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分析和研究所采集的資料的基礎上,撰寫英語畢業論文提綱。畢業論文提綱應盡量做到全面縝密,理順所要論述內容,避免以后反復修改。綱要可以使作者一目了然地看出他的論文是否前后一致。以下是CN人才網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英語畢業論文提綱要求是什么,歡迎閱讀收藏,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英語畢業論文提綱要求是什么
主題是綱要的關鍵,因為它簡明地陳述了作者的目的。
正式綱要(哈佛綱要)中,各級綱目的格式依次為:i,a,1,a,(1),(a)。任何綱要如不嚴加遵守則毫無用處。在確定了英語畢業論文選題,撰寫了英語畢業論文提綱后,學生應對畢業論文的質量標準有一定的了解。英語畢業論文質量標準:
1)選題恰當、與畢業生的知識水平與認識能力相當;
2)內容豐富、資料翔實、論證充分有力;
3)觀點正確、邏輯性強、無違反國家大政方針的觀點;
4)敘述清楚、層次清晰而豐富;
5 )語言表達正確,無拼寫錯誤、語言錯誤控制在20-25%00(萬分之二十到二十五);
6)用詞、造句、謀篇、布局等方面無明顯失誤,修辭錯誤率控制在2%。
延伸閱讀:
一、課題研究目的意義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進一步增強,英語日益成為我國對外開放和與各國進行經濟文化等方面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如何改進英語教學已成為人們街談巷議的話題和舉目關注的焦點。我校經過三年多的實踐和研究,已初步確立了小學英語活動體系的目標和模式,實踐證明小學英語活動體系是必要的,可行的,普遍適應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
近年來我國基礎外語教育有了很大的發展,然而,在大力發展基礎英語教育的同時。很多教師卻不同程度地忽略了兒童心理認知的特點。綜觀我們的外語課堂教學,教師的教學理念與社會的要求還有較大的差距。在傳統的教學方法的影響下,教師仍占去課堂大部分時間,導致為學生成為語言知識的消極接受者。因而從更高的層面上來反思小學英語教學,真正的把小學英語活動體系應用到日常英語教學與英語活動中去就顯得尤為重要。
為了改變現狀,更好地貫徹教育部關于《英語課程標準》
的精神,培養學生交際運用語言的能力,實現知識、技能向能力的轉化,培養學生在英語活動中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發展,我們提出了《小學英語活動的實效性研究》的課題研究。
二、理論依據和研究目標
理論依據:
活動型教學方式符合外語教學理論中的“情感過濾”假設。有利于調節兒童的情感因素。“情感過濾說”(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是Dulay和Burt于1977年提出的,旨在解釋情感因素如何影響外語學習的過程。情感過濾說認為,有了大量可理解語言信息的輸入并不等于學生就能學好目的語,因為外語教學的進程還受到情感因素的影響。語言輸入必須通過情感過濾才有可能變成語言的吸收,也就是說,情感因素起著促進或阻礙語言獲得的作用。對教師來說,重要的是如何總結經驗,尋找辦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情感因素對他們語言習得的正面影響。符合兒童心理和生理特點的活動型教學法,可以寓教于樂,減輕心理壓力,降低情感過濾,增加兒童愉快的情感體驗,形成良好的心理傾向,激活兒童學習的興趣和動機。
研究目標:
1`在構建小學英語活動型教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小學英語活動的實效性,使學生在個人或集體的語言實踐中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學習英語。
2、通過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增強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由以前的被控制者,轉變為課堂的積極參與者,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通過課題研究,提高課題組成員的教育理論水平和研究能力,活躍我校活動教學的研究并形成特色。
三、國內外研究情況:
活動課程的主要倡導者是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J.杜威。在美國,小學英語課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技能的同時,還特別重視使兒童獲得與人交往的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通過兒童自己編故事`寫詩歌`演話劇等具體的活動進行。美國小學的課外活動包括課外學習室活動`學生會活動`俱樂部活動`參觀等。其中,俱樂部活動占有最大比例,起的作用也最大。因此,有的學校規定對學生參加俱樂部活動的情況要做累積記錄。
為了適應21世紀我國現代化建設迅速發展的需要,90年代初以來,我國部分中小學在改革學科課程的同時進行了開設活動課程的實驗。上海`北京`廣州等城市的部分小學,在三`四年級或者一`二年級,就開設了英語課或開始了以課外活動為方式的英語教學,在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同時,也為后來的英語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我校經過三年多的實踐和研究,已初步確立了小學英語活動體系的目標和模式,實踐證明小學英語活動體系是必要的,可行的,普遍適應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積極施行小學英語活動教學法,探索其有效性,積累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不斷總結完善教育教學理論,使每一個孩子都能積極主動,充滿自信的投入到英語學習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