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探究式教學法在《電工基礎》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摘要: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對于“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方式給予了充分的認可。可以說,倡導探究式教學已經成為當前教育理念的主流。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電工基礎》
探究式課堂教學指的是,學生在以班級為單位的現代課堂教學模式下,借助于教材等一定的學習材料,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讓學生通過獨立自主或者與同伴合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得出驗證性結論的過程。探究式教學有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
一、設計情境,激發探究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關鍵在于熱情的激發,培養興趣。而要激發興趣,培養興趣,就需要教師創設一定的情境模式。傳統的“填鴨式”教學不管學生愿不愿意學習,肯不肯接受,有沒有學習的愿望和興趣,只管一股腦兒地往學生腦子里塞。這種教法,讓學生苦不堪言,收獲甚微。
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在教學中,就要努力營造一種氛圍,創設一種情境,把學生置于一種對于問題的探究情境之中,引發他們的觀察和思考欲望,激發起他們分析問題的興趣,進而指導他們一步步解決問題。
在《電工基礎》教學中,試著引入探究式教學方法,通過營造探究式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探究欲望,使學生在問題情境中觀察、分析、思考、總結、聯想、判斷,得出問題結論,培養察觀現象,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教師扮演著導師的角色,主要任務是激發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他們自己去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做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與此同時,教師還要為學生的學習設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圍,促進探究的開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評價探究的成敗。
二、開放課堂,發掘探究潛能
在開放性的`課堂情境中,更容易使學生的思路變得開闊,激活學生的思維火花。教師要因勢利導,及時給學生提供嘗試的機會,不要使學生只做接受知識的容器,否則,就會嚴重阻礙學生探究能力的發展。鑒于以上原因,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的時候,要盡量將其設計為開放的,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探究的機會。
在講授《電工基礎》“串聯諧振電路”這部分內容時,由于講授內容涉及到的知識是本專業中的基礎電路,還和實際生活中的很多因素有關聯。如果按照傳統的方法進行教學,通常會把授課形式設計成這個樣子:先向學生介紹什么是串聯諧振,然后再講述它的特點,接下來再介紹諧振電路的應用和通頻帶。對學生的接受要求是,只要學生了解了特點,會運用公式進行計算,也就達到了本節課的教學目的。 而運用探究式教學法就是另一番情形了。探究式教學方法,會將教學重點放在探索前人思索的過程上:首先是對“諧振”的了解,知道什么是諧振電路的模型。然后,通過觀察讓學生思考,一旦電路諧振了會形成哪些特點?接下來,在實用電路中要討論哪些參數?再接下來,引導學生思考用什么參數衡量電路?如何選擇該參數?最后,該電路在實際生活中有那些應用?讓學生一步一步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下,去領悟和嘗試前人的思維過程,從中學會探究式學習的思維技巧,使學習能力得到開掘。
三、引導發現,提升探究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提出疑問。例如學習電路串聯時有一道習題:已知:兩只白熾燈,L115W,220V,L2100W,220V串聯在380V的交流電壓下,試討論兩只燈泡能否安全工作。
在這則實例中,要求學生先求出各燈泡實際分到的電壓,然后與額定電壓進行比較后會發現白熾燈L1分到的電壓大于它的額定電壓;而L2分到的電壓則小于它的額定電壓。這時候,學生可能會得出一個結論:L1被燒毀,L2也不能正常工作。而與此同時,另有一部分學生則對總電壓380V加到什么地方產生了懷疑。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帶著疑問進行探究。
四、加強反思,完善探究方法
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對于知識的接受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能保證每次運用的探究方法都是百分之百地正確,所以,每次課堂探究結束后,必須要求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對探究過程進行一番追問:剛才的學習,經歷了怎樣的探究過程?觀察到了哪些現象?運用了怎樣的探究方法?哪些方法是引導探究過程走向了成功的?最終得到的結論是什么?學到了哪些知識?經過反思,讓學生把思維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找到科學的探究方法、探究規律,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完善知識結構。
對教師的教學而言,通過學生的反饋,反思本節課的探究方法是否對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幫助。對于課堂教學來說,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這樣一個問題,就是總結經驗比檢討錯誤更加重要,所以在反思的過程中,應該首先發現自己的獨特之處、成功之處,進而思考怎樣做得更好。不斷總結探究教學的成功經驗,及時應用于教學實踐,才能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
【淺談探究式教學法在《電工基礎》教學中的應用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項目教學法在中職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論文12-28
淺談項目教學法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中的應用12-11
淺談計算機基礎課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12-10
淺談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微項目教學法應用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