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企淺議城市廣場文藝活動的文化
作為市民日常生活空間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城市廣場承載著人們日常生活中紛繁多彩的文藝活動。它在承受著人們變幻莫測的日常生活的影響時,也反過來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文章在文藝學的學科背景下,探討當代城市廣場文藝活動的文化屬性,并以吉首市為討論對象。
吉首市位于湖南省西部,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 “州府”,一個典型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受地理環境、社會文化、歷史條件、地域特色以及民俗、宗教等復雜因素的影響,吉首市廣場文藝活動的構成要素富有濃郁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其以少數民族為主的活動主體,依山而建的活動場地以及兼具繼承性與變異性的活動內容是吉首市廣場文藝活動無法被復制的特點。
根據廣場文藝活動主要組織者的不同,筆者將整個城市廣場文藝活動分為民間自發的廣場文藝活動和政府組織的廣場文藝活動;并分別闡釋了這兩類廣場文藝活動在民眾日常生活中各自發揮的功能。民間自發的廣場文藝活動的功能主要突顯在休閑、健身和交往的功能上;相比之下,教化、經濟和政治功能則是政府組織的廣場文藝活動在功能上的集中體現。
最后,通過上述理論結合實例和調查數據的分析,筆者將理論研究引入當代城市廣場文藝活動的實例分析中,從多元文化的交融、日常生活審美化以及景觀呈現三個方面闡釋城市廣場文藝活動的審美表征。多元文化的交融主要體現在廣場上地域文化與外來文化、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民間文化與官方文化之間的相互對抗、相互排斥、相互吸引、相互融合。
在消費社會中,廣場文藝活動作為一種基本的精神生活成為大眾所需,于是,這種大眾化的審美對象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線,不僅帶來了日常生活的狂歡,還擴展了審美空間、豐富了審美內容。活動中獨特的場所精神、活動所帶來的身體解放以及活動主體的被凝視,使得廣場文藝活動本身作為一種景觀,一種審美而存在。最后,文章通過以上審美表征揭示出當代城市廣場文藝活動的繁榮發展有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有利于促進個體意識的覺醒和人的全面發展;有利于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摘要9-10
ABSTRACT10-12
緒論12-21
第一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意義12-14
一、研究對象12-13
二、研究意義13-14
第二節 研究綜述14-19
一、城市文化研究現狀14-17
二、城市廣場文藝活動研究現狀17-18
三、研究的不足18-19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創新之處19
一、研究內容19
二、創新之處19
第四節 研究方法19-21
一、問卷調查法19-20
二、文獻資料法20
三、多學科綜合研究法20
四、內容分析法20
五、經驗總結法20-21
第一章 城市廣場文藝活動的文化要素21-29
第一節 吉首市廣場文藝活動的構成要素21-25
一、活動場地21-22
二、活動主體22-24
三、活動內容24-25
第二節 吉首市廣場文藝活動的特點25-29
一、以少數民族為主的活動主體26
二、活動場地依附山城26-27
三、活動內容的繼承性與變異性27-29
第二章 城市廣場文藝活動的類型與功能29-45
第一節 城市廣場文藝活動的類型29-31
一、民眾自發的廣場文藝活動29-30
二、政府組織的廣場文藝活動30-31
第二節 城市廣場文藝活動的功能31-45
一、民眾自發的廣場文藝活動的功能31-37
二、政府組織的廣場文藝活動的功能37-45
第三章 城市廣場文藝活動的審美表征45-65
第一節 多元文化的交融45-54
一、地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聯姻45-48
二、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對話48-51
三、民間文化與官方文化的融合51-54
第二節 日常生活審美化54-60
一、大眾文化帶來了城市廣場文藝活動的狂歡54-57
二、消費社會是廣場文藝活動生存的土壤57-58
三、廣場為日常生活的審美化提供了有力平臺58-60
第三節 “窗口”風景 景觀呈現60-65
一、場所精神60-61
二、身體的解放61-63
三、被凝視的景觀63-65
結束語65-66
致謝66-67
參考文獻67-70
作者在學期間取得的學術成果70-71
附錄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