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模工匠心得體會通用
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你想好怎么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勞模工匠心得體會通用,歡迎大家分享。
勞模工匠心得體會通用1
什么是不簡單,把一件簡單的事情成千上萬遍的做好,就叫不簡單。我們身邊的勞模就是這樣的一群人,他們的崗位可能很平凡,每天從事的可能就是一些很普通的工作,但就是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逐步積累中,不斷地實踐,不斷地摸索,不斷地改進,最終在平凡的崗位中創造出不平凡的工作業績,勞模的光榮稱號就是對他們腳踏實地,不斷進取的最真實的褒獎。一個人干什么并不重要,關鍵是你在這個行當中干的怎么樣。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得有自己的目標、理想與抱負。并為此能夠堅持不懈的去努力。通過對勞模事跡的學習,我們很容易就能看出他們一步一步的成長軌跡,支撐他們不斷前進的動力就是對自身工作的熱愛和對企業的忠誠。員工就像一顆種子,而企業就像一片土壤:再好的種子沒有適合的土壤,他可能永遠只是一顆種子,即使勉強的發芽,倔強的生長,也不可能有長成參天大樹的一天;反之,再肥沃的土地,如果沒有一顆健康的種子,土地也僅僅只是一片不毛之地,隨著時間的流逝,最終可能變成一片沙漠。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員工的努力,員工的'成長離不開企業提供的舞臺。
人生沒有目標,就會隨波逐流。所以,要樹立明確的目標,明確目標的意義就在于給自己一個前進的動力和方向,同時努力實現它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一個人只為了薪水去工作,其結果最大的受害者正是他自己。他只會在繁瑣而機械的工作中迷失自己,麻木自己,根本不可能實現自己最初的理想。即使他日后再怎樣地奮起直追也不能補償他所蒙受的損失。
勞模的事跡告訴我們,太陽雨就是一片沃土,只要你是一顆健康的種子,只要你能腳踏實地,有不斷進取的決心,你的人生將會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平凡并不可怕,只要有一顆不斷進取心,只要堅持,就會有成功的一天。
勞模工匠心得體會通用2
又到五一勞動節,新的一批勞模和先進受到國家表彰。受表彰的都是各個領域的精英和有國民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的人,這些辛勤勞動者理應當受到全民和社會的尊重,因為勞動奉獻者永遠是社會的脊梁。
各行各業的勞動模范詮釋了勞動創造的豐富內涵,激發出砥礪奮進的精神力量,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全社會都應該尊敬勞動模范、弘揚勞模精神,讓誠實勞動、勤勉工作蔚然成風。
勞動奉獻光榮,奮斗創造偉大。人類歷史是勞動創造的,社會是勞動創造的,無論過去和今天,還是將來勞動都是人類的屬性和主要活動。只有勞動和奮斗,才能推動社會進步,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讓社會更美好,生活更幸福,人生更美麗。
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干出來的。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無論是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時代進程,還是實現人生夢想,都離不開勞動和奮斗。完成“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靠的是全國人民的勞動創造和奉獻,夢想成真需要實干苦干。
民族需要精神,社會需要脊梁。勞動奉獻者和為理想而奮斗者是全社會的脊梁,勞動模范都有平凡而感人的事跡,全社會需要弘揚愛崗敬業、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弘揚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時代精神,營造全民熱愛勞動、勇于創造、不斷奮斗、追求幸福的氛圍,引導青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勞動觀,入黨志愿書勤勉為人、勤奮做事,通過勞動創造磨練意志,建功立業。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行而實現現代化強國,所有社會勞動群眾都是主體,要與時代同步,不斷提高勞動技能和素質,以主人翁的擔當,爭做有智慧、有技術、能發明、會創新的勞動者,在服務國家和社會的同時成就自己,書寫精彩人生,以十足的熱情釋放更大的能量。
勞模工匠心得體會通用3
憶起勞模,跳出腦海的是胸佩大紅花的五十年代的勞模:王進喜、時傳祥,他們意志頑強、干勁沖天,他們對待工作滿腔熱情,兢兢業業,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他們是勞動人民中的楷模。說起勞模,我便想起了我的母校,想起了那里的兩位老師:莘塔小學的袁云美校長和陳彩虹老師,他們樸實、敬業,把自己全部的愛灑向了孩子,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奉獻給了教育。他們是我們教師隊伍中的楷模,也是我們廣大教師學習的榜樣,學習他們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崇高精神,學習他們為人師表、誨人不倦的師德風范,學習他們關愛學生、言傳身教的優秀品質,努力爭做一名“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幸福教師。
記得第一年工作的時候就是和陳老師一個辦公室,在工作的每一個細節中她總是用她的言行潛移默化的感染著我們,告訴我們每一個新教師:師愛為教育之本,要以一顆真誠的愛心去澆灌每一棵幼苗。所以對于班內的后進生,她從不言放棄,為了讓一名內向的男孩能像其他孩子一樣快樂地學習,她放棄了休息時間,陪孩子玩,跟他聊天,又進行家訪,爭取家長的配合;為了能讓班內近十名學習后進的學生摘掉后進的'帽子,她想盡辦法,為他們調座位,配備小老師,抓住點滴進步不斷鼓勵……
陳老師把愛無私地給了孩子們,卻很少顧及自己的身體。那一年,她突發腰椎盤突出癥,為了不影響孩子們的學習,病情剛有好轉,她就回到了課堂。站著,站著,有時腰會突然沒力,她就趴在講臺上為學生上課;坐著,坐著,被腰椎壓迫的神經會脹痛難忍,她就躺在兩個椅子上為學生批改作業。這一年的畢業考試,她所帶班級的語文成績全校第一。而她的腰椎卻因沒有得到及時治療而落下了病根。骨關節的消炎藥已成為她的隨身常備藥,每次腰痛病發,就吃上一片,頂多再睡上一會兒,卻從不耽誤學生半節課。陳老師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愛學生是教育之本,愛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有愛才會有真正的教育。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用心經營教育,用愛溫暖童心,引領孩子沐浴陽光,引導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愛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幸福生活。親愛的老師們,讓我們在勞模精神的引領下,做一名幸福的人民教師。
勞模工匠心得體會通用4
輾轉入夏的五月,是世界勞動者的節日。勞動很光榮,是一代代中華人民用自己的辛勤勞動換來了我們的美好生活。在我們海門,也有著不少勞動模范。其實,對我們而言,這些勞動模范看來是很遙遠的,但是,他們中的.一些人也是像我們一樣的普通人,可他們心中有愛有理想,也勇于奉獻。
這些勞動模范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國家、為人民做出了貢獻,例如“南通市勞動模范”張建偉,他是一名志愿環保站站長,早在初,自愿當起了義務保潔員。后來,再不是他獨自一人當志愿者,他還帶動起身邊的鄰居朋友、家人親屬。再后面,這只隊伍逐漸壯大,隊伍里有著形形色色的人,有家庭主婦、老師、學生、集團老板……其中最大的可達70多歲,他們清理的陸地、河道上的垃圾不計其數,也逐漸擴開到其它范圍。
張建偉的模范事跡告訴我們,即使是小人物,也能蘊含著巨大的能量,下面這位“勞模”的事跡也同樣如此。
如今年歲已達67歲的湯子康出生農村、成長于農村,但是現在的他已多次給研究生授課,可以說,他是幸福的,但是幸福并非是白得來的,而是他奮斗而來的,他為我們祖國焊接機器人領域做出了貢獻,而他手下制造出的機器人,是“純中國血統”,而且,其質量也比國外的好。正是他,創造了正余這座“機器人小鎮”,他告訴我們,我們的生活,一切都要自己去奮斗,去拼搏,不能靠他人,而且要自信大方,不能唯唯諾諾。
我們應該向這些勞動模范們學習,學習他們身上的工匠精神,學習他們身上的大國情懷,不僅是為了小家,更是為了大家。希望我們能夠不辜負這些勞模的期望,努力學習,爭取成為國之棟梁。
【勞模工匠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踐行勞模工匠精神爭做教育領航人心得11-25
勞模心得體會05-23
學習勞模心得體會05-16
勞模精神心得體會06-01
學習勞模心得體會范文05-16
勞模精神精神心得體會05-23
勞模精神心得體會范文06-08
工匠精神心得體會02-08
《大國工匠》心得體會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