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飛行作風建設心得體會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么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么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飛行作風建設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飛行作風建設心得體會1
飛行作風在近兩年常被提及,各級單位都非常重視。局方出臺了《民航安全從業人員工作作風長效機制建設指南》,公司也實施了《飛行作風品質勝任能力量化評價實施方案》。于我個人而言,最早我覺得飛行作風是個很空洞的概念。知道有這么回事,但又講不出具體是什么,不能將它結合到日常的飛行工作中去。現在隨著經歷的增加,我漸漸有了一些駕駛飛,自己就一定會監控到航跡的改變,這也正像七加一中宣貫的,經過轉彎點,要用合適的橫滾方式,并核實下一個航路點,這也是我自己所欠缺的方面,過分依賴自動駕駛,忽略了對飛機狀態的'監控。這并不是什么技術上的問題,但是自己還是犯下了這樣的錯誤,要做到會的東西不做錯并不容易。飛下來后教員也語重心長地講評到,在飛行生涯的初期,程序不要圖快,以為自己很熟練,其實并不熟練,一味地圖快其實很容易出錯,哪怕慢一些也不要做錯,等真正時間飛得越來越多才會越來越熟練。
飛行中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風險無處不在,我們應該用良好的飛行習慣去規避,日常的累計就成了習慣,從而形成作風。也希望自己一直保持著空杯心態去學習,養成良好的飛行習慣,這樣才能讓自己的飛行生涯越來越長久和健康。
飛行作風建設心得體會2
自開飛以來,大中隊便時刻向我們宣貫和強調飛行作風建設的意義,重要性以及如何從我做起建設良好的飛行作風。近期參與到了班組關于飛行作風的研討活動中,對于飛行作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作風”一詞在漢語詞典中的意思是:“人們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表現出來的穩定的態度和行為。包括思想作風、工作作風、生活作風等。它的形成主要取決于個人的自覺培養和一定的組織紀律約束。淺顯的理解,作風其實屬于職業操守的范疇,籠統來講,就是作為一個職場人的工作態度。但是從深層來說,飛行作風建設的開展對象是飛行員XX,當作風作為評判標準,用于規范和要求這個XX時,這個詞就帶上了屬于這個XX的特殊使命感和責任感,對于飛行作風的理解當然就不能僅僅局限于職業操守了。
對于飛行人來說,我覺得飛行作風更是指飛行上表現出來的穩定的態度和行為。作風的好壞則是基于其內在的自覺性和外在的紀律性來做出的評判。它體現出了很強的穩定性,一個飛行人的作風好壞和他保障飛行安全的能力是息息相關的。
俗話說,先做人,后做事,其實也是飛行作風從兩個方面對我們提出的要求。
一是內在的自覺性,體現在飛行員對于飛行技術的掌控能力,飛行員操縱飛機的能力和方法、對于飛行的態度,都是植根于飛行員本身,通過外在的飛機操縱表現出來,是對技術的硬性要求;
二是外在的紀律性,則體現在對手冊的深刻理解,對紅線底線的嚴格重視,和對公司規章制度和紀律的`不茍執行。
對于如何建設自身良好的飛行作風,我覺得飛行作風其實是一種能力,能力則是可以經過鍛煉得來的。我們從入行那一刻開始進行接受行業紀律教育,學習方面,在私底下老老實實堅持學習,不斷積累,養成嚴謹認真,不拖泥帶水的作風,學習中不養成嚴謹認真的作風,早晚需要在航班生產中去償還。在航班生產中,不斷提問,勤于思考,汲取經驗豐富自身。紀律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嚴格重視紀律紅線,遵守規章,安安分分,按部就班的工作和生活。
作風的養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自省自查自我提高養成的習慣。是在于生活和學習中對于自身態度的打磨,知識的勤奮積累,經驗的不斷豐富,能力的不斷提升。以及對紀律的嚴格遵守。飛行作風植根于自身,表現在外在的操作和態度,最終目的在于保障安全。對于日后漫長的飛行生涯,我們要做到時刻自省,規章制度有沒有遵守?飛行態度有沒有問題?飛行知識和技術有沒有進步?
我們需從內在和外在都做到以優秀的人為標桿,以優秀的作風為目的,建設自身的優良飛行作風。以嚴格保障飛行安全。
飛行作風建設心得體會3
從進入公司到現在成為一名左座副駕駛,我們這一代副駕駛也都一同見證了如今民航由高速發展轉型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節點。今天主要想跟副駕駛兄弟們一起回顧總結并展望飛行作風對于我們的影響,以及如何養成優良飛行運行作風,來進行探討。匯報來源于個人的經驗和思考,還請大家多給予指正。
剛才聽了前面各位教員、機長的細致講解,我也收獲頗豐,讓我們明白飛行作風的由來,發展,完善,以及如何去做。那我想針對于我們副駕駛來說,還有那些可以探討和發掘的呢?
民航局于今年的3月份印發《20xx年民航安全作風建設和宣傳教育工作方案》,來進一步推動作風建設持續開展并走深走實。飛行運行作風的重要性對于整個民航界而言,可見一斑。我們常說“身體是飛行員的本錢,技術是飛行員的基礎,作風是飛行員的保障 ”,這句話對于我們副駕駛該如何理解呢,身體是我們從業的敲門磚,使我們有機會進入到民航界工作,一定技術能力使我們達到標準,成為一名現行標準下的副駕駛,而作風則決定了你的高度,可以走多遠,甚者可以決定我們在民航界的去留。
對于我們來說,作風在運行上,宏觀看是職業素養對我們的要求,也可以說是民航從業者必不可少的。微觀上看作風就是我們在協助機長執行一次又一次航班任務時,攔在我們和差錯或事故間的強大屏障。同時對我們個人而言,宏觀上它是我們升級以及未來成為機長的堅實基礎,在微觀上看良好的作風會使得你得到更多練習和學習的機會,我們知道航班生產的首要任務是保障生產運行安全,教學不是必要選項,我們換位思考一下,誰又會將飛機的運行或是操縱桿交到一個作風散漫的人手中呢?
而飛行運行作風的建設對于我們副駕駛而言又有一些獨有的特點及問題,也可以說針對每一個階段的副駕駛也是有差別的。首先是可塑性強,特別是對于我們的學員,四副兄弟,他們還沒有或剛剛參與航班生產,還在進行著職業化飛行員角色的轉換,通過手冊學習,模擬機飛行,本場,跟班等一個又一個階段來建立自己對于作風的理解,直到左座副駕駛階段,我們都會通過檢查,聯合評估等等各種環節查漏補缺來對自己的作風養成進行糾錯。其次不同階段的副駕駛對于作風的關注度不同從而呈現不同問題,比如學員和四副兄弟們的主要關注點在于什么階段該完成什么動作了,該按哪個電門了,會沒有精力去顧及自己的作風問題。而相對成熟一些的副駕駛熟悉了流程,能順利配合航班生產,則把關注度全部投入到如何飛起落或如何讓我的起落再柔順一些,忽略了對于作風持續養成的精力投入;蛘呦蛭疫@樣資歷較老一些的左座副駕駛,技術相對成熟,有時教員怕打擊自信心也不好意思說的太多,而又不自省的話,我們也忽視了自身對于問題作風的糾錯。這里我想提有意思的一點,是某一次飛行中提問成熟副駕駛和剛開飛的跟班學員某條航行通告,大家都沒看所有都不知道,看起來兩人是在作風上出了同樣的問題,但實際上卻有可能涉及了作風的不同層面,再稍后的匯報中我們再來一起接著探討。最后則是之前說過的副駕駛階段作風是不斷積累、糾錯、養成的循環,要有恒力。同時也不要過于氣餒,因為我們始終都有提升的空間。
通過兩個例子我們來看如何養成一個優良的飛行運行作風呢?兩位副駕駛聊天,副駕駛A認為,自己上飛機就收個輪,通個訊,完成機長交代的其他任務,只要順利飛完了,下班走人,這一個航班就算飛完。副駕駛B認為,就算是作為觀察員上機,也在認真的想程序和操作,建立相應的情景意識,知道各個情況應該如何處置,這個航班飛完也會對各個程序進行反思。其實我們一眼就能看出誰的作風出現了問題,可是副駕駛A也是以保障運行安全為目標了,他的問題出在哪里呢。還有一個例子就是我自身,由于處在國航檢查的前夕,國航檢查的重點再近年來傾向于考察運行管理,因此著重與各個細節,于是我也嘗試去摳細節,有幾次教員對我的講評就是飛行有些虛,再實一點就好了。言外之意就是流于形式,只為了考試或是表演,沒有做到真正的運行管理。兩個例子中我們的飛行運行作風都出現了問題,出現的都是什么問題?那么優良的作風是什么樣的呢?其實八個字就可以概括那就是“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內在的自覺性和外在的紀律性是形成良好飛行作風的充分且必要條件,兩者缺一不可。 由于副駕駛A擁有保障安全的意識,可不尋求正確的方式方法,有內化于心,卻無外化于行。而我在模擬機飛行中過分追求外在的紀律性,而忽視了內在的'自覺性,是通過運行管理來保障安全并不是逢場作戲。從而并沒有展現出良好飛行作風,在高負荷運行環境下便會漏出馬腳。兄弟們不妨想一下,剛才的成熟副駕駛和學員兄弟對同一個航行通告都無法回答的的例子是不是也是同樣問題呢?學員兄弟懷揣的高度敬畏感緊張度參與飛行,卻不知道運行前需要查看哪些資料,而錯失了這條關鍵通告。成熟副駕駛因為是他常飛的綠色機場,失去了敬畏感,而忽略關鍵通告的閱讀。同樣的表象,背后驅動力卻不相同,由此我們可見兩者缺一不可。
我們不難發現所謂內在的自覺性,其實很早之前局方、公司、大隊也都對我們進行過宣貫和強調。三個敬畏“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 “熱愛飛行、尊重飛行、鉆研飛行、敬畏飛行”,“不忘初心”,“做職業化飛行員”。等等。我們的每一次精神力量的宣揚和學習,都是飛行作風內在的自覺性的重要組成。有它們的支撐,內在自覺性是自然而然便會流露的。做到內化于心而整日與我們相伴的SOP、運行手冊,以及我們牢記于心的五嚴五防”、“六不準”。“八該一反對” ,“航路點7+1核實“等等為我們的作風外在的紀律性,由抽象變得具體化,有方可循,從而外化于行。
在我們的成長之路上,學員階段去積極建立作風意識,除了模仿或者照葫蘆畫瓢走流程,要去探究喊話為什么是標準喊話而為什么調一個高度PF和PM要來來回回如此反復的意義 。來到三/四級副駕駛,我們建立了一定的對于作風的印象,去強化,打牢它,作風的養成是慢功夫,前路漫漫需持之以恒。走到三級副駕駛(兩人制)此時的我們基本形成了一定的飛行運行作風,它完善嗎?還需要精雕細琢形成完整的邏輯。來到二級副駕駛,成為機長前的最后一步,此刻是你展現和考驗你之前作風積累的時候了,是否還存在問題或錯誤呢?原來在提高自身飛行運行作風的道路上,是永無止境的。
最后我還想倡議兄弟們,將工作中形成的優良作風帶到學習與生活中發揮驅動,承擔起對個人、家庭、社會的責任。處在這個階段的我們是飛行隊伍的新鮮力量,中堅力量的儲備軍。作為要內在有激情,外在從容不迫的面對工作、學習。辛勤耕耘,敢于做先鋒而不做過客,當看客。養成良好飛行運行作風,洋溢青年的力量!
飛行作風建設心得體會4
作風建設這個詞,在今年的飛行中被提到過很多次,不論從民航局還是公司都非常強調作風建設,結合我自身在飛行中的經歷,對作風也有了初步的認識和感受。
尤其是最近幾次飛行和復訓,讓我深深體會到,作風對于一個飛行員保證航班的安全是多么的重要。正如之前的研討會和中隊的宣貫,作風就是平常的累積而形成的,它體現在平時的點點滴滴,小能小到一個細微的動作,我覺得良好的`飛行習慣就是作風建設的必備條件。我們會經歷很多飛行,大量重復著同樣的程序和動作,但是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人不可能不犯錯,我們不是機器,都會有走神的時候或者懈怠的時候,但是良好的飛行習慣就可以讓我們及時去避免錯誤的發生。復訓的教員在我第一課結束后就告訴我,在今后的飛行中要做到會的東西不做錯,自己都掌握的東西一直都不做錯其實是很難的,這就需要自己隨時都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地遵循手冊規定的程序去做,如果做錯了,一定要反思自己為什么會做錯,原因究竟是什么,這就體現了平時的積累,作風就是這么一點一滴養成的。
作為一個飛行員,一定要去核實自己所做的,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飛行習慣,它能夠避免很多錯誤。記得有一次在后座,教員說離地后把通訊交給我,讓我看一下后面的話筒插好了沒有,檢查一下,于是我就迅速將話筒插好,調好音頻控制面板。當離地后我接過報話,但發現聲音并沒有發出來,教員又接過了報話,后來發現耳機和話筒三個插孔都插入了,結果位置卻插錯了。經過這次事情,我知道了核實自己做的動作是多么的重要,教員還專門提醒我了檢查一下,我卻沒有檢查到位,哪怕用內話試一試也能核實出自己到底有沒有插好。后來我細細回想,飛機剛起飛,正處于關鍵階段,這時候如果還在座,如果還是兩人制,這就會引申出很多風險,起飛后報話報不出可能會分散大量精力在檢查設備上,錯過關鍵節點的標準喊話和動作,FMA的變化,錯過管制給的指令等等,這些風險都會給飛行安全大打折扣,事故鏈就是這么一環一環被擊穿的。
還有一次從長春起飛,起飛后標準離場,隨后管制指揮左轉航跡020,我按壓了航選開始左轉,當時正好頂著陽光飛行,自己也沒有太注意當前的航跡和020之間夾角的關系,結果就轉過了,教員立馬對我進行了制止,從新調整了航跡,當時ND上還顯示了左側有其他的飛機在進近,如果沒有注意到并造成沖突,那么這是誰都無法接受的情況。動MCP板一定要想清楚了再去調整,指揮020的航跡,一定要監控好航跡,不能轉過,哪怕慢一些轉,也不能轉錯,航向一旦轉過,是無法再挽回的。如果這是在航校,用小飛機沒有自動駕駛飛,自己就一定會監控到航跡的改變,這也正像七加一中宣貫的,經過轉彎點,要用合適的橫滾方式,并核實下一個航路點,這也是我自己所欠缺的方面,過分依賴自動駕駛,忽略了對飛機狀態的監控。這并不是什么技術上的問題,但是自己還是犯下了這樣的錯誤,要做到會的東西不做錯并不容易。飛下來后教員也語重心長地講評到,在飛行生涯的初期,程序不要圖快,以為自己很熟練,其實并不熟練,一味地圖快其實很容易出錯,哪怕慢一些也不要做錯,等真正時間飛得越來越多才會越來越熟練。
飛行中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風險無處不在,我們應該用良好的飛行習慣去規避,日常的累計就成了習慣,從而形成作風。也希望自己一直保持著空杯心態去學習,養成良好的飛行習慣,這樣才能讓自己的飛行生涯越來越長久和健康。
飛行作風建設心得體會5
飛行作風在近兩年常被提及,各級單位都非常重視。局方出臺了《民航安全從業人員工作作風長效機制建設指南》,公司也實施了《飛行作風品質勝任能力量化評價實施方案》。于我個人而言,最早我覺得飛行作風是個很空洞的概念。知道有這么回事,但又講不出具體是什么,不能將它結合到日常的飛行工作中去。現在隨著經歷的增加,我漸漸有了一些不一樣的體會。
作風是一種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當初選擇這一職業的初心是什么?較高的收入、光鮮的外表、穿梭于天空的愉悅?老實講,這些都有,為了這些,我當年才選擇了去學飛!當時的我認為這就是飛行。但現在我逐漸發現,最初的想法是狹隘的.。作為一名職業飛行員,兢兢業業地保證安全才該是我的初心!正如隊長常教育我們的:安全沒有了,后邊的一切都沒有了。但慢慢地我會時常淡忘了這些,比如天氣好的時候,比如飛一些經常飛的航線的時候,會開始懈怠,不再那么認真細致地進行準備。細思極恐!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很多工作了幾十年的前輩們都還在兢兢業業地飛行,我應該向這些榜樣們好好學習!
作風是一種匠心
匠心精神也是近兩年的熱門話題,又稱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道德、職業能力和職業品質的體現。而飛行員這一工種到底是吃技術這碗飯的,跟匠心精神是非常契合的。在我看來,飛行工作的“匠心”就是一種不斷雕琢、精益求精的追求。這要求我們要加強對手冊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并將之結合到日常的飛行中去,從而要發現自己的偏差和不足。玉不琢不成器,需要通過不斷的自我審視,才能規范我們的飛行動作和程序,再加上不斷的總結完善才能得到技能的提高。
飛行工作,正如逆水行舟!
作風是一種責任心
飛行員的肩章,在我看來,不管是“四道杠”還是“三道杠”,扛的都是責任。這個責任不光是要對旅客的生命安全負責,更高的追求還有旅客的舒適便捷的乘坐體驗、公司的經濟效益和形象等。這也是民航局提出的“三個敬畏”的要求,在日常飛行中的點點滴滴都有所體現。很多習以為常的“簡單事”,如穿衣戴帽是否整潔、言談舉止是否得體,其實都是飛行責任心的體現。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沒有了責任與擔當也就沒有敬畏之心,自然也無從談起飛行作風。
飛行作風融入進了飛行過程的點點滴滴,而對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的不斷思考和雕琢正是飛行作風的建設過程。飛行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與君共勉!
【飛行作風建設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作風建設工作心得體會09-09
銀行作風建設心得體會07-27
企業作風建設心得體會11-01
開展作風建設心得體會02-14
作風建設專項行動心得體會04-06
醫療衛生作風建設心得體會01-09
加強作風建設報告01-05
作風建設工作總結02-21
關于市場監管作風建設心得體會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