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護理專業畢業論文范文
醫護為一體是古代護理的特點之一,19世紀之前,世界各國都沒有護理專業。被古希臘譽為“醫學之父”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就很重視護理,他教患者漱洗口腔,指導精神病病人欣賞音樂,調節心臟病、腎臟病患者的飲食——從現代觀點看,這些都是有益于病人康復的護理。
最新護理專業畢業論文范文一:
關鍵詞:手術室,職業,危害,因素,護士
手術室護士是一群在特殊的工作環境中從事特殊護理工作的人群。手術室的特殊環境使得手術室護士經常暴露在一些危險的因素當中,從而威脅手術室護士的自身健康。因此,作為在手術室工作的護士,首先必須正確認識手術室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在工作中不斷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強化自身的防護工作,才能保證自身的安全和日常工作的順利進行。
一、手術室護士的職業危害因素
1.1物理性危害因
1.1.1射線的危害:有資料證實:射線可激發空氣中氣體電離,產生氮化物、臭氧、
自由基等有害物質,少量多次接觸射線可致癌或致畸。
1.1.2紫外線及臭氧的危害:紫外線是手術室空氣消毒的常用消毒方法。紫外線能將空氣中的氧分子分解成臭氧,臭氧是一種強氧化劑,對皮膚黏膜和肺組織都有強烈的刺激性,長期接觸可引起角膜炎、結膜炎及皮膚紅斑、肺氣腫和肺組織纖維化等。
1.1.3噪聲危害:噪音對人體的聽覺有明顯損害:聽力下降;對心血管系統的損害:血管平滑肌對縮血管物質的敏感性增加。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對內分泌系統也有影響:煩躁、判斷能力和持續記憶力減退,降低靈活性,導致精力分散,工作易出錯。噪聲超過50分貝可影響人的休息和睡眠,聲級達到7090分貝,會使人感到厭煩,影響學習和工作的效率,噪音長期刺激可引起耳聾,機體植物神經紊亂和內分泌功能紊亂等。手術室平均噪聲應是60-65分貝,這是機體8h內允許的最高水平,但常達到90分貝。所以,手術室屬于噪聲嚴重污染的科室。手術室的噪音主要來自于監護儀、高頻電刀、超聲清洗機等的噪音等。
1.2化學性危害因素
1.2.1各類化學消毒劑的危害:如甲醛、環氧乙烷、戊二醛、含氯消毒劑等。長期接觸各種化學消毒劑,輕者刺激皮膚,引起接觸性皮炎、鼻炎、哮喘等,急性大量接觸可致肺水腫、同時能使細胞突變、致癌、致畸等。
1.2.2麻醉氣體的危害:微量的麻醉廢棄可對手術室工作人員的聽力、記憶力、理解力、讀數字能力及操作能力產生影響。長期暴露于微量麻醉氣體的污染環境中,有引發自發性流產、胎兒畸變和生育力降低的可能。
1.2.3抗腫瘤藥物的危害:惡性腫瘤患者在手術過程中使用抗腫瘤藥物非常普遍,抗腫瘤藥物可通過皮膚和呼吸道進入人體,損害正常細胞,出現白細胞下降、脫發、月經不規律等。另外,抗腫瘤藥物還可以通過胎盤運轉,造成畸胎等。
1.3生物性危害因素和意外損傷:手術室護士每天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接觸到患者的血液、體液、排泄物等容易被傳染各種疾病;銳利器械、針頭等不當的操作會發生血源性感染。常見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螺旋體病毒等可因銳器刺傷直接傳播。研究表明,醫務人員職業感染中,80.6%由銳器刺傷所致,醫務人員因針刺傷或損傷接觸受污染的血液,感染乙肝的危險性為2%~40%,感染丙肝為3%~10%。電損傷:高頻電刀、電鉆等設備的廣泛使用,大大增加了護理人員電擊傷、電灼傷的概率。
1.4生理和心理因素:手術室護士每日精神高度緊張、注意力高度集中、工作節奏快、所面臨的工作具有高危性、高風險性、高強度性、無規律性。長期處于此環境中,使手術室護士存在諸多的威脅。手術室繁重的工作可使手術室工作者頸椎病和腰背損傷的幾率大大增加;同時手術室的工作節奏快,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往往會使人產生疲憊感,影響手術配合質量;長時間的連續工作及空腹、飲食不規律等易致手術室護士患胃潰瘍、偏頭痛等;長久的站立工作導致下肢靜脈曲張等。
二、防護措施
2.1制定職業暴露管理制度:根據職業防護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并完善職業暴露的處理流程以及應急預案,完善消毒隔離制度,制定防護流程,完善防護設施,建立醫護人員利器傷管理制度,處理及上報制度。
2.2加強醫護人員職業安全防護知識教育:把職業安全教育作為在職培訓的內容,醫院應定期組織醫護人員進行職業安全相關知識的培訓學習,并進行考核,以此加強醫護人員的職業安全知識。
2.3執行嚴格的自我防護措施:(1)預防物理性危害:手術室應設立射線專用的手術間,術中要使用射線照射時,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手術室護士應該暫時回避,如不能回避,要事先穿好鉛衣。參加手術的護士應該定期輪換,避免短期大劑量接受射線的照射。對于懷孕的手術室護士應避免接觸射線;在手術室進行紫外線消毒時,手術室護士應回避;在手術間內限制不必要的交談,做到四輕:說話輕、走路輕、操作輕、關門輕。對于手術室的醫療電器,要定期檢查和維護,及時淘汰陳舊的設備,引進性能好,聲音小的設備。(2)預防化學性危害:對于化學制劑應妥善保管,放在陰涼通風處,易揮發毒劑要密封保管。消毒劑現配現有,劑量應準確,避免大劑量使用,使用時做好防護措施;手術室要定時通風換氣,使麻醉廢氣等有害氣體及時排出;在接觸抗腫瘤藥物時,要嚴格遵守操作流程,做好防護措施,使用后的物品及時焚燒處理。
(3)預防生物學危害及意外損傷:對于手術病人,術前做好乙肝三系檢查和HIV測定等相關檢查,查明為陽性患者應在手術通知單上注明,讓手術室工作人員能夠早知道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手術室護士應定期自我檢查,及時發現破損的皮膚及粘膜,及時處理,及時采取措施;使用帶有保護設計的針頭、套管針;做靜脈穿刺時或與患者的血液直接或間接地接觸時,工作人員應盡可能地戴手套操作,如果沒戴手套,在操作后要及時洗手,簡單有效的洗手可清除手部90%以上的微生物,重要環節可用75%的酒精或0.5%的碘伏等消毒液浸泡。參加手術者一律戴手套最好戴雙層手套。研究表明:如果一個被血液污染的鋼針刺破一層乳膠手套或聚乙烯手套,醫務人員接觸的血量比未戴手套可能減少50%。根據國外報導,雙層手套穿孔率為4.7%,其中外層8.9%,內層<0.5%,而單層手套的穿孔率達11.5%-50.0%;洗手護士在安裝、準備手術刀片時,應使用工具,不要徒手安裝,防止誤傷自己;手術刀、穿刺針、縫針、刀片,注射針頭等銳利物品放在手術臺上的小碗里,不可隨意丟棄;手術中,縫針、手術刀、注射器針頭應放入彎盤內傳遞,防止誤傷他人和自己;不要重新給用過的注射器針頭戴保護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觸使用后的針頭、刀片等銳器;針頭、穿刺針、刀片、縫針等用后應放人銳器盒內,并加蓋回收,進行無害化處理。使用銳器盒后,針刺傷的發生率降低了50%;在尖銳物被丟棄前,應檢查銳器盒以確定未裝滿或針頭未突出,以防止運送時造成銳器傷等。
2.4適當調整護士工作強度和心理壓力:在工作中適當調整洗手護士和巡回護士工作的次數,既要保證工作的連續性,又要注意緩解護士因工作帶來的身心疲勞,緩解緊張的程度。讓手術室護士注意節約體力和能量,減少無效勞動。管理者應合理設計流程,保證手術室工作的高效率性。可以在手術間播放輕柔緩和的音樂,使手術室護士放松身心,為手術室護士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工作環境,同時在工作之余讓手術室護士學會調整自我,積極做好手術室護士的心理健康維護。
三、小結
醫學科學的發展,推動了護理事業的進步。在醫療工作中,護理事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保障護理人員的職業安全是當今醫療衛生事業工作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對于手術室這一特殊的工作環境,手術室護士由于各種職業因素及工作環境的原因,面臨許多的職業傷害的威脅。雖然許多醫院都采取了一些措施來降低傷害的發生,但作為在手術室工作的護士來說還是應該加強自身的防護意識,只有這樣才是降低傷害發生的最主要途徑。
參考文獻:
1 魏俊英.淺談手術室護士職業危害及防護措施[J].實用醫學雜志,2008,15(32):4615-4616
2 李美清,蔡秋玲,黃柳芳,鄧月梅.手術室護士的職業安全的危險因素的分析及防護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7,07(13):112-114
3 李小莉.手術室護士職業危害及防護措施[J].中國醫藥導報,2009,6(25)
4 盧玉惺,劉敏.手術室護士職業危害及防護對策[J].四川醫學,2007,28(2):224-225
5 王玲玲,郝彩琴,譚變霞.手術室護士的職業危害因素與防護措施[J].吉林醫學,2010,31(33):6120-6121
6 文楚玲,鄭小金,莫美珍,黎小冰.手術室護士職業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護[J].實用醫技雜志,2008,15(6):749-750
7 沈霞.手術室護士對職業危害相關因素的調查及分析[J].河南外科學雜志,2007,13(5)114-115
8 楊亞紅.手術室護士的職業危害與防護策略[J].吉林醫學,2008,29(4):344-345
9 鄭靈,丁兆紅.手術室護士職業危害與防護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04,10(7):485-487
最新護理專業畢業論文范文二:
[摘要]在調研不同類型網球練習者肘關節損傷情況的基礎上,從解剖、生理、技術和訓練等方面對“網球肘”發生的'原因作了具體的分析,并根據練習者的特點提出了防治“網球肘”現象的若干對策與方法。
關鍵詞:網球,損傷,對策,肘關節
一、網球肘的病理及主要癥狀
“網球肘”是指肘關節疼痛,正式病名為肱骨外上髁炎,骨診療法中就更直觀地叫做“橈骨后移”。 網球肘的病因很多,最常見的病因是伸側總肌腱的大體或顯微撕裂導致動脈血管增大引起疼痛。治愈后,這些地方又經常被牽拉、撕裂,導致出血,并引起發炎;有時發炎是由于直接受傷或被撞擊,或過度扭傷。肱骨外上髁為肢橈肌及前臂伸肌總腱附著部,如果前臂在旋前位,腕關節經常作背伸性活動,可將其附著部位的軟組織牽扯發生損傷,引起局部出血粘連,甚至關節滑膜嵌入橈關節間隙而疼痛。壓力的結果可能阻止血液的流動,夾痛放射狀神經,使連接肌肉和骨的肌腱不能吸收到充足的氧和血,以至于他們恢復緩慢。
網球肘多數發病緩慢,它通常是一次過度的用力導致肌肉輕微的撕裂后的輕微痛或不舒服,若不在意,極易發展為肘關節肌肉之間的發炎、腫脹,如繼續運動,便會成為慢性疼痛或習慣性疼痛,進而失去運動功能。癥狀初期一般沒有明顯外傷和紅腫現象,主要感覺在肘關節外側酸痛和輕微疼痛,伸屈不受影響,在用力伸腕與前臂用力旋前、旋后時出現局部疼痛,并向前臂外側擴散,患手力量減低;嚴重時,患處局部可微呈腫脹,可摸到骨質的增生隆起,壓痛明顯。
二、網球肘的主要形成原因
2.1 擊球動作不正確導致網球肘
網球技術訓練不夠,動作要領掌握不好,極易違反身體的結構、機能特點和運動時的生物力學原理,引發運動損傷。具體表現在:(1)正手擊球時,沒有靠轉腰、轉肩的力量而用手臂打球,即直臂擊球;(2)反手擊球時沒有有效地運用身體力量,而僅依靠手臂發力,肘部急速伸直;(3)沒有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擊球方式,而是模仿職業選手,并對于一些比較容易打的“慢球”,采用“暴力”回擊的方式回球;(4)擊球時肘部常常遠離身體,打球時不能擊中球拍甜點區。
2.2 運動器材不適導致網球肘
醫學博士Charles Goodwin的研究發現,抱怨患網球肘的病人中,有30%的增加率是來自加長拍。更長的拍面形成更長的杠桿,球接觸拍面所帶來沖擊力也會更強,身體接著便吸收了這些力量,從而使身體承受更重的沖擊。另外,器材問題還包括球拍太重,球線太緊,網球拍的減震效果差和拍柄太大、太小等,這些都可能造成前臂承受更大的壓力。
2.3 身體素質不夠易形成網球肘
身體素質的強弱直接影響到練習者在運動中的各種活動能力。身體素質不良時,肌肉力量和彈性較差,反應遲鈍,關節靈活性和穩定性也較弱,因而容易致傷。如力量的薄弱就會導致擊球動作的變形、錯誤;身體協調性差的練習者,易出現單靠手臂力量打球的情況。
2.4 訓練負荷過大導致網球肘
據機體的生理特性分析,打球時肘部所承受的沖擊力和振動是造成網球肘的根本原因。人體的肘關節部位存在生理解剖弱點,但由于網球運動項目的特殊技術要求,使得該部位要反復屈伸、扭轉和發力,并承受來球的沖擊力和振動,當運動量安排不當,尤其是運動量過于集中,局部負荷量過大時,容易引發運動損傷。此外,進行疲勞訓練也容易造成網球肘,運動員在身體比較疲勞時受傷的機率比平時要大。
三、網球肘的預防
3.1 改進技術動作
錯誤的技術動作是引發“網球肘”的主要原因,所以最好能在專業教練的指導下進行網球技術練習,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網球肘”的發生。要加強基本技術訓練,建立正確技術概念和各項技術的發力順序(下肢—軀干—上肢),形成良好的動力定型,正手擊球時要避免手腕、手掌的翻轉動作;單手反拍的選手一定要靠轉體、轉肩的力量帶動手臂去擊球;糾正直臂擊球的動作,讓大臂和小臂無論在后擺還是前揮的時候都保持一個固定且具彈性的角度,要以腰腿力量帶動肩膀、手臂,而不是光用手臂的力量來拖動。練習者應結合自身的身體條件,形成良好的動力定型,而不是一味地模仿職業選手。
3.2 挑選合適的拍子
選擇合適的球拍是預防網球肘的第一步,球拍過重、過輕都很容易導致肘關節不適,造成損傷。選擇球拍應從球拍的握柄、材質、重量、拍面的大小來考慮。建議初學者用較大拍面的球拍,給拍加適當的力量;建議弦的磅數低一些,使用避震塊可以非常有效地降低球拍對手臂的震動,減小來球對手臂的沖擊力。底線型選手應選握柄較粗拍面較大的球拍;擊球有力的選手應選擇沉一點硬一點的球拍;上網型選手應選握柄較細拍面較小(便于控制球)的球拍,拍質以中等硬度為宜。
3.3 加強上肢力量練習
根據網球運動的特點,加強練習者的力量、速度、耐力以及動作協調能力的訓練,尤其加強肘關節處小肌群的力量練習,特別加強腕、肘部力量訓練,通過增強肌肉的力量使肘部肌群能長時間承擔較大負荷的運動量,避免傷害的出現。力量練習的方法有俯臥撐、利用啞鈴進行揮拍練習等,但注意練習的強度要適當,不可使手臂過度疲勞;柔韌性練習應在力量練習前和練習后進行,每天進行15-20分min;肩部、三角肌、肘和腕的伸展練習都對網球肘的預防大有裨益。
3.4 重視準備活動與放松練習
打球前要充分做好準備活動,提高肌肉的反應性,要注意手腕和手臂的內旋、外旋和背伸練習。必要時佩帶手肘護具,用支撐力較強的護腕和護肘把腕、肘部保護起來,限制腕、肘部的翻轉和伸直,減少對肘關節的傷害。打完球后要采用科學的恢復方法盡快消除機體的疲勞,促進體力的恢復,并有效地避免積累性勞損,如采用慢跑、按摩等方法,降低亢進的肌張力,加速疲勞肌肉中乳酸的排除。
四、網球肘的治療
4.1 保守治療減輕疼痛
癥狀發生之初為急性期,前24h內要冷敷;發生48h后可考慮熱敷,要立即停止會引發疼痛的姿勢及工作。保守治療有2個階段,第一階段減輕疼痛感,減輕網球肘疼痛感最好方式是停止任何刺激手臂的活動。對于輕度和中度的網球肘疼痛,阿斯匹林或布洛芬都可以幫助消炎鎮痛,然后做一些輔助功能恢復練習,并對傷處按摩,將有助于加快恢復治愈。第二階段防止復發,包括拉伸和加固訓練。保證未來不會再發生輕微撕裂,停止或更改引起肘關節的過度疲勞和扭傷動作。如果以上的保守治療效果不佳即可考慮使用震波治療。
4.2 外科手術治療
當保守治療失敗,那么是必需要考慮外科手術的。其手術治療的指征是:(1)肱骨外上髁部的嚴重疼痛延續6個月以上;(2)肱骨外上髁部嚴重的局部壓痛;(3)制動休息2周癥狀緩解不明顯;(4)制動期間外上髁局部封閉2次癥狀緩解不明顯者。
當今最流行的手術方法只需在患處切開約3cm長的小口,從肌腱內切除受傷組織,刮下一些骨骼,然后從新連接肌腱,此法可用于局部麻醉(只麻醉胳膊)的門診病人的治療。采用這種方法治療的85-90%的病人通常可在2-3個月后康復,并可以沒有疼痛感的自由活動;約10-12%的病人能改善活動,但在劇烈活動時仍有疼痛感;只有2-3%的病人沒有好轉。
五、小結
網球肘患病率高,多數發病緩慢, 本文建議網球練習者對出現在肘關節外側酸痛,在用力伸腕與前臂用力旋前、旋后時出現局部疼痛的癥狀,應給予關注;建議初學者應選用較大拍面的球拍,接受專業教練的規范指導,加強上肢力量練習,并在打球之前,做好準備活動,在練習后積極的放松。通過對“網球肘”知識的了解和預防,遠離傷痛的困擾,充分享受網球運動帶來的樂趣。
參考文獻:
[1] 張偉.網球運動員常見的傷病及簡易治療方法[J].網球天地, 1996 (5):22-23.
[2] 柏衛東.對治療“網球肘”的探討[J].體育科技,2001,22(4):43-45.
[3] 陶志翔.網球[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8:21-22.
【最新護理專業畢業論文】相關文章:
護理專業畢業論文范例05-11
護理專業畢業論文精選范文01-31
關于護理專業畢業論文01-10
護理專業畢業論文范本01-01
2016最新護理畢業論文提綱01-06
護理專業畢業論文開題報告01-24
護理專業畢業論文范文精選02-17
護理專業畢業論文優秀范文06-30
護理專業畢業論文格式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