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童話在幼兒繪畫教學中蓬發生命力
畢業論文是大學教學計劃中一個重要環節,它與其他教學環節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又是各教學環節的繼續、深化和檢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前教育畢業論文范文,歡迎參考~
讓童話在幼兒繪畫教學中蓬發生命力
【內容摘要】童話故事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節神奇曲折,生動淺顯,對自然物往往作擬人化的描寫,能適應兒童的接受能力。兒童的思維常常有幻想的特點。研究針對幼兒對童話的興趣和理解,在創設情境中讓幼兒發揮想象,使得幼兒把生活、童話、自我經驗結合起來,以想象畫的教學形式加以綜合,促進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發展。
【關鍵詞】童話、信號系統、情境、想象 。
【正文】
想象畫教學是借助童話等手段幫助幼兒通過想象、感受、體驗和再現情景,并以真摯的情感去表現它們的一種繪畫教學方法。在作畫過程中,把現實形象和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活動融合起來,組合成新的形象,使孩子的感受能力、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發展。
在平時的繪畫教學過程中發現,幼兒時常對已有表象的創作加工有畏難情緒,從一些繪畫比賽中我們也發現部分繪畫基礎較好的幼兒自備畫表現得相當充分,當然其中也不管有成人之旨,但對于現場的命題作畫,卻常常表現得內容枯燥、簡單,缺乏創造性。綜合來看,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喚起原有表象的媒體不充分,不能有效地激發幼兒進行再造性和創造性活動。
二、平時無意觀察較多,觀察不細致,形象積累不豐富。
三、受到現有教學模式束縛,習慣于臨摹,不適于創作。上述三個原因,第一點是主要因素。運用童話創設情境進行想象畫教學,對于解決這個問題無疑是一種較好的方法。在創造藝術形象過程中,想象決不是孤立的活動,而總是在第二信號系統的[第二信號系統:對第二信號(語詞)發生反應的皮層機能系統稱作第二信號系統]調節和指導下活動的。想象畫教學就是利用孩子的繪畫心理特點,促進第一信號系統[第一信號系統:對第一信號(語詞)發生反應的皮層機能系統叫第一信號系統]與第二信號系統的轉化,引導幼兒把孤立抽象的事物轉化為具體形象的藝術情境,從而培養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實踐證明,創設童話情境是一種較好的手段。
童話具有一定的幻想性、教育性、趣味性和科學性。兒童的思維常常有幻想的特點。這是一種天性。童話以深厚的現實生活為基礎,許多童話就是針對幼兒本身的特點而創作的。童話有起伏跌宕的情況、超人化的角色,充滿趣味性。在一些科普類的童話中,還滲透了科學知識。可以說,童話是有力的想象教學手段,是啟迪幼兒認識世界的窗口,是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的橋梁。
運用童話進行想象畫創作,可以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重視藝術情境,展現童話天地。
教師讓幼兒通過想象,把已了解的童話故事情節,用表演、模仿等形式,表現它們的形象,最后用畫把它們表現出來。這樣的練習,幼兒覺得生動有趣,容易接受。他們畫的內容大部分體現出想象畫特征,甚至發展了情節,增加了角色,豐富了想象。如語言故事《狐貍與鯉魚賽跑》、《皮皮遇險記》、《森林狂歡會》、《龜兔賽跑》、《小公雞和小母雞》等都是知識性、趣味性較強,富有強烈童話色彩可以用來創設情境的題材。比如,教《動物們的狂歡會》這一課時,可以先播放錄音,先渲染這樣一個情境:在月亮很圓的晚上,有獅子王、小兔、大象、小烏龜、小鳥等動物在森林里舉行狂歡會。獅子王宣布晚會開始后,小青蛙在荷葉上大聲地唱歌,五只小兔在手牽著手跳舞,小烏龜、小鳥在打鼓和吹喇叭,實在是太熱鬧了。突然,樹后傳來一聲吼叫,竄出一只兇惡的老虎。故事講到這里,教師可以有目的地提問:"老虎來了,之后小動物們會發生什么事情呢?"讓幼兒分組討論可能發生的情景。孩子們一個一個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回答十分踴躍,角色味極濃,很好地表現了小動物在危險面前的冷靜、機智以及小動物們相互幫助戰勝老虎的情境。在這樣的情景氣氛中,再提出作畫的要求,幼兒十分積極主動,他們的畫作表達了稚拙可愛的童心,展現出一個斑斕的童話世界。
二、依憑生活情境,將幼兒引入童話世界。
生活是一個極其廣闊豐富的天地,只要留心觀察,細心體會,就會感受到其中的奧秘。夏天,老師帶來了很多蠶蟲,存養在教室的自然角。活動時間一到,孩子們立即圍著蠶蟲,看啊,說啊,你爭我辯,各抒已見。看著這樣動人的情景,教師應抓住這個契機,創設系統課題,如《蠶蟲的蛻變》,讓幼兒從蠶蟲本身的特征出發,展開聯想,描述蠶蟲蛻變的情況,回憶自身的生活經驗,大膽想象。從作業效果來看,幼兒的創造力得到了較為充分的表現和發揮。春天,美麗花草樹木,把大地打扮成一片綠色,小鳥在樹上唱歌,小鳥和春姑娘的故事,太陽公公和春姑娘的故事,我帶春姑娘去逛街,一幅幅充滿想象的畫呈現在你的面前。許多孩子把內容分成幾個畫面來實現,象電視里的動畫片一樣,同時,童話連環畫也在不覺中萌芽。在孩子們的筆下,許多不相干的事物相牽也無妨。這樣,我們抓住了把生活情境轉化成藝術情境的契機,挖掘了生活中的珍寶。
三、豐富童話語言,創設童話情境。
在進行想象畫教學時,有些課題是幼兒不曾接觸過或尚未體驗過的。對于這樣的課題,在教學中嘗試采取設置童話情境的辦法,給幼兒一定的材料,讓幼兒根據間接的生活體驗,利用自身的知識積累,進行假想性思維,自編自演自繪童話,創設美好的童話情境,豐富童話形象,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天賦。在教學中,我借鑒語言教學的經驗,為幼兒設計了這樣一個課題:《小狐貍》,要求幼兒分組合作或獨立創作一套連環畫。泥工課上,讓幼兒制作幾個動物形象,如熊貓、小兔、受傷的小鳥、小刺猬等,這些動物形象幼兒人手一只,然后讓幼兒來構想有關熊貓的童話故事。這幾只動物形象在幼兒手中左擺右弄,一雙雙聰慧的眼睛轉動著,有的聚在一起討論,有的邊講邊演,一會兒,他們便爭先恐后地講出了一個個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大多數幼兒把熊貓設計成柔順的形象,但各自情節不同:熊貓看到受傷的小鳥,就去找人來一起幫小鳥療傷,小鳥終于沒有那么疼了,可以慢慢的`在天空上飛了,被小兔和小刺猬看到,他們都覺得熊貓實在是太善良了,所以就主動的與熊貓交朋友;有些幼兒的想法與從不同,他們把小熊貓設計成驕傲的小動物,它知道小兔有一身白白的毛,就對小兔說:"哈哈哈,你就只有一身白白的毛,你看我,不止有白白的毛,還有黑黑的毛,比起你可漂亮多了"。在這樣的情境中再提示幼兒根據自己所編的故事畫出幾幅畫,組合成一組連環畫,教師幫助幼兒解決表達內容與表現手法間的矛盾;同時提示幼兒注意每個動物的特征,組合不同的背景,使整個情境顯得更加鮮明,幼兒的想象力得到長足的提高,畫面形象更加生動有趣、活潑、可愛,較好地達到教學目的。用童話情境進行想象畫教學時,教師的引導語是創設情境的重要基礎。引導語要具有誘發性和鼓勵性,要能把幼兒引入童話世界,要有利于他們視線的拓展,要能激發幼兒的創作欲望。在導入情境后,要不斷地推動幼兒的情緒,展現童話角色,幫助幼兒獲得表述的內容。角色的出現,可以借助于圖片、幻燈、錄像、教具、玩具等實物,也可以利用藝術性的語言進行描述,配以師生共同扮演不同的角色。角色產生后,要想辦法讓其活動在童話中,并采用各種強化手段,如音樂、木偶、話劇等形式加以渲染,以加深其印象,提高幼兒的感知力,童話情境的繪畫應允許并鼓勵幼兒大膽采用夸張、擬人、重復等多種手法。在孩子們的心里,童話中的一切都是具有生命力的,在他們的畫中,可以看到人臉模樣的植物,動物等。
作為指導者的教師,切忌以"違背常規"為由挫傷幼兒的創造積極性。創設童話情趣,進行想象畫教學,在于讓幼兒體會角色情感,發揮想象力,陶冶審美情操,幫助幼兒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愿望和想象。人們常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樣,想讓孩子們把自己的想象創造成新的表象,進而用圖畫充地表達出來,還要經過其他有關方面的訓練,還要讓幼兒作更多的繪畫練習。想象畫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尚有不完善之處,我期盼和各界同仁共同商榷和探討。愿想象畫教學法在幼兒園繪畫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不斷成熟。
【讓童話在幼兒繪畫教學中蓬發生命力】相關文章:
讓謙虛在智慧中升華的小故事03-27
讓青春在創業中閃耀光芒感人故事12-16
《繪畫游戲》教學設計04-14
在市場營銷中,如何讓客戶順從你的意愿?01-23
論文:略情感在寫作教學中作用09-07
在議論文寫作教學中如何展示教師10-02
情景教學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運用的論文03-25
頑強生命力簡歷封面10-19
在嘗試中成長作文02-02
在逆境中成長作文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