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校園中的學生人本管理理念初探論文
摘要:建設和諧的校園還要求我們必須大力發展創新文化,提倡創新精神,開展創新教育,增強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我們要通過建設和諧校園,確立崇尚和諧、追求和諧的價值取向,倡導和諧精神,培育和諧理念,不斷增強學校的凝聚力、親和力、向心力。而引導學生人本管理要堅持以政治思想工作為先導,以素質教育為基礎,以學風建設為核心,積極開展社會主義道德教育和科技、文化等素質教育。引導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為他們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和諧校園 人本管理
和諧校園建設的精髓在于以人為主體,以人為基點,全面周到地探索人的發展、人與社會的發展、人與自然的發展,充分體現了和諧精神。而人本管理以人為主體,以人性為出發點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角度,可更好地推進和諧校園建設。因此本文從高校人本管理角度出發,分析探索促進高校和諧校園建設的良策。
一、相關概念
和諧校園是一種以和衷共濟、內和外順,協調發展為核心的素質教育模式,是以校園為中心的各種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協調、整體優化相結合的育人氛圍,是學校各教育系統及各系統要素間的協調運轉,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諧發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學生的發展、教師的發展、學校的發展為宗旨的整體效應。
人本管理的定義是指在人類社會有組織的任何活動中,是從人性的根本出發來分析問題,是以人性為中心,是一種按人性的基本狀況來進行分析管理的較為普遍的管理方式。由此擴散來建立或考察人本管理的,都是從分析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開始的,確定了人本管理的理論框架和基本內容,建立起人本管理體系。而人本管理的主要機制有動力機制、壓力機制、約束機制、保證機制、選擇機制、環境影響機制。
二、高校管理中的現狀
1.師生關系異化
從1998年開始的高校擴招拉動了中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走向大眾教育的發展,急劇增加的大學生數量使得教師在上課時經常要面對上百名學生,驟然減少了教師和學生之間交流的機會;相對的,教育的模式也有所改變,采用了同等長度的學分制、完整劃一的課件內容、相同規格的知識框架、呆板無趣的授課方式等等,這些都會不同程度地制約和改變著師生之間的關系。而一些教師更注重的是教學的權威性和管理的有效性,卻忽視了對人性化的管理;而有些學生則會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不注重學習,學風浮躁。這種不良的師生關系會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成長,影響了他們心理、性格的全面發展,影響國家對高質量人才的培養,也影響和諧校園的建設,是應該要引起我們的重視了。
2.管理體制改革中問題突出
由于長期受計劃經濟體制影響,高校教育運行體制在不斷落后,高校管理在面對社會變革時,需要不斷的作出調整,但是在高校管理改進的過程中產生了一些問題:一是經過幾年高校擴招,招生規模明顯擴大,管理難度也日益增加;二是很多研究型大學都設立了新校區,而兩個校區之間辦學的格局基本存在,管理幅度要明顯擴大,管理跨度增大,管理相對會比較松散;三是隨著各校不斷提高的辦學的水平和研究型大學不斷推進的文化建設,管理的標準有顯著的提高,而這卻是當前的管理體制無法勝任的。特別是在校、院、系三級管理體制的具體實踐上,配套的管理規范會相對缺失,運行機制缺乏活力。權力集中在校級決策層及其職能部門,學院(系)主體地位較弱,事權和人、財、物權嚴重失衡,導致基層政策資源枯竭,調控手段減弱和積極性下降,限入被動執行和應付的囧境。這實質上是扼殺了基層管理者的創造性和進取性,固化了管理經驗和傳統框架。久而久之,高層管理者的平庸會產生一系列問題,就丟失了利于創新的人文環境,缺乏了勇于創新的思想環境,缺少了與時俱進的精神環境。
3.高校管理者、教師、學生之間缺乏溝通交流
當前高校的激勵機制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機械呆板的體制使管理者只是為了管理而管理、教師只是為教學而教學、學生只為學習而學習。負有知識創新和知識傳承意義的教育教學變得呆滯并缺乏應有的活力,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高校管理者、教師、學生三個主體之間的缺乏溝通,主體之間缺少互動性,缺乏必要的人文關懷。
三、基于人本管理的策略分析
1.高校管理者注重人文關懷,把民主、關懷及開放貫徹于日常的管理中
民主是和諧校園的根本。所謂“民主”,及校園內的所有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都應該是平等的,特別是師生關系之間的調整,應使個體身心都得到健康發展。人文是和諧校園的靈魂支柱。而教育的真諦就在于人文的關懷、心靈的溝通、生命的互動和精神的感召。所謂“人文”就是指一個學校文化的核心價值取向。“開放”是和諧校園發展的源泉。現代教育在不斷關注社會生活的`改變,適應現代科技的迅速發展,打破單一無趣的課程觀、老套禁錮的教材觀、枯燥機械的學習觀,進而實現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的有機結合,創造學校與家庭、社區之間的多維互動。從而在這一創造的過程中,實現師生創造力的激發、活動得到支持、才能得以發揮、成果得到肯定。
2.加強特色校園文化體系建設,培育具有人性特色的校園環境
在傳統的校園建設上,大多都是重視硬件設施的功能性建設,而缺乏人性化的設計風格,進而使建筑缺少人文內涵沉淀。在和諧校園建設中,應注重校園文化精神中內在的價值觀、道德觀、思維觀、人生觀等在軟硬件設施上的精神呈現,使校園的每處、每個角落都體現著學校特有的人文精神風格,使學校特有的精神內涵像一個生龍活虎的生靈一樣展現在三大主體的面前,這是和諧校園建設中人本管理的精髓所在。因此,在校園特色文化的建設中,不僅要在校園的建筑、道路、花草樹木上注入具有和諧特色的校園文化內涵,而且在日常教學、娛樂活動、管理活動中體現其內涵,使具有院校文化的精神深入人心。
3.搭建三大主體互動平臺,促進主體之間的交流與互動
目前校園中的三大主體之間各自為政的現象普遍,機械呆板的體制使管理者只為了管理而管理、教師只為教學而教學、學生只為學習而學習。通過建立溝通平臺,促進各個主體間在教學、學習、生活、服務、管理等許多方面的溝通,形成交流、反饋、解決良性循環機制。
綜述之,和諧是當前學校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理念和學校發展的著力點。在以人本管理為特色的和諧校園建設中,本文總結了注重人文關懷、培育人性特色的校園環境、搭建互動平臺三個富有人本精神的推進措施,但是人本管理的探索仍需更多的探索和實踐,以振興我中華之邦。和諧是我國幾千年傳統文化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種觀念,是各種事物存在的最佳狀態,同時,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征。實現和諧發展,是從古至今人類追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景。而積極構建和諧文明的校園環境也將是一個永恒不變的命題。
參考文獻
[1]梁崇科.論和諧社會視野下的和諧教育[J].教育探索,2006(1):46-47
[2]項賢明.大眾化過程中大學教學理念的變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1):75-79
[3]李春玲.學校管理視野中的教師發展[J].教育發展研究,2006,26(2):31-34
【和諧校園中的學生人本管理理念初探論文】相關文章:
和諧自然理念,智慧人生體驗論文08-11
銷售人員營銷管理理念探析論文08-01
企業管理的理念標語08-27
成人本科論文答辯流程11-16
學生論文寫作中的選題10-14
石油天然氣銷售企業營銷管理理念論文08-24
企業管理的理念標語大全08-28
企業管理理念標語09-01