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合作醫療報銷范圍及報銷程序指南
醫療保險一般指基本醫療保險,是為了補償勞動者因疾病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而建立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通過用人單位與個人繳費,建立醫療保險基金,參保人員患病就診發生醫療費用后,由醫療保險機構對其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范圍及報銷程序指南,希望有所幫助!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即“新農合”,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愿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農村合作醫療報銷范圍及政策主要是針對的是門診、住院和大病三塊的保障。
事實中,最重要的是門診方面的補償,因為住院和大病這兩項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率不高。門診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報銷范圍的具體規定主要體現在醫療機構檔次不同,報銷的比例也不同。具體的報銷范圍和比例如下:
一、門診報銷比例
1、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門診報銷比例為25%。
2、鄉鎮衛生院門診報銷比例為40%。
3、縣級醫院門診報銷比例為30%。
4、縣外門診(特定慢性病門診除外)和有價疫苗不予報銷。
二、住院報銷比例
1、鄉鎮衛生院住院0-300元報銷比例為40%,300元以上報銷比例為55%
2、縣級醫院住院0-300元報銷比例為30%,300元以上報銷比例為40%。
3、縣外醫院住院0-20000元報銷比例為20%,20000元以上報銷比例為35%.
4、參加婦幼保健保償的孕產婦,按醫療機構住院比例報銷。報銷金額低于200元的,補償200元。未參加婦幼保健保償的孕產婦住院分娩不報銷。
5、Ⅱ期以上高血壓病(含Ⅱ期)、心臟病合并心功能不全、飲食控制無效的糖尿病、肝硬化失代償期、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慢性支氣管炎、精神病維持治療期、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器官移植的.抗排斥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等11種特定慢性病人在村級直接報銷點報銷。
6、年度個人補償總金額封頂線為6萬元。
另外,如果是得了大病,它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范圍內可以得到一次性、全年累計的醫療費補償。醫療費也有分幾個檔次,不同檔次的報銷比例不同,但它還是比較人性化,采用的是費用越高,報銷比例越高。
同時,農村合作醫療報銷程序是在規定報銷時間內,參合患者或家屬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北京市門診收費專用收據、門診處方、費用清單或(和)北京市住院收費專用收據、診斷證明、項目明細、費用清單送至村或居委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組。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范圍的變化和實施,讓農民們的醫療保障待遇相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使得很多村民更加熱衷參與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當中,這對促進和諧社會發展,保障廣大農民自身利益,是非常有益的。
【農村合作醫療報銷范圍及報銷程序指南】相關文章:
生育保險報銷范圍及程序12-14
工傷保險報銷范圍及程序08-22
2017工傷保險報銷范圍及程序12-09
農村合作醫療如何報銷10-24
農村合作醫療報銷流程12-08
工傷保險報銷范圍和及銷程序11-18
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報銷比例與范圍是多少10-03
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報銷10-28
新農村合作醫療報銷比例09-02
工傷保險報銷范圍和程序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