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科學的小論文

時間:2024-11-13 07:14:12 畢業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科學的小論文(經典)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論文吧,借助論文可以有效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寫論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的小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科學的小論文(經典)

  科學的小論文 篇1

  當今世界,水資源日益短缺,飲水問題成了現在人們討論的熱點:今后我們上哪取水?哪里的水人類才能飲用?……

  據水文地理學家的估算,地球上的水資源總量約為13.8億立方公里,其中97.5%是海水(13.45億立方公里)。淡水只占2.5%,其中絕大部分為極地冰雪冰川和地下水,適宜人類享用的僅為0.01%。

  20世紀50年代以后,全球人口急劇增長,工業發展迅速。一方面,人類對水資源的需求以驚人的速度擴大;另一方面,日益嚴重的水污染蠶食大量可供消費的水資源。本屆世界水論壇提供的聯合國水資源世界評估報告顯示,全世界每天約有200噸垃圾倒進河流、湖泊和小溪,每升廢水會污染8升淡水;所有流經亞洲城市的河流均被污染;美國40%的水資源流域被加工食品廢料、金屬、肥料和殺蟲劑污染;歐洲55條河流中僅有5條水質差強人意。

  20世紀,世界人口增加了兩倍,而人類用水增加了5倍。世界上許多國家正面臨水資源危機:12億人用水短缺,30億人缺乏用水衛生設施,每年有300萬到400萬人死于和水有關的疾病。到20xx年,水危機將蔓延到48個國家,35億人為水所困。水資源危機帶來的生態系統惡化和生物多樣性破壞,也將嚴重威脅人類生存。

  中國是一個干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占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于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國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鄢y以利用的洪水涇流和散布在偏遠地區的地下水資源后,中國現實可利用的淡水資源量則更少,僅為11000億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資源量約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極不均衡。到20世紀末,全國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個城市存在供水不足問題,其中比較嚴重的缺水城市達110個,全國城市缺水總量為60億立方米。

  據監測,目前全國多數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點狀和面狀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趨勢。日趨嚴重的水污染不僅降低了水體的使用功能,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矛盾,對中國正在實施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帶來了嚴重影響,而且還嚴重威脅到城市居民的飲水安全和人民群眾的健康。

  所以,鑒于這個問題我想發明一個海水淡化器,適用于家庭,是將來能喝上較為干凈的水。

  這個裝置其實很簡單:用一個廢舊的飲料瓶,把瓶口處剪掉用砂紙打磨光滑(防止傷到手)。瓶子內由上至下分別放上:鵝卵石、石英砂、活性炭,再把飲料瓶的底部扎個洞用導管將水引入燒杯中進行過濾,將過濾后的水進行煮沸得到純水,就可以飲用了。

  科學的小論文 篇2

  科學往往是很吸引人的,而且科學還是永遠探索不完的,永遠新鮮有趣的。比如,就拿漂浮的雞蛋這一實驗來說,也許很多人都知道,但做實驗的過程遠比聽說的要新穎。

  實驗很簡單,材料只有四樣:大玻璃杯、食鹽、勺子、雞蛋。雖說簡單,卻能從中收獲無限知識。

  首先,我拿起水壺,在玻璃杯里倒進大半杯水,接著輕輕把雞蛋放入水中,雞蛋在杯中沉入底部后就不動了,似乎在休息。

  接著我放了1勺鹽,雞蛋沒有動靜;我開始放第2勺鹽,雞蛋仍然安安靜靜的躺在杯底;我一氣之下放了6勺滿滿的鹽,雞蛋沒有辜負我的期望,上升的一點;最后,我不服輸的放了2勺鹽,雞蛋上升指數又高了些。

  我聽說別人的雞蛋能漂浮的水中間,就把雞蛋拿出來,用勺子攪拌了一下未融的半成品鹽水,待杯子底部的鹽化了,才慢慢把雞蛋放進去,這時,雞蛋不停地上下浮動,我等了一會兒,雞蛋不動了,掙扎著浮出水面。

  最后,我把剩余的2勺鹽倒入水中,雞蛋逐步上升到水面,如戴著泳圈在自在的游泳,我淘氣的`用手指把雞蛋往下壓,松開手指,雞蛋又很快飄回到水面。

  為什么雞蛋會飄浮起來?我從電腦中取得了收獲:雞蛋剛放進清水里的時候,由于雞蛋的比重比水大,雞蛋受到的浮力小于本身的重量,因此它會沉到底部;放鹽后,水把鹽溶解了,水的比重增加,當鹽水的比重等于雞蛋的比重時,雞蛋就會浮在水的中間;再繼續加鹽,當鹽水的比重大于雞蛋的比重時,雞蛋就會浮在鹽水的上面,并且雞蛋頂部露出水面。

  老師在課堂上告訴我們:任何物體在水里都會受到浮力,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水的體積的重量,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也叫浮力定律。其實科學就和長大要學的物理差不多。

  我很驚奇這個小小的實驗居然蘊含了如此豐厚的定理,這才明白科學除了用來放松用來玩,還對我們有很深的重要性。我暗暗下定決心在往后的日子里好好學物理,好好研究這有趣的科學。

  科學的小論文 篇3

  今天下午,陽光明媚,我獨自一人在家里的陽臺上做作業。突然,門“哐當”一聲被打開了,原來是爸爸買了一袋大米回來了,等他把大米背上四樓早已累得氣喘吁吁了,進門之后,他就急匆匆地將米袋擱到了廚房里的小方桌上。但見他又突然彎下腰,好像又發現了什么現象。我知道老爸是個科學迷,我想他一定是被什么科學現象迷住了而在仔細研究呢。

  果然,過了一會兒,爸爸興奮地喊我:“敏敏,快來!我給你看一個有趣的現象!蔽覙O不情愿地走了過去,心想:真是的,我還有家庭作業沒完成呢!只見爸爸指指桌上的米袋對我說:“你看,在那上面的米袋角并沒有被米盛住,但在這個米袋角的石棉袋上卻為什么粘著許多大米粒呢?”我不以為然地說:“那是因為大米有粘性吧。”“大米是有粘性,但必須是在受潮了以后。而這大米是由曬干的稻谷加工而成的,不可能有這樣大的粘性的呀。如果這樣潮濕的話,我背大米的肩膀上的衣服為什么沒有濕呢?”我被爸爸這話問住了,只得啞口無言了,但又不甘心,還是追問說:“那又是為什么呢?”只見爸爸神秘地一笑,舉起一根手指慢慢靠近那粘有大米粒的袋角,還沒等爸爸的手指接觸袋子,粘在袋角上的大米粒像受到魔力似的,紛紛快速逃離了袋子而掉到了下部的米堆里。這時,我被看得驚呆了。

  為了探個究竟,我央求老爸再給我看一次。爸爸笑著答應了,只見他把米袋一個角的外面用一只手使勁搓了兩三分鐘,然后把那只角快速地拎了起來,展現在我面前的情形讓我大為疑惑不解——有許多米粒都像被米袋牢牢吸在了上面了,等爸爸的手指接近米袋,但還沒有接觸的時候,那些粘在米袋內面的大米竟像著魔似的紛紛逃離了米袋,爸爸的.手指移到哪里,哪里的大米就接連不斷地往下“逃跑”。我連忙問:“爸爸,這是為什么呀?是不是經過你的摩擦之后產生了什么東西?”爸爸笑笑說:“這是靜電!薄办o電!”我好奇地睜大了眼睛。接著老爸娓娓動聽地給我介紹了有關靜電的知識,使我大開了眼界。原來,只要物體與物體之間進行摩擦就會產生電,駐留在物體表面的電我們就叫它“靜電”。靜電有正電和負電之分,并且當同種電荷相互接近時會產生排斥現象,當異種電荷相互接近時會產生吸引現象。而人體有時也往往會帶有一定的靜電。當老爸將大米從樓下背到四樓上的過程中,袋中的大米在不斷地與袋子進行摩擦,大米和米袋就產生了不同的靜電,所以將米粒牢牢地吸引在袋子上。當人體所帶的靜電與大米所帶的靜電屬于同種電荷時就發生了排斥現象。在明白了道理之后,我們一大一小兩只手輪番在米袋上摩擦,比拼在米袋上“驅趕”大米粒的本領,玩得不亦樂乎。煞是有趣。我睜大了眼睛,簡直不敢相信這些都是真的。

  今天我真開心,真正讓我感受到了科學真奇妙!

  科學的小論文 篇4

  螞蟻目前有21亞科283屬( after Bolton 20xx ) ( 主流沿用的是16亞科的分類系統和21亞科的系統相比,新的系統從猛蟻亞科中分出了若干亞科)。螞蟻是人們常見的一類昆蟲,很容易識別。一般體小( 0.5mm-3mm ),顏色有黑、褐、黃、紅等,體壁具彈性,光滑或有毛。口器咀嚼式,上顎發達。觸角膝狀,4~13節,柄節很長,末端2~3節膨大。腹部第1節或1、2節呈結狀。有翅或無翅。前足的.距離大,梳狀,為凈角器( 清理觸角用 )。為多態型的社會昆蟲.據估計,僅有大約半數的螞蟻——目前約為11700種一一被描述了。一個更大范圍的螞蟻區系研究也有待進行。

  它們通常生活在干燥的地區,但能在水中存活兩個星期。

  螞蟻是地球上最常見的昆蟲,數量最多的昆蟲種類。由于各種螞蟻都是社會性生活的群體,在古代通稱“蟻”。據現代形態科學分類,蟻可分兩大種群:螞蟻類和白蟻類。

  螞蟻能生活在任何有它們生存條件的地方,是世界上抗擊自然災害最強的生物。

  螞蟻的壽命很長,工蟻可生存幾星期至3-7年,蟻后則可存活十幾年或幾十年,甚至50多年。一蟻巢在1個地方可生長1年。

  科學的小論文 篇5

  你家是不是有毛衣?我想,你一定說有的,F在的每家每戶都有毛衣,可是你是否觀察過毛衣呢?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毛衣上有許多的小圓球,由毛衣上的毛組成。這樣不僅妨礙美觀,還會讓你摸起來非常不舒服。如果處理不當,會損壞整個毛衣,反而更不好。這個時候就輪到毛球修剪器上場。只見它開足馬力,對著毛球一刮,就看見毛球全部都不翼而飛,毛衣干干凈凈。正在我對這個毛球修剪器贊嘆不已時,突然升起一團疑云,毛球修剪器到底是怎樣修剪的呢?

  我正疑惑時,爸爸發話,讓我自己去尋找答案。

  我拿出說明書,仔細的研究一下,便開始拆修剪器。我先把修理器的開關關閉,再把最外層的外刀網旋開,拔出來,然后再把最主要的圓刀拿出來,上面有著極其鋒利的刀片,再往下就看見風葉,上面有著四塊豎起來的板,打開開關就會飛快的轉動,在風葉的最下面,還有著一個巨大的缺口,毛球就是從這里掉下去,掉進儲物倉,保存在里面。

  原來,這個修剪器,由一個馬達轉動風葉,風葉連接著圓刀,風葉一高速轉動,圓刀也高速轉動。外面的外刀網隔開衣服和圓刀,防止直接接觸衣物造成的破損。外刀網上有許多小孔,在接觸衣物時讓毛球伸進外刀網,被圓刀直接割斷。被割斷的毛球從圓刀的旁邊掉入下面的'風葉上。風葉上的四塊豎起的板子在高速轉動的情況下,像打羽毛球一樣,把毛球“打”進儲物倉。在實驗的過程中,我發現一個問題:我一把外刀網旋下來,這個修理器就不再轉動。難道是沒電?那為什么剛才還轉的這么快?經過我多次試驗,發現風葉旁有一個按鈕,就像冰箱上的燈一樣,有個下壓按鈕。外刀網旋緊后,會把這個按鈕往下壓,壓到最底部時,保護功能就會關閉,修剪器就會正常工作。

  原來一個毛球修剪器還有這么大的學問啊!

  科學的小論文 篇6

  一、研究起因:

  我們學校教學樓后面和餐廳后面都種有銀杏樹,我經常從這些美麗的銀杏樹下走過。這些天我發現銀杏樹上結出了許許多多的白色的黃色的小小的圓圓的果實,有些果實落了下來,有人在撿。我曾經也把銀杏果撿來,還捏破過呢,粘粘的,臭臭的。聽說張老師不小心將銀杏果的汁液抹在褲子上,后來發現褲子上面留下了痕跡!我還看到銀杏樹的樹葉大多變成了枯黃色,有許多樹葉飄落下來,可是我發現落在地上的銀杏樹的樹葉并不都是黃色的,還有一些綠色的樹葉!好奇怪!這些問題在我的腦海中繞來繞去,我很想知道為什么,就去找組織課外科學興趣活動的張老師,讓老師來幫忙解開我心中的疑團!

  二、研究問題:

  1、銀杏果的汁液為什么粘粘的?

  2、人們為什么要去撿銀杏果呢?難道只是好奇?

  3、為什么有些銀杏樹葉還是綠色的就落下來了?

  4、銀杏果的汁液真的能在衣服上留下痕跡嗎?

  三、研究方法:

  1、上網搜索。

  2、去學校圖書管找有關植物的書籍和雜志報刊。

  3、詢問撿銀杏果的人或其他有經驗的人。

  4、做實驗。

  四、研究過程:

  在課余時間,我就按照我們討論好的研究方法展開研究。

  1、從網上搜索相關資料,關鍵詞有“銀杏樹”、“銀杏果”、“銀杏樹葉”、“白果”和“樹葉還沒變黃為什么落下來”等。

  2、到學校圖書館尋找資料,先找到與植物有關的書籍,然后看書的目錄中有沒有提到“銀杏樹”或“銀杏果”,如果有,就翻開書仔細閱讀,如果沒有,就去找其他書。

  3、詢問撿詢問撿銀杏果的人,詢問我的爸爸媽媽,詢問學校的園藝工人,詢問上了年紀的人。

  4、通過做實驗來驗證銀杏果的汁液能不能在衣服上留下痕跡。

 。1)準備實驗材料:撿來三五顆銀杏果,找到實驗用的紙片、上衣、褲子、鞋子和抹布。其中,紙片是要與衣服做比較,褲子包括藍色牛仔褲和白色休閑褲兩種。

 。2)把銀杏果捏破,將它的汁液分別涂抹在紙片、上衣、褲子、鞋子和抹布上。

 。3)觀察銀杏果汁液還是濕的時候和干了以后那幾種實驗材料上是否會留下痕跡。

 。4)及時做好記錄,必要時拍下照片。

 。5)根據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得到答案。

  五、研究結果:

  1、通過搜索資料和去學校圖書館查找資料,我了解到銀杏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一億五千萬年,其壽命之長居各植物之首,被科學家稱為“植物活化石”。銀杏含銀杏酸、銀杏酚、銀杏醇、銀杏黃素、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胡蘿卜素、核黃素及多種氨基酸等。它的汁液粘粘的,聞起來臭臭的,就是因為它里邊含有這些成分的緣故。

  2、通過詢問和查找資料,我了解到銀杏全樹都是寶,種植銀杏有非常好的經濟效益。銀杏的'種子俗稱“白果”,可以食用,它營養豐富,味道甘美。食用銀杏,可養生延年。白果食用方式可以炒食,烤食,煮食,配菜,做糕點、蜜餞、罐頭等,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同時也有良好的藥用保健價值,有潤肺止咳等功效。白果的藥用重要體現在醫藥、農藥、獸藥這三個方面。白果入藥主治:斂肺定喘,止帶滯,縮小便,用于痰多喘咳、遺尿尿頻等。知道了這些,我也就知道了為什么有人要去撿銀杏果了。

  3、仔細看看,銀杏樹上既有綠色的樹葉,還有黃色的樹葉,還有一些樹葉上綠顏色和黃顏色都有。落在地上的銀杏葉也有黃有綠,不過那些遠遠看是綠色的落葉走近仔細看就會發現,那些樹葉大部分是綠色的,邊沿已經開始變成黃色的了,葉柄也快干枯了。后來,我查到了資料,原來是樹要在天氣干燥的秋冬季要保存自己體內的水分,也要“冬眠”了。此時,水分、葉綠素等大多集中在樹干部分,葉柄與樹干連接處的特殊結構———離層也變的脆弱起來,于是,一遇到風或雨它們就容易被折斷,從而落了下來。

  4、通過做實驗,我發現張老師說的沒錯。銀杏果的汁液干起來很慢,它確實能在衣服上留下淡淡的黃色那種痕跡,而且很有可能還帶有一種臭臭的氣味,還有一種油油的感覺。用紙片做實驗時,汁液剛涂抹在紙上的時候,拿起紙片瞧,我發現涂抹的那一塊地方有些朦朧的半透明的感覺。鞋子上的實驗效果不像休閑褲上那么明顯,因為鞋子那里是深藍色的,而銀杏果的汁液是那種淺黃色的,所以不容易看出來,不過等過了兩三天之后,在去看,我發現鞋子那塊地方顏色更深了。

  科學的小論文 篇7

  在大千世界里,隱藏著許多問題跟玄機,有一些很平常,有一些卻非常奇特。我也曾遇到過一些奇特的東西。

  記得那天媽媽從花鳥市場買回來一盆名叫含羞草的花,只見它的枝干細細的,葉子遠看是連成一片的,其實是由許多更小的葉片組成的。看著它那俏皮的樣子我忍不住伸手去摸摸它,誰知剛一碰到它,它的.葉子就緊緊地閉著了,過一會它就又慢慢張開了。這可真好玩!玩著玩著,我不禁好奇起來,它為什么會有這種反應呢?

  于是我上網查了一下關于含羞草的資料。原來,在它的葉柄基部有一個膨大的器官叫“葉枕”,葉枕內生有許多薄壁細胞,這種細胞對外界刺激很敏感。一旦葉子被觸動,刺激就立即傳到葉枕,這時薄壁細胞內的細胞液開始向細胞間隙流動而減少了細胞的膨脹能力,葉枕下部細胞間的壓力降低,從而出現葉片閉合、葉柄下垂的現象。經過1—2分鐘細胞液又逐漸流回葉枕,于是葉片又恢復了原來的樣子。含羞草的葉子之所以會出現上述現象,是一種生理現象,也是含羞草在系統發育過程中對外界環境長期適應的結果。因為,含羞草原產于熱帶地區,那里多狂風暴雨,當暴風吹動小葉時,它立即把葉片閉合起來,保護葉片免受暴風雨的摧殘,因而逐漸形成了這一生理現象。

  查找了含羞草的資料后,我也增長了不少知識,小小的一株草竟會有那么多神奇的地方,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多少東西等著我們去發現呢,想必這就是大自然的奧秘吧!

  科學的小論文 篇8

  今天的科學課,我們要嘗試做一個記時工具——水鐘!八娛鞘裁?怎樣記時?為什么用水記時?”一連串的問題從我的腦袋里冒了出來。想到這些,我們迫不及待地想融入科學的世界。經過科學書、課外讀物和電腦的了解下,我獲得了一些關于水鐘的知識:水鐘在中國又叫做“刻漏”,“漏壺”。根據等時性原理,滴水記時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利用特殊容器來記錄水漏完的時間(泄水型),另一種是底部不開口的容器,記錄它用多少時間把水裝滿(受水型)。中國的水鐘,最先是泄水型,后來泄水型與受水型同時并用或兩者合一。我們現在要做水鐘的實驗。我們準備了一個塑料瓶,先將塑料瓶的瓶底剪掉,在瓶蓋上鉆一個孔,孔的大小要掌握好,一開始,我們先鉆一個小一點的'孔,根據實際情況在把孔慢慢加大。實驗時,我們倒滿水,開始一分鐘的記時。反復實驗了幾次,我們發現剛開始滴水時,速度很快,可是一會兒又慢了下來。這是為什么呢?我反復思考,想出了一種解釋:水剛倒進去時會產生壓力,所以速度很快。我為自己得出答案感到開心。可是又一個問題接踵而來:怎樣能避免這個問題?我們經過一番討論,找到了一個好工具——用來調節速度的調節器!

  我們把調節器安裝在瓶口。好了!

  一個水鐘完成了!

  終于,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一個精確的水鐘誕生了!

  這次體驗讓我們在科學的海洋里遨游,在科學的天空中翱翔!

  這真是一次有趣的體驗!

  科學的小論文 篇9

  加鹽煮出來的雞蛋更容易剝殼

  ——三種不同處理方法的效果對比

  上個星期天,因為二舅的兒子滿月了,我們一家人都高高興興地去他家吃喜酒。吃飯還有一段時間,我就四處閑逛,廚房里香氣撲鼻、熱氣騰騰,舅母忙里忙外,我迎上去喊了她一聲,她嗯了一下,正端著一大鍋冒著熱氣的雞蛋往盆里倒呢!盆里裝滿了水,我好奇地問:“舅媽,煮這么多雞蛋干嘛?為什么要把雞蛋放在水里?”舅媽笑了笑:“這是專門送給客人們的,浸過冷水的熟雞蛋帶回家后更容易剝殼呀!”我又追問:“為什么浸過冷水后,就容易剝殼呢?”舅媽含糊地回答:“可能熱脹冷縮的原因吧!具體道理我也說不清!”,這時旁邊城里來的'一位客人插了一句:“聽別人講加鹽煮雞蛋也是很容易剝殼的,不過我也沒有試過!”,他們的說法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我決定回家去實踐一下。

  第二天,我把我的想法跟媽媽說了一下,媽媽很贊同,并且很快為我準備了實驗材料:六個雞蛋。我把六個雞蛋分成三組實驗來對比效果。第一組兩個和第二組兩個雞蛋同時加水煮15分鐘,取出后第一組兩個熟雞蛋放入冷水中3-4分鐘后,取出剝殼,結果很順利,無破損;接著取出第二組兩個熟雞蛋瀝干水后自然冷卻20分鐘后,剝殼也很順利,無破損;一二兩組實驗效果差距不太明顯,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兩組雞蛋剝下的雞蛋殼都是又碎又小的,沒有大片。第三組兩個雞蛋我加了兩勺鹽在水里煮15分鐘,瀝干水后自然冷卻20分鐘后,剝殼異常順利,三兩下就剝干凈了,而且剝下的雞蛋殼碎片很大!

  通過三種不同處理方法,我得出結論:煮熟的雞蛋冷水浸泡后剝殼和自然冷卻后剝殼,效果差不多,人們之所以認為熟雞蛋浸冷水容易剝殼,可能是與熟雞蛋趁熱剝殼相比較而言,這里的確也有熱脹冷縮的因素,而且農村辦喜事煮的雞蛋數量大,難免有一些半生不熟的,自然冷卻后也很不容易剝殼,以至于有這些誤傳。加鹽煮的雞蛋剝殼很滑溜,剝下的碎殼只有幾大塊,而且加鹽后的口感更佳,鹽又有殺菌作用,因此這是最佳的一種方法。冷水浸過的雞蛋似乎有點容易剝了,可水中的細菌,病毒很容易進入雞蛋內,很不衛生呀!

  通過以上三組實驗,我鄭重向大家推薦,煮雞蛋加鹽是最佳的選擇,其中的好處大家都清楚了,至于為什么剝殼更容易,謹請專家幫我解答,謝謝!

  科學的小論文 篇10

  今天,我去釣龍蝦,我帶著釣竿與釣餌(豬肉)去一條混濁的溝里釣。沒一會兒,我就釣到了10只龍蝦,正當我興高采烈的回到家準備紅燒時,發現小龍蝦的殼上沾滿了污泥,一開始我以為溝里的小龍蝦臟一些,少一些,于是我又到一個清澈的塘里去釣龍蝦。結果一只也沒釣到,于是我作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測:小龍蝦喜歡在混濁的水里生活。

  既然猜測了,我就要想盡辦法來證明這一點。我立馬行動起來,我找來兩只桶,一只桶裝渾濁的水,一只裝純凈水,并在桶里各放了5只龍蝦,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到了第三天,渾濁的水里的龍蝦仍然生龍活虎,而在清水里的小龍蝦已奄奄一息,這證明了我的猜測是正確的。

  我又做了一個實驗,我仍然把一只桶里裝渾濁的水,一只桶里裝清水,各放進5只龍蝦,但這次實驗我并不求小龍蝦喜歡渾濁的水還是清水了,我是在求小龍蝦吃什么,我不去管渾濁的水里的'小龍蝦,我天天喂食給清水里的小龍蝦,但喂的是一些被我切得小得不能再小的魚肉、腐肉、水草、水藻等,過了5天后,渾水里的小龍蝦與清水里的小龍蝦一樣生龍活虎,這個實驗證明了小龍蝦吃小得不得了的微生物。

  現在我終于知道小龍蝦為什么喜歡渾水了,因為水里有極小的魚肉、腐肉、水草、水藻等,而這又是小龍蝦的最愛,所以小龍蝦就喜歡渾水了。

  經過這次實驗,我心里十分高興,因為我又知道了一個科學知識,希望大家也常做這類科學實驗,只有這樣,才能多了解科學知識,增長見識。

  科學的小論文 篇11

  星期天早上,我打開冰箱拿雞蛋,準備煎一個荷包蛋。我猛地一拉,發現橫臥的幾只雞蛋經不住猛烈的搖晃,流出了鮮艷的蛋黃和透明的蛋液。而豎臥的雞蛋卻完好無損。這是為什么呢?我跑去問正在看報紙的媽媽,媽媽說:“你自己做個實驗就明白了。是這樣做的……”

  我為了探個究竟,照媽媽說的做了一個小實驗:我拿了一大團橡皮泥,分成四小團。上面豎直放上四只雞蛋和一塊木板,再放上《新華字典》和《小學生作文》兩本書。讓我驚訝的是,結果雞蛋毫發未損!我想如果雞蛋是橫放又是什么結果呢?動腦不如動手,我就在橡皮泥上橫放了四只雞蛋。哎!讓我沒想到的是:剛放上一本《新華字典》,雞蛋就四分五裂了!是不是這幾只雞蛋的.殼剛好是薄的呢?不如換別的蛋試試看!但結果還是一樣。我再想:一邊放豎的蛋,一邊放橫的蛋,在橫放的雞蛋下墊點橡皮泥,讓這兩只雞蛋一樣高,結果又是怎么樣呢?我又做了個小實驗,結果放上一只鉛筆盒,原封不動,又放上一只瓷盤,橫放的雞蛋“啪”地一聲就碎了。

  這是為什么呢?我仔細思考:這蛋是不是都是兩端殼硬,中間殼軟呢?我這想法是對還是錯呢?如果是對的,為什么是兩端殼硬、中間殼軟呢……我一下子想出了好多問題。后來,我翻翻科學書,查了查資料,又問了問老師,得出了一個結論:我的想法是錯的。正確的答案應該是:把雞蛋橫放,一壓就破了,如果把它豎起來,就不易破,這說明同樣的材料的強度大小,決定于形狀的不同。這就像拱橋和平橋,兩者所能承受的重量就不同,拱橋能承受更大的重量。

  經過做這個實驗,我養成了遇見問題就要仔細思考,爭取弄懂的好習慣。

  科學的小論文 篇12

  秋風一起,金黃的樹葉紛紛落下。我在門前做清潔工作,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地上的葉片大數是“面朝黃土背朝天”,這是為什么呢?

  其他的落葉是不是也一樣呢?我想再去觀察觀察吧。在這一周里,我去觀察了許多樹的落葉情況。結果我發現,絕大多數的落葉是“面朝黃土背朝天”。

  我想應該做一個模擬實驗來驗證一下我的想法。于是我制作了像葉片一樣的風箏去放。由于不太會放,所以放了很多次風箏也沒有飛起來。我記得風箏落地時總是重竹條的一面朝地,這是不是與落葉朝天有相同的地方呢?

  難道樹葉也與我做的風箏一樣,一面重一面輕?帶著這個假設,我采了許多種不同的樹葉進行觀察。我發現,葉面表皮好像是里面的'葉脈排列稀疏一些,光滑一些,葉背面葉脈排列緊密一些,粗糙一些。于是我在爸爸的幫助下,做了一個葉片的模型,用了一些細鐵絲,編成了網狀,有的稀疏,有的緊密。然后把稀疏的鐵絲網與緊密的鐵絲網連成正反兩面。然后我將“葉片”從空中拋下10次,8次是緊密的鐵絲網一面在下,2次是稀疏的鐵絲網一面在下。

  通過實驗,我豁然開朗,于是我又到互聯網、書上查找有關樹葉的資料,終于明白了落葉“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科學秘密,原來,兩種結構不同的細胞層,形成了同一片樹葉的“背”與“面”,由于比重不同,樹葉在飄落的過程中,會翻轉變化,重的一面朝下,輕的一面朝上,這樣降落最穩定。所以落地后,細胞緊密而重的一面朝黃土,細胞系數而輕的一面朝天。

  科學真有趣,今后我要多做這樣的實驗,長大后做更多更復雜的實驗,為人類造福。

  科學的小論文 篇13

  越來越多的人戴上了各式各樣的眼鏡。為什么戴眼鏡的人這么多呢?甚至連五、六歲的孩童有些都佩戴上了眼鏡。因為在現在我們的生活的這個高科技時代當中,電子產品越來越多,人們對著電子產品的依賴也越來越多。久而久之,眼睛出現問題的人也就越來越多了。

  眼睛,是人類身體含水量最多的器官。眼睛,是人類感官器官中最重要的,因為我們有超過百分之八十的知識,都是通過眼睛,然后傳輸給大腦的`。

  現在,大多數人的眼睛問題是近視和遠視。

  近視,眼球在調節靜止的狀態下,來自5米以外的平等光線經過眼的屈光后,焦點落在視網膜前,不能準確地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像,稱為軸性近視。

  一般來說,近視的原因主要有:

  (一)用眼距離過近。青少年近視眼以長期用眼距離過近引起者為多見。青少年眼睛的調節力很強,當書本與眼睛的距離達7~10cm時仍能看清物體,但如果經常以此距離看書,寫字就會使眼睛的調節異常緊張,從而可形成屈折性(調節性)近視,所謂的假性近視。

 。ǘ┯醚蹠r間過長。有的青少年看書寫字做作業,看電視等連續3~4小時不休息,甚至到深夜才睡覺休息,使眼睛負擔過重,眼內外肌肉長時間處于緊張狀態而得不到休息,久而久之,當看遠處時,眼睛的肌肉不能放松而呈痙攣狀態,這樣看遠處就感到模糊而形成近視。

 。ㄈ┰谛熊嚿匣蜃呗窌r看書。有的青少年充分利用時間,邊走路邊看書或在行走的車廂里看書,這樣對眼睛很不利。因為車廂在震動,身體在搖動,眼睛和書本距離無法固定,加上照明條件不好,加重了眼睛的負擔,經常如此就可能引起近視。

  遠視,外界物體在視網膜不能形成清晰的影象。遠視的原因主要是在看遠處的物體時,晶狀體需要拉長,以至于可以看到遠處的物體,但如果長時間改變晶狀體的狀態,就會導致晶狀體固定下來,從而導致遠視。

  如果我們的眼睛受到損害,我們的生活將受到極大的印象,既然如此,我們該怎么做來保護我們的眼睛呢?

  保護眼睛,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合理的環境光線

  明亮、柔和的光線對視力非常重要,反之,如果光線不佳(太亮、太暗、眩

  光、反光等)、特別是在用眼強度很大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環境光線不合適,會明顯影響視力。

 。ǘ┝己玫慕嚯x用眼姿勢

  近距離用眼姿勢是影響近視眼發生率的另一個因素。乘車、躺在床上、或伏案歪頭閱讀等不良習慣都會增加對眼球調節的頻度和幅度負擔,應盡量避免。近距離用眼時,最好處于靜止狀態,坐姿要端正,書本放在距眼 30cm左右的地方。

 。ㄈ┛s短近距用眼時間

  在不佳的環境光線下、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更易導致眼睛調節機能減退,進而導致視力下降。因此,要盡量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如長時間看書寫字、看電視、用電腦等。每次專注用眼的時間最好控制在45-50分鐘以內,間隔10-15分鐘后再繼續。近距離用眼時,一定要確保有個良好的環境光線亮度。

 。ㄋ模┰黾討敉膺\動

  多一些戶外的運動,在促進眼部血液循環的同時,眼睛會有更多的遠眺時間,還可以幫助放松眼部肌肉和神經,其對視力保護作用不言自明。

  我們要保護好我們的眼睛,這樣一來,我們就有更多的機會看到我們所想看到的美麗風景和你的美麗人生。

  科學的小論文 篇14

  天,我在一本科學書上看到糖水可以制作隱形的`墨水,于是,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做起了實驗。

  我先把糖水調好,用毛筆蘸糖水在紙上寫了“開門大吉”幾個大字,然后把紙門晾干,什么都沒有,我開始懷疑書了,最后,我用打火機稍微燒了一下,看見了一個“開”字呈現淺褐色的,我一見,欣喜若狂馬上對正看電視的婆婆說:“婆婆,快來,我給你表演魔術!”于是,我又重新拿了一張白紙,寫上“婆婆”兩個大字,用吹風器把它吹干,就什么也沒了,我趕忙問婆婆:“你信不信,我可以不用筆,用火能寫出‘婆婆’兩個字來!逼牌牛瑩u了搖頭,顯然是不信。

  我找來打火機,烤了一會兒,可是烤得有點兒久,把紙不小心給燒了,婆婆笑了笑,我有點急了說:“別得意,你等一等!蔽矣衷谝粡埌准堅趯懥四莾蓚字,然后晾干,這次我只是稍微烤了一會兒,字便顯現了出來,我得意地笑著,婆婆趕快從我手中奪去紙翻來覆去地看著,就是不明白。

  小伙伴們,你們明白嗎,不明白,就讓我給你講一講吧!

  因為用糖水在紙上寫了字后,晾干了,字形,圖案,就會消失,火烤之后,字形圖案會因糖分脫水,而呈現淺褐色。

  動動腦筋,想一想除了糖水,還有哪些液體可以做隱形墨水呢?

  科學神奇吧!

【科學的小論文】相關文章:

科學小論文(經典)10-27

(經典)科學小論文08-28

科學的小論文08-15

科學小論文【精選】08-31

科學小論文01-02

(精選)科學小論文09-17

科學小論文【優秀】10-27

科學小論文【精】10-21

[通用]科學小論文10-22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陈巴尔虎旗| 吉安市| 禄丰县| 丘北县| 西宁市| 新源县| 新民市| 景宁| 麻阳| 许昌市| 阜南县| 乌海市| 巴林右旗| 资阳市| 南充市| 南宁市| 革吉县| 汪清县| 华亭县| 兰西县| 鱼台县| 长兴县| 山东| 罗山县| 莆田市| 涪陵区| 东乌| 凤翔县| 韶关市| 馆陶县| 桦南县| 民乐县| 登封市| 许昌市| 舒城县| 香格里拉县| 柳林县| 丰县| 高清| 于田县| 揭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