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數學小論文作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有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很是熟悉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那么一般論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學小論文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小論文作文1
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且奇妙有趣,它的有趣之處就在需要我們自己去鉆研奧秘。
大家都知道一生碩果累累的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華羅庚小時侯很愛動腦筋,下課了,小伙伴們都出去玩了,他還在教師里想老師講的`問題,有時候思考問題過于專心,同學們叫他都聽不見。久而久之,同學送他一個外號,叫他“羅呆子”。當老師打開華羅庚的數學作業,發現許多地方都有涂改,一點也不整潔。老師開始很不滿意,后來,發現華羅庚是在不斷改進和簡化自己的解決方法。他的數學才能被老師發現后,就盡心培育他。初中畢業后,華羅庚考進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到最后一個學期,家里實在拿不出50元食宿費,只好退學,所以他的一生只有初中畢業文憑。他失學回家后一邊自學數學,一邊幫助父親照顧小店,華羅庚一鉆進數學題就好象如了無人之境,不是忘記接待客人,就是把客人氣走了;就是算錯了帳,多找了錢。父親氣極了,有一次,他把華羅庚的數學書燒了,華羅庚心疼得暈到在地。
華羅庚在那么艱苦的情況下對數學仍保持原來的癡迷,刻苦鉆研,我們也該向他學習。只要對數學努力研究,就一定能夠有豐富的收獲。
數學小論文作文2
曾聽一位奧數老師說過這么一句話:學數學,就猶如魚與網;會解一道題,就猶如捕捉到了一條魚;掌握了一種解題方法,就猶如擁有了一張網。所以,“學數學”與“學好數學”的區別就在于你是擁有了一條魚,還是擁有了一張網。只有真正擁有一張網的人,才能學好數學,掌握數學。
我曾經碰到了這樣一道題:“一個長方體的前面與上面面積之和為77平方厘米,它的長、寬、高都是整數,且為質數,求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與體積。”看到這道題,我認為先要想辦法算出長方體的長、寬、高,可是……該怎么算呢?我尚未思考,直接去問媽媽,媽媽看了看題目,微笑著對我說:“這道題并不難,你自己再想想,你一定能獨立做出來的!”
我想了想,先將長方體的長用a表示,將長方體的寬用b表示,將長方體的高用h表示,便把“一個長方體的前面與上面面積之和為77平方厘米”這句話改成了ah+ab=77,則a×(h+b)=77=7×11,11不可以拆成兩個質數相加,那么a+b便等于7,a、b分別為2和5。這道題很快就解出來了,我很高興。
還有一次,星期天,我在家里做奧數題目,忽然,有一道題目把我給難住了,題目是這樣的:白兔和灰兔比賽拔蘿卜,田里共有54個蘿卜,每人每次只能拔1-4個蘿卜,誰拔到最后一個蘿卜誰輸。灰兔先拔,它怎樣才能確保獲勝呢?我左思右想,反正這個題目我怎么也弄不懂,我心想:怪了,我平時在學校里蠻聰明的,可這個題目為什么我就不會呢!唉......我是這樣理解的:既然每人每次最多只能拔4個,那2個人,最多就能拔8個蘿卜。會不會是54÷8,可是,我的心里總是把這個算式給畫一個錯,那到底應該是54÷?呢?我腦子里又出現了一種想法:誰拔到最后一個就輸了,一定要把最后一個給別人,應該是54-1=53個,剩下的53怎么弄呢?真讓人傷腦筋啊!我想啊想啊,忽然,眼前一亮,“哦,原來是這樣的啊!哈哈哈,我終于知道了!”我開心地說。原來,剩下的.53要除以4+1也就是5,你們肯定會問:“為什么要除以5?”其實5是每人每次拔得最多的和最少的,加起來就是5了。53÷5=10次......3個,這樣一來,灰兔先拔3個蘿卜,以后白兔每次拔的數要和灰兔加起來是5,不管白兔每次拔幾個,白兔拔1個灰兔拔4個,白兔拔2個灰兔拔3個,這樣最后剩下來的1個蘿卜就是白兔的了。答案終于被我解出來了,我暗暗高興。 -
數學,就像一座直插云霄的高峰,剛剛開始攀登時,感覺很輕松,但我們爬得越高,山峰就變得越陡,讓人感到恐懼。這時候,只有真正喜愛數學的人才會有勇氣繼續攀登下去。所以,站在數學的高峰上的人,都是發自內心喜歡數學的,然而站在峰腳的人是望不到峰頂的。
數學小論文作文3
有一次,獵人在森林中綁架了白雪公主,剛剛醒來的白雪公主看到陌生的周圍,不禁東張西望。
獵人見白雪公主不肯吃下毒蘋果,便生氣地說:“白雪公主,我來出一題,如果你答對了,我就放你走,如果你答錯了,哼,你就得吃下這蘋果,怎么樣?”白雪公主點了點頭。
獵人說道:“有一個人用豎式計算5。1加上一個兩位小數時,把加好看成了減號,得26,你能算出正確結果嗎?”
白雪公主在手上寫了寫,突然大聲說道:“7.44,對嗎?”
獵人驚呆了,便問:“你是怎么算的?”白雪公主回答道:“錯誤的算式是”5.1——()2.6,那么我們先算括號里的.數,用5。1—2.6等于2.34,那么用2.34+5.1等于7.44,所以答案是7.44。“
獵人恍如突然知道了其中的竅門,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高興地回答道:”我遵守我的承諾,你可以走了。“
白雪公主高興地回家了。
數學小論文作文4
暑假里爸爸媽媽帶我去了蘭州,到了蘭州當然要吃蘭州拉面啦!于是,我們點了三碗牛肉拉面,吃了起來。
我是個好奇心十足的孩子,無論什么問題都會打破沙鍋問到底,這次也不例外。我想看看蘭州拉面是怎么做出來的,就向“取餐處”走去。
我看見師傅把一團揉好的面拉長,“咣”的`一聲摔在案板上,重復多次。我好奇地問:“師傅,這是在干嘛呀?為什么要這樣呀?”“這主要是提高面的韌性。”
然后,師傅把長長的面反復地折疊、拉長、折疊、拉長,一個面團變魔術似地變成了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拉面了。
我反復琢磨,發現秘密就在于“乘2”。面團先拽成一根面,經對折后就變成了兩根面,再拉長后對折就成了4根面,于是有了1×2、2×2、4×2、8×2、16×2、32×2、64×2、128×2、256×2、512×2、1025×2……
原來數學無處不在,只是要你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
數學小論文作文5
關于初高中數學成績分化原因的分析
1.環境與心理的變化。
對高一新生來講,環境可以說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學、新教師、新集體……學生有一個由陌生到熟悉的適應過程。另外,經過緊張的中考復習,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學生產生“松口氣”想法,入學后無緊迫感。也有些學生有畏懼心理,他們在入學前,就耳聞高中數學很難學,高中數學課一開始也確是些難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異面直線等,使他們從開始就處于怵頭無趣的被動局面。以上這些因素都嚴重影響高一新生的學習質量。
2.教材的變化。
首先,初中數學教材內容通俗具體,多為常量,題型少而簡單;而高中數學內容抽象,多研究變量、字母,不僅注重計算,而且還注重理論分析,這與初中相比增加了難度。
其次,由于近幾年教材內容的調整,雖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難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師都不敢降低難度,造成了高中數學實際難度沒有降低。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講,調整后的教材不僅沒有縮小初高中教材內容的難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3.課時的變化。
在初中,由于內容少,題型簡單,課時較充足。因此,課容量小,進度慢,對重難點內容均有充足時間反復強調,對各類習題的解法,教師有時間進行舉例示范,學生也有足夠時間進行鞏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識點增多,靈活性加大和新工時制實行,使課時減少,課容量增大,進度加快,對重難點內容沒有更多的時間強調,對各類型題也不可能講全講細和鞏固強化。這也使高一新生開始不適應高中學習而影響成績的提高。
4.學法的'變化。
在初中,教師講得細,類型歸納得全,練得熟,考試時,學生只要記準概念、公式及教師所講例題類型,一般均可對號入座取得好成績。因此,學生習慣于圍著教師轉,不注重獨立思考和對規律的歸納總結。到高中,由于內容多時間少,教師不可能把知識應用形式和題型講全講細,只能選講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題目,以落實“三基”培養能力。因此,高中數學學習要求學生要勤于思考,善于歸納總結規律,掌握數學思想方法,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然而,剛入學的高一新生,往往繼續沿用初中學法,致使學習困難較多,完成當天作業都很困難,更沒有預習、復習及總結等自我消化自我調整的時間。這顯然不利于良好學法的形成和學習質量的提高。
數學小論文作文6
星期六,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杭州旅行。旅行怎么能少了水呢?于是,我和爸爸一起去買水。
到了商店,我亮著嗓門對服務員阿姨說:”阿姨,我要買三瓶水。“爸爸指了指掛在墻上的牌子。我順著爸爸手指的方向看過去,只見牌子上寫著:”裝修清倉,每樣物品買2送1“幾個大字。我想:買2送1,2+1=3瓶,那我不是只要買2瓶就夠了!我又對阿姨說:”阿姨,我只要買2瓶。“阿姨笑瞇瞇地給了我3瓶水,而每瓶水的.價格是1元5角,我買兩瓶水那就是:1。5元+1。5元=3元,我花3元錢可以買到3瓶水,比平時便宜了1。5元,平均下來每瓶水的價格是1元。我給了阿姨一張5元的紙幣,阿姨找我了兩個一元硬幣,我和爸爸高高興興地走了。
數學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去尋找生活中的數學吧!
數學小論文作文7
在圣誕節來臨之際,許多商場都采取了各種各樣的促銷手段。什么滿“12減6、5”全場五折起“”滿500減50“,看的我眼花繚亂。
我跟著媽媽在新世紀商場里穿梭,琳瑯滿目的商品搭建了一座百轉千回的迷宮。逛了好長時間,媽媽才看中了一雙鞋子,標價996,媽媽覺得這雙鞋非常精致,很是中意,而且正值商場搞活動,這款鞋”滿12減4“,比平時買便宜多了。媽媽讓我幫她算一下,一雙鞋打折下來多少錢?我想:996÷12=83,83x4=332,996——332=664。”媽媽,這款鞋打折下來可以便宜332元,只需664元。“”664啊?還是有點小貴啊!寶貝,你再陪媽媽轉轉。“說著,媽媽拉著我的手離開了新世紀。
接著,我和媽媽來到了泰富百貨商場,這里人頭攢動,比起新世紀商場來,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媽媽拉著我的手在人流中正艱難地前行。”媽媽,這兒有專柜,打6。5折,一次性消費滿500就可以減50,要不,你再進去看看。“”嗯,這兒也有這款鞋。寶貝,你在幫媽媽算算,這兒需要多少錢?便宜的話,我就在這買了。“996x6。5≈647,647 >500,這樣的`話,還可以減去50,647——50=597,媽媽這鞋只要597元,比剛才新世紀的便宜多了,你就在這買吧。”“嗯,就聽你的。”
回家的路上,我在想原來“打折”也有學問,生活可處處都有數學啊!
數學小論文作文8
今天,我在做寒假作業本上的題目時發現了幾道思考題,我的興致高了起來準備攻克這些題目。
第一道題目給我們提供的信息很少,兩個自然數的倒數之和是13/42,這兩個自然數分別是多少?做這道題目時要對倒數的意義有透徹的理解,兩個數乘積是1的數互為倒數,0沒有倒數,1的倒數就是它本身。知道了這個,這道題就迎刃而解了,既然分母是42,那就說明那兩個自然數倒數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就是42,符合這個條件的自然數有1和42,2和21,3和14,6和7,符合第一個條件了還不夠,這個數的'分子是13,那么兩個自然數的和或倍數也應該是13,符合兩個條件的只有6和7,檢驗一下,6和7兩個數的倒數分別是六分之一和七分之一,六分之一加七分之一等于四十二分之十三,正確。
這道題太簡單了,寫一篇作文字數明顯不夠,我又做了旁邊的一道思考題。題目是:從一個長8厘米寬7厘米高6厘米的長方體木塊上切下一個最大的正方體,剩下部分的表面積之和是多少厘米?我腦子里在不停地想象,手里也在不停地畫草圖。
左邊的那幅圖是被切的兩種情況,第一幅切去了一個角,先求出剩下的表面積比原來減少了多少,應該減少了兩個面,正方體棱長最長是6厘米,兩個面就是:6*6*2=72平方厘米,原來長方體的表面積是:(8*7+8*6+7*6)*2=292平方厘米,剩下的表面積之和是:292-72=220平方厘米。第二幅切去了兩條棱長中間的一塊,表面積沒有變化。還有一種切法是中間切掉一塊,這種方法和前兩種類似,我就不告訴您了,就有聰明的您自己來探索吧。
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只要我們有一顆疑惑的心、探索的精神、稠密的思維、會探索的眼睛等等。具有這些條件,你就能盡情地在數學的世界里遨游。
數學小論文作文9
今天數學課上,黃老師讓我們做了一道思維題,我一看到題目,就馬上開始埋頭寫了起來,我心想:這次一定要做對,如果做對了,我就有機會去學校的籀園杯參賽了。我是多么的渴望去參加的,只要我努力……
我想啊想啊,分割性不行?我試了試,不行。添加輔助線行不行?可我在怎么添加,就是行不通。就當我萬念俱灰的時候,心中又燃起了一線希望,可試試,還是不行。
“時間到!”黃老師說了一聲,黃老師請了徐可笛上來講解,她在那個圖形上畫了一個三角形,后來,聽了她的.講解,我終于明白了,原來,中點在于那個畫上去的三角形!我原先的想法全錯了。我在心里對自己說:“怎么這么簡單的都沒想到?”可是后來,我又很快的說服了自己。
從這次做題中,我雖然沒有做出來,但我對自己說:“相信自己,沒錯的!這次做錯了,還有下次,總有一次能行的!”
數學小論文作文10
放學回家,沒書看的我笑瞇瞇地拽著廚房里的媽媽,企圖“撈”些“好處”——去書店買書。“叮叮!”媽媽的“好”字還沒說出口,手機就響了。原來是每日一題來了,媽媽看了看,眼珠骨碌一轉,笑道:“你獨立做對題,立刻帶你去買書!還附贈一頓美餐哦~”我想了想:如果還是以前的題型,那我肯定行!還有誘人的“贈品”,便答應了。
媽媽把題寫了下來,一看題,我就懵了,這是我沒有接觸過的'題型啊:學校閱覽室有36名學生在看書,其中女生占4/9,后來又來了幾位女生,這時女生人數占總人數的9/19.后來又有幾名女生來看書?
我呆呆地盯著題目,腦子一片空白,好一會才回過神來,急忙去問在一旁偷樂的媽媽:“媽媽,有沒有提示?給開個后門唄~”她清清嗓子,裝著正經的樣子說要我自己想題。我噘著嘴,低下頭去,再次審題。
五分鐘過去,我絲毫沒有頭緒,嘟囔著:“原有36人,女生4/9,后來變成9/19……”
十分鐘過去,我一心想書,還是沒有仔細思考,有些感覺,卻還是不夠清楚。我無奈地揪了揪頭發,再次求助。我拉著媽媽的手,甩了又甩,獻殷勤地說:“親愛的母親大人,美麗的母親大人,行行好,救救我,給個提示?”媽媽果然動搖了,想了想,說了句:“哎呦,我實在看不下去了,告訴你吧。你想想,女生變化時,誰沒變?”
誰沒變?哈哈,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女生變了,總人數變了,男生人數還沒變啊,那就從不變量——男生入手!
已知“閱覽室有36名學生在看書,其中女生占4/9”,把原來的總人數看成單位“1”,平均分成9份,女生是其中的4份,那男生就占了原來總人數的5/9,男生有36×5/9=20(人)。又根據“后來又來了幾位女生,女生人數占在總人數的9/19”,把現在的總人數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19份,女生是其中的9份,那男生就有這樣的10份。雖然前后總人數發生了變化,但男生人數始終不變,由此可見:“男生20人”與“男生占現在總人數的10份”相對應,因此,只要用20÷10=2(人),就可以求出現在一份的人數。現在一份有2人,女生有9份,現在女生有2×9=18(人),而原來有女生36×4/9=16(人),用18-16=2(人)這樣就求出了后來又來的女生人數。
這么簡單不變量暗藏在里面,我居然沒發現,真是不應啊!我在心底暗自責怪自己,但媽媽卻依然很開心地說:“還不錯呀,一點就通了!我還是帶你去買書吧!如果下次不用點撥就更好啦!”說著,還摸了摸我的腦袋。
從不變量入手!哈哈,通過這道題,我既學到了解題的新思路,新方法,又如愿以償,得到了不少愛的書籍,還吃到了一頓“必勝客”。
生活處處有數學,數學里蘊含著許許多多的知識奧秘,等著我們去不斷地探究發現。
數學小論文作文11
今天,我們全家去超市購物。
我們來到超市,看著琳瑯滿目的商品,我的眼睛都花了。突然,我看見貨架上擺著我最愛吃的奧利奧小餅干。其中,一種是用塑料袋子裝的,一種是用小紙桶裝的。我看了看,發現每袋只要1。8元,而小桶裝的一桶卻要4。5元。于是,我毫不猶豫,隨手拿了兩袋1。8元的那種,放進了購物車。我推著小車,邊走邊美滋滋地想著:這兩袋小餅干才3。6元,而那一桶就4。5元,這種袋裝奧利奧小餅干實在太便宜了!
這時,媽媽走了過來。我迫不及待地把剛才的事告訴了她。媽媽一聽,笑了,她提醒我說:“萌萌,你再算一算,看看到底是哪種便宜?”我不解地問:“袋裝的只要1。8元,桶裝的要4。5元,買一桶的`價格可以買兩袋還多呢,難道不是袋裝的便宜嗎?”媽媽耐心地說:“便宜不便宜可不能光看價錢,還要看重量的呀!你們不是學過小數嗎?應該會算的!你算算吧!”于是我看了看兩種餅干的重量,喃喃自語了起來:“袋裝的,凈重20克,用1。8元除以20,那一克就是0。09元。桶裝的,凈含量55克,用4。5元除以55,那一克就是0。08多元。”“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興奮得大叫起來,急忙對媽媽說:“應該是桶裝的便宜!”接著我把算的過程講給了媽媽聽,媽媽聽了直夸我聰明,我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數學小論文作文12
今天,老師給我們講了一道三級訓練上的重點難題:一個長100米,寬80米的廣場中間留了寬4米的人行道,把廣場平均分成4塊,求每塊的面積是多少?
看到題目后,有的人開動腦筋,尋找方法;有的人望著天花板干瞪眼;我絞盡腦汁使勁地想,終于思考出一種方法,于是趕緊舉起小手,老師便叫我起來回答,我大聲地說:“100-4=96米;96÷2=48米;80-4=76米;76÷2=38米;38×48=1824平方米”。
“你能說說你的思考方法嗎?”沈老師問。“先把長減去4,算出兩塊的長,再除以2就得出一塊小廣場的`長;寬也用同樣的方法,最后長和寬相乘便得出一塊的面積了。”
沈老師又問“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夏雨航站起來回答,他連說了好幾個算式,可我們卻不懂。
老師又讓大家想其他方法,大家看起來信心十足,但又害怕不對又都低下了頭。
于是沈老師就帶著我們一起理解了各個算式,這困難就迎刃而解了.
通過這節課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肯想,就一定能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來!
數學小論文作文13
我是錦城小學五一班的靳培語,我很喜歡我們的學校,我們學校以體育和科技為兩大特色,勵志啟慧,享受成長。是我們學校的辦學理念,我們學校經常會開展一些體育和科技方面的活動。
對于我最喜歡的排球,它就是我的閨蜜,平常我有什么心事都會對它說,它知道我的所有秘密,可是我發現自己好像并不太了解它,因為我只知道它是球體。我還想給我的“閨蜜”做一件美麗的外衣,可是問題來了,我需要多大的布呢?
如果我用紙來覆蓋球體的表面,當把球體表面覆蓋完畢,我們在把能紙張的面積相加就能算出來排球的表面積。就用這種方法:轉換法。有想法不去行動可不好,于是我立刻找好材料,準備做這樣一個數學實驗。
首先我找來了5張長方形的紙,每張紙的長是24.5厘米,寬是17.6厘米,面積就是24.517.6=431.2平方厘米。之后我就開始給排球“穿衣服”了,一共穿了4件“衣服”,那么用我的這個方法算出它的表面積大約是431.24=1724.8平方厘米。為了證實一下我的這個答案是不是接近用公式算出的答案,于是我又立刻上網搜索了球的表面積公式:S=4,我根據公式中需要的條件,進行了測量:先要知道它的半徑是多少。球的半徑可沒有那么好知道的,費了我很多腦細胞才想到用什么方法測量。首先,我拿來了兩個直尺,把球靠在拐角處,用兩個尺子,一把抵著,一把測量,量出來直徑為21厘米。半徑就為10.5厘米。半徑給我測量出來以后,一切就迎刃而解了,球的表面積=43.1410.510.5=1384.74平方厘米。兩個答案相差了340.06平方厘米,相差這些面積可能是白紙覆蓋的時候有重疊。才導致相差了這么多。誤差那么多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原因呢?
我決定去請教我的老師。我把我的想法和趙老師說了,趙老師鼓勵我堅持下去,找到原因。并且決定幫助我。我很開心。趙老師說:“排球是球體的一類,球體屬于立體圖形,我們要是想要給她做一件合適的衣服,就要知道它的表面積是多少,也就是計算這個球體的表面積,它的表面積S=4,書上說可以取它的`近似數3.14,也就是只要知道半徑r,我們就能知道了,我知道平面圖形圓的直徑只要測量通過圓心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的距離,就是直徑d的長度,d除以2就能算出半徑,可是排球是一個圓的球體,我沒有辦法用直尺去測量,它的半徑怎么求呢?半徑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也可能是導致這道題誤差的一個原因。,說我們可以利用游標卡尺來測量,說著老師帶我們來到了數學器材室,我們找到了游標卡尺,經過測量,我們測得排球的直徑為20.80厘米,那么半徑就為10.40厘米。太好了,我無比的興奮,我迫不及待的算出需要布料的面積S=4=43.1410.4010.40=1358.4896平方厘米,這次計算出來的面積和氣自己測量的相差1384.741358.4896=26.2504平方厘米。老師說其實你用長方形覆蓋是粗略的計算球體表面積的粗略方法。回和實際情況誤差挺大。你第二次和老師的計算的誤差是由于球體的半徑出現了誤差,雖然兩次的半徑只相差了0.1厘米。但是我們可以看出最后表面積卻相差了26.2504,所以在數學上有一句話叫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今天你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了吧。終于找到原因了。我長長的松了一口氣。老師笑著對我說,其實你閨蜜的”腰圍“和”肚量“也是能夠算出來的。也都有計算的方法。老師邊說邊指給我看,腰圍就是半徑為10.4的圓形的周長,所以周長就可以通過公式C=2r=23.1410.40=63.512厘米,它的肚量,就是它能夠容納的體積,它有一個計算公式V=(4/3)=433.1410.4010.4010.4=4709.4306立方厘米,可以取近似數為4710立方厘米。
最后,同學們,要善于用眼睛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哦!這個探索的過程真的很開心。并且收獲很多。
數學小論文作文14
關于速度一向學習成績不好的我,在無意中發現了一道題,并且給做出來了,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下吧!在20xx年春運期間,我國南方出現大范圍冰雪災害,導致某地電路斷電。該地供電局組織電工進行搶修供電局距離搶修工地15千米。搶修車裝載著所需材料先從供電局出發,15分鐘后電工乘吉昔車從同一地點出發,結果他們同時到達搶修工地,已知吉普車速度是搶修車速度的1。5倍,求這兩種車的速度。
解:1。設搶修車的.速度為x千米/時,則吉普車的速度為1。5x千米/時.由題意走相同路程15千米,吉普車比搶修車快15分鐘(即0。25小時)得方程15/X-15/1。5X=0。25解得X=20千米/小時,則1。5X=30千米/小時
答:搶修車的的速度為20千米/時,吉普車的速度為30千米/時.
2。因為走的路程(S=15KM)一樣,人用的時間是X。材料用的時間是X+15,即(15÷X)÷(15÷(X+15))=1。5,一元一次方程,得X=30分鐘,即0。5小時,那么吉普車的速度就是30KM/H,搶修車20KM/H
答:搶修車的的速度為20千米/時,吉普車的速度為30千米/時.
3。設吉普車用的時間為x小時。
根據題意得:x+15=1。5x
數學小論文作文15
“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數學,經常從人們身邊走過,生活中人們都離不開它,它為人們的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我們的班級中經常要使用到數學,例如算單元平均分、統計學校電費……等等數不勝數,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去購物,買過年吃的糖。超市里糖的花樣可多了,有脆皮糖15.80元一斤,牛皮糖10.50元一斤,牛奶糖8.00元一斤,酥酥糖23.9元一斤,巧克力糖21.9元一斤……但主要分為散稱和包裝。爸爸媽媽問我:“兒子,你期望買什么糖呢”我望著玲瑯滿目的“糖果世界”,不知如何抉擇是好,但我自幼喜好巧克力,所以我就選了巧克力糖。這時媽媽又給我出題了,他說:“那兒子,你說我們是買散稱的呢,還是買包裝的呢”這我就摸不著頭腦了,立即心算起來:散稱的巧克力糖21.9元一斤,包裝的則58.9一盒。散稱的巧克力糖一包才10克,包裝的巧克力糖一盒就有1000克呢!可是,單單看重量還不能決出勝負,就讓我仔細算算——其實算這個并不難,直接用1000克=1千克1千克=2斤58.9÷2=29.45(元)29.45元》21.9元所以散稱比包裝更劃算!我高興的把我得出的結果告訴媽媽,媽媽高興的點了點頭,夸我愛動腦筋,所以我也就成為了媽媽的"小會計"。
在生活中,各式各樣的事情都能從一個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變成一個個生動趣味的數學題。我們常做的應用題,就是在生活中取材,再稍加改編而成的題目。這不,我又在做數學題時發現了一道趣題:
大河上有一座東西向橫跨江面的'橋,人經過需要五分鐘。橋中間有一個亭子。亭子里有一個看守者,他每隔三分鐘出來一次。看到有人經過,就叫他回去,不準經過。有一個從東向西過橋的聰明人,想了一個巧妙的辦法,最終經過了大橋。
我初看這道題,一點頭緒也沒有,難不成坐船過去這是不可能的。難道走了一會往回走唉,這好像行得通……
我經過反復的計算,先想到了走到2分59秒的時候把頭轉回去,看守的人就會讓我往回走,這樣不就過去了嗎之后又想了一會,得出只要在走了2分30秒至2分59秒的時候往回走(最好不要到2分59秒的時候走,因為可能你還沒轉過頭來,看守的人就發現了。),就能夠成功過橋。
大家肯定都會說這么容易的題誰都會做,我拿出來吹噓什么不,這樣貌你就錯了,我并沒有在炫耀自我,我是在告訴大家數學在于聯系生活思考,在于全心全意去領悟,而不是拿著別人的成果炫耀。
【數學小論文作文】相關文章:
數學小論文作文01-14
(精選)數學小論文作文05-17
數學小論文01-25
(必備)數學小論文作文03-25
數學小論文作文(推薦)05-25
數學小論文作文15篇【經典】05-25
數學小論文作文(通用20篇)07-28
【集合】數學小論文作文15篇05-25
數學小論文作文【通用15篇】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