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地質勘查技術與地質環境治理措施論文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礦山地質勘查技術得到顯著提升,對環境治理有很大幫助。本文從礦山地質勘查技術出發,簡要闡述礦產資源開采對我國的重要性,并分析現階段我國礦山開采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在對地質環境綜合治理中,從環境體系建設、人員管理和地質監測三個方面提出措施。
關鍵詞:礦山地質;勘查技術;環境治理;措施
1礦山地質勘查的重要性
礦山地質勘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收集地質信息,為后期能源開采降低難度[1]。企業可以得出地質信息,通過計算機智能分析,降低成本,避免無用功,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利用先進的地質勘查技術,實現資源合理配置,提高資源利用率。
2礦山地質勘查技術
遙感技術: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計算機技術與遙感技術相結合,讓空間遙感技術被應用到礦山勘查中,并逐步形成一套較為完善的煤炭遙感體系。基本上通過電腦操控,能夠實現半自動化、半智能化狀態。再結合GPS和GIS技術(簡稱3R技術),讓礦山勘查能夠達到可視化、信息化管理,在未來遙感技術會成為比較常用的礦山地質勘查手段之一。鉆探技術:鉆探是礦山地質勘探最為常用的技術之一,它受外界環境的限制較小,探測深度范圍從幾米到幾千米不等,但在深度找礦中,鉆探技術與西方國家存在差距。我國在深度找礦中大多使用的是金剛石繩索取芯技術,但由于國產的繩索取芯鉆具存在材質不佳、質量差的問題,只能使用金剛石繩索技術加替代方案,進行深度找礦[2]。分辨率較高的數字地震勘查技術:在礦山地質勘查早期,高分辨率地震勘查技術被廣泛推廣。它是通過數字方式記錄勘查結果,并對數字進行處理,從而獲得分辨率較高的地震勘查結果。高分辨率地震資料通過子波整形、高精度分析、多次校正、疊加,最后分頻處理,得到全面的勘查信息。這項技術的應用,保證了礦山的安全生產,提升了開采效率,為了使這項技術更好的服務于國家和企業,還需要不斷的優化設計。重力勘探技術:重力勘查技術主要是用于查明與成礦有關的構造和巖體,進行間接找礦。受到地下物質密度分布不均而產生的重力異常變化是不易解決的,重力的異常變化校正需要通過野外資料采集,根據地質要求布置重力測線,記錄各個網點的重力值,回到室內進行校正,消除一些干擾因素。這是重力勘探技術最困難的一部分。
3礦山地質勘查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3.1礦山地質勘查程序簡單
礦山地質勘查工作是整個開采過程的基礎,在地質勘查工作中,前期的準備、礦山基礎預查、普查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實際作業中,存在勘探工程不合理的現象。有些勘探單位縮短勘查周期,從地質的預查直接過渡到勘探階段,雖然提高了速度卻對后續工作埋下隱患。因此,在礦山地質勘查中,可以查閱以往勘查總結報告,從中分析哪些勘查過程是可以簡化的,哪些是可以完善的,制定出一套完備的.勘查步驟。
3.2安全管理責任未落實,管理不到位
在開展動態地質研究來看,礦井水災突發,井下安全事故經常發生,經過后期的調查發現,大都與安全責任管理不到位有關。企業應該重視安全管理工作,做好相應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預案,提高員工對事故發生后的應急處理能力,對礦井水災的防御能力做好鞏固工作,定期進行安全隱患的檢查工作,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確保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3.3可持續發展問題
國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形成了全新的資源觀,總結了以前礦企在發展中存在的不合理現象。礦產資源開采一直采用粗放型發展模式,由于起步晚、技術水平低,礦產資源長期浪費嚴重,長期存在的問題得不到及時的解決,例如大氣污染、水污染,耕地破壞、森林砍伐,導致現在實施辦法困難重重,成效很難立竿見影。面對這種現象,國家應該在現有法律的基礎上,出臺新的環境保護法,健全礦產資源的管理機制;企業積極引進新技術,轉變礦企發展方式。
4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措施
4.1加強地質環境綜合治理的體系建設
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礦山地質環境的開采標準越來越嚴格,要優先堅持保護環境的開采原則,在煤礦的相關生產環節中,不單以能帶來的經濟價值為衡量目標,要考慮礦山所處的地質條件,開采時易帶來的自然環境損失,例如,礦產資源開采過度發生土地坍塌、滑坡,伴隨塵土飛揚現象。當地質環境綜合治理體系建設完備,在后期工作治理中會事半功倍,遇到不符合要求的,可以給予相應的處罰,以示懲戒。
4.2培養人員環境保護意識
我國是在環境遭到破壞,生態惡化后,才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因此,大部分礦山地質勘查人員的環境保護意識差,甚至都沒有環境保護的意識。首先,從進入學校開始,將和礦山地質相關專業的課程要將環境保護課程設為主修;其次,在進入工作崗位之前,要集中進行環境保護理念的教育,定期培訓考察;再次,將環境保護列入員工考核范圍,與自身利益直接掛鉤,最后,以員工實際行動來呈現實施效果。
4.3對礦山地質情況進行動態監測,全面掌握實際情況
在礦山勘查要動態跟蹤礦山地質的實際情況變化,比如在施工作業中易出現的水災事故、易燃氣體爆炸等,動態監測地質情況,對整個工作環節意義重大。每處礦山所處的地質條件和環境都有差異,選擇合適的開采量,合適的探礦方式,最適宜的探礦地點等。這都需要在根據已掌握的信息進行礦山地質探測。避免在實際施工中存在先污染后治理的行為,對礦山進行動態監測,全面掌握礦山變化,根據這些變化做出相應的應急管理方案,一旦發現出現環境破壞的現象,能夠迅速處理,將環境污染降到最低。
5結語
礦山地質勘查技術的創新與發展,對我國第二產業的發展提供資源保障,同時也對我國的地質環境保護提供技術支持,隨著我國對能源的需求量與日俱增,在各方面的應用比重上升,資金、技術和制度是制約我國礦山發展的三大主要因素,是今后我國的重點研究方向。我國應積極學習西方的先進環境管理經驗,在技術領域進行交流,制定出符合我國礦山地質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為國家能源健康良性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礦山地質勘查技術與地質環境治理措施論文】相關文章:
勘查技術與工程就業方向06-18
最新地質工程畢業論文提綱07-06
淮南地質實習目的05-02
地質野外實習目的05-01
地質生產實習目的06-24
地質工作個人總結04-14
水文與工程地質專業求職信04-28
環境地質工程專業就業前景及就業方向07-06
環境治理技術方向專業簡歷模板03-28
地質行業實習簡歷范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