革命烈士鮮血染紅的土地,而今天的南昌到處一片繁榮祥和的景象。在八一廣場,有牽著手曬太陽的老人,有帶著小孩放風箏的家長,有嬉戲的兒童。如今我們的幸福生活是一代代的革命烈士們用鮮血換來的,我們有什么理由不珍惜呢。
參觀完八一廣場,我們又來到了江西革命烈士紀念堂,懷著非常沉重的心情,回顧了中國一段段艱苦奮斗的近現代史。江西革命烈士紀念堂按照革命歷史時期順序,分為6個部分,10個專題,收藏了2412名著名知名烈士檔案資料,重點展示了1500多名著名的英雄事跡。中國的民族解放運動和民主革命運動在一代代共產黨人的浴血奮斗中艱難進行著,但他們從來沒有放棄過希望,在我們無法想像的異常惡劣的環境下與敵人展開不屈不撓的斗爭,沒有他們生命的付出,決不會有革命的勝利,決不會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現在的社會幸福快樂,我們不僅能吃飽而且還能吃得營養,不僅有足夠的衣服穿,而且穿衣還講究潮流時尚,我們有發達的信息系統,有良好的教育環境,可我們依然有沒完沒了的`抱怨,抱怨生活不夠愜意,在偶爾的幾次失敗后自暴自棄。讓我們想想跟我們年紀相仿的生活在不和平年代的劉和珍,劉和珍生于貧民,自小吃苦耐勞,在她以優異成績考入女師大英語系后,由于她思想進步,成績優異,被大家推選為女師大學生自治會主席,
并組織和參加了婦女運動史上著名的女師大風潮,即驅楊運動。之后在“外搞強權,內除國賊”的斗爭中犧牲在敵人的槍口下。為哀悼劉和珍,魯迅先生曾親作《紀念劉和珍君》一文,高度贊揚劉和珍是“真的猛士”,是“為中國而死的青年”。對比之下,我們還有什么資格對現實不滿呢,還有什么資格抱怨所謂的“失敗”呢。
歷史是一面映照現實的明鏡,也是一本值得我們思考感悟的教科書。生長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應該牢記我們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才不會辜負先烈們用生命換來的和平和民主。
新征程的心得體會6
翻開中國近代史,處處浸透著滄桑和磨難,充滿了屈辱和抗爭。當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撞開了古老中國的大門,從此,在這片美麗的國土上,財富任人掠奪,文化任人摧殘,人民任人宰割。在這個苦難深重的中國,一個偉大的政黨誕生了,她就是中國共產黨。
為了新中國的解放,為了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黨的無數優秀兒女們,拋頭顱灑熱血:董存瑞手持炸藥包在敵人的碉堡下拉響了導火線; 邱少云為了不暴露目標在烈火之中紋絲不動;黃繼光面對敵人噴火的機槍口,英勇的撲了上去……還有許許多多的無名英雄,他們無私奉獻,只希望祖國能夠和平安康,這正是中國共產黨精神的濃縮!共和國的旗幟正因為有了他們的熱血和忠心而更加鮮艷,他們以自己的行動證明黨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他們實際行動譜寫出感人至深的黨的贊歌。
奧運圣火的余溫尚存,神七飛船的英姿還在,完美的上海世博會讓世界刮目相看,汶川重建,百姓安居,西部開發,暮然回首,感慨萬千,100年的.烽火歷程,100年的風風雨雨,100年的輝煌業績,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正確的指引下,我們正唱著春天的故事,昂首跨越新的世紀。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90后醫護工作者、志愿者奮勇向前。共產黨員沖鋒陷陣,普通民眾大力支持,他們堅定無畏、大愛無私是中國共產黨精神的集中縮影。展現了“奮勇向前,燃青春之火”的中國精神;凝聚了“勒痕紫紅,身影偉岸,共克時艱旗漫卷,舉國合力山河艷”的中國力量;挺起了“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中國脊梁;彰顯了“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中國擔當…
今天,朋友圈都被喀喇昆侖那場英勇的戰斗刷屏了,年輕的戰士們用青春和熱血守衛著這片熱土,誓死捍衛是他們最崇高的使命以及最堅定的信念。那作為少先隊員的我們該如何做呢?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我們要以建設一個更加繁榮富強的中國為我們的使命和擔當,為中國添上絢麗的一筆;讓我們用自己的熱血書寫絢麗的中國夢:讓我們用自己的傲骨鑄成中國龍的脊梁。讓我們將黨的可貴的精神一直發揚下去!做黨的好孩子,共產主義的接班人!“此生無悔入華夏,來生愿在種花家”!
新征程的心得體會7
我們將看到全新的2022,在這一年里我們將喜迎黨的二十大,雖然是將來時,但是我們卻已遇見了那一幅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激勵我們勇毅前行。
“1921年七月,中共一大由于遭到上海法租界的騷擾,毛澤東、董必武等人不得不在船上進行中共一大會議……”解說聲在教室里回響,大家全神貫注地看著。這是學校為了讓我們更好地了解黨史,特意推出的紀錄片《筑夢路上》。
十幾集中,帶給我震撼的有很多。而最令我無法忘記的,是“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時的情景。那時,大家滿面春風,還有人因過于激動而落淚。那一刻,我這個局外人的心中也充滿了難以抑制的激動和欣喜。為什么呢?因為這意味著,中國的恥辱印記正被消除,取而代之的,是民族的復興,榮耀的開始。
大家都聽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吧!一句話震撼天下,氣沖斗牛;這句話是著名的經學,史地、音韻學家顧炎武所說的,他在游歷中,還非常重視第一手資料的搜集和整理。他手不釋卷,刻苦攻讀,終于積累了豐富的'知識,顧炎武憑著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在眾多學術領域非凡,開啟了一代樸實學風。他勤奮努力,刻苦鉆研的學習精神深深地激勵著莘莘學子砥礪前行,更深深地震撼著我們,正如我們的共產黨。
回首過去,我們感慨萬千,立足今日,我們胸有成竹;展望未來,我們信心百倍,作為新時代少先隊員,我們要遵守郭榮輝爺爺的教導,共創屬于我們的美好明天!
新征程的心得體會8
繼《關于進一步激發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下發后,李強書記近日在組織工作會議上以“充滿激情、富于創造、勇于擔當”闡釋了新時達上海干部特質。
十二個字雖然簡短,卻透露著黨和國家對上海新時代干部的殷切希望,包涵著人民群眾對上海新時代干部的深切期盼。正是40年來上海堅持改革發展、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的歷程,才誕生了“新時代上海干部特質”,這些特質也緊密貼合了當前上海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全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的需要。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正新時代黨的建設的首位。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我們應當努力使自己成長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干部,努力達到這十二個字的要求。
一是要敢于擔當。任何時期,身為人民公仆的我們都應當樹立“責任重于泰山”的堅定意識,在新時代下做到奮發有為、振奮精神,敢于迎難而上,對大是大非敢于挺身亮劍。堅持沉下身心,多聽多看多學,在實踐中、困難中求成長、求歷練,始終不斷完善自身,促使自身得到長足進步與發展。
二是要敢于作為。“充滿激情”意味著干事創業要有“精氣神”。改革前行的步伐,需要年輕干部充滿激情活力、敢想敢闖敢干,學會運用創新思維,用發展著的眼光和思維,探索出新的發展道路,充分發揮自身學識和眼界經歷,不斷增長知識、砥礪品質,干出年輕人的蓬勃的朝氣和風采。
三是要心系群眾。為人民服務是我黨不變的`宗旨,“俯首甘為孺子牛”是公仆的名片。我們要始終保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作風,時刻保持進取心,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不斷縮小自身的能力素質與為民服務水平間的差距。結合“大調研”工作,真心實意地想群眾之所想、幫群眾之所需,不斷解決人民群眾最急、最盼的問題。不因前路艱險而打退堂鼓,不畏道路荊棘而退避三舍,始終做到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在實踐中保持前進的動力與進取心。
新征程的心得體會9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開宗明義,明確了8900多萬共產黨員的歷史使命與責任擔當。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始終是為人民服務,帶領全國人民走向美麗新生活。
一、走向新征程,要不忘初心。
初心,就是最初的本心,為了人民幸福美好生活而不懈努力的決心。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轉變成為今天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主義新國家,xx年的風雨歷程,中國共產黨都牢記使命,不忘初心,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懈奮斗。
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一帶一路”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的開創,使得中國同周邊國家越發緊密的聯系起來,各國間經濟、文化的頻繁交流,帶動了沿線地區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眾多的`就業崗位,解決了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使得“一帶一路”沿線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要把“一帶一路”建設成為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正是這一理念的提出,更是極大地鼓舞了沿線國家以及人民的熱情,為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友好交流提供了穩定平臺。
著十九大的召開,十九大精神貫穿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帶領全國人民走向新的征程。所謂新征程,就是走向富強民主文明的現代化強國,要繼續發揚十八大以來的“大國精神”、“工匠精神”;繼續鼓勵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全面提高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優化體制機制改革,全面從嚴治黨。在優秀共產黨的帶領下建設美麗中國。
二、走向新時代,要為人民謀福利。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色,中國的新時代,就是繼續走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強國道路。十九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召開的一次重大會議。會上明確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此時,為人民群眾謀福利就成為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大部分群眾得到脫貧,在共產黨的帶領下,再奮斗個幾年,到20xx年小康社會將全面建成。從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為人民服務就是黨永遠不變的宗旨,如今我們要走向新的時代,新的征程,更要為人民服務,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現代化強國。
現在,我國已經進入了新的時代,走向了新的征程。十九大之后,中國將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始終堅信,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一定會越來越好,讓我們拭目以待!
新征程的心得體會10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但是,我們中國共青團卻是黨的根基和土壤。中國共產黨人是在千千萬萬的共青團員之中選拔而來,是最純粹、最純潔的革命力量。
我們中國青年,都積極向往我們的黨、我們的團,我們積極跟隨黨的步伐,學黨史、悟思想。我們每周一都會積極進行青年大學習,跟隨優秀組織的步伐,積極進行網上主題團課的學習,將自己的思想積極地與黨組織靠攏。積極學習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了解我們黨是如何由幾十人、幾百人的`小組織達到幾百萬、幾千萬人的大黨;了解我們黨是如何拋頭顱、灑熱血,如何勇敢面對侵略者的長槍大炮,維護我們的國家主權;了解我們黨是如何有遠見博識,積極爭取國家領導權,帶領我國人民由農業大國變為工業大國;了解我們黨是如何一步步研制原子彈、氫彈、人造衛星;了解我們黨是如何促進文學界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我們的黨是一個極為優秀的政黨,是我們當代青年人應當積極靠攏的優秀組織。我們的黨在百年的發展歷程之中,留給我們的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等精神;有為人民服務的忠心宗旨;有前瞻遠矚的積極預見;有不畏強權、勇于自我革命的勇氣。
我們新時代的青年,應該愛黨敬黨,培養自身的愛黨愛國情懷,傳承紅色優秀精神。作為祖國的新生代,我們依然需要堅持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寶貴精神。我們需要居安思危,當今的中國雖已越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我們依然不能停下發展的腳步。中美貿易戰就是給我們的一個最大的警鐘,只有不斷發展不斷創新,我們才不會被這個迅猛發展的世界所拋下,才有資格和能力與我們所面臨的“敵人”對抗,才能不會為別人彎下腰;我們依然需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使命,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人民群眾是我們發展的堅強后盾,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我們前進的目標和動力,我們為了人民而發展,我們也依靠人民而發展;我們要有超前的預見性,要居安思危,只有如此,我們才會有勇敢面對未來的勇氣和毅力;我們要不畏強權,堅持潔身自好,堅持自我革命,積極發展自身,時時刻刻做好為黨為國獻身獻力的準備。
人至百年,卻是老矣;團至百年,恰逢風華正茂;作為共青團的一員,讓我們積極學習好科學文化知識,將來為團、為黨、為國效力!
新征程的心得體會11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于20世紀20年代,前身是由經受五四運動洗禮的共產主義者發起組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青年團”。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幫助和關懷下,中國青年團組織在動蕩時局中逐步發展。今年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的100周年,100年來,一代又一代青年用青春和熱血書寫了載入史冊的壯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