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1.論文格式——題目:
題目應當簡明、具體、確切地反映出本文的特定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字,如果題目語意未盡,用副題補充說明。
2.論文格式——作者:
署名的作者只限于那些選定研究課題和制訂研究方案、直接參加全部或主要研究工作、做出主要貢獻,并了解論文報告的全部內容,能對全部內容負責解答的人。其他參加工作的人員,可列入附注或致謝部分。
3.論文格式——摘要:
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有數據結論,是一篇完整的短文。摘要一般200-300字.摘要中不用圖、表、化學結構式、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
4.論文格式——正文:
論文中的圖、表、附注、參考文獻、公式等一律采用阿拉伯數字編碼,其標注形式應便于互相區別,如圖1,圖2-1;表2,表3-2;附注:1);文獻[4];式(5),式(3-5)等.具體要求如下;
4.1論文格式——圖:
曲線圖的縱.橫坐標必須標注量、標準規定符號、單位(無量綱可以省略),坐標上采用的縮略詞或符號必須與正文中一致。
4.2論文格式——表:
表應有表題,表內附注序號標注于右上角,如“XXX1)”(讀者注意:前面“”引號中的實際排版表示方式應該是“1)”在 “XXX”的右上角),不用“﹡”號作附注序碼,表內數據,空白代表未測,“一”代表無此項或未發現,"0"代表實測結果確為零。
4.3論文格式——數學、物理和化學式:
一律用“.”表示小數點符號,大于999的整數和多于三位的小數,一律用半個阿拉伯數字符的小間隔分開,不用千位擻“,”,小于1的數應將0列于小數點之前。例如94,652應寫成94 652;.319,325應寫成0.314 325。
應特別注意區分拉丁文、希臘文、俄文、羅馬數字和阿拉伯數字;標明字符的正體、斜體、黑體及大小寫、上下角,以免混同。
4.4論文格式——計量單位:
論文中使用的各種量、單位和符號,必須遵循國家標準GB3100-82, GB3101-82,GB3102/1-13-82等的規定.單位名稱和符號的書寫方式,一律采用國際通用符號。
沒有相應符號的非物理量單位可使用中文(如“件”、“臺”、“人”等),它們可以與其他單位的符號構成組合單位(如“件每秒”的符號為“件/S”)。
篇二
1. 紙張為A4紙,頁邊距上2.5cm,下2.5cm,左3.0cm,右2.5cm
2論文由內容摘要與關鍵詞、論文正文和參考文獻組成。一級標題一、;二級標題(二);三級標題3.
3. [內容摘要]和[關鍵詞]均為宋體小四號加粗,內容宋體小四號,行距1.25cm
4.正文:
(1) 標題:黑體二號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2) 正文:小四號宋體,每段起首空兩格,回行頂格,行距為多倍,1.25
(3) 一級標題格式:一級標題:序號為一、,小三號黑體字,獨占行,起首空兩格,末尾不加標點
(4) 二標題序號為(一),四號宋體,加粗,獨占行,起首空兩格,末尾不加標點。
(5)三級標題:序號為1.,起首空兩格,空一格后接排正文,小四號宋體,加粗。
(6) 四、五級標題序號分別為(1)和①,與正文字體字號相同,可根據標題的長短確定是否獨占行。若獨占行,則末尾不使用標點,否則,標題后必須加句號。每級標題的下一級標題應各自連續編號。
(7) 注釋 (根據需要):正文中需注釋的地方可在加注之處右上角加數碼,形式為①、②……(即插入腳注),并在該頁底部腳注處對應注號續寫注文。注號以頁為單位排序,每個注文各占一段,用小5號宋體。
注釋的格式要求:
A、著作: [序號]作者.譯者.書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時間.引用部分起止頁
B、期刊:[序號]作者.譯者.文章題目.期刊名.年份.卷號(期數). 引用部分起止頁
C、會議論文集:[序號]作者.譯者.文章名.文集名 .會址.開會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時間.引用部分起止頁。
5.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五號宋體加粗;內容五號宋體;單起頁。
參考文獻應是論文作者親自考察過的對畢業設計(論文)有參考價值的文獻。參考文獻應具有權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獻。 畢業論文作者應在選題前后閱讀大量有關文獻,文獻閱讀量不少于3篇。
參考文獻的表示格式為:
著作:[序號]作者.譯者.書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時間。
期刊:[序號]作者.譯者.文章題目.期刊名.年份.卷號(期數).
會議論文集:[序號]作者.譯者.文章名.文集名 .會址.開會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時間。
6.頁碼:從正文起排,頁面底端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