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實習心得體會【精華3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于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么好的心得體會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工地實習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工地實習心得體會1
寒冬臘月,天寒地凍,我們的實習工作已經圓滿結束了。在老師的指導下,工地師傅的講解和同學們的幫助與共同努力下,我在實習過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收獲。整個實踐過程中,我受益匪淺,領悟到了很多值得珍藏一生的東西。作為一個剛接觸專業知識的大學生,如果直接接觸深奧的專業知識是不科學的。因此,學院組織我們前往工地實習,讓我們親身體驗生活的點滴,在實踐中對即將從事的專業有了感性的認識,并為今后專業課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我第一天的實習中,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實習的地方是一個即將完工的校醫院,在進入施工區之前,同學們都戴上了安全帽。外面有一些醒目的標語,提醒著大家必須戴上安全帽才能進入施工現場。生活區和施工區的門上也寫著類似的警示語。此外,校醫院樓的結構主體外面,防護網上也貼著標語,強調安全責任重于泰山。這些措施都表明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安全問題是首要考慮的。過去,由于生產企業沒有重視民工的安全問題,導致了許多工傷和死亡事故。這些事故不僅給工人家屬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也對企業造成了嚴重影響。為了確保施工的順利進行和保障施工安全,工地被用磚墻或鐵板圍起來,只有施工所需的各種車輛和內部人員才能進出。
進到施工區,我們一眼就看到了校醫院樓的結構主體,當時結構主體給我的感覺就是不像建筑且不太好看。這可能是因為它與我之前所見過的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樓宇不同。旁邊有一個很大的場地,這個場地用來堆放建筑材料,我可以看到主要堆放的是鋼筋,沒有看見水泥、砂、石等其它建筑材料。經過我詢問后才得知,這是因為現在已普遍采用成品混凝土來澆筑結構,這樣可以保證混凝土的質量,減少施工浪費,并降低生產成本。整個施工場地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整個施工平面布置的情況。
在施工現場的導師的指導下,我們了解到許多建筑材料實際應用中常見的是空心砌塊構成的墻體。使用空心磚是國家的政策方針,也是工程實施的必要條件。空心磚具有隔熱、隔聲、質量輕、節省材料等優點。除了空心磚,還有其他很多建筑材料需要親自在工地上認識和學習。我們對這些材料充滿好奇心,對于不懂的問題,可以及時向導師和工地上的師傅請教。晚上回到宿舍后,我會利用網絡及時搜索和學習今天所看到和不懂的內容,以鞏固今天所學。同時,我們對工地上的施工機械也非常感興趣。在師傅的講解下,我們突然恍然大悟。例如,常見的塔吊和龍門架等。總之,通過第一天的了解和學習,我初步認識到了建筑、建筑施工和監理的整個過程。
第二天,我們前往了陽光城的施工工地,當我們抵達時,跟隨現場管理員一起上樓。我們踏上由鋼管和鐵網搭建的梯子,剛開始覺得有些危險,周圍都是突出的鋼管和鐵條。整個樓層的模板和支架已經拆除,只剩下外部的裝飾腳手架,清晰地看到支撐上方重量的柱子非常大,以至于讓我們感覺樓層高度變小了。承重柱的四周有許多結構柱,它們加強了墻壁的強度,以避免因墻體過長而容易坍塌。沿途我們看到上面幾層樓還有工人在修飾外墻。由于我們的現場參觀時間有限,只能見到工人進行簡單的修補和裝飾,沒有機會目睹具體的裝飾工程或其他施工場景,因此對施工的認識也僅限于感性認知。這只能作為我們對施工過程的初步了解啊!
在工地管理人員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整個施工現場,他向我們講述了建筑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以及應對問題時采取的措施。通過這個過程,我認識到在建筑行業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學習的知識。下午,我們去售樓中心觀看了建筑沙盤。沙盤是一種模型,它通常根據地形圖或實際地形,按比例用泥沙、石土等材料堆制而成,供指揮者研究地形、敵情、作戰方案、組織協調和進行訓練時使用。同樣,在建筑領域中,企業也借助沙盤向人們介紹樓盤的.相關知識。在樓盤尚未建成之前,企業利用沙盤提前銷售樓盤,從而獲得資金流動,實現最大化的利益,并使消費者受益。通過今天的參觀和老師的講解,我對于"沙盤"這個模糊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這也為我們今后學習工程項目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第三天,我們參觀了濱江小學的教學樓施工現場,這天上午,我們主要學到了關于腳手架的知識。腳手架是用來堆放材料和讓工人操作的臨時施工設備,在建筑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建筑物達到一定的高度時,如果沒有腳手架,將會影響砌筑的質量和效率。在工人師傅的講解下,我們還了解到腳手架分為內腳手架和外腳手架,并且有多種構造形式,例如門型、多立柱型、懸挑式和吊腳手架。我們還親眼目睹了工人師傅搭設腳手架的整個過程。晚上回到宿舍,我在網上搜索了有關腳手架的視頻,看完之后,我感嘆萬分,感覺自己對建筑有了一個質的飛躍。
下午在九洲躍進路工地,我們在工人師傅的帶領下認識了混凝土中鋼筋的布置,我們到達工地時,正在修筑地基,地基中都是混泥土結構。在地集中有好幾排柱子。地基底座和柱子的鋼筋連成一個整體,這樣使得柱頭的鋼筋十分密集,同時澆筑混凝土時也要注意密實。地基底座是混泥土板結構,板的配筋一般有受力筋和架力筋,受力筋在下方,分縱橫兩路;架力筋在上方,也是縱橫兩路放著。擺好的鋼筋就要用鐵絲綁扎好,為了保證面筋不被踩低下去,還要用馬蹄筋將其抬高。
同時我們認識了地下防水層的做法,據我所知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和冷底子油這些材料的氣味很難聞,剛走進時看見工人師傅正在鋪貼防水卷材,他們一邊鋪貼一邊抹水泥,這樣的話可以達到雙層防水的作用。我之前曾看過有關做防水的視頻,用火烘烤卷材可以使卷材與樓面緊密結合,防止卷材鼓脹影響防水效果。但至今在實踐過程中還沒看到過用烘烤的這種方法。在臨走時,我們看到工人師傅在使用測量儀器檢測建筑物的施工誤差,在工人師傅的講解下,我對測量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回顧以前課堂上學的知識,現在在施工場地目睹整個過程,我對測量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第四天,我們來到了南山中學正在建筑的圖書館繼續進行實習,進入施工現場后開始覺得很危險,四周都有伸出來的鋼管或鐵條。二三樓的模板和支架已經拆了,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撐上部重量的柱子很大,大到使我們都覺得層高變小了。在承重柱的四周有很多構造柱,它們是用來加大墻的強度的,以避免因墻身過長導致容易坍塌。一路上去,我們看到上面幾層樓板的支架還沒有拆,這些支架是用鋼管和模板組成的,鋼管很密,可見要承受完全沒有強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需要很大的支撐力。上到最高層,我們看到工人們還在綁扎鋼筋,柱和梁的鋼筋已經綁扎好并放到了模板預留的槽里。
最后一天,我們來到朝陽中學施工工地,這里是由中國大陸人援建,進入到教室后,我們可以看到有許多地方不同于我們的教室,后來聽老師講到:大陸式建筑的許多方面比較人性化的,在他們的設計和一些想法都可以看出來的。在我們所從事的行業的建筑行業中,它絕大部分與民族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一個地方,從街道建筑就可看出一個地方的文化涵養。從今天的認識實習中,讓我清楚地知道我們不光注重專業知識,利用課余時間我們還得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內涵。這樣,才能使我們成為建筑行業的頂尖人才。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學校學習的只是理論知識,而真正實踐才能得出心知,人的一生中,學校并不是真正永遠的學校,而真正的學校只有一個,那就是社會,學校讓我們更好的適應社會,而社會才是真正磨練我們的地方。在工地,沒有人會吝嗇自己的汗水,沒有人會在乎自己的勞動力,看著工人們被風吹日曬,想想父母的體弱年邁,在思索自己的揮霍浪費,愧疚之感有心而發,通過這短短五天的工地實踐,不僅自己的身體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鍛煉,自己的身心也得到了空前絕后的發展。
實踐是大學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能幫助我們保持知識的更新和發展,還是驗證真理的標準和促進個人成長的有效途徑。只有通過實踐,我們才能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相結合,在實踐中不斷學習、總結與完善。這樣不僅可以創新思維,還能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為將來的職業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大學生應該積極參與實踐活動,不斷鍛煉自己,使所學知識得以應用和發揮最大價值。
工地實習心得體會2
本次實習給了我很多寶貴的經驗,最重要的是學會了如何適應不同的環境。通過參與這個工地項目,我真正體驗到了工地生活的艱辛和挑戰。雖然我未來可能并不會一直在工地工作,但這段時間的實習經歷讓我變得更加堅韌耐勞,無論將來從事什么工作,我都有了面對困難的毅力,也學會了靈活適應不同的工作環境。此外,在工地上我還學到了一些與學校不同的知識。特別是我意識到作為一名技術人員,與工人進行有效的溝通非常重要。我學會了如何與他們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以及如何更好地理解他們的需求和問題。這對我的職業發展非常有幫助,因為我深知只有與團隊密切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總的來說,這次實習對我來說是一次寶貴的成長機會。我不僅獲得了實踐經驗,也在人際交往方面提升了自己的能力。我相信這些經歷將對我的未來職業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通過這次實習,我對建筑行業的相關知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學校里學到的專業知識只是理論,與實際應用還存在一定差距。而這次實習讓我能夠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我在識圖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幫助,學會了在識圖時需要注意哪些地方,需要進行仔細的計算。在結構設計上,我也開始考慮施工時的安全問題,在放線過程中也會思考實際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這樣做可以確保施工符合規范要求,達到設計和施工標準化的水平。如果沒有這次實習,我可能只會停留在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不會考慮太多實際問題,更不會懷疑自己看到的圖紙是否可行。盡管工地上的工作艱苦,但我從中學到了實用的知識,并培養了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實習一個月后有必要好好總結一下,首先,通過這個月的實習,通過實踐,使我學到了很多實踐知識。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親身經歷,使我近距離的觀察了整個建筑的構造過程,學到了很多很適用的具體施工知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學校很少接觸,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礎的知識。
大學生活是充滿緊張和期望的階段,我們總是在學習之余幻想著背起行囊,離開親人、朋友和導師的庇護,走上屬于自己的人生道路。然而當我們最終蛻變成為能夠離開父母巢穴、獨立挑戰社會舞臺的雛鷹時,才發現人生的道路充滿了坎坷和不平,每個人的成功都需要經歷風雨洗禮。在短短一個月的實習中,我學到了許多對未來工作有很大幫助的知識和經驗,這是我第一次踏入社會、開始工作的體驗,讓我深刻認識到生活的不易。
實習是在畢業前進行的`一種模擬演練,對于即將踏入社會、開始工作的個人來說非常重要。通過實習,我們能夠接觸到真實的工作環境,學習并應用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為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實習是一次對自身能力的檢驗和提升機會,也是我們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橋梁。只有通過實踐,我們才能真正了解專業領域的要求,看到自身的不足之處,并不斷改進和完善。此外,實習還可以幫助我們建立起與同事和上級的良好關系,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希望通過實習,能夠讓我們的人生之路更加廣闊,讓我們的所學所思能夠在實際工作中得到應用。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將所學轉化為實際的能力,為社會做出貢獻。因此,對于每一個即將步入職場的年輕人來說,實習都是一個寶貴的機遇,我們應該珍惜并全力以赴。
工地實習心得體會3
首先要在這里感謝史書記、卓老師以及我們班長及團支書為我們爭娶聯系到這樣一次額外的實習機會。以下是通過這次實習本人從所獲得的一些收獲及些許體會。
我們小組三位成員是在卓老師的推薦下,加入了一個工地施工隊進行實習。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我們幾乎每天都和施工隊形影不離。從一開始的陌生人到現在可以隨意閑談的朋友,我們逐漸學會了主動與人相處和交流。我認為這一點非常重要,不僅為了更好地學習,也為了能夠友好和諧地與他人相處,主動而禮貌地進行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只有掌握了一定的交流能力和技巧,工作氛圍才能更加和諧,事情的協調也變得簡單得多。畢竟,任何一個工程都不是由某一個人單獨完成的。建筑工業是一個涉及多個專業領域的行業,特別是對于管理層人員或者即將進入該領域的人來說,交流和協調成為了工作的重點。在這方面,我們表現得還不錯,按照施工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并懷揣著激情和責任感融入到施工隊中,成為其中的一員。
由于我們專業方向是房屋建筑工程,因此在此次實習中,我們的重點是房屋建筑工地。通過這次實習,我們深入了解了商品住宅房屋建筑工程的功能布局、設計理念和施工方法。盡管我們加入時工程已經達到了十三層,但我們錯過了基礎工程這一關鍵部分。在每天的實習中,我們都以施工員的身份站在工地上,從事一些施工員常做的工作,包括放線、標高、檢查模板和鋼筋、澆筑混凝土以及砌體驗收等任務。
給我體會特別深刻的是:
建筑工程一般都存在分包現象。由于這個工地上的管理模式稍有一點兒不同,工人拿錢與施工隊簽字沒什么聯系,所以存在一些素質較差的`班組對施工員的話經常是愛聽不聽。不按要求施工或要求整改的不按期進行,這就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一些細部工程的進度及質量,增加一些不必要的工作。如有一樓層的陽臺裝飾柱澆筑完了一復核,垂直度都跑得沒邊了,最后不得不全部打掉重做。
【工地實習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經典】工地實習心得體會04-22
工地的實習心得體會08-05
工地實習心得體會08-14
工地實習心得體會09-15
工地實習心得體會(優秀)10-23
工地測量實習心得體會03-27
工地認識實習心得體會07-28
工地生產實習心得體會08-24
工地實習心得體會[熱]09-19
工地實習心得體會15篇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