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與人生議論文
在個人成長的多個環節中,大家都有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很是熟悉吧,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一篇什么樣的論文才能稱為優秀論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心態與人生議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心態與人生議論文1
《平凡的世界》這本文學巨著相信不少人都看過,記得從十七歲那年至今,隨著年齡的增長每次看完這部作品我的感觸都不同,這部作品使我重新認識這個世界,也讓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八十年代后期,路遙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和大家見面了,這是中國文學界的大事。《平凡的世界》被譽為第一部以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改革時代城鄉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感情的巨大變遷。與時下頗為火暴的小說相比,它并無曲折離奇的情節,也沒有痛快淋漓的鞭答,所寫并非驚天動地的國家大事,而是深切地關注著普通勞動者的命運,具有強烈的平民意識。在隨處可見的簡單的描寫中蘊涵著無限的力量。雖說小說是一個虛構的世界,但卻是通過虛構反映人內心真實的世界。我看到的《平凡的世界》就是這樣,它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信、自強、奮進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社會矛盾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書中的許多人物和事件都是活生生地展現在了我們面前,所以說《平凡的世界》是偉大的,他所寫的只是平凡的人,讓我們一看就感到親切,讓人感到一種莫名的感動。
這里我想說說自己對小說的理解。
我第一次讀《平凡的世界》是17歲那年。書中的孫少平、孫少安、田曉霞等文學人物不住地在我的腦海里循環往復地走動。他們的樸實、堅韌、誠摯、理性的優良品質,增強了我的生活的信心和戰勝困難的勇氣。
孫少平,天生就是一個農民,有著農民的質樸,他的家境貧寒,經常吃不飽飯,這都是命,所以他也只能認命。命運賦予了孫少平特殊的性格,而這些性格往往只有苦難才能夠培養。苦難雖苦,但卻是磨難人性最偉大的東西。苦難給了孫少平韌性,他理解苦難,并想逃脫苦難的枷鎖。
路遙為了寫《平凡的世界》,廢寢忘食般地讀了近百部中外名著和許多知識性的書,翻閱了大量的資料,各種資料堆滿了整個房間……他長時間地深入煤礦、農村體驗生活,干愿忍受磨難,廣博搜集創作素材,他說:“我決定到一個偏僻的煤礦去開始第一部初稿的寫作……寫這部書我已抱定吃苦犧牲的精神,一開始就到一個舒適的環境去工作不符合我的心意,煤礦生活條件差一些,艱苦一些,這和我精神上的要求是一致的,我既然要拚命完成此生的一樁宿愿,起先就應該投身于艱苦之中……要排斥舒適,要斬斷溫柔,只有在暴風雨中才可以有豪邁的飛翔,只有用滴血的手指才有可能彈撥出絕響。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撐他拖著患有肝病的軀體,把自己關在一個小屋里,干愿忍受孤獨,借助于一根大蔥,一個冷饅頭的熱量,一寫就是一天……
多年后,我也走上了煤礦工作崗位,而我身處的這個煤礦正是這部巨著的作者路遙曾經體驗生活的地方——大牙灣煤礦的原型**煤礦,這部作品里的原型人物安鎖子也竟然就在我身邊,我也穿上了礦工服坐在路遙曾經和礦工一起聊天時坐過的地方感受著這份濃厚的文化氣息。現如今,**建起了路遙文化展館,而我也很榮幸的擔任展館的講解員。從建館至今,慕路遙之名而來參觀者達萬余人,他們懷著敬重和虔誠的心來追尋路遙的足跡,探訪路遙的思想,傳承路遙的精神,每當我帶著大家參觀時,我就覺得這里不僅僅是一座文化展館,而是一座有生命、有靈魂的殿堂,是一尊人們心目中的豐碑,更是一種智慧、一種寄托,令人敬仰。也許這就是緣份,從十七歲那年第一次讀《平凡的世界》,就好像注定了我今天會在路遙體驗生活的“大牙灣”煤礦工作,就注定我會與路遙文化展館結下不解之緣,我盡情的感受路遙文化帶給我的感動與震撼,路遙那份對文學的熱愛之情實在令人敬佩不已。
電視劇“平凡的世界”熱播之后,讓我又重新閱讀了《平凡的世界》這部作品,讀的比較慢,比較細,更加覺得這是一部偉大的作品,他表現出了一種人性的光輝、人格的偉大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路遙走完了自己平凡而悲壯的人生旅程,他活的太累了,唯一能釋放渠道只能是文學創作,可艱難跋涉的文學之路也是布滿荊棘,但路遙清醒的認識到,作家的勞動不僅僅是為了取悅于當代,而更重要的是給歷史一個深厚的交代,他深信歷史會給他一個公正的評價,因為他認為一個沒有喪失普通勞動者感覺的人,一定會把握社會歷史進程的主流,創造出真正有價值的藝術品,因此,他要以生命為代價,以血為墨著華章,為我們彈撥一曲生命絕唱《平凡的世界》。
心態與人生議論文2
心態,它是一個人對待生活的態度。
現實面前的煎熬,掙扎,任何人都不可能擺脫塵世的侵襲與物欲的誘惑,去選擇天堂的`生活。天堂,對人類而言,那是一個沒有思維的空想境界而已。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在向往天堂般的生活,可是誰也沒去體驗過天堂生活的如此那般,也沒有一個人自愿去天堂領略一番的,畢竟那是一個沒有生命與靈魂的寂寞世界。
每個人事業的成敗,心態,時時刻刻都是始作俑者。
我有位朋友,當自己的孩子呀呀學語時,她的的丈夫則意外的離她們而去。
她,希望丈夫的呵護,孩子,需要父愛,可這一切對她而言,已成為人生的泡影。此時的自己就像深秋之后的一片孤葉,不知飄落何方?
在人潮涌動的都市,她悄悄抹去了失去丈夫悲哀的淚水,帶著一個即將進入童年的孩子,蝸居在一個租來不到10平米的小屋內,在生活的艱難中掙扎,拼搏,索取。她,當時就有一個信念,就是竭盡畢力的把自己的孩子撫養成人,讓自己的孩子在其它方面絕對和普天下孩子一樣,沐浴到陽光的明媚,享受生活得快樂與健康成長。她,歷經著生活滄桑的艱辛磨難,在生活面前,從來不說聲苦與累,也從來在朋友,親情面前不埋怨上帝的不公。當自己實在撐不住時,則偷偷大哭一場,爾后,又挺起自己堅強的脊梁!
面對生活的不公與幸酸,她,從不抱怨,氣餒,沮喪。我有一次和她閑聊時問她:‘你,一個弱小女人,這近20年你是怎么煎熬的’,自己何況又沒一份固定的收入。她莞爾笑笑,隨即風趣的告訴我:‘有時,我也無助,失落,。可我有一個調節自己的法寶,就是悶頭大睡’。
當自己醒來之后,,感到天還是那樣的湛藍,陽光還是那樣的明媚,生活還是那樣的美好誘人’。我聽后彷佛明白了些什么,這也許就是心態所為吧!
可見,一個美好的心態自始至終的都在撞擊著她的心扉。假如,她頹廢,萎靡,過于沉溺于過去的不幸與悲哀,到今天恐怕還是一無所獲的空悲切。可是,她面對不幸,自己用一個積極的心態抵御了悲傷對她的侵襲,她清楚自己的現實需要的是勇氣,而不是眼淚。她理性的面對生活,時刻讓自己充滿陽光的心態去觸摸生活,這樣,自己才在人生的舞臺上贏得了自己的空間。
現今,雖然她沒有過多財富的沉淀,生活得平庸,平淡。可她用一顆激情美好的的心態,擁抱生活,肩負著為人之父母的雙重責任,把一個呀呀學語的孩子已造就成一個可用之才,實現了孩子的人生價值。今年年初,她用自己的耕耘,搬進了寬敞,溫馨屬于自己的樓舍,實現了她個人的夙愿殿堂。
這就是一個積極心態的呈現,可這個心態凸顯了一個母愛的偉大。這母愛的支撐點,就是一種執著心態的不變。樂觀,積極不變的心態始終就像影子一樣,隨時隨地的伴著她趟過了生活的激流與坎坷。我在與她聊天時,好多看起來似乎平淡淡之事,可就這生活之中的瑣碎,卻蘊藏著她不凡的生活的點點滴滴,就她生活的這種軌跡,卻無時不刻的不斷地震撼著我心!其實,人生就這么簡單,關鍵看你具有一顆什么樣的心態去擁抱它―――積極的心態創造人生,消極的心態消磨人生。最主要的就是普天下之人的選擇。
【心態與人生議論文】相關文章:
《心態與際遇》閱讀答案02-23
收獲智慧人生議論文11-26
議論文寫作指導與訓練11-11
職場心態培訓之八大心態11-19
職場中水瓶座員工有什么心態與表現08-11
創業雜談與趣味人生09-19
議論文寫作技巧與范文10-03
做人的心態05-09
心態名言警句12-19
不卑不亢,智慧人生高一議論文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