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深圳最低工資標準
廣東省2016年、2017年最低工資標準不上調,將繼續按照2015年5月發布的標準執行。近期發布的《廣東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行動計劃(2016年)》透露了上述內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7深圳最低工資標準,歡迎參考。
2017深圳最低工資標準
廣東省(不含深圳市)于2015年5月發布的最低工資標準分四類:其中一類地區是廣州,月最低工資標準為1895元/月;二類地區是珠海、佛山、東莞、中山等四個珠三角城市,月最低工資標準為1510元/月;三類地區是汕頭、惠州、江門、肇慶四個城市,月最低工資標準為1350元/月;其余地區為四類地區,月最低工資標準為1210元/月。
中國最低工資標準制度始于2004年3月1日。實施十二年來,這是廣東省第三次宣布不上調最低工資標準。之前兩次分別是在2009年和2012年,均為全球經濟危機之后。
最低工資標準與企業工資指導線類似,均可視為區域經濟的風向標。此前2015年11月,廣東省曾公布2015年企業工資指導線:工資增長基準線為8.5% ;上線為12.5%,下線為零增長或負增長。在過去十余年間,廣東省企業工資指導線 “下線為零增長或負增長”的情況,僅在全球爆發金融危機的2009年出現過。
珠三角區域內中小型勞動力密集型企業云集。紡織、電子等行業均采用“底薪+計件工資”的薪酬模式。部分小微企業將最低工資標準作為工人每天工作8小時的底薪。
對這部分小微企業來說,提升最低工資標準將加大其人力成本。據廣東省人社廳網站公布的數據:2010年至2015年間(除2012年),全省最低工資標準平均提高率分別為:2010年21.1%,2011年18.6%,2013年19.1%,2014年19.1%和2015年19%。
這一增速遠遠高于GDP的增速。公開資料顯示,自2010年至2015年,廣東省GDP的增幅分別為:2010年12.4%,2011年8.0%,2012年10.2%,2013年8.5%,2014年7.8%和2015年8.0%。
2月19日,國家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公開活動上發表講話。他認為現行的用工制度脫離勞動生產率,工資剛性上漲,降低了中國勞動力市場的靈活性。
“最近十年,特別是最近八年,工資超過勞動生產率兩三個百分點,使得我們競爭力越來越不足,實際上代工制是靈活用工,不可能長期發展。法律造成的扭曲,使生產力極大地退出。我們一直說要提高工資收入,但推得太早了。” 樓繼偉說。
《廣東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行動計劃(20162018年)》稱:將合理調節最低工資標準增長。堅持收入水平增長幅度與勞動生產率提高相適應,建立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將適當降低最低工資標準增幅,原則上不超過當地同期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增長幅度。
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關于調整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
深人社規〔2015〕4號
各有關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自2015年3月1日起,本市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如下:
一、全日制就業勞動者最低工資標準:2030元/月。
二、非全日制就業勞動者小時最低工資標準:18.5元/小時。
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15年2月4日
附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調整我省企業職工
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
粵府函〔2015〕20號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順德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最低工資規定》(原勞動保障部令第21號)的規定,結合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狀況,決定調整我省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和非全日制職工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從2015年5月1日起,調整我省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和非全日制職工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具體標準和適用地區見附件。各地級以上市原則上應統一執行省確定的標準,有條件的地區可在省確定的標準上適當上調標準,并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備案。深圳市按《深圳市員工工資支付條例》執行。
二、各地級以上市政府應在本通知下發之日起7日內,向社會公布本地區的最低工資標準。
三、各地要加大對提高最低工資標準的宣傳,嚴格執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加強監督檢查,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
廣東省人民政府
2015年2月15日
深、滬最低月工資超2000元
自2015年12月以來,多地宣布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其中包括吉林、寧夏、重慶、遼寧等地。江蘇省人社廳2015年12月19日發布消息,經省人民政府同意,從2016年1月1日起,調整全省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后,月最低工資標準:一類地區1770元,二類地區1600元,三類地區1400元,其中一類、二類地區均增加140元,三類地區增加130元。
隨著江蘇等地最低工資標準的上調, 2015年全國共有30個地區宣布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約14%。僅剩下河北、青海兩地未進行調整。
調整之后,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地區為深圳,達到2030元,緊隨其后的.是上海,調整后的最低工資標準是2020元,全國僅有這兩個地區超過2000元大關。
在小時最低工資標準方面,最高的依然是北京,達到18.7元。天津、上海、廣東和深圳四個地區也達到或超過了18元,分別是18.5元、18元、18.3元和18.5元。
解讀: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車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各個地方制定的最低工資標準都各不相同,有的地區是根據當地的生活水平、物價水平、經濟發展水平等來制定,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包括各地區劃分一類工資、二類工資時,也是考慮這些因素。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5年提高了930元
五年來累計新增就業47.38萬人;參保總人數達到4564萬人次,五年增長了58%;失業保險的月發放標準調整至1624元,五年來增幅達103%……5月18日上午,深圳市第六次黨代會系列新聞發布活動“民生領域發展情況”第二場新聞發布會在市民中心舉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龔祖兵在發布會上公布了這一系列數據。
最低工資標準從1100元/月提高至2030元/月
龔祖兵介紹,深圳五年來累計新增就業47.38萬人,共引進人才65.01萬人,應屆畢業生就業率92%以上。開展“春風行動”、“南粵春暖”等活動,提供“四免”服務915場次,服務求職者150多萬人次。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5%以內,“零就業家庭”動態歸零
五年來,深圳四次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從2010面的1100元/月提高至目前的2030元/月,月均漲幅16.9%,居前列,完善工資指導價位制定和發布機制,充分發揮工資指導價位的市場導向作用。五年來,全市規模以上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98.9%,運用欠薪保障基金墊付欠薪299宗。
五年來,深圳累計認定高層次專業人才4620人,累計引進留學人員6萬人,截至2015年4月底,累計認定海外高層次人才953人,建立24個留學人員創業創業園,陸續設立博士后流動站、工作站、創新實踐基地228家,在站博士后已達609人,累計招收博士后1830人。
技能人才方面,五年來深圳共向160萬人發放技能培訓補貼2.3億元,建成66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50家技能工作站、8家技能大師工作室,全市技能人才總量已達269萬人。
五年來,全市共立案處理勞動人事爭議14.02萬件,涉及勞動者28.81萬人,結案金額超過29.11億元,年度累計結案率升至93%。
【2017深圳最低工資標準】相關文章:
深圳2017最低工資標準09-08
深圳2017年最低工資標準07-12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2017年06-15
2017深圳新最低工資標準04-16
2017深圳上調最低工資標準04-16
2017年深圳市最低工資標準調整04-07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07-14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多少09-16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方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