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失能老人照料政策險
小編給大家介紹2016失能老人照料政策險,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6失能老人照料政策險
9月27日,海淀區失能護理互助保險試點啟動繳費程序,年底前,針對失能老人的實體照護服務啟動。這是本市首個針對失能老人長期照料的政策性保險。
海淀區民政局副局長李杰介紹,海淀區城鄉戶籍年滿18周歲以上的居民,及在海淀行政區域內各類合法社會組織工作的具有本市戶籍的人員,均可自愿參加失能護理互助保險。保費按年繳納,采用個人繳費加政府補貼的形式。對于目前已經有失能護理需求的老人,保費也可采取躉繳方式。據透露,投保人身故后賬戶基金由受益人繼承。年滿55周歲(含)的享受低保家庭、生活困難補助人員、殘疾人、失獨、獨生子女傷殘等家庭參保,將享受更多政府保障。
參保人達到65周歲,經評估認定健康狀況后,由服務規劃師為參保人員配備切實所需的個性化服務。該項目以日;旧钪谐燥、穿衣、睡覺、如廁四項基本生活能力為標準,劃分為三個等級,即輕度、中度、重度失能的老人,可分別獲得每月900元、1400元、1900元的護理服務。
照料服務由區政府組織有關部門會同保險公司、社會服務機構提供,主要為四大類,包括居家照護服務、社區照護服務、機構照護服務以及親情家庭互助服務、精神安慰、志愿者服務等。
年底前海淀區將啟動首批實體服務試點。由養老服務機構為失能老人提供包括就餐、家庭病床等照護服務。
繳費標準
18周歲至39周歲的按繳費標準基數繳納,城鎮戶籍個人每月實際繳費76元,農業戶籍個人每月實際繳費66元;
40周歲至59周歲的按繳費標準基數增加10%繳納,城鎮戶籍個人每月實際繳費83.6元,農業戶籍個人每月實際繳費73.6元;
60周歲以上的按繳費標準基數增加20%繳納,城鎮戶籍個人每月實際繳費91.2元,農業戶籍個人每月實際繳費81.2元。
個人連續繳費不得低于15年。
【拓展閱讀】
昨天,市人力社保局在市人大居家養老服務條例執法檢查座談會上透露,本市將建立政策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明年在一個區試點,通過政府、社會、個人共同負擔的政策性保險,為失能參保職工和城鄉居民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服務。
據市人力社保局介紹,此前海淀區已經試行了自愿參保的商業性長期護理保險,解決了一部分失能老人的日常護理問題,但采用自愿參保形式不利于擴大覆蓋范圍,設定15年的最低繳費年限也無法實現即時享受保障。這次在石景山區研究建立的`是政策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堅持政府制度引領,作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中的一項托底政策,由政府、社會和個人三方籌集資金,當期參保、當期受益,為參保職工和城鄉居民提供長期護理保障。
一般的保險提供資金保障,長期護理險則重在提供服務保障。市人力社保局表示,落實《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精神,長期護理險不是簡單給失能老人發錢,而是以服務形式提供保障,定期為參保的失能老人提供日;旧钫樟戏⻊。
在政策與制度設計上,市人力社保局介紹,政策性長期護理險將與商業保險制度有機結合,建立多層次的長期保險護理制度,并與養老、醫療保險制度合理銜接;同時還要與社會化護理服務相結合,使長期護理保險基金投入與護理服務精準匹配,最大限度發揮基金使用效率。這項制度將注重發揮市場機制,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協同推進健康和養老服務產業發展,由政府、社會和個人共同籌集資金,實現當期參保、當期受益,并支持引導商業保險機構和各類社會組織,提供長期護理經辦管理服務。
政策性長護險試點工作開展后,將圍繞試點方案,針對保障內容、養老服務機構和隊伍建設等相關難點問題,不斷總結經驗,并逐步在全市推開,力爭在“十三五”期間搭建起完整的標準體系,形成符合本市實際的政策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框架。市人大代表建議,長期護理保險保的是服務,必須同步提高養老服務行業水平,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路,推進“互聯網+養老”模式,提供與保險承諾相一致的保障服務內容。
【失能老人照料政策險】相關文章:
北京市海淀區試點失能老人照料政策險10-15
失能老人補貼政策10-15
山西失能老人補貼政策10-16
南通失能老人補貼政策10-22
2016北京失能老人補貼政策11-08
半失能失能老人護士怎么護理10-15
失能老人護理培訓10-15
失能老人飲食護理10-15
失能老人的護理知識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