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兩萬里》讀后感14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海底兩萬里》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 篇1
假期里,我最喜歡讀的書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寫的《海底兩萬里》。這是一部科幻冒險小說,讀這本書不僅能同主人公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和北冰洋,遇見許多的海底動植物,還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遺址等,還讓我學到了很多的科學知識和地理地質知識。
書里面講了在1866年在美國的某片海域出現了一只海怪,于是,美國政府派了戰艦“林肯”號、捕鯨大王尼德·蘭、生物學家阿龍納斯、阿龍納斯的仆人康塞爾以及“林肯”號的所有船員一起去捉海怪。但是,他們在海面上一直行駛著,連海怪的影子都沒有看到。就在一天早上他們準備打道回府的時候,尼德·蘭發現了那只海怪!
于是機械師丟下機器,伙夫丟下鍋爐,廚師丟下湯勺,大家全部都聚集到甲板上去觀看。隨后,艦長下令全速追擊,必須追上海怪!可最后,他們被海怪掀起的兩股巨浪打翻了,“林肯”號隨著海浪漂到了別的地方。阿龍納斯、尼德·蘭、康塞爾落到了潛艇“鸚鵡螺”號的甲板上。被六個蒙面大漢拖進了艙里。
在“鸚鵡螺”號上,他們認識了艇長尼摩,參觀了“鸚鵡螺”號和奇妙的海底世界,還參加了海底葬禮,與章魚、鯊魚、土著人展開了搏斗、在此期間,尼德·蘭一直在籌劃怎樣逃跑。更瘋狂的是,尼摩艇長竟然還駕駛潛艇撞向一艘戰艦!最后,尼德·蘭一行人成功逃出了鸚鵡螺號,回到了陸地上。
在這本書里,我讀到了康塞爾的忠誠、沉穩、執著、隨從,讀到了尼德·蘭崇尚自由的愿望,還讀到了尼摩艇長的才華過人、機智勇敢,以及阿龍納斯的勇于探索和知識淵博。我很佩服尼摩艇長,但是在他身上有值得我學習的優點,也有我應該掘棄的缺點。優點是他學識淵博,才智過人,能在危急情況下做出正確而機智的措施,并且用自己的知識打造了“鸚鵡螺”號,能和船員們平起平坐,以身作則,勇敢果斷。缺點是他內心充滿了仇恨,有些冷酷和固執,不過在故事中,也展現了他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一面,所以我很敬佩他。
這是一本精彩的科幻小說,大家有興趣也讀一讀吧。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 篇2
其次它是一部出色的懸念小說,從海面上“怪獸”出沒,攪得人心惶惶,開始到鸚鵡螺號被大西洋漩渦吞噬為止,懸念迭出,環環相扣,扣人心弦。這部是凡爾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第三部是《神秘島》)主要講述諾第留斯號潛艇的故事,1866年,有人以為在海上見到了獨角鯨,,法國生物學家阿里納斯最后發現那是一艘名為諾第留斯號的潛艇,并且帶著仆人康塞爾和一個捕鯨手,跟隨尼摩船長乘坐這艘在海底做了兩萬里的環球探險旅行。尼摩是個不明國籍的神秘人物,它在荒島上秘密建造的的這艘潛艇不僅異常堅固,而且結構巧妙,能夠利用海洋來提供能源。阿龍納斯通過一系列奇怪的事情,終于了解到神秘的尼摩船長仍與大陸保持著聯系,用海底沉船的千百萬金銀來支援陸地上人們的正義斗爭。
書中的故事在我們今天科技高達的21世紀來說,已是極易理解的事了。但是,在凡爾納的時代,人類還沒有發明可以在水下遨游的潛水艇,甚至電燈都還沒有出現。而凡爾納在他的海底世界里已經幻想了潛水艇,這是多么令人不可思議啊。然而,凡爾納的偉大正在于他的幻想是科學的幻想,小說發表25年,人類成功地制造出真實的潛水艇,隨后進行了真正的海底旅游。
作為一本科幻小說,書中塑造了鸚鵡螺號潛艇的設計者、制造者、智慧者尼摩船長和乘船探險者博物學家阿龍納斯的生動形象,描述了他們周游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和北冰洋的冒險經歷,故事趣味盎然,引人入勝。凡爾納的小說得以廣為流傳,還因為他具有社會正義感和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他下的人物都是品格高尚、獻身科學的人,是英語頑強、不畏艱險的人。想尼摩船長等反抗壓迫的戰士形象,正是他對反對殖民主義,反對奴隸制和壓迫者的進步思想的體現。
書中還告誡人們在看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重視防止被壞人利用、危害人類自身的行為;提出要愛護海豹、鯨等海洋生物,譴責濫殺濫捕的觀念。這些將使我們豐富多彩的歷險與神奇知識的閱讀后,留下對有關人類正義更深層次的思考以及更豐富的心靈收益。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 篇3
翻開《海底兩萬里》,我懷著好奇心,和書中的主人翁探險者博物學家阿尤那斯一同乘坐著鸚鵡螺號潛水艇開端了充溢傳奇色彩的海底之旅。一同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和北冰洋,遇見了許多稀有海底動植物,還有海底窟窿、暗道和遺址等等。讓我知道了很多的科學文化和地輿地質常識,尤其是光的折射、珍珠的分類、收集、潛水艇的結構……這些東西現在都已變成了實際,我感嘆作者儒勒.凡爾納的幻想力,竟能在還未創造電燈的社會中預料到將來國際,把科學與故事聯系,創造出一個奇特的海底國際。
鸚鵡螺號的尼摩船長是個謎一樣的人物,他性情憂郁,卻又常識廣博。他可認為法國歸還幾百億國債;看到兄弟死去會無聲地落淚;會把上百萬黃金送給窮苦的人;會收容一切討厭陸地的人;會把滿口袋的珍珠送給可憐的采珠人;會躲避人類,實施可怕的報復……尼摩船長對人類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他的心中充溢無盡的苦楚,卻也是一個仁慈的人。
在南極缺氧的時分,其時只要潛水服上的儲蓄罐里還有一絲空氣,那時因為缺少空氣,他們簡直虛脫。這時,尼摩船長沒有去吸最終一絲空氣來保持生命,而是把生還的時機留給了教授。他為了別人的生命而不惜犧牲自個的生命,他的行動感動了很多讀者,也感動了我。
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作者還一起勸誡人們:在看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一起,也要重視防止被使用、損害人類本身危機的行動。儒勒.凡爾納提出要保護海豹、鯨等海洋生物,斥責濫殺濫捕的觀念……面臨這早在兩百年前的先知者的呼吁,我陷入了更深層次的思考:此書僅僅讓讀者感觸豐富多彩的歷險和涉取傳神常識嗎?不,它是在啟示咱們,讓咱們的心靈對自然科學有更大的收成。
儒勒.凡爾納是在通知咱們:沒有做不到的,只要想不到的——只要其時具有必定的科學布景,才可能有來源于實際或高于實際的幻想,不然不是科幻僅僅空想;而如果連幻想都沒有,沒有意圖、沒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學的前進。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 篇4
假期里,我看了儒勒·凡爾納的三本代表作,《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和《神秘島》,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海底兩萬里》這本書。
《海底兩萬里》主要描述了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在深海旅行的故事。事情的起因是1866年所發生的一件鬧得滿城風雨的怪事,當時不少航行船只在海上發現了一頭大“海怪”,并有船只遭到“海怪”的襲擊。出于對航海安全的考慮,也是在公眾的呼吁下,由美國派遣了一艘戰艦對“海怪”進行追逐。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受邀參加了這次追逐行動。結果,追逐怪物的戰艦反被怪物追逐,并遭到“海怪”的兇猛襲擊。阿龍納斯教授和他的兩位同伴落水,正好落在“海怪”身上,發現所謂的“海怪”是艘潛水艇,阿龍納斯教授他們被潛水艇的船員相救,并認識了尼摩船長,此后便跟隨“海怪”周游四海,探盡海底秘密,歷盡重重艱辛、風險。最后,他們因著尼摩船長的殘酷,而設法逃走,重返陸地。
讀完這本書后,我對海底世界充滿了憧憬,一心向往著有朝一日能去海底開開眼界。剛好暑假期間,爸爸帶我去南寧參加他們同學聚會,我有機會在潿洲島進行了一次海底潛水。正如《海底兩萬里》這本書中所描述的那樣,海底世界真的很美麗,是一個和我們平時生活的環境截然不同的世界。潛到海底的我激動的同時又有一點點害怕,還有因為海底水的壓力太大,感覺耳朵好疼呀。總之第一次潛水的經歷真的讓人很難忘哦。
言歸正傳,再來說說我讀完這本書的感受。我感覺它就是告訴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總會有遇到困難的時候,使人“跌倒”,但是,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面對困難,我們就要像阿龍納斯一樣,決不唉聲嘆氣、怨天尤人,也不自暴自棄、一蹶不振。而是要千方百計去克服困難。還要做到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來,堅持到底,就是成功的開始。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 篇5
《海底二萬里》這本書主要講了主角阿羅克納斯教授參與驅逐海上"怪物",結果發現"性物"是一艘大的潛水艇。艇上的人為了保密,將教授和他的同伴們"軟禁",教授被迫游歷各個海洋。后來,經過艱險磨難,教授和同伴逃脫的故事。
文中阿羅克納斯教授是名生物學家,以第一人稱為角度描述奇幻、美麗的海底世界令我驚嘆。
龔賽伊是阿羅克納斯教授的仆人,從不大驚小怪,做事認真。是一位認真負責,做事從容不迫,有條不紊的人。
尼德.蘭是一名捕鯨手。他脾氣暴躁,卻又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團隊中,他是不可或缺的。
而尼摩艇長是位熱情而又冷漠,和善溫和卻又暴躁鎮靜又剛毅的人。毫不夸張的說,他是一位天才,他通過自己的設計建造了鸚鵡螺號---故事的起源。他生活在大海中,大海賜予了一切他所需的東西,在大海底深處追尋自由切斷與陸地的聯系,而事實上他的內心充滿了孤獨。
我欣賞這些人,可我卻最想成為像龔賽伊那樣的人,成為他那樣忠誠,勤勞的人。 他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全,毅然決定與主人去參加危險的捕鯨活動。被"抓"上鸚鵡螺號后,處處為主人著想。與主人經歷九死一生、各種磨難,不離不棄。
他勤奮好學,努力學習分類學,而這也幫助了他的主人。他是一名看似普通,實則不凡的仆人。
本書中最令我難忘的是"海底森林"那一章。
森林中充滿奇妙與未知,在教授與同伴的探索中,我看到了一個五彩繽紛,充滿可愛生物,卻又暗藏殺機,異常危險的世界。雖然這個世界中沒有真正的森林,但書中細致的描寫也讓我感受到了這個世界的華麗。
自從讀了這本書,我的心靈世界便充滿了想象。這本書帶給我的體驗固然是美好的,但這本書也讓我明白:海底世界很美妙,卻暗藏殺機。就像在生活中,總會有挫折,困難的存在和意外的發生。在享受"海底世界"為自由時,也要時刻警惕。同樣的就像探索海底世界一樣,美好的東西需要我們發現,美好的世界是需要我們去探索的。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 篇6
《海底兩萬里》這一書中的情節環環相扣,驚動人心,使人不禁津津樂道,引人入境,把我們帶進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海底世界。
神秘的海底怪獸在人類的視線中忽隱忽現,阿龍納斯教授和他的仆人康塞爾一起踏上了這場驚險的路程。在殲滅性很強的“林肯”號上,他們還遇見了魚叉手之王——尼德·蘭。他們在旅行的最后一天遇到了巨大的怪獸。“魚叉發出響亮的聲音,像是碰上了堅硬的軀殼。對面的電光突然熄滅了,兩團巨大的海水猛噴到戰艦甲板上來,像急流一般從船頭沖到船尾,沖走了船上的一些人,打斷了護檣桅的繩索。接著船被狠狠地撞了一下,我沒來得及站穩,就被拋到海中去了。”
然后阿龍納斯教授被康塞爾救了,并遇到了尼德·蘭教授。他們到了鸚鵡螺號,鸚鵡螺號的尼摩船長說,他跟整個人類社會早已斷絕了關系。尼摩船長很愛大海,“他說:‘這海,這奇妙的、取之不盡的生命泉源,不僅僅給我吃的,并且還給我穿的。現在您身上穿的衣料是由一種貝殼類的足絲織成的,染上古人喜歡的紅色,又調配上我從地中海海兔類中取出的紫色。您在艙房中梳洗臺上看到的香料,是從海產植物提煉出來的。您睡的床是用最軟和的大葉海藻做的。您用的筆是鯨魚的觸須,墨水是墨魚或烏賊分泌的汁。現在海給我一切,正像將來一切都要歸還它一樣!’”大海真神秘!具有這么豐富的物資。大海里的寶藏毫不少于陸地上的寶藏。
作者用他的筆為我們“繪”出了這樣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畫面。我讀它的時候有時仿佛甚至產生了共鳴!一個個鮮明的人物,一個個經典的名場面不斷在我眼前閃過,就好像跟看電影似的,動人心弦。
神奇的鸚鵡螺號、莊重的海底葬禮、驚險的采珠場、神秘的寶藏、寒冷的南極大陸、大戰章魚怪……神秘的探險等著你,我邀請你與我一起共讀《海底兩萬里》。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 篇7
這兩天,我看完了《海底兩萬里》,感觸很深。這是一本科幻小說,作者是法國的的儒勒.凡爾納。凡爾納的父親是一名律師,一直希望他可以繼承父業,而他卻一心向往海洋,向往出海遠航,于是自愿當了船上的'一名見習生,被家人發現后,挨了一頓揍。
此后,他發誓只在幻想中旅行,之后便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幻想,并寫下諸多著作,《海底兩萬里》就是其中一本作品。這本書主要向讀者們描繪了一個奇妙的海底世界。阿龍納斯教授與其仆人康賽爾收到“林肯”號抓“海怪”的邀請,但由于船在途中遇難沉海,機緣巧合下,阿龍納斯,康賽爾以及尼德.蘭三人被海水沖到了“海怪”上。原來那所謂的“海怪”是一艘潛水艇!
船長尼摩將他們“請”進潛水艇,于是他們不得不開啟了一個環游世界的冒險之旅。他們遭受土著人的襲擊;獵殺嗜血的鯊魚;救濟貧窮的采珠人;遭遇恐怖的大章魚;破冰解決了缺氧危機……尼摩船長的冷靜與眾人們的團結將這些困難一一化解。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阿龍納斯教授對尼摩船長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他像極了一個矛盾體:時而陰郁,時而開朗;時而謹慎,時而魯莽;時而熱情,時而冷漠……讓人捉摸不透。
相比而言,捕鯨手尼德.蘭更是一個個性鮮明的人。他很魯莽、固執,卻有很強的動手能力,敢想、敢做、敢追求的一個人。康賽爾是一位熱衷于分類整理的人,做事嚴謹細致,十分冷靜又絕對忠心,同時也很聰明。而主人公阿龍納斯教授卻是聰明、果斷、知識淵博的人。
我對這些人物的印象都很深刻,他們的團結、勇敢、善良深深地影響了我,使我受益匪淺。書香使人受益,書香使人靜心,許多書表面上都是枯燥無味的,但只要你靜下心來,你會發現——這是一個無窮無盡的知識寶藏!作者:星語心愿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 篇8
我已經拜讀過許多部外國小說,它們各有各的特點。我喜歡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喜歡保爾那種鋼鐵般的意志;我也喜歡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喜歡它的貼近生活,人物性格的真實鮮明。
但,我最喜歡的是凡爾納的三部曲之一—《海底兩萬里》,喜歡它,因為它有很強的故事性,有符合科學的幻想,有生動的描寫,更有奇妙的精彩的海底漫游。讀了這部小說,我不得不說它是那么的奇妙,那么驚險刺激,那么令人陶醉,仿佛我就置身其中,和諾底留斯號在大海中穿梭,一起在經歷這些奇遇,感覺可以用四個字描述:妙不可言。對一個從沒潛游過海底的讀者來說,死的文字仿佛都變活了:再鑲上結了天藍絲帶領子的紅花石疣,散在沙間像星宿一般的海星,滿是小蟲的海盤車,這一切真像水中的仙女手繡的精美花邊,朵朵的花彩因我們走路時所引起的最輕微的波動而擺動起來。把成千上萬散布在地上的軟體動物的美麗物種,環紋海扇、海槌魚、當那貝——真正會跳躍的貝,洼形貝,朱紅胄,像天使翅膀一般的袖形貝,葉紋貝,以及其他許許多多的無窮無盡的海洋動物。在我們頭上是成群結隊的管狀水母,它們伸出的天藍色觸須,一連串地飄在水中。還有月形水母,它那帶乳白色或淡玫瑰色的傘,套了天藍色框子,給我們遮住了陽光。在黑暗中,更有發亮的半球形水母,為我們發出了磷光,照亮了我們前進的路。好美!可能是因為住在濱海卻沒有見過如此美妙的海底而感到惋惜,也可能是因為作者這么高超的筆墨而嘆服!
據說作者也未曾到過海底!愛因斯坦說過人的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沒錯,小說一開始就有種神秘色彩,如果繼續讀,你就會被巨大的想象力吸引,流連往返于具有神奇魅力的海底,而且作者巧妙的筆法,十分值得我們學習。這部小說啟發人們的想象力,激發人們探索海底的欲望!朋友們,請和我一起沉浸在書的海洋中,漫游到奇妙的海底世界吧!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 篇9
《海底兩萬里》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著作,本書是凡爾納“科幻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全書情節曲折生動、懸念迭出、扣人心弦,超前的想象力鄰人嘆為觀止。
此書主要講述鸚鵡螺號潛艇的故事。
1866年,海上發現了一只疑似為獨角鯨的大怪物,阿龍納斯教授及仆人康塞爾受邀參加追捕。在追捕過程中,他們與魚叉手尼德·蘭不幸落水,到了怪物的脊背上。他們發現這怪物并非是什么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艇。潛艇是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堅固,利用海水發電。尼摩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海中許多罕見的動植物和奇異景象。途中還經歷了擱淺、土著圍攻、同鯊魚搏斗、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最后,當潛艇到達挪威海岸時,三人不辭而別,回到了他的家鄉。
《海底兩萬里》是儒勒·凡爾納的巔峰之作,在這部作品中,他將對海洋的幻想發揮到了極致,表現了人類認識和駕馭海洋的信心,展示了人類意志的堅韌和勇敢。
在小說里,凡爾納借尼摩船長之口表達了對海洋的贊美和熱愛:“我愛大海!大海就是一切!它覆蓋著地球的十分之七,大海呼出的氣清潔、健康。大海廣闊無垠,人在這里不會孤獨,因為他感覺得到周圍涌動著的生命。
大海是一種超自然而又神奇的生命載體,他是運動,是愛,像一位詩人所說的,是無垠的生命。
可以說,地球上最先形成的是海洋,誰知道當地球消失的時候最后剩下的會不會還是海洋呢!大海就是至高無上的寧靜。”
凡爾納為讀者構造了一個奇幻的海底世界,在這里,有變幻無窮的奇異景觀和各類生物。在尼摩船長的引領下,進行海底狩獵,參觀克雷斯波島海底森林,采集印度洋的珍珠,探訪海底亞特蘭蒂斯廢墟,打撈西班牙沉船的財寶,目睹珊瑚王國的葬禮……種種險險象環生的情節顯示了人類頑強不屈的優秀品質,展現了人類不懈的開拓精神。
他提出了開發深海的可能性,鼓勵人們去探索深邃的海底世界。所以我們不能安逸于現在的生活,要勇于探索,敢于實踐,去開發更多的不可能。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 篇10
爸爸給我買了很多書,《海底兩萬里》是其中的一本,至少買來一年了,就擱在我的書架上。不過我對它不感興趣,只是買來時隨手翻了一下書上的插圖,就放回去了。我只愛看漫畫書,有故事情節的那種。
今年暑假,學校推薦我們讀很多書,其中又有凡爾納寫的《海底兩萬里》。我只好應付一下,從第一頁看起。姐姐說這本書很好看,果然才看兩頁,我就被這個故事抓住了。
書中講述了當時在世界上人們發現了一艘潛水艇,但被誤認為是一只大鯨魚。結果因潛水艇經常撞壞海上的船只,法國政府就派林肯號剿滅這只“鯨魚”。林肯號船長邀請阿斯拉龍教授和他的助手,教授應約,登上了船。結果在日本附近海域發現了“鯨魚”,就在魚叉手投擲魚叉的一剎那,“鯨魚”撞上了林肯號,把阿斯拉龍教授、他的助手和魚叉手摔入了海里。他們三個人才知道它是一只人造的鋼鐵之怪。船長把他們救起,帶他們仨游覽了神奇的海底世界,并踏上了從未去過的南極。
《海底兩萬里》把我帶到了光怪陸離的海底世界。當我讀到潛水艇的機械是如何先進、裝飾是多么精美時,我就產生了疑惑,就十分想知道這位科幻小說之父是在那時候是如何想出來的潛水艇這個概念的,因為第一艘核潛艇是在百年后美國建成的。是偶然呢?還是知識給予的力量?
后來我就去問了我的媽媽為什么凡爾納想出了潛水艇的概念?是偶然呢?還是知識給予的力量呢?
媽媽說:“凡爾納他想出潛水艇的概念并不是突發奇想,的確是知識給予他了力量。實際上他是一個出門觀察還不過一年的人,當然不排除它有一些天才的成分,但是你想一想如果光靠編是不可能把宇宙飛船重量、飛行高度、降落的地點算得那么精準,當然也不會想到電能潛水艇呢?”
幻想自古以來便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力量源泉。而至今天,事實證明作者凡爾納的一切幻想或是推理都是有現實作為基礎的,例如:海底森林,穿越海底隧道(阿拉伯海底地道,蘇伊士下面一條通往地中海的地道),一塊沉沒的陸地(大西洋洲)。
我聽了媽媽的話,明白了知識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好好學習才能想象,才能把美好的想象變為現實,才能使祖國更加興旺。這本書向我們講訴了團結的力量是無限的,只要團結起來,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的!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 篇11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書——《海底兩萬里》。
打開《海底兩萬里》,我懷著好奇心,和書中的主人翁探險者博物學家阿尤那斯一齊乘坐著鸚鵡螺號潛水艇開始了充滿傳奇色彩的海底之旅。這事發生在1866年,當時海上的人們發現了一只所謂獨角鯨的大怪物,阿龍納斯理解了邀請并參加捕捉行動,在捕捉過程中卻不幸與康塞爾掉入水中,卻意外游到了這只怪物的脊背上。之后得知這只驚動一時的獨角鯨原先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船。這潛水船是一位叫尼摩船長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秘密建造的,其船身堅固,利用海洋發電。尼摩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途徑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然后進入大西洋,看到許多稀罕的海生動植和水中奇異景象。最后,當潛水船到達挪威海岸是,阿龍納斯不辭而別,把他所有明白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我感嘆作者儒勒。凡爾納的想象力,竟能在還未發明電燈的社會中預料到未來世界,把科學與故事結合,創造出一個神奇的海底世界。
??鸚鵡螺號的尼摩船長是個謎一樣的人物,他性格陰郁,卻又知識淵博。他能夠為法國償還幾百億國債;看到朋友死去會無聲地落淚;會把上百萬黃金送給窮苦的人;會收容所有厭惡陸地的人;會把滿口袋的珍珠送給可憐的采珠人;會逃避人類,施行可怕的報復……尼摩船長對人類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他的心中充滿無盡的痛苦,卻也是一個善良的人。
??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作者還同時告誡人們:在看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也要重視防止被利用、危害人類自身危機的行為。儒勒。凡爾納提出要愛護海豹、鯨等海洋生物,譴責濫殺濫捕的觀念……應對這早在兩百年前的先知者的呼吁,我陷入了更深層次的思考:此書只是讓讀者感受豐富多彩的歷險和涉取傳神知識嗎?不,它是在啟發我們,讓我們的心靈對自然科學有更大的收獲。
??儒勒。凡爾納是在告訴我們: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當時具備必須的科學背景,才可能有來源于現實或高于現實的想象,否則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連想象都沒有,沒有目的、沒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學的進步。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 篇12
《海底兩萬里》這本書十分神奇,剛開始我還對這本書沒有興趣,慢慢的便喜歡上了這本書。光說你們可能不了解,下面就由我來給你們講一講這本書的具體內容。這本書講了阿龍納斯先生和一些學者發現了海洋上有一個不明物體,甚至還破壞了一艘性能高的艦,他們便派林肯號去捜逐。沒想到,在一次意外中,阿龍納斯先生和他的隨從還有魚叉手尼德·蘭發現了那個不明物體竟然是一個巨大的潛水艇,而且設備個個都十分先進,先進的連我們想都無法想到,即使想到也是不可能的。擁有那個潛水艇的正是尼摩船長。尼摩船長發明了許多高科技的東西,還運用自己的智慧在海里發掘寶藏,成為了百萬富翁。在尼摩船長的船上,阿龍斯納先生看到了自己沒有機會見到的各種海里的珍奇標本,體驗過自己從來沒有體驗過的在海里做的事,他自己甚至都想賴在那里不走了。他們在那里進行海下打獵、尼摩船長在海下養育價值千萬法郎的珍珠、帶領阿龍斯納先生他們一起參觀海底煤礦···他們一直在海洋上行走了兩萬里,最后以“鸚鵡螺號”的失蹤為結局。
這本書里尤其使我佩服的是尼摩船長在剛剛創建這個潛水船的時候那種敢于創新、敢于做的精神。他絞盡腦汁的盡力想出能夠讓自己的潛水艇能夠更方便,讓自己在海上的生活能夠適應。讓我崇拜的是尼摩船長竟然能夠在海下創建小金庫,收集那么多的珍稀植物標本,真是一個奇跡。看到描述那些標本的地方,我甚至都想進到潛水艇了一睹風采呢!同時,我發現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尼摩船長還告誡我們: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也要重視防止被利用。大自然中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都要進行愛護,別讓自己的祖先后代看不到我們大千世界的動物植物。其實作者還 是在告訴我們: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有一定的根據,才可能有高于現實的想象,否則這只是空想;而如果連想象都沒有,沒有目的,那就更不可能有進步。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 篇13
《海底兩萬里》是法國十九世紀作家凡爾納寫的名著,他是著名科幻作家,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暑假里,我邊讀《海底兩萬里》,邊和主人公一起進入奇妙的海洋世界探險,領略種。種神奇的經歷。
這部作品寫了法國生物學者阿龍納斯和伙伴尼德蘭等人在和海底“怪獸”搏斗時,無意間進入了這個神秘的“怪獸”中,他們發現這是一艘巨大的潛水艇,里面有許多人,船長尼摩是個開朗、慈祥的人,是他建造了這艘潛水艇,他帶領阿龍納斯和伙伴們從太平洋出發,去了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并且又戰勝了敵人,但又為海洋犧牲了兩位朋友,他們的尸體永遠埋在海底的深處,靜靜地安息……
這本小說非常精彩,你可以從中感受種。種驚奇的事,美麗的水下森林,豐富的海底礦物,巨大的殺人烏賊,無數沉船中的金銀財寶,傳說中的遠古文明,人跡罕至的南極,世界最深的海溝,神秘的密道……
我最喜歡書中的尼摩船長,因為他是個做事冷靜、不慌張的人,當船被冰山困住時,尼德蘭早就驚慌地破口大罵,而船長冷靜地想辦法,最終大家砸冰、用潛艇撞冰,終于穿過了被冰山包圍的地方。
船長還是個奇怪的人,大多時間總是不露面,還經常在一對母女的照片前哭,我始終不明白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船長還是個慷慨的人,把金銀財寶都分給沒錢的窮人。
令我疑惑的是:船長的真名是什么?因為書上說尼摩是拉丁語,意思是沒有其人。他是哪國人呢?他戰勝北冰洋風暴了嗎?船長還活著嗎?他要繼續進行可怕的對人類報復嗎?所以我很希望阿龍納斯能弄清這些事情再逃走。
《海底兩萬里》這本書我可愛讀了,有時因為時間太晚了,我不得不和海底世界告別,但是,我在夢里還回憶著這世界,回味著神奇的生物,想像著接下來發生的事情。還沒讀過的同學,快打開書的第一頁,看看吧。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 篇14
最近,我閱讀了《海底兩萬里》。相比幼時初讀,又有了一層新的感悟與體會。那個曾經讓我難以理解的尼摩艇長,終于在我腦海中形象漸漸清晰。
《海底兩萬里》講述了阿龍納斯教授與仆人康賽爾加入“林肯號”遠征隊時不慎墜入大海,因緣際會到了他們追擊的潛水艇“鸚鵡螺”號上,結識了尼德?蘭與尼摩艇長,在飽覽種種海地奇觀后逃回故鄉的故事。在這部科幻巨著中我了解到的不僅僅海底的地理、生物、歷史等知識,還有人性。
那個像海底神靈一般的尼摩艇長,他有冷酷無情的一面,也有熱情和善的另一面。他坐擁萬億財富,科學方面天賦異稟,他卻用它們為自己建造了一座海底牢獄;他厭惡大地,遠離人類文明,卻又熱情款待教授一行三人;他毫不留情地刺殺鯊魚,捕殺抹香鯨,撞沉戰艦,卻不顧生死救下采珠人,保護長須鯨,不傷害土著人;他不善言辭,表面上高傲無情,卻在同伴死亡時、在感慨命運時流下淚滴。
他是一個可悲的人,他國破家亡,再也無法坦然地、釋然地踏上陸地。他又是一個幸運的人,他擁有萬千藏品,科學天賦驚人,能見識到海底的奧妙。他知道壓迫的痛苦,所以他懂得關心被壓迫的一方。他卻對失去的一切無法釋懷,于是他瘋狂地復仇敵對他的人。
這樣有才華的人卻不能成為學者,這樣心懷天下的人卻不能報效天下。所以當他平靜下心時,他那被復仇之心湮沒的孤獨與自憐又涌上心頭,讓他感懷于自己與船員們最終的去向,愿在風暴中結束自己的生命,在黑暗中懺悔。他是一個被侵略抹殺的人才,被壓迫改變的學者。傷害若不那么深,他或許還能釋懷,可當大家小家一起破滅時,他又怎能心無怨恨。
很多人在生活中不討人喜愛,或許是因為他們受到過打擊和傷害。只需人們給予的一絲溫暖,就會打開心扉,擁抱世界。傷害不能改變,為何不能嘗試理解;黑暗挖出的烙印太深,為何不能用陽光填滿。用愛感化人間,或許就會像書尾所說,復仇者能變成奉獻社會的學者。用心擁抱世界,或許世界就會充滿暖意。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把愛傳遞出去,讓世界充滿陽光,用愛心填滿世界!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相關文章:
海底兩萬里心得06-24
海底兩萬里心得09-01
海底兩萬里句子06-02
海底《海底兩萬里》讀后感讀《海底兩萬里》讀后感作文12-06
海底兩萬里語句摘抄05-06
海底兩萬里經典語句錄12-24
海底兩萬里好詞好句02-15
海底兩萬里好句摘抄05-07
令人驚奇的《海底兩萬里》06-18
中考海底兩萬里閱讀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