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統計學課程實踐教學的探究的論文
[摘 要] 強化實踐教學是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特征。在統計課程實踐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課程實驗、社會實踐調查以及校外實習實訓等方法,有利于培養高職學生統計學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和職業素質。
[關鍵詞] 統計學; 實踐教學; 專業技術應用能力
統計學課程是企業管理、市場營銷、財務會計、統計等專業的一門重要的技術基礎課,它是專門研究客觀現象的數量方面,探索數量關系的內在規律性,表現其數量特征和數量關系,以達到對客觀事物的發展認識的一門科學。為此,在統計學課程的教學中必須加強實踐教學,了解其研究對象的某種數量特征和數量的規律性,并熟悉和掌握對該現象的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動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統計技術應用能力和職業素質,體現出高職教育的本質特色。
一、加強統計學實踐教學的必要性
首先,根據地方經濟發展狀況和對人才的需求,高職統計教育培養目標是從事各種統計調查、統計整理、統計分析、計算機預測與推算等工作的人才。就其工作性質而言,對統計知識掌握的面要寬,面面俱到。能夠做到上崗頂用,勝任崗位工作。因此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過硬的動手能力是高職學生在人才市場競爭中取勝的關鍵。
其次,高職學生畢業就業后,面對各種經濟現象發展變化的情況和企業及消費者對產品市場占有率及需求變動分析,這就要求學生利用在校學習的統計理論知識,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要想培養出適合企業工作需要的職業性人才,就要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統計專業基本技能和分析能力。
第三,統計學課程實踐教學過程中采取案例教學、課程實驗、社會實踐調查以及校外實習等方法,對于學生自身能力的培養以及對所學知識的有效利用十分重要。尤其是隨著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更有利于實現數據的統計分析,使抽象的內容變得形象化、具體化,更有利于實踐教學的有效進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二、統計學實踐教學方法
1. 案例教學法的應用
對統計學這種應用型學科來說,案例教學法無疑是最為生動有效的實踐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就是教師根據以往的經驗總結出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案例包括課堂教學案例和綜合模擬案例兩種。在應用案例教學法時,教師應選用一些真實的'材料對學生進行訓練,讓學生掌握分析問題的思路,更好地去解讀計算結果,從而達到深刻理解并靈活應用的目的。課堂案例教學是對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的補充,它是連接統計學理論與實踐的重要橋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以培養學生分析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中心,根據所學的相關內容選用一些合適的案例來為教學服務。通過案例教學法不僅能夠實現理論與實際的有效結合,還能夠將抽象、枯燥的理論形象化、具體化,更有助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在關于獲取資料方法的講解中,可以選擇合適的分組標志進行分組,然后通過計算機進行整理,并編制出相關的統計表,最后繪制出統計圖。然后再為學生提供一份調查原始資料并提出相關的要求,讓學生自己動手完成,并通過統計圖表來反映其整理的結果。通過這種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調查實際問題、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
2. 模擬實驗法在統計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模擬性的教學方法對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所產生的作用也是非常顯著的。這種教學方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更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在對統計學進行教學時,應注重加強統計實驗室的建設力度,配備一些比較先進的計算機設備以及一些富有經驗的實驗輔導教師,并引進一些現今應用廣泛的統計軟件,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以便學生的理解與掌握。隨著課程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在教學過程中更加重視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
通過現代計算機技術實現一系列的模擬實驗,可以實現模擬統計工作的全過程,通過對資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加工統計全過程的演練,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相關的概念及定義。實際上這屬于一項綜合的訓練活動,不僅涉及對實際問題背景的判斷以及統計方法的選擇與運用,還涉及對相關統計軟件的操作以及對所得計算結果的理解與分析。使學生能夠掌握分析實際問題的思路,知道需要解決什么樣的問題,通過什么方法去解決,并能夠根據所計算的結果進行分析討論,進一步加深對問題的理解與掌握。通過模擬實驗法可以為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提供很好的教學平臺。
3. 擴大校外實習的基地建設
為了實現各種不同的教學計劃,學校還可以選擇相關的企事業單位作為實習基地,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根據所要實習的內容安排合適的實習地點,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另外,為了更好地保證實習的學生與實習崗位的有效配合,避免出現人多崗位少,可以采取輪崗實習、角色實習等形式,實踐教學必須要為學生提供足夠數量與規模的實習基地。
學生在企事業單位實習,會給企事業單位帶來一定的問題,比如需要安排相關業務人員進行指導。因此,學校應加強與這些企事業單位的溝通,并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服務工作,比如員工的培訓和信息咨詢等,學校還可以與實習單位做一些相關的聯合性課題,從而既能夠為企事業單位創造效益,還有助于解決學生的實習問題。
4. 要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
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直接關系到職業教育能否取得成功。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以及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普及應用,對教師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具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對學生所采用的不同方法以及所得結論進行評價。教師應熟練地使用計算機,能夠真正將計算機作為自己備課、授課以及組織教學活動的重要工具。還要將自己的一些創新思維融入到多媒體的課件中,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創新能力。在統計實訓的環節,教師應不斷提高自己組織整個統計調查過程的能力,特別是運用高科技手段收集信息的能力。由此可見,教師應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并探索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切實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高職教育應用型人才。
三、實踐教學的預期效果
(1) 加強實踐教學,激發高職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統計工作實踐能力。
(2) 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發揮統計信息的搜集、整理、咨詢和監督的功能。
(3) 積極實踐應用計算機從事統計工作,加快實現統計軟件的更新換代及多媒體技術的普及。
主要參考文獻
[1] 張曉慶,趙鵬,黃劍橋. 統計學課程的實踐教學探討[j]. 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6(4).
[2] 韓桂蘭. 統計學課程實踐教學改革的探討[j]. 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4).
[3] 金惠紅,陳許紅. pbl法在統計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統計與咨詢,2009(5).
[4] 蔣桂英. 高職統計學實踐教學的思考[j].成才之路,2009(32).
【加強統計學課程實踐教學的探究的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高校畢業論文寫作課程案例教學的優勢和改革路徑探究12-14
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探究的論文06-19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探究論文04-03
應用文寫作課程教學的論文12-21
《路史》的寫作特征探究論文07-29
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課程體系及教學方法探究04-04
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的教學改革探究論文12-28
關于地方高等院校應用統計學專業學生就業能力培養探究論文08-11
淺談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論文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