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工匠精神》心得體會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弘揚工匠精神》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弘揚工匠精神》心得體會1
“工匠”是技藝精湛的人,在歐洲,德國的學徒傳統培養了最優秀的工匠、瑞士的頂級名表都是工匠一個零件一個零件打磨而成的。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極致的精神,并且專業、專注。
在這個“商人精神”橫行的年代。個人和企業都面臨巨大的生存挑戰。比如一些以山寨產品為主的企業,在外部環境好的時候,企業可以生存,一但外部環境變的惡劣,企業很容易馬上倒閉。
企業的核心因素是人,而脫離了這種困境的途徑是培養企業的“工匠精神”。工匠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他們在享受產品在手里升華的過程。其他企業熱衷于“圈錢—做死某款產品—出新品—圈錢”。而打造“工匠精神”的企業卻在從另一方面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看著自己的產品在不斷改進、不斷完善,最終以一種符合自己嚴格要求的`形式存在。
工匠用的工作獲得金錢,但工匠不為錢工作。一個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態度的表現,一生的職業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
工匠精神并不是舶來品,《莊子》中就有記載了一個“庖丁解牛”的故事。
廚師給梁惠王宰牛。他的手所接觸的地方,肩膀所依靠的地方,腳所踩的地方,膝蓋所頂的地方,嘩嘩作響,進刀時豁豁地,沒有不和音律的。
梁惠王問:“你解牛的技術怎么竟會高超到這種程度啊?”
廚師回答說,他憑精神和牛的接觸,而不用眼睛去看,依照牛體本來的構建。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節。十九年了,他的刀刃還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一樣鋒利。
廚師還說:每當碰到筋骨交錯很難下刀的地方,他就小心翼翼地提高注意力,視力集中到一點,動作緩慢下來,動起刀來非常輕,霍啦一聲,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開了。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訴人們一個道理,做任何事要做到心到、神到、就能達到登峰造極、出神入化的境界。看看瑞士名表,將一項技術發揮到極致,頂級品質造就了頂級品牌。
工匠之行在行動中體悟修行的樂趣
工匠精神不是口號,它存在于每一個人身上,心中。長久以來,正是由于缺乏對精品的堅持、追求和積累,才讓我們的個人成長之路崎嶇坎坷,組織發展之途充滿刑荊。這種缺乏也讓持久創新變得異常艱難,更讓基業常青成為鳳毛麟角,所以,在資源日漸匱乏的后成長時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發展的必經之路。
《弘揚工匠精神》心得體會2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實現我們共同的奮斗目標,離不開全體勞動者的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和創造性勞動。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氣質。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自20xx年“工匠精神”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來,這個帶有傳統文化色彩又被賦予時代價值的詞匯,就不斷地在政府文件中出現。工匠精神從行業話語轉向政策話語的進程,實質上折射的是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經濟結構的優化和增長動力的轉換。 “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干出來的。”在新的歷史方位,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呼喚工匠精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呼喚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匠心為本。工匠精神的根本在于職業的堅守,是愛崗敬業的表達,是追求極致的體現。只有不忘初心,執著專注,嚴謹認真,摒棄浮躁,才能在本職崗位上坐得住、做得好。對工作最好的尊重,就是有一顆心無旁騖、精益求精的匠心。
工匠精神,品質為重。有工匠精神的勞動者,對自己的產品會精雕細琢,力求完美,從而不斷超越自我。對他們來說,產品的品質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弘揚工匠精神,就是要將產品當成藝術,把質量視為生命。只有打造更多的優質產品,中國制造才能不斷做大做強,“中國品牌”才能真正享譽世界,中國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才能持續提升。 工匠精神,創新為要。創新是戰略之舉、強國之路。只有不斷增強創新驅動力,才能在高起點上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古代中國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匠品出口國及匠人之國,同時也是最大的原創之國。應當說,創新基因本就深深植根于工匠精神的`豐富內涵當中。弘揚工匠精神,就是要守正創新,既要繼承優良傳統,又要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推陳出新。 新時代弘揚工匠精神,需要“大國工匠”等榜樣的激勵,也離不開政府的高效作為和社會的共同努力。營造崇尚實業的發展環境,涵養尊敬技能勞動者的社會氛圍,完善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體制機制……我們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任重而道遠。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做好經濟工作至關重要。我們弘揚工匠精神,就是要擦亮愛崗敬業、勞動光榮的價值原色,樹立品質取勝、創新引領的市場風尚,讓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成為社會共識,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我們的時代將以怎樣的面貌被歷史書寫,取決于每一位勞動者的表現。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任何一份職業都很光榮。無論從事什么勞動,都要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我們不必人人成為工匠,卻可以人人成為工匠精神的踐行者。
《弘揚工匠精神》心得體會3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虛擬經濟固然光鮮亮麗,倘若沒有實體經濟作為支撐,面臨金融危機的沖擊,也只能化為泡沫。中國經濟正在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是不可缺失的一環。實體經濟的發展壯大,必須有一大批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支撐。 “中國制造”要升級,“大國工匠”不可缺。
以工匠精神涵養職業道德。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職業學校應從經濟發展的全局、從國家戰略的'高度來認識職業教育的重要意義,摒棄浮躁的社會風氣,從遵照職業準則、遵守職業道德做起,著重培養學生敬業、精益、專注、的素養,涵養學生不忘初心、踐行使命的品格,樹立“涓流雖寡、浸成江河,爝火雖微、卒成燎原”的堅定信念,造就“大國工匠”層出不窮的局面,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職業技能人才支撐。
做優實體經濟是不可缺失的一環。實體經濟的發展壯大,必須有一大批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支撐。 “中國制造”要升級,“大國工匠”不可缺。
以工匠精神涵養職業道德。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職業學校應從經濟發展的全局、從國家戰略的高度來認識職業教育的重要意義,摒棄浮躁的社會風氣,從遵照職業準則、遵守職業道德做起,著重培養學生敬業、精益、專注、的素養,涵養學生不忘初心、踐行使命的品格,樹立“涓流雖寡、浸成江河,爝火雖微、卒成燎原”的堅定信念,造就“大國工匠”層出不窮的局面,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職業技能人才支撐。
以工匠精神提升創新能力。隨著生產制造領域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水平越來越高,機器取代人力勞動的進程也在逐漸加快,但處理復雜、創造性的工作仍舊呼喚創造精神。繁瑣復雜的工作是培育創新的土壤,追求完美是助推創新的動力。職業教育要深入理解工匠精神的內涵,把培養學生勤于思考、敢于創造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企業更必須發揚工匠精神,通過技術創新、組織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等,改進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從細微處著手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弘揚工匠精神,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但讓工匠精神成為廣大職工特別是青年職工的職業精神,當下還需厚植土壤:要實施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緊扣需求發展現代職業教育、辦好技工院校,使更多社會需要的技能人才、大國工匠不斷涌現;要著力營造尊重技術工人的社會文化氛圍,健全技能人才使用、評價、激勵制度,讓工匠們有尊嚴、有保障、有信心;要著力培育有工匠精神的企業,真正創造出經得起挑剔目光檢驗的產品,讓“中國制造”成為通行世界的“優質制造”。
【《弘揚工匠精神》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優秀工匠精神弘揚心得體會12-17
工匠精神的弘揚與傳承心得感悟10-08
弘揚工匠精神心得體會(精選25篇)02-01
弘揚新時代工匠精神心得體會12-10
弘揚工匠精神征文1500字(通用9篇)06-04
工匠精神心得體會02-08
《工匠精神》心得體會11-25
工匠精神的心得體會04-12
工匠精神的心得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